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润泽
自新世纪以来,在技术进步、社会变革、国际对抗冲突的整体作用之下,传统新闻业面临挑战,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也需顺应时代需求创新发展,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在这方面,各个高校纷纷发挥学科优势,在充分理解新闻传播专业发展内在逻辑和行业前景的基础上,重新梳理新闻传播学的知识体系,调整配备合适课程,做了大量有益的创新探索。
不过,无论新闻传播媒体业态、生产过程和产品形态如何变化,其专业核心——包括新闻行业解决的核心问题和方法路径是不变的。百年树人,不忘初心,也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原则。
无论世界如何发展,技术如何变迁,提供有质量的真相和信息,促进人类个体解放、群体正义和社会公平,推进社会向前发展,在社会各阶层的沟通和对话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是新闻传播行业存在的合理性基础。新闻从业者的基本功和职业素养之一,是如何走进真实的社会,去观察、去体会、去采访、去聆听、去总结、去提炼,找寻出最值得公众了解的信息和真相,报道给公众,这是一个新闻记者不论是在工业文明为底色的大众新闻传播时代还是以互联网新技术为基础的融媒体时代所应拥有的核心能力。
新闻业前辈曾说过,记者的腿上要粘上泥土的芬芳,才能够写出好文章。那时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和其他新闻单位,群工部和农村部都是非常重要的部门,显示出媒体和社会百姓之间密切的联系。有一位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的老新闻工作者曾对笔者讲,除日常采访,他没事的时候,最愿意去翻看放在群工部的群众来信,能从群众来信中找到生动的值得深入挖掘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回顾历史,好新闻的产生都和深入调研采访分不开。上个世纪50、60年代曾有一段时间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也鼓励记者到一线去,认认真真地在那里住一段时间,睡在百姓的炕头儿,蹲在田间地头儿,真正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深度了解百姓的疾苦和呼声。改革开放之后兴起的现场短新闻,也是要把记者引入到现实的生活中去。后来提倡的记者“走、转、改”以及新闻工作者“四力”建设等,其核心指向了记者的现场采访能力和新闻敏感,不仅是敏锐寻找最有价值的事实真相,从事实中发现事态发展的走向,也包括从现象中寻找问题的本源,提供最合适的解决路径,做到社会的有效沟通。
曾几何时,我们在不同场合听到主编社长们告诫记者们要离开电脑去写作,不要仅仅在互联网、朋友圈中找素材,要到现场去。自媒体发展以来,传统媒体受到很大冲击,在自媒体海量信息的冲击下,一些记者因为各种原因,不采访当事人,不去现场,靠朋友圈和想象,闭门造车,将一个个值得挖掘的生动故事,淹没在快速的文本复制中。这种做法实际上是背离了新闻传播行业的核心价值,也背离了党对于新闻事业的要求。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这48字方针深入阐述了新时期新闻舆论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也指出了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目标宗旨。
只有到真实的现场去体会、去感受,带着疑问去观察、去思考,才能写出感动人的作品。新华社著名记者张严平回忆《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采访过程,讲到和那位朴实木讷的乡村邮递员王顺友交往的过程,更是一篇感动了无数新闻学子的生动教材。当时采访王顺友的记者那么多,为什么张严平的作品能够经久不衰,如果沒有甘于吃苦深入现场的真实感受,没有沉下心来和当事人做灵魂的交流,笔端如何会有带着色彩和温度的文字?文章感动不了自己,如何感动别人?又如何用自己手中的笔将一个个简单重复的报道任务变成一篇篇感天动地、彪炳史册的闪亮文章?
我记得很久以前新闻专业曾有过一门选修课,内容是关于新闻选题策划的,就是教授大家如何寻找新闻线索、报选题。我以自己短短几年的记者从业经历看,这就是记者的本分事和核心能力之一,应该非常受欢迎。新闻人才的培养除了专业的概念、理论、基本原则之外,更重要的是来自基层现场、带着感情和责任的新闻实践,是一种态度、一种情怀,一种叫做“新闻理想”的执着。这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培根铸魂、润己泽人的本分事。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