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先育德 育德孝为先

2022-06-01 18:55:34闻羡华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孝德德育家长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也形成了传统美德,孝德更是其中的精髓所在。《小学德育大纲》明确指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与行动。”那么,如何才能将孝德渗透到学校教育中?在具体践行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不同的维度,使学生可以感知孝、走进孝、践行孝。

一、借助宣传活动 让学生感知孝

《弟子规》有言:“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为了能够使所有的学生了解“孝”、做到“孝”,本校展开了多次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可以通过具体的活动对“孝”拥有全面且深入的感受。

1.借助孝德名言 晓之以理

在诸多经典著作中都有与“孝”相关的故事及箴言,这些都是极佳的教育以及活动素材。在具体践行过程中,我们首先向家长发送了《至要莫若教子》,提醒家长要从小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德育教育,用自己的良好言行做榜样。同时利用社交软件,每周推送孝德名言等,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德育影响;在校园内,课间播送孝德歌曲,主要集中于《弟子规》以及《论语》中和孝相关的内容。借助这种多元化的方式实现孝德教育,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孝德氛围,使其得到心理层面的浸润,让学生从小懂得感恩,在同学与教师的引导下也能够体会到孝德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引导阅读收集 铭记于心

良好品德的培养必须在实际生活中进行。为了提高学生参与孝德活动的主观能动性,我校每学期都会组织与孝德相关的歌曲名言以及故事搜集,在每个班级组织一期和孝德相关的黑板报,或者选择晨读或午休时诵读自主搜集的孝德内容,还可以以比赛的形式呈现。通过多元化的方式使学生对孝德拥有深入真切的感受。

二、借助课堂活动 让学生走进孝

在“孝德”建立的宣传之下,学生对于“孝德”的基础内容以及内涵有了初步的了解。但鉴于小学生的自主行动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尚未发展成熟,因此教师还需通过一定的引导以及课堂活动,助力学生对“孝德”的内涵产生进一步的认识和感知,潜移默化地将“孝德”融入到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建设当中。

1.丰富学习形式,激发孝德学习欲望

在深入“孝德”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丰富学习形式,使学生能够通过多样化的途径,激起内心学习孝德的欲望。

比如,教师在班级开展相关的孝德活动,要求学生进行活动策划、设计,以此提高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度。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讨论,并在进行活动策划前,进行明确分工,以此保证小组合作模式的有效性。在小组内成员的共同策划下,活动的展开也更为顺利,学生对孝德的了解更加具体且深刻。

2.加强教学改进,全面融入孝德学习

教师的教学引导是学生了解和把握孝德内涵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方面,应当针对学生的孝德学习问题进行教学策略的及时调整,力求突出“孝德”,实现对学生价值观念、思想品质的积极影响。而除了各学科教师各司其职,在课堂教学中做好德育的渗透工作外,还需要教师在教学方式的运用方面做出一定的提升,尝试以新时代的观念去看待教学方式的创新。各学科教师在结合课堂教学,渗透孝德教育时,也可通过多媒体技术为课堂教学增添色彩。

比如,在语文课堂中进行与父母之爱相关内容的教学时,可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促进学生对于孝德的直接感知;英语课堂中,涉及与父母的日常生活的,也可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等,唤起学生对于孝德的清晰认知。

三、借助实践活动 让学生体会孝

只有源于学生实际生活和真实道德冲突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认知。为了使学生在感知“孝”的基础上“走进孝”,本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孝德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知孝德的重要性。

1.在班队活动中融入孝德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主题德育活动,在其中融入孝德教育,促進学生思想德育的提升。具体践行过程中,可以在主题班会活动中融入孝德活动,收获了极佳的教学效果。

具体践行过程中,班主任可以结合班级的具体情况组织多样化的孝德活动。例如,组织以“妈妈,我爱您”为主题的孝敬父母活动,鼓励学生为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组织以“你的今天,我的明天”为主题的班队会活动,带领学生走进敬老院、福利院等机构,以孝敬老人为主题,让学生懂得尊老爱老;还可以将班队活动设置为亲子活动,以“爸爸,我想对您说句话”展开表达,让做父亲的也感受到来自孩子的关怀。

在这些主题班队活动中,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都以感情为主线,用活动贯穿始终,既拉近了学生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增进了亲子情感,让学生们有机会践行“走进孝”的德育宗旨,使孝德教育拥有了丰富多样的载体,同时又使得小学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具备了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在家校互动中融入孝德活动

家校活动是教师连接家长的纽带,教师要积极开展好家校合作,使得家校形成合力,更好地为孩子的教育服务。对于学生而言,必须要架构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需要学校落实相应的教育责任,也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既要引导家长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也要使家长了解到良好的习惯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这样他们才能够和学校之间形成合力,才能顺利达成教育目标,使孩子们具备孝心孝德的良好品质,这也是教师和家长都渴望实现的目标。在行为创建之初,先由班主任向家长告知活动计划以及主题“扬起孝的风帆”的含义,以此获得家长的支持认可。之后再组织各项德育教育活动,可以是日常教育,也可以是主题以及社会实践等多元化的活动,这样孝德教育便不会停留在浅显的说教表层,而是使之在一日活动中有所体现,孝德教育才能够完全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每一个细节中。

总之,核心素养视域下,孝德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学生的成长也非常关键。孝德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优秀的人格品质、积累丰富的人文底蕴,也能够使立德树人这一理念得以充分落实。具体践行过程中,需要教师以“孝”文化出发,开展不同形式的主题活动,以此完成孝德教育的践行,实现对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使学生的道德素养以及品质得到全面提升。

(闻羡华 南通市海门区育才小学)0E6F6336-EAFB-4110-A30E-E848D2C094AD

猜你喜欢
孝德德育家长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孝德教育与学校德育结合的必要性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趣味(语文)(2020年11期)2020-06-09 05:32:30
我心中的好家长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试论王阳明的孝德观
哲学评论(2018年1期)2018-09-14 02:34:40
家长请吃药Ⅱ
萤火(2016年7期)2016-07-19 08:18:54
中脉践行孝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