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古诗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2022-05-31 00:34农积勇
教育界·A 2022年7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渗透教育

【摘要】我国悠久的历史留下了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古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初中古诗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习得相关的知识内容,而且能够让他们体会古诗中包含的情感,引导学生学习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古诗教学一方面要重视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教育,主要包括强化学生爱国主義教育,促使学生热爱家乡和人民,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要正确使用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寻找合适切入点,让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在诵读中体会韵味,领悟优秀传统文化之情。

【关键词】初中古诗;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作者简介:农积勇(1980—),男,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三中学。

初中古诗教学内容丰富生动,古诗具有韵律感和节奏感,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资源。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教师要重视在古诗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文化修养和道德品性。

一、利用初中古诗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向

(一)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古诗是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当前德育教学的重点之一,初中古诗教学同样可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利用古诗开展情感教育时,教师可以结合诗人的家国情怀,展开具体的个人、事件、时代的介绍,让学生透过真实存在过的人、事而生发具体的情感。例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作者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展示作者的民族气节和当时的险恶环境。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该诗的时代背景和文天祥的个人境遇点明,并适当阐述文天祥等志士的家国情怀,使学生更深入、真切地理解该诗表达的爱国情感。范仲淹、杜甫等诗人也心怀天下,他们的许多古诗同样蕴含着家国情怀,有利于教师开展情感教育。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虽然身居茅屋,依然关心“天下寒士”,这其中蕴含着诗人深厚的忧国忧民情怀。该古诗本身也是杜甫极为经典的作品,教师可以借此将杜甫的家国情怀讲细、讲深,由此勾勒更加具体的杜甫形象,让学生感受杜甫身上优秀传统文化带来的影响,从而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升中学生的语文

素养。

初中古诗还包含了很多有关亲情和友情的内容,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亲情和友情的教育。例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主要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积极向上、豁达坦然的生活态度,同时表达与友人共勉的坚定意志和乐观精神;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曲)》也表达了与朋友依依惜别的不舍,高适的《别董大》则是在与朋友分别时对朋友的劝慰和赞美,教师可以从这些诗人对友人的情感方面展开教学,带领学生体会诗人的友情。又如,杜甫在《春望》中流露对家人的思念,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感受诗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初中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古诗教学对中学生进行熏陶,以激励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例如,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品读于谦在《石灰吟》中体现的凛然正气等,感受诗人对自身品格的要求。因此,在初中古诗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挖掘古诗的德育内涵,助力学生进行品格和人格的塑造,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审美能力

古代诗人对自然的审美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古代文人有咏物的传统,古诗也有许多欣赏山水之美的佳句,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杜甫的《望岳》等。教师带领学生仔细品读这些诗歌,可以拓展学生观赏自然风物的思路,激励他们留心身边的好风景,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初中古诗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

(一)品读古诗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都是传世经典佳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感受古诗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体会其中的文学魅力,让学生通过古诗学习,形成一个相对全面的传统文化认知。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读古诗的每一个字,感受其中的妙处。古代诗人十分注重诗的字词,这些字词经过了反复的推敲、斟酌,学生通过细细品味诗的字词,能够走近诗人表达的情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蕴。同时,古诗运用了很多的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极为精彩,常常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品味修辞方法,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古诗营造的意境、传递的情感,让学生经由古人写诗的习惯,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例如,在教授《爱莲说》这首古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诗句进行研读,该诗用字存在许多精妙之处,创造了极为典型的“莲花”意象,不仅传神也传情。通过逐字逐句研读,学生能在该诗营造的意境中,想象莲花在淤泥中生长的姿态,理解周敦颐寄托的情感和言说的志向。这首诗运用的托物言志手法也较为经典,教师可以简要介绍古代文人的托物言志传统,及文人对自然之物的审美习惯。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进一步探讨这首诗运用的托物言志手法究竟好在何处。由此,教师带领学生一步步地完成对古诗字、句的研读,让学生相对深入地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更好地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蕴,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形成相对良好的古诗文学习习惯。

(二)诵读经典

古诗往往具有较强的韵律感,读之朗朗上口,能让人体会到音律之美,感受到汉字的优美、汉语的动听。因此,在初中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的诵读指导,让学生通过诵读更好地领会古诗的旨趣,更深地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步骤开展古诗诵读教学。第一步是音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朗读古诗中感受音律美感。第二步是意读,教师引导学生在诵读古诗中体会其描绘的意境之美。第三步是情读,教师引导学生在朗诵古诗中感受其所表达的情感之美。教师通过将音读、意读与情读相互结合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语言所具有的美感和魅力。

