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公共外交是外交社会化的产物,是政府外交的重要补充力量,被学者以及外交界寄予厚望。围绕中国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学者展开了广泛的探讨,也形成了關于“中国特色公共外交”的研究成果。本文以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公共外交实践为资源,审视“中国特色公共外交”的研究现状。可以发现20年来,中国公共外交研究已经具有一定的学术传统,也形成了关于中国特色公共外交的独特理论话语模式与公共外交体系。
【关键词】话语模式 软实力 国家形象 中国故事 公共外交体系
公共外交是政府外交的重要补充,加强公共外交建设被认为可以解决中国面临的国际舆论困境以及现实外交困境,也可以为中国的高速发展提供舆论引导,增强民众对中国发展的参加与支持。①围绕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学者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多数研究是在公共外交的经典内涵之下讨论其理论与实践,另有一些则侧重于对中国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独特性的挖掘。本文以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实践为前提,审视“中国特色公共外交”的相关问题。从实践层面上看,中国特色公共外交是指以中国为行为主体的公共外交,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话语的统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公共外交。同时由于公共外交受世界政治局势的影响较大,因而其理论与实践具有很大的变动性,本文所指的中国特色公共外交,侧重于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时代公共外交。
一、公共外交在中国
公共外交的概念由美国学者埃德蒙·格里恩(Edmund Gullion)于1965年提出。格里恩认为“公共外交通过影响公众态度从而对外交政策的形成和执行产生影响”,公共外交是超越传统外交的形式,包括“政府影响他国舆论”“国家间的私人利益集团互动”以及“外交人员和记者之间的交流以及跨文化交流”等形式。②这个概念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使政府的信息活动与具有贬义的Propaganda(宣传)一词保持距离。911事件后,美国学者开始对美国的外交政策进行反思,“新公共外交”的理念兴起,公共外交开始被视为能够改变世界对美国看法,“赢得其他国家的人心与思想”,“解决外交危机的第四种力量”。③
在中国公共外交被称为新学问、老实践,虽然一直并没有公共外交的表述,但实践却由来已久。公共外交在国内最早被译作“公众外交”,但一般也不使用公众外交的表述,多使用国际交流。早期的公众外交主要有两种形态,对外传播以及发展国际文化关系。国内首次明确提出公共外交含义的是鲁毅等学者于1997年编著的《外交学概论》,该书认为公共外交不仅是政治家、外交家的事情,对国际事务的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本国和世界人民。因此,“要发展个人之间、民间团体之间的交往”可以“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新闻报道、电视、广播、电影、磁带、录像等视听媒介)、通过出版与文化交流(期刊、外文图书、互派留学生、学者、艺术或体育代表团等)以及发展各国舆论界的关系来促进国家与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增强国家的对外影响,树立国家的国际形象。”④
根据对公共外交主客体关系、路径、目标以及载体认知的不同,公共外交的定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⑤主要区别在是否将民间外交纳入到其范畴内。新世纪前后,公共外交在国内开始被重视起来。中文中第一篇主题为“中国公共外交”的文献是2003年王义桅发表的文章《三个代表与中国公共外交》。作者建议重视公共外交,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塑造中国特色的公共外交战略体系。⑥英语中第一篇主题为China Public Diplomacy的文献是2004年发表的《战略公共外交和地方媒体:一次高调的国家元首访问是如何覆盖美国中心地带的》一文,这篇文章以1997年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对美国的国事访问为例,借鉴公共外交和媒体传播的观点,考察了美国爱荷华州地方媒体在报道重大外交事件时的新闻价值观和判断,探讨国家元首访问作为公共外交手段的效果问题。⑦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标志中国正式进入公共外交时代。⑧2009年7月,胡锦涛在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上讲话强调“开展好公共外交直接关系到我国国际形象”,⑨首次将公共外交提升到关切国家形象的角度。2012年8月,外交部新闻司公共外交办公室升格为外交部公共外交办公室;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进公共外交”;12月,中国公共外交协会成立。至此,公共外交作为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⑩
