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画报》的视觉叙事与情感动员研究

2022-05-30 10:42陈敏荣
新闻论坛 2022年6期
关键词:抗日战争

【内容提要】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晋察冀画报》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画报。抗日战争时期,该画报有效地承担起了“内鼓动”“外宣传”的双重使命,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画报典范。通过对该画报进行文本分析发现,将“宣传”视觉化,并在视觉叙事和图像建构中充分调动情感因素、形塑情感認同是其在抗日战争时期达成政治动员目标的重要策略。当前,我国传播领域正在经历新一轮的“视觉转向”和“情感转向”,本文总结了《晋察冀画报》的传播经验,以期为当代党报党刊的传播实践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抗日战争 《晋察冀画报》 视觉叙事 情感动员

一、导论

长期以来,中国学界更加青睐可以叙事记言、传词达意的文字,与文字阅读相比,图像更多地被视为增强“可读性”的陪衬;而随着近代科技的发展和西学东渐的影响,我国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发生读图转向,自此,涌现出了一股规模空前的画报潮流,这些画报成为研究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重要史料。其中,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晋察冀画报》因其独特性在近现代画报史中占据重要地位,而这独特性着重体现在其创办地点、读者群体和办报目标三个方面。

第一,报纸是社会高度城市化的产物,报刊往往依城市而生,这是媒介属性对技术系统、发行路径和读者群体内在规范的结果,①画报对城市的依赖显而易见。1875年中国第一本画报《小孩月报》在上海创刊,近现代一些著名画报,诸如《点石斋画报》《真相画报》《北洋画报》《良友》等,亦云集于上海、北京、天津、广州等地,但《晋察冀画报》创办于物资极度匮乏的晋察冀地区,其报社位于河北省平山县碾盘沟村,《晋察冀画报》能够摆脱传统画报对城市的依赖性并取得成功可以说是从“山沟沟”里走出来的一大奇迹。

第二,传统都市画报存在盈利需求,因此,其创办者主要将其目标读者群体定位为当时具有一定购买能力并带有浓重小资产阶级色彩的大都市市民,②那些终日还在为温饱苦苦挣扎的底层群众则一般不是传统都市画报的目标读者群体。但《晋察冀画报》的读者群体不再侧重于市民,而是以工农兵为主体的人民群众。在《晋察冀画报》创刊前两个月,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鲜明指出:“我们的文艺,第一是为工人的,这是领导革命的阶级。第二是为农民的,他们是革命中最广大最坚决的同盟军。第三是为武装起来了的工人农民即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队伍的,这是革命战争的主力。第四是为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的,他们也是革命的同盟者。”③因此,从服务对象上来看,《晋察冀画报》与以往的都市画报有了很大差别。

第三,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形式,画报通常暗含了都市文化传统性和现代性的复调呈现,因而,传统都市画报大多带有娱乐消遣的意涵,或提供奇闻异事等饭后谈资,或以视觉愉悦求感官刺激,或嘲古讽今,以此来迎合、警醒受众。但是《晋察冀画报》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画报,直接隶属于晋察冀军区,政治性是其首要属性,加之该画报社社长沙飞以“摄影武器论”作为办报指导,因此,《晋察冀画报》自诞生时所带有的历史使命便是成为战争纪实和抗战动员的舆论机关和宣传机关。聂荣臻在该画报创刊号上的题词写道:该画报意在“告诉了全国同胞,他们在敌后是如何地坚决英勇保卫着自己的祖国;同时也告诉了全世界的正义人士,他们在东方在如何地艰难困苦中抵抗着日本强盗!”

创办地点、服务对象和办报志趣都与传统画报有着诸多不同的《晋察冀画报》可以说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典范。那么,画报这样一个原本根植于都市文化的新媒介形式被中国共产党加以利用后何以承担得了“内鼓动”“外宣传”的双重角色?这其中需要做出怎样的调适才能使其转变为服务于以工农兵为主体的人民群众的宣传工具?这些都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宣传实践研究中值得探讨的问题。诚然,促成《晋察冀画报》有效达成抗战动员效果的因素有很多,但通过文本分析可以发现,将“宣传”以视觉化,并在视觉叙事和图像建构中调动情感因素、形塑情感认同是其达成政治动员目标过程中不可忽视的调适策略。

