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2022-05-31 13:00:36杨洁王小佳
三晋基层治理 2022年2期
关键词: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杨洁 王小佳

〔摘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精神和灵魂要素,也是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助推器。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发展中因受到主体、理念、乡村本身资源的制约,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要着力于培育主体,建立乡村振兴的人才制度;提高认识,打造乡村振兴的文化产业格局;制定规划,提升乡村文化治理模式。

〔关键词〕乡村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8442(2022)02-0036-05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要“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和应有之义。研究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和意义,并破解诸多制约因素,不断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于涵养乡风文明风尚、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功能定位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动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我们党关于农村发展的新战略、新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產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1〕的基本要求,其中乡风文明既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和保障。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以乡风文明为目标,推动农村文化发展,在乡村振兴的实施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乡风文明的传承与建设,追溯根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根脉。只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传承,给农民带来精神面貌的变化、精神境界和层次的逐步提升,推动乡村的生活内涵与生活格调整体变迁,才能为乡村振兴寻找到真正的精神动力。〔2〕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基石,〔3〕不仅影响着乡村文化的发展走向,而且还能让农民在精神层面上有更多的归属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乡村文化发展的灵魂要素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最基本、最深厚的守根工程。乡村文化是乡村社会的精神纽带,凝聚着乡土之美、人文之美,其传承发展,不仅可以拓展社会的生态空间、构建新的文化传播语境,而且还能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文化综合素养和精神境界。在中国绝大多数的乡村,乡村文化辐射在乡村生活的各个方面,只有把它的传统留住、把文化留住,同时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才能构建出具有乡土气息浓厚的新农村。在新时代,要“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4〕。乡村文化中的元素有很多,特别要重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灵魂要素在乡村底蕴深厚、流传久远的优势,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同时,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乡村发展尤其是乡村文化发展的产业资本,通过活化与利用农民思维方式、生活方式高度融合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可为乡村文化建设和发展填充更多核心元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记得住乡愁,乡愁就是乡村的魂,我们要保存好乡村的文化记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式发展,守住中华文化的根本,传承中华文化的优质基因,补充拓展其内涵,并赋予其现代形式,从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助推器

乡村作为一个基层单元,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实现乡村的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要求。实现“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就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其中的德治,就是要在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并且结合时代需求在继承中创新,提升乡村治理的实效,以此助推乡村振兴。这就要求在乡村治理中寻找到乡村的文化之“根”,以此避免出现精神空虚、价值虚无、同质化等问题,通过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乡村治理相融合,保留乡村的“原汁原味”,寻求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表达方式,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好起来,助推乡村治理。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制约因素分析

当前,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短板之一,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阻碍当前乡村建设的重要因素,也必然影响和制约着乡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一)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制约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大批农村青年进城务工,这使得乡村传承文化的主体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

一是主体缺失。城市文化对于新生的乡村主体来说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这种辐射力更是在挤压着乡村文化的生存空间。一方面,受过高等教育的优秀人才不愿意再回到农村,反而更倾向于留在城市中学习、工作和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剧了乡村社会空巢化、空心化的趋势〔5〕。因此,要真正地将乡村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起来,从社会主体上来看,仍然存在很大的断层和缺失,为乡村的文化振兴带来诸多的困难和挑战。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精华,尤其是至今仍在乡村中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理应受到重视,然而乡村的一些手工艺技术等非遗文化的传承,却出现了“后继无人”的社会现象。另一方面,从农民自身来看,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存在于农村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沮丧和自卑心理,这主要源于对其身份自信和职业自信的失落,致使其对通过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发展乡村、改变农村面貌缺乏一定的信心,更多的年轻人及新生力量选择进入城市发展,造成了乡村文化传承的“空壳化”“老龄化”。

二是主体创新能力弱。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如果文化衰败,不文明现象滋生,乡村就难以获得持续繁荣。如今随着乡村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从事文化产业的人也在逐步增加,但从整体上来看,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文化产业过程中,关于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意识、能力亟待加强和改进。一方面,农民对传统文化的转化意识薄弱。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是统一农民思想、引导农民行动、凝聚民众力量的纽带。但是,就目前乡村发展的现状来看,农民受教育水平低是普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传统文化创新主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另一方面,农民对于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能力较弱。建设有创新性、创造力强的人才队伍,是乡村振兴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才保障。但从我国乡村发展的实际来看,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方式相对单调,农村的文化氛围淡薄,甚至有的地方还有愚昧迷信活动。在这样的形势下,对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显得更为迫切。

(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制约

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受理念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给乡村振兴带来一定的挑战。

