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峻俊 翟梦迪
【内容提要】由中国高校影视学会民族影视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全国大学生民族影视作品大赛,从2016年开始至今已经举办3届。大赛鼓励大学生进行民族影视作品创作,通过传播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从而讲好中华民族故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心聚力。2021年12月26日,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民族影视作品大赛在中南民族大学落下帷幕。本文从“四个创新”、致敬民族地区红色文化、民族影视创作与新闻传播教育等方面对本届大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民族影视 新闻传播教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四个创新”增强影视作品文化价值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民族影视作品大赛参赛作品创新意识比较强,主要体现在选题创新、叙事创新、拍摄创新、视觉创新,从而增强了优秀影视作品文化价值和传播能力。
(一)选题创新:聚焦中华文化共有符号
本届大赛增设阐释中华文化共有符号的万里茶道专项。《茶·道》《看见,万里茶道》《最后的茶馆》等9部作品获万里茶道专项奖项。万里茶道始于17世纪,距今有300多年历史,是中国在东亚大陆开辟的重要商道。它是继丝绸之路商道衰落后,兴起的又一条国际商道,万里茶道南起我国福建省,经内蒙古至蒙古国境内,后进入俄罗斯境内继续延伸传入中亚和欧洲其他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中,将万里茶道与新世纪中俄油气管道并称为“世纪动脉”。2019年,万里茶道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通过本届大赛专项的设立与参赛者的积极参与,有效地为万里茶道申遗的宣传工作提供了很多优秀作品,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武汉传媒学院刘枚材在对万里茶道专项获奖作品点评中指出:从影片中看到了我国茶文化的历史以及武汉的茶文化在中国茶文化中的缩影。参赛者从不同采茶人的故事入手将人与茶的感情以点盖面联系起来,并运用视听的手法来演绎茶道,用茶来联系多个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以及用个人视角来表达对茶文化的热爱和人文关怀,这符合国人对茶的含蓄情感。
(二)叙事创新:国际化叙事的结构模式
《藏域来风》《纳西余音》《风的少年》《古乐、快手与传承》及《花期》5部作品获得大赛一等奖。武汉广播电视台总台的黄德刿指出,本届参赛作品具有一定的创新力,在获奖的纪录片和故事片中体现出了国际化叙事模式。情节作为故事片的根本,用六个字归结为“因果情节纠缠”。微电影《花期》讲述一位传统的花农父亲与热爱直播的主播儿子之间的故事。第一个支撑点是坚持传统线下售花模式的父亲被儿子线上直播的销售方式所震动;第二个支撑点为花农父亲与主播儿子一起联手直播;第三个支撑点为由于疫情直播失败,父亲将房产变卖维护其他花农利益,最终疫情退去,运输恢复后父子一起谋划未来。纪录片《藏域来风》讲述来自青藏高原一个牧民家庭的故事。创作者用牧民家庭小女孩的视角作为第一个支撑点,记录了牦牛的喂养、挤奶等整个过程;第二个支撑点为,冬季里由于天气恶劣、物资匮乏,牧民将大量牦牛宰杀,在一片荒凉中众人讨论着如何度过冬季;最后,以小女孩视角憧憬未来。
黄德刿还指出《纳西余音》《古乐、快手与传承》《风的少年》也体现出创新。与传统专题纪录片中段落与段落之间运用的意义结构不同,这三部作品创作者在段落中运用线性结构,在镜头组接中讲究逻辑性。纪录片作为舶来品,我国传统的专题片、纪录片制作通常运用累积剪辑法的方式进行剪辑,而在这三部片子中创作者按照空间与时间的逻辑进行线性剪辑完成叙事,使影片在镜头组接中更具逻辑性,接轨国际化风格。
(三)拍摄创新:民族文化影像细节呈现有突破
《一出好戏》《火草纺织》《宜恩灯戏》等10部作品获大赛二等奖。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洪杰文对二等奖获奖作品进行点评。他提出影片对细节镜头的把握是作为学生团队在今后影视生产创作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部分,并以获奖作品《火草纺织》为例,指出创作者在记录中对民族文化细节镜头的把握并呈现出火草纺织的整个过程,让观众了解到火草纺织是精美的民族工艺品,这也是通过镜头的方式让观众对民族文化了解的过程。无论故事片还是纪录片,在创作过程中对每一帧画面的表现、细节都需要深思熟虑。洪杰文还列举了本届大赛的部分評审标准。首先是看参赛作品整体的思想性是否以围绕“用民族影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赛主题而展开,其次是拍摄作品的艺术表现,最后是作品的拍摄与技术手法等方面。洪杰文提出,作为学生团队在影视作品创作过程中,要加强对选题的把握,要学会运用影像、镜头来叙事,指出影视作品的叙事需要区别于文本叙事手法。在会上,二等奖获奖作品《宜恩灯戏》的指导老师湖北民族大学戴蔚指出,在灯戏纪录片拍摄后不久灯戏传人就与世长辞,主创团队认为用影像的方式去记录传统文化是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获奖作品《罗布泊养驼人》的创作者、新疆艺术学院的张瑜分享了其创作经历,通过记录来自哈密市的一位养驼人的故事展现新疆人民安居乐业、奋发向上的美好生活。
(四)视觉创新:包装与主题共情
《苗妹尝新》《任时光匆匆》《依》等20部作品获本届大赛三等奖。湖北电视台纪录片部姚军在对三等奖获奖作品点评中指出影片包装的重要性。从字幕规范、色调统一以及音乐的完整度等方面展开分析,提出诸如民族服饰、手工品等背后蕴含着一个民族的传承、一个家庭的情感与一个人的寄托,如果能结合情感通过生动的故事去刻画与记录,影片赋予温度则会更容易与受众形成共情。姚军分别以获奖作品《苗妹尝新》《乐哉版纳》与《牧野云边的万里康》为例,指出其参赛获奖作品的优点与不足。《苗妹尝新》忠实地记录了一个来自民族地区的自媒体团队运营经历,但缺乏创新与深入挖掘主题;作品《乐哉版纳》在拍摄与剪辑方面表现十分出色,其拍摄的主人公在录制中说道“如果我们没有了灵魂,那我们应该怎么生存”,创作者如果能够进行深入挖掘则会使主题更加升华;《牧野云边的瓦利康》《依》《松桃苗绣》的创作者都是以民族手工制品为题,通过完整地记录手工制品的制作过程来展现民族工艺,但存在着诸如“产品说明书式”的拍摄与剪辑方面的问题,缺乏对民族工艺背后故事与情感的深入挖掘。
二、优秀作品彰显民族地区红色文化价值
《渔婆》《官渡饵块记忆》《鼓声依旧》等27部作品获得了本届大赛的优秀奖。华中师范大学彭涛对本届大赛优秀奖获奖作品点评,指出本届大赛的参赛作品體现出了当代大学生尊重主流文化与致敬红色历史的价值立场。
