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T式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伴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22-05-31 06:10郭红丽
医药与保健 2022年5期
关键词:胆囊炎胆囊研究组

郭红丽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超声诊断科,河南 南阳 473007)

糖尿病伴急性胆囊炎患者存在全身血糖升高或血管硬化,胆囊供血不足及排空障碍,若不及时进行治疗,病情将进一步加重,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目前临床多选择胆囊切除手术,但患者血糖持续高水平状态易引发术后感染等问题,因此需术后辅以护理干预,促进患者预后恢复。常规护理干预模式重在遵医用药,无法多方位控制血糖,因而患者恢复进度仍较慢,无法满足患者需求。多学科协作(MDT)式护理模式由多学科专家针对疾病进行讨论,在综合各学科意见的基础上为病人制定出最佳治疗方案,从而保证高质量的诊治建议和最佳的治疗计划,避免过度诊疗和误诊误治,使病人受益最大化。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本院96例老年糖尿病伴急性胆囊炎患者,旨在分析MDT式护理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伴急性胆囊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单双号,单号为研究组(n=48)﹑双号为对照组(n=48)。对照组男21例,女27例,年龄62~78岁,平均年龄(69.24±3.16)岁;糖尿病病程3~12年,平均病程(7.25±1.14)年;急性胆囊炎病程1~5 d,平均病程(3.27±0.52)d。研究组男24例,女24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70.03±3.05)岁;糖尿病病程3~13年,平均病程(7.08±1.25)年;急性胆囊炎病程1~6 d,平均病程(3.35±0.57)d;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0.05)。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 (1)年龄≥60岁;(2)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3)符合急性胆囊炎诊断标准;(4)认知无异常者;(5)患者知情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1)合并其他脑血管疾病;(2)心肝肾功能严重障碍;(3)恶性肿瘤疾病患者;(4)视网膜病变者。

1.3 方法

两组均拟行常规胆囊切除手术治疗,从术后干预至出院。

对照组 在术后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遵医嘱进行用药指导,定时每天查房,询问患者恢复情况,保持病房干净卫生,及时更换床单﹑被罩,向患者普及该疾病有关护理知识等。

研究组 在术后进行MDT模式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多学科团队小组:由糖尿病科﹑内科﹑药理科﹑护理科﹑康复科﹑营养科﹑心理科﹑患者及患者家属组成,参与该小组的所有医护成员必须具有高级职称,且有多年临床经验。根据患者及家属倾向性共同制定护理方案。(2)责任分工:①糖尿病科及内科根据糖尿病发病原因﹑患者严重程度﹑急性胆囊炎诱因,筛查患者可能存在的并发症,如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胆囊穿孔﹑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再依据患者血糖检验结果,制定详细降糖方案,严格控制患者血糖变化,确保糖化血红蛋白(HbA1c)<7%,空腹血糖(FPG)<7 mmol/L,餐后2 h血糖(2hPBG)<10 mmol/L,必要时应用胰岛素使患者血糖稳定至控制范围内。再结合患者体征﹑血气﹑尿量和电解质等状况,及时采取解除胆囊痉挛﹑补充体液﹑消炎止痛﹑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②护理科每天按时查房,了解患者需求,若患者体征出现异常变化,及时向主治医师反馈。创建宣教二维码,其中包含该疾病发病机制﹑治疗方式﹑治疗有效率﹑自我护理方式等,制作成视频﹑语音﹑文字等,将二维码张贴于病房,让患者自行扫码学习,提高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度,减轻术前恐慌感,提高患者康复自信心及遵医依从性。③康复科在术后定期监测心﹑肝﹑肾﹑脑等重要脏器功能变化,做好末端神经功能锻炼,根据患者身体恢复情况制定并指导患者每天进行30~50 min中﹑强度体育锻炼,检查﹑训练患者吞咽功能,对于长期卧床或腿脚不便的患者,则应加强肺功能锻炼,指导患者家属正确的肢体锻炼方式,每天对患者进行3~60 min肢体锻炼。④药理科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并发症,制定合适用药方案及用药量。指导患者按时按量服药,给予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方案。⑤营养科详细记录分析患者营养指标,指导患者清淡饮食,禁食高脂﹑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胆囊﹑胆管收缩,加剧胆囊的疼痛。同时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和热量,适量的膳食纤维,刺激肠蠕动,预防胆囊炎发作,要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计算患者饮食总热量,合理分配营养物质,确保患者每餐饮食营养﹑合理﹑科学。⑥心理科在术前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测患者心理状态,温和的与患者进行交谈,了解患者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如病情发展﹑经济压力﹑家庭因素等。从患者角度出发,及时进行情感疏导,缓解患者负性情绪,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真诚与温暖,从而认可医院﹑信任医护人员。