一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用认知偏差的现象比较普遍。经济和文化二者之间不仅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同时也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一方面,乡村的农耕文化传统,传统意义上的理解就是古代的文化、土里土气的文化,无法与当前的时尚、流行元素联系在一起,思想上不重视,认知上有偏差,也就不能正确、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在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得不到充分的重视。另一方面,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被看作是为经济利益服务的,只注重传统文化能不能带来一定的经济价值,而轻视了传统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价值,也就不能更好地将传统文化的价值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

二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特色。一些地方把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经济利益来使用,而忽略或是看不到传统文化背后独有的特色与情感。一方面,过度开发乡村文化资源。乡村的文化资源是有其天然优势的,有的资源一旦破坏将无法再修复,尤其是保留于乡村的农耕文化传统。但从目前乡村建设的发展状况来看,有的乡村打造乡村文化特色,初衷是为了更好地借助传统文化资源来发展经济,但实际并没有真正、专业地对当地的特色文化进行挖掘和打造,只是徒有虚名。另一方面,缺乏创新理念。片面追求“形象工程”,缺乏特色的创新形式和手段,导致传统文化发展与乡村建设融合下的产品含量低、精品少,带来的感染力和影响力相应较弱。同时“千村一面”的同质化发展现象,容易引起审美疲劳,使得传统文化的内涵挖掘和外延打造难以有效结合,这样不仅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利,更会造成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浪费。

(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制约

乡村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面临的挑战,有乡村环境本身因素的影响,也有来自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是乡村共同体意识消解。乡村在传统上被认为是互帮互助、“大家庭”这样一种共同体,然而受制于单调、相对封闭的农村文化生活,农村的陈规陋习没有得到有效治理,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没有更好地传承下来,乡村集体中的个体化趋势明显、集体意识薄弱。尤其是不少落后地区村民的业余生活依然是打扑克、聊家常,甚至还有聚众赌博的现象发生,利益化冲突、矛盾也明显增多。可见,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道德教化、民俗风情等,在村民日常生活的应用中被简单化,甚至被削弱,这样极容易磨损掉人的精神追求,最严重的的后果就是乡村振兴失去了精神动力。

二是乡村文化治理体系不健全。一方面,有些乡村的精英群体离开乡村,打破传统的乡贤治村的模式,但在乡村自治背景下,村民自治的主体意识还没有真正回归,这其中的“差距”就导致乡村治理缺乏相应的自治因素。另一方面,德治作用的发挥受限,一些乡村在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时倾向于管制思维,采取行政化手段居多,存在村民的“意见”多、政策执行难等问题,缺乏通过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力量、价值观来教导和感化村民。

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探究

乡村文化振兴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灵魂。因此,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着力于以下几点。

(一)培育主体,健全乡村振兴的人才制度

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是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6〕150要让更多人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能出彩。

第一,发挥好农民的主体地位。让农民真正参与乡村的产业发展中,成为乡村振兴中“产业兴旺”的参与者、引领者和受益者,尤其是留住农村的青年人才,提升他们的自豪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目前很多乡村实行“学校+企业+乡村”的合作模式,与在校农学专业的学生提前签订就业意向,并通过相关具有文化产业资质的企业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目的就是为乡村的发展注入更多的专业化新生力量,真正实现从“输血”向“造血”的转变。只有拥有这样一支专业化的文化人才队伍,传统文化传承的主体才不会出现断层现象。

第二,提升农民的精神风貌。加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必须重视乡村文化骨干力量的培育。通过文化团队的传帮带,挖掘、培养乡村的文化艺人,让他们尽其所能发挥作用。同时还要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让优秀的傳统文化真正地服务于乡村建设,成为今天的新风俗、明天的好传统。

第三,增强农民的主体创新意识。为了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文明中,需要增强主体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让传统文化在乡村建设中发挥价值纽带作用,带领农民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比如,针对廉洁文化的倡导,太原市狄村在其狄仁杰故居的基础上打造出以廉洁文化为主题的公园,一方面在社区(村)层面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廉洁文化;另一方面通过建设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实践基地,让更多的人对本土的传统文化有更新更深的认识。也就是说,还可以紧密结合当地特色、农民口味,创作出大量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使之最终转化为实际行动的精神力量。

(二)提高认识,打造乡村振兴的文化产业格局

在乡村文化建设中,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提高认识,对其创造性地发展和转化,打造有特色的乡村文化产业新格局。