十八大以来,中国快速崛起而成为引领全球化进程的新的主导力量。在此背景下,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外交领域提出一系列新理念,布局了一系列新战略,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 [11]2013年10月,习近平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强调:“要着力加强对周边国家的宣传工作、公共外交、民间外交、人文交流”。[12] 由此标志着中国公共外交有了方向性和原则性调整,主基调由此前的“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变为“奋发有为”。[13]
二、中国特色公共外交的理论话语表述
上文提到的《三个代表与中国公共外交》一文,作为中国学者关注这一议题的初始,便主张开展中国自己的公共外交,要结合我们的历史智慧,“探讨我们开展公共外交的观念、环境、资源和挑战,提出中国特色的公共外交战略体系。”[14] 当下,中国特色公共外交形成了独特的理论话语表述系统。
(一)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传统文化理论中公共外交思想的挖掘
当下对中国公共外交的表述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传统文化理论是最为重要的思想资源。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国特色公共外交提供了思想基础,如从马克思交往理论来看交往是人类发展的重要社会机制。张燕从交往的本质与内在逻辑、交往与生产力的关系、交往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方面提出,马克思交往理论可以为中国公共外交的研究、实践与发展提供了根本性的理论依据。 [15]更多的探讨是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公共外交的关系展开的,这些研究一方面置身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独特表达,另一方面也不时回顾经典马克思理论。如“三个代表”与公共外交, [16]“科学发展观”与公共外交,[17] 以及十八大以来的公共外交思想等。[18]
中国传统文化理论则成为当下中国特色公共外交理论中对外交思想、外交风格乃至外交内容的重要构成。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国特色公共外交的价值观支撑。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和谐”“仁爱”等思想渗透于公共外交领域,形成了指导其实践的价值观和核心思想,[19] 是中国特色公共外交战略的价值观导向。采用这种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在公共外交工作中便能够减少或消除来自其他国家的敌意,并增加他们对中国文化、中国政府以及人民的良好感觉与喜爱。[20]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也塑造了中国特色公共外交的风格。无论经典表述“韬光养晦”“有所作为”,还是最新的“奋发有为”无不是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也深刻影响着公共外交的实践风格。最后,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有着独特的文化吸引力。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公共外交的重要内容。为塑造国家形象、开展对外交往活动、扩大外交影响力及提升外交形象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空间。[21]
(二)软实力、国家形象、国际传播等理论成为公共外交重要的学理依据
在当下话语表述中,公共外交与软实力、国家形象、国际传播等理论深度契合,体现出对公共外交的深度倚重。软实力的提出者约瑟夫·奈(Joseph S Nye)曾专文论述过公共外交与软实力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公共外交作为一种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手段有着悠久的历史,是赢得冷战胜利的关键。[22] 中国的软实力建设自然依赖公共外交的作用,以提升当代中国的影响力,我国的公共外交不断向世界传递中国的声音,澄清对中国的歪曲报道,为中国软实力的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23]
国家形象也被认为是属于公共外交的范畴。 [24]在赵可金看来,国家形象是公共外交的核心,“国家形象打开了认识国家之间关系的一扇新窗口,可以增强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合法性”。 [25]国际传播能力在公共外交中也尤为重视,被视为公共外交成功或失败的关键,国际传播被认为是公共外交的核心载体,“没有传播,就没有公共外交”。[26]
也可以从国家形象研究的角度来看这种理论的高度契合,吴飞、林心婕发现国家形象研究的发展主要是为服务公共外交政策与国际传播策略的需要上,对国家软实力的分析是其主要的理论工具。[27] 国家形象、软实力、国际传播等理论本来就是公共外交研究的重要理论维度, [28]可以说国内关于公共外交的话语表述中,存在這几个理论相互论证、相互说明的问题。按上文论述的国际传播是公共外交的核心载体,公共外交是软实力的重要手段,软实力是获得公共外交目标的能力,而最终目标是塑造国家形象,增强国家合法性。在这种深度理论契合中,也就形成一种表述模式:国际传播能力提高了,公共外交能力也就提高了,软实力也就提高了,国家形象也就提高了,由此形成一种传播决定论,这是需要注意的。