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本届参赛作品中很多作品通过以中国共产党奋斗历史、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对先烈的缅怀和牺牲精神的颂扬等为主题进行创作,如来自青海师范大学的获奖作品《红色足迹——遇见班玛》和西北民族大学的《热血陇原——八路军驻甘办事处》。彭涛还指出本届大赛参赛作品具有丰富性,呈现出了中华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的文化形态,展现出祖国各族人民的生活样态与灿烂悠久的文化创作历史,如来自昆明理工大学的《尼西黑陶——诞声》,通过影像呈现的方式展现出悠久的黑陶文化。云南艺术学院的《搓梭人》,记录了1944年从老挝迁徙到中国的族群,当今全世界仅存400余人,定居中国192人,通过记录族群生活以及文化传承与迁徙,让观众看到了他们独特的文化,与本届大赛主题“用民族影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十分契合,也体现出了影像人类学的特点。
本届大赛的参赛者在作品创作中表现出很高的专业水准与精益求精的态度,这体现在影片每一个镜头的创作与组接中。最后,彭涛教授也提出了作为学生团队在影视创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如叙事能力的欠缺、选题切入的角度过浅、缺乏设计及作品中表达情感的细节镜头不够充足等。
三、民族影视创作能够提升新闻传播教育水平
针对本届大赛的举办与参赛作品的点评,与会专家对其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探讨,并对高校的民族影视创作及新闻传播教育展开了交流与展望。
(一)用比赛促进民族新闻传播实践教学
本届大赛的最佳组织奖分别为云南艺术学院、云南民族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湖北民族大学与中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阎春来指出,在平时的教学中贯彻以赛促学的理念,学生在参赛过程中既培养了观察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专业技能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云南艺术学院宋杰在会上提出办学上本体论的影视教育,通过媒介本体来认识视听,将电影作为综合艺术来看待,并以作品《花期》为例,强调用视听语言的方式讲述故事与传达意义,最后肯定大赛在促进民族影视教学的作用。湖北民族大学戴蔚指出其学校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里的巴文化、民族文化与土司文化是学校新闻传播艺术教育的厚实土壤。在今后教学实践中,将继续关注本土文化、拓宽视野做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做好民族文化的传播,讲好中国故事。云南民族大学杨国兴在会上提出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感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提高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以后能够成为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一份子,在教学中贯彻实践与对传统文化关注是学校的教学重点之一。
(二)用比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民族影视专业委员会理事会理事长赵丽芳指出,大学生是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的主体力量,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学生文化认同感,是民族团结教育的基础,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方面。大赛产出的获奖作品体现出各民族学子对新时代国家的记录与影视表达,赛事鼓励各民族学子用影视作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播民族团结思想、展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这既是一次有益的影视创作实践,也是一次通过影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实践和培育学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实践。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丁亚平指出,本届大赛的参赛作品背后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借此希望广大教师以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历史使命感,承担起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丁亚平会长对中国高校影视学会民族影视专业委员会提出了建议与期望:一是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贯彻于研究、教学、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中去;二是要加强理论探索,构建学科体系,要有更高的学术目标,产出更多高质量的论著,由此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话语体系和学科体系,在体系构建中,要贯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著写出具有共同性、集合性的理论成果;三是要加强自我修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本文系湖北省教研项目“基于专业特色打造的民族新闻传播教育改革与创新”(项目编号:2020283)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陈峻俊,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翟梦迪,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
编辑:孟凌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