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6661/j.cnki.1672-3791.2112-5042-6801
摘要:教师职业倦怠是由于教师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缺乏成就感而引起的厌倦和疲惫等消极情绪,这种倦怠感不仅仅是一种消极的情绪感受,现已恶化成一种病态的职业心理状态,在乡村语文教师队伍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乡村语文教师作为乡村语文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下,如何缓解乡村语文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已成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鄉村语文教师 职业倦怠 职业认同感 情绪感受
中图分类号:G5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2)04(b)-0000-00On the Plight and Mitigation of Rural Teachers' Job Burnout
WANG Qiandi
(College of Arts, Liaocheng University, Liaocheng, Shandong Province, 252000 China)
Abstract: Teachers' job burnout is a negative emotion such as boredom and fatigue caused by teachers' lack of sense of achievement in teaching for a long time. This sense of burnout is not only a negative emotional feeling, but has deteriorated into a morbid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state, especially in rural teachers. As the leader of rural education activities, rural teache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road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t present, how to alleviate the job burnout of teachers, especially rural teachers, has become the basic work of teacher team construction.
Key Words: Rural teachers; Job burnout; Professional identity; Emotional feeling
职业倦怠,又称工作倦怠,是指在职业环境中,长时间保持过度紧张情绪而表现出的一系列身体和心理的并发症,长此以往,个体身心耗竭,进而衍生出一种强烈的倦怠感。通过对乡村语文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发现乡村语文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主要是:职业认同感低、学校管理模式僵化和低个人成就感。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年龄结构老化、工资待遇环境差、教师队伍专业素质低、教师专业培训未落到实处。该文针对其原因,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促进农村教师的自身发展和加强农村中学教师队伍建设发展几个方面提出了乡村语文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和建议。
1乡村语文教师职业倦怠现状
1.1职业认同感低
职业认同感是指一个人对所从事职业的内在认同程度,而教师职业认同感是指教师从自己的教学经历中逐渐发展、确认自己的教师角色的过程。乡村语文教师教学的地点主要分布在农村和乡镇,过于安逸的教学环境和没有激情的教学体验使得教师们的工作热情与刚入职时大相径庭,甚至在最初教师选岗时,少数语文教师选择乡镇岗位的原因竟是乡村教学工作随意性强、要求低,这些教师在最初的工作动机中就埋下了倦怠情绪的种子。
1.2学校管理模式僵化
大部分乡村学校实行寄宿制教学,全封闭的教学环境和高压的教学安排严重压榨语文教师的工作时长,早读晚读、早中晚自习无缝衔接,在这高强度和高负荷的重压下,乡村语文教师无疑是这份教学工程的承包者。特别是毕业年级,升学指标压力大、任务重,早晚自习已经是提高升学率的必备工作,虽然国家教育部门提倡为中小学生减负,但是出于对实际情况的考虑,在偏远的乡村当地教育部门只能因地制宜,增设毕业年级早晚自习也就成了公认的规则,年轻语文教师备课到凌晨已是常态,一成不变的工作模式消磨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1.3个人成就感低
生源外流是农村教育发展最突出的表现之一。城乡教育对比落差严重挫伤了乡村语文教师的成就感,大部分乡村教学环境都比较落后,加上城市学校更重视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培训,在语文教师评级、晋升、福利待遇方方面面都优于农村教师体制,乡村语文教师难免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随着大量农村人口进城打工,城市优异的教育条件正吸引着一大批农村人口,成绩优异的学生转学现象已不足为奇,优质生源的外流严重挫伤了语文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乡村语文教师的普遍低成就感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学校的正常运作、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
教师作为学生的培养者,其职业倦怠会影响教学情绪、态度等,降低工作效率和教学效果。从乡村语文教师职业发展现状探究乡村语文教师职业倦怠对正确掌握产生倦怠的原因有重要意义,追根溯源不过是城乡经济差距的原因,反映到乡村语文教师的倦怠与建设上又衍生出新的根源。统筹乡村语文教师职业发展现状,乡村语文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较低,普遍没有树立以学校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而与之相适应的专业理性教育也被搁浅。教育经费紧张是导致乡村语文教师培训不到位的主要原因,乡村语文教师外出学习机会少,长期接受不到新的理念,加之乡村语文教师任务重,有效学习提升的时间短,都在无形中挫伤乡村语文教师的积极性。尤其是部分年纪大的教师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对自身能力的提升毫无动力,部分教龄高的乡村教师也陷入“倚老卖老”的恶性循环。
2乡村语文教师职业倦怠之溯源
2.1年龄结构老化
年龄结构老化是乡村语文教师职业倦怠的首要原因。虽然近年来教师编制呈扩招趋势,但是分配到乡镇学校的名额也仅有几个,加上其他综合因素,弃岗现象也频频发生,乡村学校年轻语文教师队伍得不到补充,长期注入不了新的教学力量,导致乡村教学环境死气沉沉。部分年纪大的语文教师对自身能力的提升毫无动力,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差,由于知识层面的匮乏和教学模式逐渐固化,难以改变自身现状的无力感日益加重,部分教龄高的教师也陷入“倚老卖老”的恶性循环,只想赶紧退休或者内退。这种倦怠情绪逐渐在乡村教师群体中迅速蔓延,不利于乡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2.2乡村语文教师工资待遇环境差
教师的工资主要和教龄、职称相关。在如今新课改的情况下,语文学科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在语文教学方面的压力很大,并且乡村语文教师普遍薪资不高,教师们普遍反映在购房、赡养父母方面有很大的经济压力,尤其是生育子女后,生活压力倍增,同时也面临着分身乏术的问题。学校的隐形工作也在加重乡村语文教师的负担,除了正常授课以外,大部分中小学语文教师还要担任班主任,一些杂活和必要的人际关系处理等隐形工作也在消磨着教师的工作热情。
2.3乡村语文教师专业素质低
