读出内涵,写出精彩

2022-06-02 13:24郑士勇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散步内涵母亲

郑士勇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要根植于积极语用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引领学生跳出文本学文本,跳出语文学语文,在自主探究中读出内涵,在语用练习中写出精彩。作为教师要建构大语文的教育理念,引领学生在听说读写的整合化练习中积极融入语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不为阅读而阅读,不为写作而写作,要让语用输出渗透在听说读写的每个环节中,从小处着手,从每一处学习开始,让学生在写中练,练中学。

一、以语用为根,在阅读教学中读出内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引领学生在实践中去学习、发展和提升。为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以语用为根,在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向书本学习,在实践中练习,引领学生在读写结合中深入挖掘文本,剖析文本,解读文本,读出内涵,读出精彩。

例如,朱自清的《春》的语用教学,主要分为三步进行。第一步,阅读文本,学习体会文本中结构严谨和思路清晰的艺术风格。从作者对春的盼、绘和赞的结构安排中感知文本在语言表达中思路的清晰,从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迎春这几处不同定位的景色描绘中感悟作者对春的喜爱和赞美。引领学生学习借鉴这种写作技巧,在语用输出练习中学习文本,思考写作中应写什么、怎么写、重点写哪几点,让学生的语用输出和写作练习能有的放矢,让学生思路清晰流畅。第二步,品读文本,学习文本中语言表达的精妙之处。文本采用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不仅将“春”写活了,而且还写“神”了,希望、快乐和热爱融入文本的字里行间,流淌着奋发向上的积极力量。这比单纯的说教式表达和直抒胸臆的手法更有趣味和韵味。第三步,解析文本,领悟文本在言语表达和构思方面的精妙之处,结合自己的写作定位,进行语用输出练习。如引领学生尝试自己写“春”,思考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和安排结构,让语用表达更加清晰准确、生动自然,尤其是在文末三个排比句画龙点睛的语用效果剖析中,引导学生领悟这种句式,既直抒胸臆,又在层层推进中将春的力量、春的希望自然迸发出来,并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二、以思维为枝,在自主探究中学出个性

教师在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需求,以思维为枝,推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引领学生在个性的绽放中去解读文本,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学出个性,绽放精彩。

例如,在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一文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个性探究学习为主的教学在推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中,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领学生从三个方面展开个性化学习。一是学情感表达的技巧。文本从题目就定位了伤感的基调,秋天就是一个萧瑟的季节,而一个“怀念”也营造了一种失去的感伤和追思,那么作者究竟在怀念什么,引领学生从文本的阅读中提炼主要信息,感悟作者的情感,并学习作者在写作中情感表达的技巧。二是学语言文字的精妙。文本没有华丽的辞藻,在朴实无华的情感表达中让人看到了母亲爱的小心翼翼,母亲那种刻在骨子里的对儿子的爱更让人怜惜,尤其是母亲临终前念念不忘的那句话,让作者和妹妹读懂了母亲的牵挂,决心要兄妹相依为命,好好的活。三是学文本构思的艺术。文章开头写出作者的脾气暴躁,然后逐渐讲述母亲想带“我”去看菊花,但是整个过程却是小心翼翼地征询“我”的意见,为“我”同意而欣喜。后来母亲的突然离世,让“我”读懂了母亲临终前的牵挂,也真正从情感的阴霾中走出来。文末写妹妹推“我”去看菊花,并描写了菊花的颜色,这种自然的、生活的、充满希望的颜色,让“我”在读懂母亲的牵挂时决心要与妹妹好好活。整个文本构思非常精妙,学生在学习其质朴自然的表达技巧的同时,也学习文本严谨的结构特点和细腻的文本构思的艺术手法。

三、以审美为花,在鉴赏创造中绽放自我

教师要引领学生在阅读中以审美为花,感受文本中的精妙和精华,并在鉴赏和创造中自然表达内心的感受和体会,绽放出自我的精彩。这里的积极语用输出的过程是一个点滴累积,随性化练习的过程,是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及时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的过程,教师要相机指导,让学生既能展现自我的学习能力,又能及时获得老师的评价。

例如,在莫怀戚《散步》一文的审美鉴赏创造学习中,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文本。一是从题目上解读文本。学生在通读文本的基础上认识到文章从“散步”的故事讲述中,展现了一幅自然、和谐、充满爱的家庭生活图。其中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散步,家的幸福、和谐以及责任和担当跃然纸上。散步是一件生活中平常的事,却彰显着家庭爱的融合、爱的担当和爱的传递。二是从内容上解读文本。引领学生从文本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进行品析,从细腻的描写中感受那浓郁的生活气息,品读生活中的爱与幸福。三是从结构上解读文本。文本在开头直接定位一家人在散步,结尾处将散步的情形再次进行精准定位:我、妻子都小心翼翼地背着母亲和儿子,因为好像我们背上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富有哲理的语言,在实现文本的首尾呼应的同时也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四、以文化为果,在传承理解中写出精彩

在积极语用输出练习中,教师要以发展学生的理解力为主,以文化为果,在文化艺术的传承和理解中让学生在语用练习中写出精彩。

例如,在《植树的牧羊人》的文本学习中,引領学生从三个方面品读其中的文化内涵。一是在爱和奉献中看到生活的阳光。主人公因为对世界、对生活、对自然的爱,选择了植树造林,这种奉献是主人公对生活、对自然的馈赠,是一种责任、一种坚持,更是一种伟大的情怀。二是在单纯的情感中感受生活的幸福。主人公生活得很单纯,静静地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情,而且因为信念所以一直坚持着,并从变化中感受到了奉献的美好和生活的幸福。三是在不懈的坚持中看到一个人力量的伟大。文本中没有穿插进去太多的映衬性的人物或者辅助性的事件,仅仅就是一个植树的牧羊人,从52岁开始,每天100颗精挑细选的种子,一直坚持种到87岁。35年的坚持与执着,让荒地终成沃土。引领学生联系生活,解读牧羊人坚持奉献的故事,并在文化的传承和理解中写出精彩,写出时代的最强音,写出关于生活和生命的认知,写出对于生命、对于自然、对于生活的感悟。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积极语用输出的落实要依托文本的学习和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认知文本、感知文本、理解文本、解读文本的基础上联系生活、融入自然、感受美好,并将对于作品的感悟以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来。教师在此时要作为一个引导者和守望者,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强化语言建构,深化思维发展,提升审美认知,推进文化传承,让学生在读出内涵中写出精彩!

作者简介: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散步内涵母亲
散步的收获
活出精致内涵
散步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散步畅想
一起去散步吧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