(三)中国故事、中国方案是中国特色公共外交的重要话语表达
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梦、“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话语与中国特色公共外交的话语高度互动,也成为中国特色公共外交的重要内容表达。中国故事的话语表述在当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故事化叙事有着独特的表达效果,能使公共外交的效果达到较高的境界,因而“要多讲中国故事,讲述中国的发展实际、中国人的生活”。 [29]中国梦承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内容,公共外交有助于中国梦的外延性拓展,“将为中国梦和世界梦架起一座理解与沟通的桥梁”。[30]
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民心相同”与“公共外交”是一组相互关切的核心概念。“民心相通就需要开展公共外交工作,公共外交的目的就是实现民心相通。”[31] 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更是“致力于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代表着和平、发展、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新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来自于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以来的对外交往实践,自然也为新时代中国公共外交提供了重要的话语创新支撑。[32] 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成为中国公共外交中的一个热词,形塑了新的话语表达与实践,“成为今后中国外交的一面旗帜,推动中国公共外交乃至中国外交步入新的天地”。[33]
可以说以上话语属于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家形象,这一维度延续了十八大之前的公共外交传统。第二个维度是贡献中国方案,这一维度则体现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新方向。关于全球治理、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丝路基金乃至中国抗疫等一系列话语与实践无不是中国故事与中国方案的高度结合。“通过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为世界贡献新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不断更新中国公共外交的理念和内容,有利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国家形象及国际舆论环境。”[34]
三、中国特色公共外交的体系
关于公共外交的体系,学者多有涉及。唐小松从改变外交思路,有针对性对某些国家、某些媒体以及精英受众展开工作,将公共外交作为合法事业等三个角度论述了公共外交体系的建立。[35] 檀有志从思想认识、管理机构以及实施层面三个方面论述了加强中国的公共外交体系建设。[36] 从相关研究看,公共外交的体系是一个包含公共外交理念、机构、载体的实践与方法系统。其中理念主要涉及到公共外交的目标,而机构、载体则涉及到公共外交的路径。
(一)中国特色公共外交的目标
学界一般认为公共外交的功能与目标有三个层次:短期目标侧重于在与传统外交相配合中对日常事务进行说明,尤其是针对某些具体事件说明本国国情以及真相;中期目标为战略沟通进行预防性安排,促使国外民众掌握一国的整体信息,促进彼此间的战略沟通,从而树立良好国家形象;终极目标则是为了构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从而达成一国追求国际事务目标的能力。[37]
德国学者福克·哈迪(Falk Hartig)通过梳理中国公共外交研究的文献,认为中国从事公共外交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国家利益。他认为这种认知与西方对公共外交的认知不同,西方学者倾向于强调公共外交的理想主义维度,以建立相互理解和寻找双方共识的目标。[38] 实际上国内研究中关于公共外交目标的表述要比福克·哈迪理解的复杂得多。
关于中国公共外交目标最经典的表述来自外交部前部长杨洁篪:“中国特色公共外交以促进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为目标。”这一表述明显的指向对内对外的双重目标,对于公共外交对内作用,他强调中国公共外交“以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根本出发点,以维护和促进国家整体利益为最高准则。”[39] 后一句话正是福克·哈迪所主要引用的话。在多数关于中国公共外交目标的表述中,都存在这样的一种表述模式,一方面强调互惠互利,共商共享,另一方面则强调要以国家利益至上。
这种复杂性还体现在很多时候中国公共外交的理论表述与实践中会有意回避合法利益,更多强调说明国情与真相的短中期目标,掩盖远期目标,回避国家核心利益。而一贯回避正当利益,正当利益也会被视为不正当。也就容易为外国学者所批评,指责我们的话语在某种程度上是“促使被接受向邻国扩张的修辞手段”,也使得中国“有一种缺乏实质意义和可信度的印象”。[40]
