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秀娟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路径
所谓的高效课堂一般是指:在实施教育教学工作时,教师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更高水平的教学效果。通常来说,高效課堂可以表现为如下两个层面:其一,效率最大化。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我们要尽可能让初中生收获更多的知识内容,并对每节课的教学容量做好控制,保证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其二,效益最大化。在高效课堂,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内容,还需对他们的个人素养、综合能力等进行培养,以此提升每节课的教学效益,突出高效课堂的育人效果。
一、借力信息技术辅助,引发学生兴趣
若想提升物理高效课堂构建效果,我们应重视对初中生兴趣的激发,这样方可促使其以更为积极、主动的态度投身到物理课堂知识的学习中,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因此,在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时,我们应结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学习兴趣、知识储备等因素展开分析,将发展他们的兴趣作为教育工作的主线之一,结合信息技术等手段,增强物理课堂知识的趣味性、生动性,以此引发初中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解“滑动变阻器”这部分内容时,我们若是依然采用灌输式的方式展开教学工作,除了会影响初中生对相应知识内容的理解,还会在无形中阻碍他们良好学习兴趣的生成,从而导致其出现厌倦、抗拒等情绪,不利于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为此,我们可以尝试引入信息技术手段,结合教材内容,在网络上下载一些和滑动变阻器有关的视频,以此让初中生更为直观地了解本课知识内容。通过此方式,能够为初中生构建一个视听一体化的物理课堂,对其视听感官产生高效刺激,使其能够在物理知识学习中保持较为长久的学习动力,进而深化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升教学效果。
二、创设趣味情境,引导自主学习
在创设物理高效课堂时,我们应重视对趣味情境的构建,这样方可更为高效地将初中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物理知识中来,从而便于我们引导其开展高质量自主学习,完善其物理知识体系。尤其对于一些物理实验教学内容,生动、趣味的情境构建显得尤为关键。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结合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创建一些符合他们需求的教学情境,以此帮助初中生在不同情境中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感悟,从而使其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的精髓,提升教学有效性。
例如,在开展“力”这部分知识的讲解时,我们可以为初中生提供不同的实验道具,而后为其创设一个趣味实验探究情境,让他们结合所学知识,展开实验活动。又如,在讲解“弹力”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可以为其提供弹簧、橡皮筋等工具,而后让他们结合教材展开实验探索,使其在生动的实验情境中完成对知识的内化,从而帮助其开展更为高效的自主知识探究,这对提升教学效果,增强课堂有效性有重要促进作用。
三、展开小组合作,发展学生思维
作为当前较为时兴的一种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教学能够大幅提升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发展初中生思维也有重要促进作用。一方面,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初中生能够更好地从集体中借力,从而深化自身对所学物理知识的认知,还可从不同初中生的观点中获得启示,丰富自身思维,这样可以使其更为流畅地展开物理知识思考。另一方面,小组合作教学能够让初中生真正成为物理课堂上的主体,这对其思维发散能力、自学水平、创新意识提升有重要促进作用。为此,我们在开展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时,要重视对小组合作模式的引入,这对提升物理课堂育人效果意义重大。
例如,在讲解“牛顿第一定律”这部分知识时,我们可以先秉承同组异质原则,在班级内建立多个学习小组,而后结合教材内容,为每个小组设计相应的探究任务。而后,我们可引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结合“斜面小车”实验展开知识探究,以此深化初中生对物理知识的感知水平,提升其学习趣味。而后,我们应引导初中生结合实验展开讨论,并做好课堂巡视工作,这样除了能保证课堂秩序,还可对初中生的各类问题展开及时点拨,从而保证他们的讨论、探究效果。最后,我们可以鼓励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初中生发言,将他们的发现分享出来,以此实现对全体初中生思维的拓展,让他们从不同人的发言中补全自身知识体系,从而为后续学习更深层次的物理知识内容打下坚实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若想提升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效果,我们可以从借力信息技术辅助,引发学生兴趣;创设趣味情境,引导自主学习;展开小组合作,发展学生思维等层面入手分析,以此在无形中促使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张颖.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与应用[J].学周刊,2021(33):99-100.
[2]钟秋萍.新课改环境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3):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