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颖
摘 要: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传统文化,在其诞生之初便以其独特的魅力屹立于世界东方,成为世界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因此,在史料记载中不得不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为后世研究以及考察做了充分的史料证据。因此,对史料及典籍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尤其是对当代素质教育新课改逐渐深化进行的社会教育现状。我国教育部对文化发展以及文言文的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阶段对文言文的学习及作用与目的是意义非凡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人墨客在情感表达、记录历史、沟通交流中采用的一种文体。然而在现代社会,文言文的使用频率大大降低,所以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会觉得晦涩难懂。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采用有效的方式开展文言文教学,使课堂生动起来,让学生对文言文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
文言文是我国考古、科研、文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和研究工具,可以从多个角度反映出古代人民的具体生活情况及当时的政治情况和经济情况。文言文作为古代人们传达情感和思想的工具,其中的人物往往具有突出的性格特点、丰富的情感以及鲜明的人生态度。文言文教学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过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领悟能力以及语文鉴赏能力。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大有助益。
二、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一)鼓励学生预习,结合语境讲解知识
要有效开展文言文教学,教师在教学时就要注重结合语境讲解知识,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要做到以上要求,教师在教学前就要鼓励学生预习课文,让学生对文章内容形成大致了解,学生也能在预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不懂的地方,对这些难以 理解的地方进行标注。这样学生在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能够更加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地思考和学习。一般来说,预习的时候最少要阅读三遍文章。初次阅读,找出文中陌生的字词,并弄懂字词读音;再次阅读,结合文章注释了解文章大意;最后一次阅读,梳理文章结构。这种有效的预习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在教师进行重点知识讲解时,学生也能更好地结合语境理解知识,加深对文章的感悟。
以教学《陈太丘与友期行》为例,本文是一篇叙事性的文言文,讲述了陈寔任太丘长时,与友人相约同行的故事。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教师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弄懂文中通假字的读音,并弄懂故事大意,这样在进行课文教学时,学生就能更好地结合故事内容进行知识理解,教学效率也能得到显著提升。
(二)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初中文言文教学除了让学生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古文阅读和赏析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要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创新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鉴赏水平。
例如,在教学《三顾茅庐》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三国时期的资料,让学生对三国时期的历史文化了解得更加全面,同时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详细了解了三国的知识后,便能够理解刘备求贤若渴的心情。在讲解完课文内容后,教师请学生思考:刘备前面两次诚心诚意拜访诸葛亮,都失败了,第三次拜访才终于得以成功。大家觉得刘备最终拜访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通过思考之后回答教师,因为刘备待人真诚,对诸葛亮敬重有加。教师继续请学生说出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学生可以思考得出,通过张飞与刘备二人不同态度的对比可以看出。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文章的表现手法以及对人物性格特点的塑造,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也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
(三)降低理解难度,增强学生学习自信
要有效开展初中文言文教学,教师还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捕捉学生的心态变化,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利用学生熟悉的元素来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场景中顺利理解所学知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
例如,在教学《桃花源记》时,为了让学生顺利理解文章知识,降低学生理解难度,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前就要给学生讲解陶渊明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和陶渊明个人的生平,让学生明确作者创作这篇文章的意图,以及作者内心对大同世界的向往和美好愿景。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思维得到充分发散,在脑海中想象出作者笔下描绘的美好世外桃源,教师在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后,顺势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对桃花源内外景色的描写有何不同?通过分析作者对世外桃源的描写,思考一下作者当时处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挖掘文章的内涵和作者在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学习效率提升,学习自信也能得到有效增强。
(四)总结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要有效开展文言文教学,教师还要善于为学生总结各种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实用的文言文学习技能,平时能够独立思考和学习各种文言文知识,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进行文言文语句的翻译时,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五步法”。首先,遵循“句不离段”原则,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句意。其次,判断句式。一般来说,文言文句式主要有被动句、比较句、判断句等,学生要根据平时学过的 知识来判断该句子为哪种句式。紧接着,分析句子结构,对句子省略的成分进行补充。另外,找准句中关键词,对关键词进行精准翻译。最后,通过句意对生疏词语的意思进行推测。通过“五步法”可提升学生的翻译效率,增强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学生在遇到陌生的句子时,也能利用实用的方法准确翻译句子的意思。
三、结束语
面临当下教育体制的变革,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深刻进行,与此同时我们也在強调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言文教学是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近些年来,总书记大力强调复兴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而文言文正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唯有将初中文言文学习好、继承好,才能为将来更好的发展提供基础。对此,提高初中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水平和课堂实践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鹏. 浅谈初中文言文的课堂教学[J]. 文理导航.
[2]蓝秋燕. 初中文言文课堂有效性的教学策略探究[J]. 柳州师专学报,2011,26(4).21C96A00-9883-4E7B-8B98-EF57E4C72B5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