虽然公共外交的创始地南加州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学者尼古拉斯·卡尔强调公共外交不是为了国内宣传。 [41]但在国内一般认为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要引导外国公众正确认识中国”,也要努力让国内民众了解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从而实现对外与对内相辅相成,良性互动的局面。 [42]因此,中国公共外交不仅是要讲述中国故事,向世界传递中国的声音,并且肩负着通过向中国人民展示一个在执政党领导下崛起的中国的形象,为国家在国际和国内积累合法性的责任。[43]
(二)中国特色公共外交的路径
所谓公共外交的路径,是指公共外交主体与客体之间形成联系的方式与渠道。 [44]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特色公共外交积极总结过往理论和实践经验,“在参与主体和渠道上,形成了官方主导、多元行为体共同参与的公共外交新布局。”[45] 公共外交涉及外交、宣传、侨务、文化、教育、统战等多个部门,一般认为官方主导公共外交事务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统筹,全国政协、国务院、外交部、文化部、中联部、教育部、统战部等机构密切协助。
在官方公共外交中,以高层互访为代表的首脑公共外交得到加强。如中非间的首脑互访以及在中非之间轮流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加拿大学者肯尼斯·卡鲁(Kenneth Kalu)正面评价这些外交访问对贸易和援助有直接的积极影响,还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谊,增进了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和交流,被非洲人視为中国平等尊重非洲国家的表现。 [46]还有邀请国外前领导人访华,学者安德鲁·库柏(Andrew Cooper)统计发现2012年至2018年上半年,有来自66个国家的117人、350次前外国政府首脑访华。[47] 政党公共外交也是中国公共外交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工作由中联部负责,已形成重大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教育领域是公共外交中的重要一环,如孔子学院招收外国留学生来华。此外,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成立,抖音国际版在海外的兴起等等,都是公共外交领域国际传播能力提高的重要体现。
除了官方机构主导的公共外交之外,社会组织、媒体、智库、企业等非官方机构也是开展公共外交重要主体力量。[48]
四、结语
如何评价公共外交的效果,一直是公共外交活动中被重视的一个问题。国内学者喜欢通过对公共外交政策的阐述、实践的规模等角度来衡量其有效性,并往往持乐观态度。而发表在国外期刊上的观点则往往相反,相关研究认为中国公共外交的效果,无论是从整体软实力的提升还是从国际形象的提升来衡量,都很容易得出没有实现其目标的结论。 [49]关于我们所处的公共外交困境,外部因素固然是有,西方国家对我们的偏见,使我们长期处于不利的国际环境与复杂的舆论环境中。但也得承认中国自身因素的存在,作为一个快速发展中的大国,我们的军事经济实力快速增强,国内发展不平衡,这些都在影响我们的国际形象。
当然还有公共外交自身的问题。首先,我们是不是过于倚重公共外交了?虽然经典的公共外交理论认为可以通过影响民间进而影响官方的政策,但公共外交毕竟是官方外交的补充,在官方外交做不好的国度,又有多大的空间让我们来做公共外交。第二,我们是不是过于倚重经济与文化了?我们的公共外交实践一方面强调双方尤其是经济层面的互惠互利,另一方面侧重于对文化资源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但是软实力本身所强调的是非“强迫或贿赂”的力量,对经济的过于倚重会使得西方批评我们“中国的软实力成为金钱力”。而文化的问题则是虽然中华文化在海外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但是公众对中国文化的赞赏未必能转化为对中国政策理解与支持。第三,我们在公共外交中的自我定位是不是足够清晰?国家形象是公共外交实践中的核心,但是关于自我形象,我们一直缺乏清晰的定位,已有自我定位的表述中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一方面是想强调中国是一个和平、发展、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国家,但另一方面我们又有非常深刻的历史包袱。这一矛盾的形象又如何能让我们以一种新的信任向前发展。
总之,公共外交是一个新兴的多学科交叉领域,其理论、概念和方法与政治、社会、传播、国际关系、媒介研究、公共关系和区域研究等学科密切相关。可以说,相关的理论探讨与实践,丰富了中国公共外交的理论内涵与形态。但是面对中国公共外交的困境,依然需要回归到实践本身,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表述与公共外交体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才是中国特色公共外交应该走的路,这条路依然任重道远。
【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数字媒介语境下交互纪录片叙事与美学研究”(项目编号:2020BYS001)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高飞.公共外交的界定、形成条件及其作用[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5(03):105-112.