1.4 观察指标

(1)通知患者于检测前1 d晚上10点后禁食禁水,于次日清晨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应用贝克曼AU5800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干预前﹑干预后HbA1c﹑FPG及餐后2hPBG水平。(2)应用SAS﹑SDS评价量表评估两组干预前﹑干预后心理状态。分值越高,抑郁﹑焦虑倾向越明显。(3)记录两组干预前﹑干预后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衡量患者胖瘦程度及是否健康。18.5<BMI<23.9为标准体重;24≤BMI<28为超重;≥28为肥胖。(4)观察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恶心呕吐﹑发热﹑感染等。(5)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包括医护人员用药指导﹑运动指导﹑服务态度等,满分100分。十分满意:>90分;满意:75~90分;不满意:<75分。总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HbA1c﹑FPG﹑2hPBG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0.05);干预后,两组HbA1c﹑FPG﹑2hPBG水平均降低(<0.05),且研究组HbA1c﹑FPG﹑2hPBG水平低于对照组(<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s )

2.2 两组心理状态及BMl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及BMI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降低(<0.05),且研究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0.05),而BMI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理状态及BMl水平比较(± s )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17%低于对照组16.67%(<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3.75%高于对照组77.08%(<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调查显示,老年糖尿病伴急性胆囊炎的死亡率是无糖尿病者的2倍。目前临床主要是以手术摘除胆囊来治疗急性胆囊炎,而糖尿病尚无根治的方法。老年患者在高血糖状态下代谢异常,预后效果不理想,而常规护理模式较为单一,也无法很好的控制患者血糖。基于此,采取更科学有效的护理模式来改善患者血糖,对促进术后恢复有重大意义。

MDT式护理干预是建立在循证医学基础上的复杂疾病治疗新型模式,由多学科组成相对固定的专家组,针对某一疾病或器官,通过定期﹑定时﹑定制的会议形式,提出适合患者病情的最佳治疗方案,继而由相关学科单独执行或多学科联合执行治疗方案,可弥补常规护理模式的缺陷。很多研究已证实,MDT护理模式通过正确的诊断﹑治疗和护理,能促进患者康复,提升生活质量。血糖指标对于评判糖尿病病情进展有重要意义,干预后,研究组HbA1c﹑FPG﹑2hPBG水平较对照组均降低,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MDT式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改善患者术后血糖水平。分析原因:护理科心理科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通过让患者自行扫描宣教二维码,以视频﹑语音等形式呈现疾病相关宣教内容,弥补口头宣教的不足,使患者对糖尿病伴胆囊炎有明确的认知,减轻术前恐慌感,提高患者康复自信心及遵医依从性,加上营养科及糖尿病科制定的帮助患者降血糖方案,每天精细的饮食指导﹑运动指导,改变患者不良生活方式,提高患者免疫力,抑制患者血糖恶性发展,能有效降低因血糖高而引发的并发症发生率。在医护人员悉心照料下,患者遵医依从性提高,每天跟随医护人员的指导进行适当地运动,随着病情好转,患者因病情产生的负面情绪得到显著改善,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均降低,提示MDT式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BMI水平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可能与住院时间较短,未进行长期随访有关。MDT护理模式从病人角度出发,保证高质量诊治计划及护理模式,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专业及人性化。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提示MDT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应用MDT式护理干预患者术后,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血糖水平及BMI,能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加快术后恢复进程。

猜你喜欢
胆囊炎胆囊研究组
胆囊壁毛糙是患了胆囊炎吗?
胆囊壁增厚怎么办?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胆囊炎病人的饮食护理
冬防胆囊炎多吃白萝卜
胆囊炎能不能根治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哪些胆囊“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