我国正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城乡教育一体化,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乡村语文教师自身素质与城市语文教师相比普遍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结合近年教师招聘准入门槛,语文教师编招聘两级分流明显,城市语文教师编招聘门槛高,专业性强,甚至一些沿海城市语文招聘都要求汉语言、学科语文专业相关的研究生及以上,名校毕业生群集竞争激烈。由于乡村教育教学环境较差,乡村语文教师招聘在学历和专业要求条件都适当宽松,音体美教师入职后被分配去语文教学岗位在乡村学校也不足为奇,乡村语文教学质量很难保证。
3乡村语文教师职业倦怠之改善途径
3.1善教乐学善是克服乡村语文教师职业倦怠的关键
3.1.1树立职业自豪感
乡村语文教师是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主要对象,教师必须从自身出发,找回教育者的“初心”,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树立教学小目标,体味教学的成就感,从自身出发根除倦怠感,从心底里坚定从教的信念,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逐渐找回职业自豪感。
3.1.2善教乐学
乐教善教是乡村教师克服倦怠的法宝。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扮演着多种角色,如何巧妙地进行角色转换是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也是考验一个教师能力的重要体现。乡村语文教师要从心底里接受自己的职业,善教乐学,不断更新语文教育理念,热爱语文教育事业,并且发自内心地愿意为教师事业奉献终身,这就需要乡村语文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创新语文教育思想,改变语文教育模式,灵活运用语文教学方法,加强自身教学能力建设从而形成自己的语文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乡村语文教师们善教乐学,不断提升进步,进而有较为出色的教学成果,增强了教师们的成就感,化压力为动力,倦怠情绪自然就消失殆尽了。
3.1.3勇于自省
乡村语文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克服倦怠情绪,积极寻求心理倦怠的解决方法。当出现职业倦怠情绪时,乡村语文教师应该积极与同事或者主任领导沟通,严重时需要咨询专业的心理医生,释放情绪压力。同时乡村语文教师务必重视自身心理建設,工作之余与人积极交流沟通,多参加群体活动,注重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抗压解压能力,每天反省自己,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正确释放自己的倦怠情绪。
3.2提高语文教师待遇是预防乡村语文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本途径
3.2.1明确乡村教师的特别重要地位
近年来,部分地区对乡村教师的重视不够,乡村地区的中小学职业吸引力度不足,时代发展证明,知识和人才的储备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教育的发展,必须在全社会倡导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必须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合理扩大乡村教师编制,积极引导应届毕业生投入到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中去,改善乡村教师群体年龄的断层,让广大乡村教师在社会上有荣誉感,形成人才竞相从教的良好局面,让教师真正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
3.2.2大力提升乡村语文教师待遇
乡村教师倦怠问题如此严重,根源还是在于乡村教育经费投入不够、待遇福利差的问题,所以必须从根本上保证乡村教育经费的投入。要解决此问题必须切实提升乡村教师的待遇福利,采取有针对性的补贴,加大乡村教师资源供给,同时改善乡村学校的教育环境,保障乡村语文教师的财权更好地激励乡村语文教师破解自身倦怠瓶颈,让乡村语文教师真正有归属感,才能促进乡村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3.3学校的管理和引导是缓解乡村语文教师职业倦怠的必要手段
3.3.1关爱乡村语文教师成长
学校是教师工作的主阵地,教师职业倦怠的消解离不开学校的管理和引导,教师是扎根于一线教学工作的骨干人员,教师的状态切实地影响学校和学生的发展,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也是学校不可推辞的义务之一。乡村学校应多方面多角度地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缓解乡村语文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乡村学校必须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充分尊重和关爱乡村语文教师的成长,营造“和谐有爱,以人为本”的校园环境,真正让语文教师们有归属感,通过各种表扬激励措施激发乡村语文教师的主人翁精神,让他们从心底里继续投入到乡村学校的语文教育事业发展中。
3.3.2破除形式主义壁垒
乡村学校必须坚持以实践为导向、以学情为基础的战略布局,不断减轻语文教师的工作负担、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同时立足本校发展实际,灵活运用“弹簧原理”,真切关注乡村语文教师的发展需要,合理调整作息时间,科学规划早中晚自习进度。更要破除形式主义壁垒,尤其是形式主义的工作、杂活,调动语文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根除应付工作的心理,从萌芽上阻断乡村语文教师倦怠情绪的发展。
4结语
当今中国发展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之中,面对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乡村语文教师队伍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职业倦怠正在成为阻挡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主流因素。随着乡村语文教师职业倦怠的普遍化,已经严重影响到学校的正常运作、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如何有效预防和克服乡村语文教师职业倦怠成为当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首要考虑的问题。因此,乡村语文教师、学校、社会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预防和消解这种倦怠情绪,齐心协力推动我国乡村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新平.新时代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成因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2021(29):11.
[2]高华瑜.农村高中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21.
[3]李欢玉,雷群泌,刘媛.心理健康管理视角下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40(7):111-113.
[4]丁雯,姜雯宁,边雪晴,等.教师情绪智力和职业倦怠:组织公平感的中介作用[J].心理技术与应用,2021,9(7):391-401.
[5]蔡晓璐.课堂教学情绪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情绪调节策略的调节作用[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21.
[6]邢玉莉.高职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及对策[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4(2):24-27.
作者简介:王乾迪(1999—),女,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