②Nicholas J.“Public Diplomacy”Before Gullion:The Evolution of a Phrase [EB/OL].[2006-4-18].https://uscpublicdiplomacy.org/blog/public-diplomacy-gullion-evolutionphrase.
③唐小松,王义桅.美国公共外交研究的兴起及其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反思[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04):22-27+ 77-78.
④鲁毅,黄金祺,王德仁.外交学概论[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164.
⑤ [44]金正昆,黄达.有关公共外交研究的几个问题[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03):1-8.
⑥ ??王义桅.“三个代表”与中国的公共外交[J].学习月刊,2003(10):15-16.
⑦Wang J,Chang T K.Strategic public diplomacy and local press:how a high- profile“head- of- state”visit was covered in Americas heartland[J].public relations review,2004,30(1):11-24.
⑧ [29]王晓静.赵启正:推进公共外交,讲好“中国故事”[J].国际人才交流,2014(09):46-49+72.
⑨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在京召开[N].中国青年报,2009-07-21(001).
⑩钮钦,钟新.对中国公共外交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现代国际关系,2015(03):56-62+31+64.
?雷江梅,雷孝清.从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外交观[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01):17-24.
?习近平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3-10-25(001).
?徐进.中国外交进入“奋发有为”新常态[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4(12):40-44.
?张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20.
?余精华,杨晓旭.论科学发展观视阈下公共和人文外交的战略构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8):38-42.
?[45]高辉.习近平与中国特色公共外交[J].党政论坛,2018(09):43-45.
?李德芳.中国特色公共外交理念探究[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98-104.
?王红续,汲立立.论中国特色公共外交及其理论的文化内涵[J].新远见,2012(07):13-19.
[21][24]檀有志.公共外交中的国家形象建构——以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为例[J].现代国际关系,2012(03):54-60.
[22]Nye J S.Public Diplomacy and Soft Power[J].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2008,616(1):94-109.
[23][34]李德芳.公共外交与中国软实力建设[J].理论学习,2008(02):58-59.
[25]赵可金.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123.
[26]叶皓.公共外交与国际传播[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34(06):11-19.
[27]吴飞,林心婕.近十年中国国家形象研究的发展与趋势——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的可视化分析[J].当代传播,2020(05):4-9.
[28]周庆安.公共外交研究的四个理论维度[J].公共外交季刊,2010(02):67-73.
[30]韩方明.与世界共享中国梦[C]//.2011-2018年察哈尔圆桌论坛资料合集.2019:131-133.
[31]于美娜.论“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策略[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03):159-164.
[32]王金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创新逻辑的哲学阐释:基于唯物史观视角[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03):102-111.
[33]赵可金.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公共外交的方向[J].公共外交季刊,2016(04):4-10+140-141.
[35]唐小松.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及其体系构建[J].现代国际关系,2006(02):42-46.
[36]檀有志.软实力战略视角下中国公共外交体系的构建[J].太平洋学报,2011,19(03):37-44.
[37]唐小松.论中国公共外交的两条战线[J].现代国际关系,2007(08):42-46.
[38]Hartig F.How China Understands Public Diplomacy:The Importance of National Image for National Interests[J].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2016,18(4):655-680.
[39][42]杨洁篪.努力开拓中国特色公共外交新局面[J].求是,2011(04):43-46.
[40]Garlick J,HavlováR.The dragon dithers:assessing the cautious implementation of China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n Iran[J].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2020.
[41]尼古拉斯·卡尔,钟新,陆佳怡.公共外交:以史为鉴的七条法则[J].国际新闻界,2010,32(07):6-10.
[43][49]Yang Y.Looking inward:How does Chinese public diplomacy work at home [J].The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2020,22(3):369-386.
[46]Kalu K.“Respect”and“agency”as driving forces for China Africa relations[J].Place Branding and Public Diplomacy,2021,17(1):336-347.
[47]Cooper A F,Wang H.Chinas Engagement with Former Foreign Leaders[J].Asian Survey,2020,60(4):634-658.
[48]赵可金.中国公共外交的创新与发展[J].公共外交季刊,2017(01):9-15+132.
作者简介:王家东,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安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副教授
编辑:王洪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