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家校共育共识 发挥网络平台优势

2022-06-02 13:24:05孙月彩刘卫红崔望辉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共育家校育人

孙月彩 刘卫红 崔望辉

孩子的教育需要学校和家长的相互配合、齐心共管。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可见,家校合作、协同教育,方能更好地把孩子培养成才。但是,一些学校往往承担着教育孩子的大部分工作,多数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存在教育偏差,导致部分学生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出现以自我为中心、情绪异常、行为偏激等现象,且日趋凸显。传统的家校共育模式如上门家访、家长会、电话联系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运用于各领域,逐渐改变着传统行业。“互联网+家校共育”可突破传统家校共育的局限,发挥较强的育人优势。

“互联网+”环境下实施家校共育,可以畅通家校沟通渠道,最大限度地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

“互联网+家校共育”省时快捷,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可以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热情,帮助家长树立家校共育新理念,提升教师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力与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最大限度地形成家校育人共识,发挥“互联网+家校共育”强大的育人功能。

1.调动家长参与管理的热情,促进家校育人共识形成。

为增进家长了解学校育人目标与管理举措,学校组建了家校共育委员会,建立了家委会交流群,加强并逐步完善了家委会管理。每年开学之初,新一届班级家委会、校级家委会相继成立。学校的重大事项与大型活动,会邀请家委会成员参与或在群中研讨,委员们了解学校育人目标与管理举措的同时积极建言献策,主动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校级家委会统筹安排学校的家校工作,做好家校工作的有力推手。班级家委会参与班级管理,热诚服务于班级工作。学校每学期还面向社会举行教学开放日活动,为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体验学校生活搭建平台,以此提升家长对学校的认可和信任,促进家校育人共识的形成。

2.帮助家长树立家校共育新理念,真正形成家校育人共识。

针对家长素质参差不齐、育人观念落后、家庭教育方法随意、盲目等现状,学校采取措施,加大培训力度,促进家校育人共识的形成。

举措1:组织家长观看湖南省家庭教育推进委员会定期举办的《做智慧父母 育卓越孩子》线上家庭教育直播课,指导家长如何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如何引导孩子远离游戏、如何树立自信心等。

举措2:每学期组织全体家长集中培训,聘请资深教育专家作专题指导。资深教育专家围绕“家庭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进行专题讲座,鼓励家长做孩子的“学伴”、当孩子的“玩伴”、做孩子的“读伴”,对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困惑进行解疑释惑,为家长教育孩子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举措3:每学年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与户外亲子活动,引导家长在实际生活中教育孩子,让孩子在劳动的艰辛中体验父母工作与生活的不易。只有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教育与成长中、参与到学校教育的建设与发展中,才能真正形成家校育人共识。

3.提高教师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

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线上线下家校共育培训,通过理论学习、方法训练、个案分析、情景模拟、实战演练等方式,促进教师对家校共育的认识和理解,切实提高教师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

网络交流环境能打破家校互动的时空界限,使家长及时、直观地感受孩子的在校表现,了解学生的情况,实现家校之间真正的零距离沟通。

充分发挥平台优势,使家校沟通会变得更高效。目前,学校使用较多的互联网家校沟通平台有校讯通、班级共育群。通过校讯通及时发布学校通知、学生校园信息等,及时将学生到校、离校的信息发送给家长,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日常表现及上下学情况,督促孩子按时上学回家、按时完成在家的学习任务。教师通过平台上传班级管理情况,与家长分享一些教育孩子的好文章、好方法,鼓励家长相互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发表对班级管理的意见,积极参与讨论与研究。通过班级共育群进行家校共育,能提高家校合作程度,实现真正的零距离沟通,促进班级的有效管理。

此外,学校还通过当地广播电视台、各大直播平台等对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运动会等面向社会实时直播,通过当地教育局公众网、本校公众网以及制作微信小程序文章,对重大活动进行报道宣传。家长们突破时空界限,既能及时分享孩子活动的精彩瞬间,进一步增进对孩子的了解,又能多角度、全方位了解学校的各项工作,从而大力配合、支持、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家校高效沟通,促进了家校携手共育。

适当的肯定与鼓励,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还能将家校共育中的问题和难题有技巧地朝解决的方向引导,有效地推进家校共育的良好发展。借助网络平台,适时表扬学习成绩优异、在校表现优秀或进步较大的学生,树立榜样,能起到正向引导作用。表扬与鼓励不仅仅针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只要学生“五育”某一方面表现突出或取得较大进步,教师都可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发布消息,予以肯定与鼓励,这样能激发孩子们在德智体美劳全面的积极进取心与内在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正向引导家校共育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此外,家长通过班级家校共育群上传孩子在家的突出表现,如文明礼仪、勤劳懂事及尊老爱幼等事迹,既能在孩子们中发挥榜样的作用,促进家长们相互借鉴育儿方法,又能让教师及时掌握孩子们在家的表现,更加客观、全方位地了解学生,进而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这样,不仅有效推进了家校共育的良好发展,家校共育实效性也得到大大提升。

未来的学校,将是教育学、认知科学、信息技术和社会的融合,它会伴随着互联网而不断发展。学校作为湖南省教育信息化试点校及益阳市智慧校园试点校,先进、齐全的教育信息化设备与整个校园全覆盖的网络环境为创新教育信息化、开启家校共育2.0时代提供了便利。创新家校共育平台,延伸了教育的长度,把课堂从校内延伸到校外。拓宽了教育的广度,不仅有教师的教,还有家长的关注和积极参与;挖掘了教育的深度,实现更好的家校合作,为教育保驾护航。

总之,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利于独自完成培养孩子成才的使命。“互联网+”环境下实施家校共育,只有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创新家校共育平台,形成家校共育的整合优势,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和校园环境,才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

(作者孙月彩、崔望辉单位系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三益小学,刘卫红单位系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教育发展中心)

(编辑 文凤)

猜你喜欢
共育家校育人
学校携手 共育共进
家长(2024年10期)2024-05-26 06:58:16
家校距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