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中山中学历史教研组
桂林市中山中学是广西示范性普通高中,校本部位于风景优美的漓江滨江路上。其前身是爱国民主人士李宗仁等创办的“广西中山纪念学校”;1938年,在抗日烽火中,陶行知曾在校内创建“生活教育总社”,亲任社长,做过著名的《生活即教育》主题演讲。1985年,经上级部门批准,学校改名为“桂林市中山中学”,孙中山先生嫡孙女孙穗芳女士亲笔题写校名,并专程回国参加纪念中山先生的活动。
中山中学历史组现有6人,其中高级教师4人,一级教师2人。他们立足校情、学情,学习中山先生爱国民主精神,积极开展系列特色校本教研。
一、赓续中山精神,积极挖掘校史内涵
历史组的老师们积极参加《中山中学校史读本》的编纂,借助学习校本读本中李宗仁、陶行知、白先勇、程不时等人的个人经历,让学生感悟爱祖国、爱家乡之情,从而知校、懂校、爱校。
二、传承行知思想,学陶、用陶
积极参加全国、广西陶行知研究会的活动。学习、领会陶行知先生的大爱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求真精神。教学中践行以生为本,撰写论文、课例,总结经验,凝练提升。
三、发掘抗战文化内涵,弘扬民族精神
抗战期间,中山中学师生为了躲避日寇飞机轰炸,躲进七星岩岩洞中坚持学习。老师们挖掘学校的抗战文化,激励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疫情期间,中山学子学习岩洞精神,停课不停学,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教学。
四、开展研学旅,挖掘开发特色校本课程资源
老师们借助公共课,开发了《家风、家训故事》《党史百年》等课程。组织学生参加自治区里的《家风永流传》活动、学校的《脱贫感党恩,奋进新时代》主题活动,组织学生自编自演《扶贫英雄黄文秀》话剧、《经典永流传》唱画写演比赛、《我与国旗》摄影比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演讲比赛等活动。并前往湘江战役纪念馆、陈光烈士墓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红色教育研学旅活动,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达到立德树人目标。
五、与时俱进,积極开展课改教研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推进,历史组教师积极参加培训。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教育主张,并把“博、雅、刚、健”的校训落实到教学中,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历史组先后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的“巾帼文明岗”“广西优秀教研组”等荣誉称号。今后还将继续努力,推动学校历史教学的发展。3EE07E6A-72E9-4E71-8D43-440B8A9BD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