第一,把握规律,发挥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要深入研究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发展中的作用及价值。要秉持虔诚和敬畏的态度,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如弘扬乡村家风家训的优良传统,扎实开展好家风、好家训活动,对家风家训进行搜集和整理,并对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挖掘,使得家风家训这样一种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弘扬。要保留优秀文化形态、保护好文化基因,珍惜传统文化资源,守护文化根脉。要保护好传统文化中的物质载体,注重对古村落、古民居等历史风貌维护和保存,大力发展有历史文化记忆和地域民族特色的美丽乡村。还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需求继承创新。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改善农民精神风貌,将这种认知广泛传播,让民众接受、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通过不间断的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将乡村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和自我更新;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发内生的动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开创乡村文化振兴的新局面。

第二,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应立足于本土特色及优势资源,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延伸相融合,走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挖掘和保护乡土文化资源,建设新乡贤文化,培育和扶持乡村文化骨干,提升乡土文化内涵,形成良性乡村文化生态,让子孙后代记得住乡愁。”〔7〕要保护和发展有地方特色的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留住乡村记忆,让乡村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要充分挖掘农村本地所蕴含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景观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倾力打造“一村一品”。尤其是要紧抓乡村的文化精髓,重点打造优秀的乡土文化产业,形成别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链。一方面,通过“传统文化+生产”的发展模式,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乡村的一二产业相结合,形成三产融合的新产业链。同时也培养出更多的传承人,将传承的产品输入市场,提高知名度,打造高品质的乡村文化品牌。另一方面,以“传统文化+旅游”的模式,对于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村庄要加以保护。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绵延不绝的丰厚滋养,而乡村作为一个相对固定的场所,使传统文化在这里生根、发芽,就要在新时代的今天继续展现其价值。随着近年来乡村旅游热度的提升,要借助于传统文化来发挥乡村的区位优势、人文资源特色,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旅游的发展中,既能丰富乡村的旅游业态,又能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

(三)制定规划,提升乡村文化治理模式

加强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可持续规划,用传统文化的新形式、新理念破除旧观念,提升乡村的文化治理模式,乡村建设才会有永不枯竭的强大动力和支撑。

第一,制定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规划。针对乡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文化发展的总体规划,尤其是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要有切实可行的方案。要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资金的投入,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因为在传统的文化生活体系离散而群众文化生活需要更加凸显的情况下,必须重新构建新时代乡村社会的文化生活体系,为健康文化的发展创造更大空间,为乡村文化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载体〔8〕,从而营造出全体农民都能参与到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中。

第二,提升乡村文化治理模式。乡村的文化治理是关系乡村振兴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一是加强乡村文化治理的多方面主体建设。要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和主导作用,建立适合乡村发展的体制机制,在乡村人才建设、产业发展、文化活动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要发挥村“两委”作用,积极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文化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文化演出、文化服务等,促进传统文化在乡村治理中的融合度。要注重发挥新乡贤、乡村的精英群体的作用,使之成为乡村治理的领头雁,强化乡村治理的“软实力”。二是加强乡村文化治理的精神生活建设。乡村是中华文明的根基,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提升乡村的文化治理,要把精神生活的建设作为重要抓手,进一步夯实思想基础。要加强乡村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乡村图书馆、戏剧演艺和文化室等公共场所的完善,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标识;加强乡村文化作品的创作,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农民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有特色、有底蕴的优秀作品。同时,要支持以“三农”为题材的文艺创作,鼓励乡村业余作者,带动他们创作乡土文学,反映农民生产生活和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文艺作品,用文化的力量来熏陶农民的情操,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如今我们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的道路,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历久弥新的价值在乡村振兴中是一份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在乡村社会的发展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于其中,要挖掘打造不同乡村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特色,同时借助于科技手段,打造乡村特色的文化品牌,最终把乡村建设成独具特色的文化生活共同体。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2〕优秀传统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N].六盘水日报,2022-01-21(03).

〔3〕宋才发.传统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根脉和基石[J].青海民族研究,2020(04)36-43.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光明日报,2018-02-05(01).

〔5〕徐文靜.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路径探究〔J〕.中国经贸导刊,2021(08):78-79.

〔6〕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7〕新华社.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http://mobile.rmzxb. com.cn/tranm/index/url/www.rmzxb.com.cn/c/2017-01-25/ 1309605.shtml.

〔8〕叶鹏飞.秩序与活力:乡村文化治理的问题与反思〔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6):69-79.

责任编辑郭丽娟

猜你喜欢
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文教资料(2016年22期)2016-11-28 13:48:12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刍论
从《小小冠军梦》看传统爱国主义在儿童舞中的创造性转化
戏剧之家(2016年14期)2016-08-02 12:25:51
传承·扬弃·创新
社会转型期中国传统诚信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高校外事工作管理的思考与创新
科技视界(2015年28期)2015-10-14 12:41:18
接续与超越中国新闻法制传统的路径选择
“源原之辨”与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道德与文明(2014年5期)2015-05-12 15:3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