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除了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较高的思政能力。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也开始重视对学生思政能力的培养,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课形成协同效应,以实现全方位教学育人。《税费计算与申报》作为会计专业的重要课程,更应该重视课堂思政能力的提升,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挖掘《税费计算与申报》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探究如何提升课堂中的思政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关键词:课程思政;税费计算与申报;课程改革
“税费计算与申报”课程立足于对税款计算、纳税申报、税务分析、税务筹划等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帮助学生提高涉税岗位的业务处理能力,是财会专业的基础课程。加强对“税费计算与申报”课程的课程改革,结合“课程思政”,挖掘出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本文将从课程思政的意义和“税务计算与申报”课程思政改革的措施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究,帮助广大教师理解“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学的始终,以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培养。
一、“课程思政”的意义
1.课程思政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对于会计专业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课程思政”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中,将时政新闻、社会热点融入专业课学习中,通过讨论、头脑风暴等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在课堂教学中,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有机统一起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的洗礼和技能的提升,综合素质全面增强。
2.课程思政是创新课程教学的必然要求
“税费计算与申报”课程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专业性和综合性强,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财务会计和经济法基础知识,又因近年来税制改革变化较大,学生需要不断更新原有的知识储备,因此很多学生觉得税法比较枯燥难懂,不容易掌握。“课程思政”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一方面解决了思想政治课单调枯燥,学生课堂玩手机,学习缺乏主动性,课堂互动性差,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专业课程教师一味强调“专”,与思政内容脱钩,缺乏情感和道德熏陶的问题。
3.课程思政是提升教师职业素养的必然要求
领导人提出的“教师要做学生的四个引路人”和“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说明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是衡量一个好老师的标准。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应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提升教师的德育意识和职业素质,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扎实理论功底,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联系实际,把蕴含在本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与专业内容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二、“税费计算与申报”课程思政改革的路径
1.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重塑课程标准
目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对学生理想信念、社会主义价值观、工匠精神的教育欠缺,导致部分培养的大学生虽会做事,但不会做人,不仅无法在工作中出彩,甚至会被社会淘汰。在“税费计算与申报”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专业课教师要弄清楚“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要实现育人和育才相统一。
重塑“税费计算与申报”课程标准,思政教育贯穿课程始终,在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中,加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工匠精神等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税费计算与申报”课程中,把对大学生思政政治培养作为课程教学的首要目标。
2.整合教学内容,深挖课程中思政元素
目前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都是从培养专业人才、提升专业素质的角度提出的,基本没有或很少包含思政教育元素,因此,专业课教师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深挖“税费计算与申报”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融合历史、社会经济发展、时事政治等知識,通过课堂辩论、动画、头脑风暴等形式,将这些历史现实问题与课程相融合,并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理論进行武装,从而更好地实现“三全育人”的目标,例如,在“税费计算与申报”基础理论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征税是国家的筹集财政收入行为,引发税收性质的探讨,知道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大学生“四个自信”,提升大学生的爱国热情。
3.重构教学方式,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教师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把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社会经济生活中税法领域的具体政策、方针、制度等结合起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案例引入、头脑风暴、辩论等方法开展思政教学改革,将社会历史事件、现实生活案例、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国内时政问题等资料形象、逼真、多渠道、多形式地传输给学生,使其具备应用专业知识认识财税事件、分析财税事件的能力;通过课后作业、课程论文、第二课堂等方法,拓展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假期社会调查,结合税收专业问题设计问卷,搜集数据,分析具体税收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并及时针对调查中的具体问题进行思政教育。
结语:实施“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理念放在教育最顶层,是实现教书育人的主要载体,是“三全育人”的必然要求。在“税费计算与申报”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我们要重塑课程标准,调整课程培养目标、重整教学内容,挖掘课程中思政元素、重构教学方式,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简介:宋薇(1989年5月20日),女,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硕士 助教
研究方向 :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税费计算与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