如在开展《观沧海》一诗的教学时,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古诗朗诵。以音读切入,让学生看到这篇文章的对仗虽不工整,但全文内容朗朗上口,具有一定的韵律,非常和谐,充满美感。其次,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诗词内容的意境之美。教师要引导学生联想,让学生在脑海中对曹操这首诗描绘的画面进行想象,与此同时,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让学生感受詩所传递的奔流的大海、耸立的群山的气势,体会描绘的波澜壮阔的情景。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开展情读。这是诵读的第三个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基于内容进行想象,如果自己是作者,会以怎样的心境对诗进行朗读,由此让学生感受作者的豪迈与情怀。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古诗蕴含的魅力,体会其韵律美、意境美,进而更好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感,传承传统文化。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古诗诵读大赛,以此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古诗词的内容,增加对优秀传统文化更深层次的认知,让学生检验自己学习当中的不足,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之中。古诗往往讲究押韵和平仄对应,通过诵读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其韵律美和画面美。但是在进行古诗词大赛之前,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诵读技能,让学生能够做到字正腔圆,分清轻重缓急地,有感情地读出诗词内容。如在开展《送元二使安西》一诗的教学时,为了更好地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渗透,让学生读出诗中之美,教师要提高学生对唐代开元天宝年间边塞风光以及军中生活传统文化的认识。在课堂上,教师同样可以开展诵读经典的诗词表演活动,让学生扮演诗人王维,用标准的语音朗诵诗中所表达的内容;在学生诵读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让其他学生以演奏、舞蹈等相关的形式作为辅助。经过反复的诵读过程,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古诗词的韵律之美,并走入诗歌描绘的边塞生活,了解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

(三)拓展故事,走进传统文化观念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古诗背后的故事进行探索,并通过网络平台的形式搜集更多古诗背后的故事,并呈现故事的内容,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内涵,从而达到古诗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营造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激发学生情感共鸣,通过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诉说古诗故事,从而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构建互动的平台,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真正地消化、吸收优秀传统文化。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友情代表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情谊,也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对这一感情相关的故事进行拓展。如在开展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的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诵读《静夜思》《赠汪伦》等李白的古诗词,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诗人写作的背景。接着,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诗词背景拓展的环节,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学习,搜集古诗相关的背景资料,了解古诗背后的故事。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顺势向学生介绍诗歌是李白为好友所作,针对王昌龄被贬,李白抒发对友人的关心与同情,诗中通过描述杨花、风等景物的方式传达对友人的情谊。教师对诗词背后的故事进行拓展,才能够让学生被诗人的真实情感所感染,体会其中包含的优秀传统文化。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古诗含义及其主旨的解读中。然而对于学生来说,这些知识内容相对晦涩难懂,甚至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对古诗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以古诗的内容为依据,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拓展。例如,在学生学习《天净沙·秋思》时,教师可以先播放歌曲《故乡的云》进行导入,然后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拓展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常识,引导学生自主地搜集相关资料进行学习,让学生了解到元曲、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高峰。通过这种教学形式,教师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四)开展主题阅读活动

古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的古诗词教学中,为了取得更好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开展主题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更加全面的了解。

例如,教师可以将李白的《行路难》、苏轼的《水调歌头》等诗归为一个主题,这几首诗主要表达作者积极的处事态度和乐观向上的品质。而上文所述的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诗,则可以归为培养学生家国情怀这一主题。于谦的《石灰吟》、刘禹锡的《秋词》、周敦颐的《爱莲说》等表达高洁品质的古诗可以再单列一类。曹操的《观沧海》、杜甫的《望岳》也可以放入培养雄心壮志、志存高远品质的主题。此外,还有许多古诗可以在主题阅读活动中被进行拓展,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在面对困难时所具备的积极向上的品质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另外,开展主题阅读活动,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感受诗词所表达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主题教学时,教师也要注重通过古诗,让学生体会其包含的精神内核,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结语

总之,初中古诗都隐含着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和品质,这些古诗不仅展示了中华语言文化的优美,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下的诗人留下的鲜活印记。初中语文教师要在古诗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和品质,注重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提升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并陶冶自己的情操。教师还要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古诗的内容,让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更加深层次的认知。

【参考文献】

[1]芝世珍,刘银霞.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推广策略[J].文学教育(下),2021(03):

188-189.

[2]陈榕清.初中古诗教学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11):26-28.

[3]程慧.古诗教学的三个要点:以李白诗作为例[J].语文建设,2018(32):20-22.

[4]黎强.创新古诗教学 弘扬传统文化[J].重庆与世界,2018(10):38-39.

[5]栗冬冬.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以初中古诗教学为例[J].科技风,2016(08):

54-55.

[6]鲍敏.古诗教学与文化教育[J].职业技术,2015,14(08):62-63.

[7]许福德,付瑶.中学古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河学刊,2013(02):113-114,119.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渗透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