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深度学习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问题驱动教学

2022-06-01 17:46:30何杰
民族文汇 2022年21期
关键词:驱动设置深度

何杰

摘 要: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素养,提升数学学习能力是实施驱动教学的主要目的,在当前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学背景下,问题驱动教学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有利于很好的开展教学。小学阶段的孩子抽象能力发展不全面,以形象思维为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才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小学阶段具有基础的数学能力才更有利于之后学习的展開,为未来的学习做准备。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阶段的学习问题,论述深度学习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问题驱动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驱动

引言

深度学习是将问题进行深度思考,老师需要引导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只有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才更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更有利于学生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老师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代入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因为问题驱动下的教学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因此,老师采用问题驱动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

二、实施问题驱动教学的策略

1、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新课标改革下主张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作为课堂的核心,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才更有利于实现知识点由教师推动到学生自主探究与发现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主要是由老师教和学生学,学生已经习惯了被动接受,老师也习惯了主动讲解,这样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应当前教学的发展。在深度学习的背景下,老师和学生都要转变思路,教学工作以探究的形式展开,关注到学生的自主思考,学生的学习也要进行自我探究,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在课堂开始前,老师可以利用提问式的方式引出课堂教学内容,用提问的方式来展开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在课堂进行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分组教学,让学生自行展开讨论,自主探究问题;在课堂结束后,老师可以利用提问式的方式让小组展示答案,尽管表达方式不一致,答案不一致,老师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展开针对性的教学。这个过程说明老师教学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真正的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为主要目标。

2、找准问题的切入点。老师想要真正的运用好问题驱动教学,就要找好问题的切入点,把握问题的提出时间和内容。比如说在学生困惑的地方提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在发现学生走思的时候,提出问题,为学生设置问题情境,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性,吸引学生注意力;在进行课堂衔接的时候提出问题,将新旧知识关联起来,做好知识体系的构建;在课堂时的重难点提出问题,让学生对该问题引起注意,加强对问题的关注,凸显教学的重难点。

3、做好分层问题设定。班级内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层次,学习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老师在设置问题时尽量进行分层设计,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在小学阶段已经出现了优等生、中等生和落后生,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必须要照顾到每个学生,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发展数学思维,培养数学素养。进行分层教学设计时,需要老师转变教学思路,制定不同的提问方式和提问目标,将不同的问题对应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促进日常教学的发展。

4、引入生活现象。数学知识的学习要立足于实际生活,学习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设置问题情境时,教师要立足于生活实际,从学生接触到的生活现象出发,充分的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进行问题创设时就要立足于生活,同时保证问题能运用到生活中。所以在教学中营造出的问题是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自主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5、引发问题冲突。相互冲突的问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从矛盾出发看待问题利于学生看到数学问题的本质,从而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所以在设置问题情境时,要主动为学生设置冲突,让学生自己找线索,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鼓励学生主动运用自己的知识与经验,才能让学生产生出思考欲望,才能在思考问题中找出解决问题方案,实现学习体验进一步深化目标,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6、保证问题的维度。数学学习本来就要求学员开放性的思维,老师在设置教学时,首先,要根据数学特点进行合理的教学,老师在做教学设计时,应该以教材为基础,但是要高于教材,找到学生思维活动的重点,设计出开放性的问题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问题设置的合理性,确保问题的设置与学生发展水平相关,为了提升问题的价值,要延伸问题的宽度和广度,增加问题的深入性,从而更好的实现教育目标。在互联网时代下,将多媒体与教学结合起来,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小学阶段的孩子抽象思维发展的不全面,在讲数学立体几何时大多数学生无法理解,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时候老师可以合理的借用多媒体技术,从网上搜集资料或者引导学生自主操作,通过动态的图像变化来理解几何问题。老师在平常的教学时要把握好教学内容与教学节奏,保证问题提问的广度和深度,保证问题提问的方向才更有利于设计出适合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拉进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与分析好数学知识,在展现学生主体性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提升自身的解题能力。

结束语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以问题驱动为背景,实现深入学习,能够促成学生的知识、能力、意识的全面建构,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与综合素养等以完善教学工作,达成教学的发展,启发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自主探究等。再以分层目标实现知识增长,进而促成学生的成长与数学知识的掌握。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老师在设置教学情境时要发挥监督作用,很好的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在当前的教学背景下,老师要以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全面发展为主,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师生在当前教学背景和目标的引领下,可以很好的做到深度教学,设置合理问题情境。

参考文献

[1]袁丽仙.核心问题驱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求知导刊,2021(48):58-60.DOI:10.14161/j.cnki.qzdk.2021.48.020.

[2]张贵花.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驱动法的应用与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31):143-144.

[3]陈新鸣.基于问题驱动的小学数学“说理”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53):59-60.66BA3874-B1DA-41A8-A110-01B77440394C

猜你喜欢
驱动设置深度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少先队活动(2021年4期)2021-07-23 01:46:22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