自1942年7月7日创刊到1947年12月,《晋察冀画报》存在了5年多的时间,共出版了13期(其中,第9、10期为合刊),涵盖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阶段,前10期在抗日战争时期(1942-1945)出版,每一期大致分为新闻摄影、美术和文艺三大专栏;后面3期是复刊号,出版于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但在编辑体例上与前十期有了很大不同。本文以《晋察冀画报》在抗日战争时期出版的10期画报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晋察冀画报》的视觉叙事和情感动员特征。

二、动员策略:视觉与情感的联动

苏珊·桑塔格在《在柏拉图的洞穴里》一文提出:“照片能以最直接、实效的方式煽动欲望。”④欲望是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照片极具情感鼓动性。《晋察冀画报》正是充分借助图像“传递信息”和“唤起情感”的优势,将视觉化叙事和情感动员相结合,通过建构蕴藏深厚情感因素的三大视觉叙事主题进行抗战动员。

(一)战争主题的建构——胜利与控诉

《晋察冀画报》作为战争纪实和抗战动员的舆论机关,战争无疑是其进行视觉叙事的核心主题。从该画报的创刊时间即可窥见这一点。该画报创刊于1942年7月7日,正好是“卢沟桥事变”五周年。

在内容上,该画报表现战争叙事的照片占据半数,在其创刊号中,“新闻摄影”板块的第一大专题便是“坚持华北敌后抗战保卫晋察冀边区的八路军”,共19个页码,内设“抗日根据地在炮火中成长”“胜利品”“检阅”“战士生活剪影”等小专题,报道了“七七事变”以来5年间晋察冀根据地的主要战役。从第2期起,该画报的“新闻摄影”专栏持续再现了诸如反蚕食斗争、冀中平原游击战、狼牙山战役、反“扫荡”战斗、渤海之战、坑道围攻战等大大小小几十次战役。值得注意的是,晋察冀画报社的成员既是摄影工作者,又是军人,他们深入抗战最前线,对抗战进行纪实摄影。一方面,他们所拍摄的照片是纪实的,真实的战争场景给受众带来了最直接的视觉冲击与震撼;另一方面,作为舆论宣传工具,《晋察冀画报》所刊登的战争照片都有着明显的政治倾向,这些照片在选材上或选取宏大的战争场面,或凸显士兵们英勇作战的姿态,或检阅部队,或展示战利品和归诚敌俘。可以说,《晋察冀画报》对战争的记录主要描述了中国共产党大捷的战役,其目的之一是建构战争胜利的图景,给备受蹂躏的群众以情感告慰,同时这又可以在工农兵群众心中形塑共产党军队英勇作战的形象,增强军民把抗战坚持到底的必胜决心。

《晋察冀画报》围绕战争主题的另一视觉叙事策略是:以专题报道的形式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对其进行控诉,以此唤醒广大民众积极的抗日情绪和爱国情怀,以期大家团结一致、抵御外侮。《晋察冀画报》第1期刊登了“血的控诉”专题,用5幅惨不忍睹的照片呈现了被日軍摧毁的晋察冀边区烈士公墓、被毒气毒害的北坦村孩童、被强奸后惨死的妇女等悲惨场景;第3期揭露了“日寇烧杀潘家峪”的暴行并在最后发出了“死者已亦,仇恨未了”的呼声;第5期刊登了“控诉!复仇”等专题图片报道,画面中,牲畜和人的尸体堆积如山,村庄被烧成焦土。正如苏珊·桑塔格所提及的,“战争受害者的照片本身,就是一种辞令。它们反复强调。它们简化。它们煽动。它们制造共识的幻觉。”⑤他人的苦痛通过照片传递给每一个观者,形成强烈的情感渲染。《晋察冀画报》所刊登的惨绝人寰的图景不仅成为日军铁的罪证,同时激起了人们的悲愤与复仇情绪,致使观者带着对敌人的愤怒情绪投入抗战之中,由此达成抗战动员的目的。

(二)革命英雄人物形象塑造——尊崇与向往

革命英雄人物的视觉图像建构是《晋察冀画报》在抗战大背景下的又一主题。该画报对于英雄人物的塑造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领袖人物形象塑造;一类是普通英雄人物形象塑造。

