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黎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提升了对素质教育的重视,推动了传统教育改革。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由此衍生,要求深度挖掘不同学科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思政教育,改变传统思政教育孤岛问题,发挥协同育人教育效应。为此,教师应深度挖掘在公共课小语种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践行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推动素质教育改革。基于此本文专门针对公选课中小语种课程思政的实践进行探索,以供各界同仁参考。
关键词:公选课;小语种;课程思政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中,物质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但是文化素养却没能与时俱进,为了提升我国素质水平,提出了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期望通过多个学科联合教育效应,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社会持续发展。小语种属于语言类公选课程,为了践行素质教育目标,应在小语种公选课中挖掘思政元素,践行课程思政,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接班人。
一、公选课小語种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课程思政是新型教学理念并非一门课程,课程思政的含义在于挖掘所有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发挥不同学科的思政教育作用,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课程思政主要将课程作为载体,充分运用不同课程践行思政教育目标,课程思政创新了教育发展方向,推动了教育全面改革。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不断递增,外语是国家国际交流的重要手段。在外语学习中包含了外国文化,为了避免外国文化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在高校外语学习中渗透思政教育,将我国文化与外国文化有效融合,提升学生专业素质与政治意识,培养其具备政治格局,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公选课小语种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一)思政教育孤岛化
思政教育是必修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政治觉悟,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在传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由思政课程实现,学校中其他课程只负责专业知识传授,不涉及价值观与人生观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模式造成了思政教育孤岛化问题,与思政教育目标相悖。另外在传统思政教育中,教师主要以讲解为主,实践活动较少,学生对枯燥、系统化教学方式无法提升兴趣,很多学生持有应试观念,因此思政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导致思政教育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应有的教育价值。
(二)教师缺乏思政意识
虽然提出了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但是由于大部分小语种教师并非思政专业毕业,所以思政意识较为薄弱,对思政教育观念理解不够深入,不具备思政教育能力。有些教师认为思政教育与自身无关,应由思政专业教师或是班主任开展,所以在课程中没有践行课程思政教育,主要以传授外语知识为主,没有传授课程以外的知识。另外有些教师自身思政素养较低,根本不具备开展思政教育的能力。在社会不断发展中,对各个行业与领域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界趋于多元化开放式发展,学生受到大环境的影响思维也更加开阔活跃,为此对外语教师也提升了要求,作为教师应明确社会发展形势,重视自身能力的提升,应具备高度政治觉悟与开阔的视野,应具备大局观,能够顺应时代发展步伐,加强思政教育,应具备协同育人的教育能力。
(三)学校环境不和谐
要想践行课程思政,实现协同育人,学校至关重要。首先,在学校中并未对小语种教学大纲进行改革,没有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中,很多小语种教学中的思政元素没有被充分挖掘,影响了课程思政教育效果;其次,没有根据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进行完善,还在沿用传统课程体系,没有践行课程思政,无法实现协同育人目标,影响了思政教育效果。最后,没有完善课程体系,导致小语种教学与思政教育无法有效衔接,无法实现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由于根据课程思政革新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及教学评价,导致思政教育没有真正融入小课种教育中,影响了课程思政教育效果。
三、公选课小语种课程思政的实践策略
(一)提升公选课小语种教师思政育人能力
公选课小语种教师是实施课程思政的主体,优秀的教师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尚的情操、渊博的知识及坚定的政治信仰。应具备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尤其是在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当今社会,这些品质尤为重要。在社会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同时对学生的三观造成了一定影响。这样的环境提升了教学难度,如何在新时期做好传道、授业、解惑,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观与道德观,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实现协同育人,成为了教育领域共同研究的话题。在小语种教学中,遇到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出现冲突时,教师应向学生传授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具备思辨能力,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具备爱国情怀,使学生具备民族自信心。因此,要想在小语种教学中践行课程思政,应不断提升小语种教师的思政意识,能够深度挖掘小语种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其有效融入课程,提升课程思政教育效果。小语种授课教师应对思政课程有全面的认识,在课程中正确传播思政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挥协同育人教育作用。
(二)将思政元素融入小语种教学中,中西兼顾
在小语种公选课中,应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小语种课程主要是培养外语人才,其中包含的外国文化与我国文化存在一定差异,为此教师在进行小语种文化教育时将小语种语言与文化相结合,同时教师应将外国文化与我国文化进行对比,提升学生文化自信。应将中华文化意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材中,在外国语言文化讲解中,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吸取外国文化中的精华,将中外文化对比,提升学生对外国文化与我国文化的理解。例如在讲解节日文化时,可以在课程中要求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进行联想,如我国传统节日母亲节,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传统美德孝道融入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百善孝为先的品德,以此将外国文化与我国文化有效结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此在小语种教育中,教师应遵循本土文化原则,构建小语种课程体系,探索外语教学中思政元素,制定适合的教学内容,突出中国特色文化,满足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构建小语种课程思政教育体系,提升学生文化认同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贯彻立德树人教育目标
立德树人是课程思政开展的目标,为此在小语种教学中教师应渗透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应科学设置具有可行性的教学目标,在小语种教学中践行课程思政,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发挥因材施教作用,促进学生理实结合,知行合一。在小语种公选课中教师应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为首要目标,使学生能够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义务,了解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具备团结意识与民族荣誉感。同时加强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保证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保证教学目标具有可行性,能够通过完成目标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思政思维。应牢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积极探索国家领导方向,根据国家领导方向制定教学目标,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选课中小语种课程思政实践,教师应明确在小语种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深度分析当前小语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小语种教师政治素养,强化教师思政教学能力,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小语种教学中,提升学生政治品质与外语水平,发挥中西兼顾的教学效果。在小语种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教学理念,推动课程思政有序开展,实现协同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陈银翘,张爱琴.高校小语种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的价值与路径[J].现代教育科学,2020(05):81-85.DOI:10.13980/j.2020.05.014.
[2]李佳鸿.多元文化背景下小语种班级思政工作的探索——以旅游日语专业班级管理为例[J].知识经济,2020(21):74-75.DOI:10.15880/j.2020.2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