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师的人文情怀

2022-06-01 05:07:26胡红兵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育人价值教学实践

胡红兵

摘要:在倡导多元文化理解的大背景下,音乐教学在关注课程审美价值的同时,也应该关注课程的人文价值。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了解相关音乐文化背景,运用视频欣赏、师生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深入挖掘音乐作品的人文内涵,最终达到丰富人文情怀的目的。

关键词:人为情怀;育人价值;教学实践

韩愈《师说》中写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今天,“授业”可以理解为知识、方法的传递,“解惑”好理解,就是解答疑问,那么“传道”就应该理解为良好言行的熏陶,人格魅力的传递,优秀品质的启迪,换句话说,就是教师要具有人文情怀。放在音乐教师身上,就是除了把一首歌,一种技能传授给学生外,更重要的是把音乐中所蕴含的真,善,美的东西传递给学生。

初中的音乐课,技能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在音乐学习中培养人文情怀和道德修养,同样富有意义。初中学生界观初步形成,思维敏捷、情感丰富,他们对于爱情、友情、亲情有着自己的理解,对于国家、民族、人类有着一定的认知思考。在音乐课上,当教师真诚的用音乐传递思想,引导学生在音乐中找到情感的共鸣,在音乐课上除了学习技能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得到完善,这其实是教学的最佳状态,也是我们每个教师所追求的。

当年,田汉和聂耳创作《义勇军进行曲》,这首作品从技术上来说,固然有可圈可点的地方,但这首作品背后传递的价值观和集体的民族情感,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前赴后继的投身革命,最终赢得国家和民族的独立,直到今天,凡是有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的人们,一听到这首歌,都会肃然起敬。所以,任何经典的音乐作品,除了作品本身技术和艺术方面能打动人以外,作品背后传递的浓浓的人文情怀和精神内涵,无疑更有价值。

下面以《西北放歌》的教学片段为例,论证这一观点。

课堂实录:

出示黄河壶口大瀑布的图片。

老师:我们都知道,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可以说,它孕育了整个中华民族,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国历史上有几大古都就产生于黄河流域,大家知道有哪些古都吗?

学生:长安、洛阳、开封

老师:很好,同学们,但就是这样一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早些年,却因为生态破坏,我们的母亲河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停顿)

学生:什么灾难(有学生轻声地问)

其余的同学都用一种征求答案的目光看着我

老师:点击多媒体,出示了几张图片(黄河断流、田地龟裂、庄稼枯死、老百姓缺水的写照)

老师:讲解图片背后的故事,并观察学生的情绪的变化。

学生:用震惊的眼光观看图片,并听着我的讲解。

老师:同学们,这就是黄河流域的一个生活写照,大家在想,这是哺育了中华民族的黄河吗?是的,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那年夏天,黄河因为干旱断流,西北大部分地方出现缺水,这就是中华民族母亲河目前的现状,大家看完后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大家都应该珍惜水资源

学生:有能力的地区和人们,应该支援西北的建设。

……

老师:我能感受到大家善良的心灵,同学们,西北现在也许比较落后,但在历史上,在革命战争年代,黄河流域所在的西北大地曾经孕育了整个中华民族,西北的生活条件也许还很艰苦,物质生活也许还不够富足,但他们却创造了令我们这个民族都骄傲的文化,尤其是浩瀚的民歌,今天我们就走进这片土地,走进西北的民歌。

教学反思:

这是一个课堂导入的片段,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是西北民歌,教师没有直接播放讲授音乐,而是从西北的风土人情开始,抓住其中一个最核心的字眼------缺水,用时大概五分钟,相对于一般的导入来说,时间有点偏长,但在这堂课中有积极的意义。

在这堂课中,体现音乐教师人文情怀的核心点就是在于把一个真实的西北展示给学生,用画面把大家带到一种严肃的氛围中,直面苦難与艰辛。这些学生生活在江南水乡,当我一张张图片讲解过去的时候,我看到了学生脸上表情的变化,这种视觉和语言上的巨大冲击力,对于一群江南的孩子来说,会有心灵上的震撼。教师再把这种情绪加以引导,一堂课就不再是简单的欣赏西北民歌了,而有了一些关于国家、民族的思考,课堂就也变得更有意义。当然,课堂目的不是为了展示苦难,而是体悟艰辛背后西北人还能放歌信天游和花儿的那份洒脱和豪情,在一种严肃但充满对自己民族热爱的情绪中,完成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一次有意义的心灵体验远比掌握一个知识点来得重要。

其实,音乐课作为技能课,技能的学习固然是重要的,但我认为有比技能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这节课学习的是西北的民歌,如果只是简单的学唱歌曲,不难,但让他们了解这片土地,了解这片土地的现状,从心底认同它,那么他们在今后的岁月中也会关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这样做不是比学会一首歌更有意义吗?

综上所述:音乐教师具备良好的人文情怀,对学生的美育有着很好的效果,在关注他们技能掌握的同时,让我们也来关注他们的心灵,其实,音乐教师并不缺少人文情怀,只是我们曾经忽视了它。

参考文献:

[1]袁慧玲,关春霞.“以美育德”的多维化探索[J].人民教育,2021(6)  .

[2]许洪帅.中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内涵与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

[3]秦雯.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J].艺术科技,2019(21).

猜你喜欢
育人价值教学实践
论音乐剧走进中小学音乐第二课堂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东方教育(2016年9期)2017-01-17 22:41:45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23:49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1:59:29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57:24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0:24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9:42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1:37:05
浅谈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价值的实践
试论中学音乐教育的育人价值
幼儿园规则教育的价值探寻
考试周刊(2016年35期)2016-05-27 01:5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