领袖形象是宣传中重要的图像政治符号。⑥在抗日战争期间所出版的10期画报中,领袖形象图高频出现,仅领袖肖像便有16则。画报第1期便刊登了一则“聂荣臻将军”图和邓拓所写的文章《晋察冀舵师聂荣臻》,突出了聂荣臻将军在晋察冀边区的领导地位。同期刊登了“将军与幼儿”一图,图中聂荣臻将军俯身前倾,关切地看着日本女童,其亲民、友好的国际主义形象跃然纸上。尔后,该画报还多次刊登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叶剑英等八路军将领的肖像。这些领袖肖像在构图时基本都采用了胸部以上的大特写,领袖们要么是以正面姿势平视观看者,要么是目光坚毅地看向远方,因而给观者一种威严和值得信赖的感觉。

其中,毛泽东的肖像刊登次数最多,其形象塑造最为深刻。1943年9月《晋察冀画报》第4期“八一纪念特辑”中首次刊登了毛泽东的肖像,配文“中国共产党领袖毛泽东同志”,并用一个页码的“毛泽东略历”以介绍毛泽东的生平和革命经历。该肖像在第5期、第6期反复出现,其后几期也多次出现毛泽东的形象(如第8期的“毛主席接待美国盟友”;第9、10期合刊中的“毛主席与劳动英雄的会见”)。《晋察冀画报》不断将毛泽东的形象和事迹灌输到读者的脑海中,试图建构毛泽东在全党、全军和全民心中的领袖威望,这一目的在不断的形象复现中得以达成。领袖形象的塑造让民众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对领袖崇拜与认同,这些情感最终形成了强有力的政治话语,成为宣传动员的有效武器。

除了塑造领袖人物形象,普通人物的英雄形象也是《晋察冀画报》在呈现人物形象时的重要着力点。《晋察冀画报》在抗日战争时期塑造了不少战斗英雄和各种楷模,如“狼牙山五壮士”“子弟兵战斗英雄邓世军”“爆炸英雄李勇”“劳动英雄胡顺义”等。画报第5期进行了“晋察冀边区英雄大会”专题报道,配以大标题“空前的热烈!无上的荣光!”,设有104人的光荣榜,并对部分典型人物进行图文报道,该期在最后恰如其分地刊登了《英雄赞》一歌:

“英雄在敌人面前不动摇,

英雄在胜利面前不骄傲。

英雄大声一呼喊,

群众的拳头举起来了。

英雄举起了战斗的火把,

敌人胆战心又跳。

英雄的故事光辉了中华,

英雄的人格比太行山还高。”

普通人物的英雄形象塑造能达到良好的情感动员目的,一方面,成为英雄模范的人会在内心更加坚定抗战信仰;另一方面,观看者也会对平凡人物的英雄事迹及其所笼罩的保家卫国的“无上荣光”心向往之,这些英雄形象给工农兵群众树立了榜样。

(三)日常生活的主题建构——对民主、幸福、和谐的想象

如果只有战争和革命的视觉化表述,没有对个体生活的图像建构,这样的视觉叙事仍然缺乏情感动员力度。《晋察冀画报》对边区群众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军民相处模式都进行了丰富的图像叙述,这些对晋察冀边区军民日常生活的纪实摄影成为该画报举足轻重的又一主题。

该画报在前10期中记录了5次民主政治生活,分别是“民主政治”(第1期),“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议会”(第2期),“边区第二届县会议”(第4期),“边区各界纪念国庆节要求改组国民党政府改组统帅部群众大会”(第7期)和“察哈尔人们代表大会”(第9、10期合刊)。画报所展现的边区民众不分性别、无关财富的全民政治参与的场景势必会激起观者当家作主的愿望,这不仅提高了民众参政抗战的积极性,还提升了民众对中共边区领导地位、对共产主义制度的认可度。

对于晋察冀边区的绝大多数民众而言,最重要的经济生活便是生产生活,反映生产劳动的照片亦在《晋察冀画报》上占据一大板块。例如,该画报在创刊号上便设置了“春耕秋收”主题,用9张照片展现了金黄的麦穗、灿烂的笑容、丰收的谷堆、忙碌的男女老幼;第3期用8张照片呈现了边区妇女儿童植树喂鸡、纺纱织布的场景;第4期用10张照片展现了夏日河边老百姓的辛勤劳作。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土地是民众的命根子,有活可干、有地可耕、吃饱喝足便是大多数人对幸福生活的想象。《晋察冀画报》用充满劳动节奏的构图,给观者展现了一幅幅热火朝天的生产与丰收画面,激起了民众对安居乐业的向往与期盼,同时也增强了民众捍卫这份安乐生活的决心。

而在对晋察冀边区的社会生活建构中,《晋察冀画报》用了大量篇幅记录“军民鱼水情”,突出了军爱民、民拥军的和谐画面。例如,创刊号上刊登了“边区人民与子弟兵血肉相连”“边区人民踊跃参加志愿义务兵”,第5期上刊载了“反扫荡中的钢铁的团结:八路军与老百姓”,第7期登载了“边区人民拥护英勇抗敌的八路军”。这些记录军民团结的照片,将军民置于统一阵营中,有利于激发民众的抗日主体意识;此外,通过不断言说军队与人民骨肉相连,既将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塑造为人民的军队,为共产党赢得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又能凸显家国一体,鼓舞战士英勇抗战。

总之,《晋察冀画报》对边区军民日常生活的建构,让观者感受到了民主、自由、幸福、和谐的氛围,并对中共领导的边区产生了美好想象。而这些美好的想象,一方面逐渐转化为对中国共产党的情感认可,另一方面成为民众投身抗战和家国建设的情感动因。

三、结语

在抗日战争时期,传播的技术与手段有限,加之当时的文字较为复杂,文盲率高,一些宣传方式难以实现最广泛地动员民众的要求。图像叙事,作为一种与文字叙事相比更加平民化的叙事体系,⑦能够更好地跨越文字传播的鸿沟;此外,相比于语言宣传,人们更加相信“眼见为实”,因而,视觉传播在当时来说更具说服力和情绪感染力。画报是一种以图像为主、以文字为辅的根植于都市文化的媒介样式,中国共产党对其加以改造利用,使其转变为了服务于以工农兵为主体的人民群众的宣传工具。

《晋察冀画报》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画报,充分发挥了图像真实记录和利于情感渲染的特征,它将视觉叙事和情感动员相结合,完成了战争纪实和抗战动员的历史使命。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察冀画报》大体建构了三大视觉叙事主题,每一大主题背后都暗含着深刻的情感因素:对战争主题的建构充满了对胜利的憧憬和对暴行的控诉;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唤起了人们对领袖人物的尊崇与信赖和对英雄人物“无上荣光”的向往;对边区军民日常生活的图像呈现则激起了观者对民主、幸福、和谐生活的想象,这些真实图景的展现和情感调动成为《晋察冀画报》成功进行政治动员的法宝。不容忽视的是,由于敌后抗日根据地条件有限,出版画报所需的原材料又极为稀缺,在各种条件的制约之下,《晋察冀画报》出版周期长,每期刊发份数有限,其传播效果受到限制,但是《晋察冀画报》所开创的画报范式和宣传范式对于同时期抑或是之后的党报党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前,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视觉转向”,视觉传播的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基于情感驱动的传播实践亦大批涌现,对近现代画刊中视觉传播与情感传播的进一步研究对于当下的传播实践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注释:

①吴果中.左图右史与画中有话:中国近现代画报研究(1874-1949)[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267.

②曹培鑫,赵鹏.走向群众:《晋察冀画报》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05):52-59.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5.

④[美]苏珊·桑塔格.论摄影[M].黄灿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16.

⑤[美]苏珊·桑塔格.关于他人的痛苦[M].黄灿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4.

⑥楊健.政治、宣传与摄影[D].复旦大学,2014.

⑦许徐.图像如何“想象”政治——1930年代的读图转向与中国经验[J].求索,2014(05):16-21.

作者简介:陈敏荣,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辑:王洪越

猜你喜欢
抗日战争
让听课高效起来——以《抗日战争》为例
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孩子们的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第一卷)
抗日战争史研究的可喜成果——“抗日战争史丛书”首批著作出版
略论抗日战争时期的精兵简政
《抗日战争研究》创刊三年
《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卷简介
抗日战争期间苏联在华军事顾问及其作用
抗日战争中的新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