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琼芳 王贵阳
【内容提要】以“政治仪式”的视角解读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是用“互动仪式链”理论解读两会报道的前提,本文在阐述这两个问题及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在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两会期间的相关报道,阐明了优质的短视频传播可以生成互动仪式的情感能量、恰当的信息符号融合传播能够促成“仪式团结”的观点,同时提出了在“互动仪式链”理论的架构中寻找媒体传播力提升的空间的建议。
【关键词】互动仪式链理论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两会报道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①,从作为方式、渠道的“礼”到作为目标、效果的“和”,可见治国思维的可贵之处在于“礼”、在于对秩序的重视,而秩序的形成并非“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②,在今天看来,“礼之用”依然包括达成秩序的重要仪式。“从共同体的视角看,仪式是一种卓异的沟通方式。仪式的召唤更加温和、通透和持久”③,而作为仪式中与国家治理较为密切的政治仪式,又是“政治生活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主要依靠心理、情感、认知的象征性活动,起到政治价值的宣扬和政治秩序的整合作用,实现凝聚共识、政治团结、立威树信等目的”④,依据我国两会的议程、功能及效用特点,完全可以用政治仪式的视角来观照两会的媒体传播。
一、两会的政治仪式维度解读
以内蒙古自治区2022年两会为例,在众所期盼的惯例时间——通常为每年一月下旬,这个时间段也被赋予了较浓的“政治仪式”的味道,因为每年到了“两会时间”便是政府议程设置、媒体议程设置与公众议程设置高度合一的时段,两会谈民生、百姓看两会,而媒体则在百姓与两会之间架起信息桥梁,也就是说,这个时间段里内蒙古自治区两会作为高频词吸引着全区几乎所有的注意力资源,甚至人们在街上见到代表委员的专用巴士也会有注目之敬;同样,内蒙古人民会堂等也因为两会年复一年在这里召开而成为了“空间仪式”的场所,庄重,肃穆,国家利益、人民利益至上的政治内涵都使得涉及两会的空间情境充满了仪式感;参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两会的场景之中,每个人的意义都是不止于个体,而是群体使命的承载者,是促进社会关系和谐的承担者,就如提出“把我们的基层的村、乡、镇的医疗健康服务能力提升起来”的政协委员就是一个符号,这个符号意味着基层医疗健康服务让村镇更美好的愿景被共同期待。另外,从政治仪式的景观构成来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着装礼仪也呈现着鲜明的政治仪式感。当然,最重要的是议事日程、尤其是议事内容——作为两会的重要议事内容,有很多普通百姓的生活、行业企业的规划等等都被仪式化了,“12.12万边远牧户接通智慧广电网络,内蒙古农信女篮卫冕全国联赛总冠军”“环投集团进行战略重组,蒙能、能建集团完成整合”⑤,这些原本只是具体的事件、现象,因为在人民代表大会上自治区主席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及便有了政治仪式所赋予的情感动力和凝聚价值,当事者及“场景同在”的人会因为自豪荣耀而产生情感力量,“撸起袖子加油干”就会成为毫不犹豫的选择,“旁观者”则因为大局向好而产生深度的方向认同,党和政府的凝聚力也因此加强了。
以上可见,政治仪式维度中的两会,已经为其奠定了坚实的从时政新闻到百姓生活的传播内容、传播形式基础。但在新媒体时代,两会所产生的仪式的力量能否实现,所形成的政治仪式的情境感染力、行为带动力、价值引领功能能否发挥到最大,还在于媒体的传播。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两会报道中,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支持下的传播手段,将时政报道与百姓生活进行互嵌,充满仪式感的两会与人间烟火气十足的百姓生活在媒体平台再次构成了互动仪式链的关系。
二、短视频传播生成互动仪式的情感能量
用短视频创设极富带动力的情境,凝聚党委政府、代表委员与普通百姓彼此的高度关注,增强群体的情感力量。2022年两会开幕前内蒙古广播电视台采编的“我的履职路”,从元月12日开始在各平台连续推出代表、委员的履职故事和感受,所述情境与社会发展叠合,精短有力适合全媒体呈现;“奔腾融媒”的短视频作品《“奔小腾”探会丨自治区两会开幕在即代表委员带来的都是干货!》便用“干貨”——百姓高度关注的“双减”政策、养老问题,企业迫切所需优化的营商环境等问题也是代表委员关注的话题,这些基于社会生活的思考在代表委员与普通百姓之间建立了“共同体”的情境,物理空间也失去了约束限制的力量。互动仪式理论的核心机制也因此清晰呈现: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传播的此类短视频让代表委员与普通公众、政府与百姓、受众与媒体之间都形成了“高度的相互关注”,“即高度的互为主体性,跟高度的情感连带——通过身体的协调一致、相互激起/唤起参加者的神经系统结合在一起,从而导致形成了与认知符号相关联的成员身份感;同时也为每个参加者带来了情感能量,使他们感到有信心、热情和愿望去做出他们认为道德上容许的事情。”⑥短视频的适播性很强,“奔腾融媒”的抖音、快手等多个平台都推送了两会短视频,每个平台都有其相对稳定的受众群体,而每个群体一旦形成渠道接受习惯也会有较明显的稳定性,所以当前新媒体时代的短视频具有较为广泛的受众覆盖性和传播力。这就是科技赋力大众传播、大众传播生成特定情境、特定情境带动集体情感、集体情感生成群体力量,群体力量则会体现出互动仪式链中鲜明的个体意义,也就是激发“个体的情感能量”:“一种采取行动时自信、兴高采烈、有力量、满腔热忱与主动进取的感觉。”
三、信息符号的融合传播促成“仪式团结”
信息符号使用突破传统平台的限制,增强了对受众的情感带动力量,并进一步强化群体的仪式团结。“有声海报”《声声入耳·代表委员有话说》、“两会政能量”等系列报道,将传统平台的传播内容进行融合创新,形成符号适配性更强的内容表达,如“两会政能量”之三《报告里这些话直抵人心》将传统电视媒体的现场同期声与平面媒体的海报置于新媒体平台,文字的力量和作为向人民代表做《政府工作报告》的自治区主席的声音的力量融在一起:“尤为令人难忘的是,在疫情突发、暴雪突袭之时,各族人民心手相连,各级各地奋力驰援,诠释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谱写了守望相助的壮美画卷,呵护了‘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所形成的叠加传播,正如所说:“互动仪式的核心组成要素和结果,但他所说的情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具体情感,而是长期稳定的社会情感,即情感能量”,“高度的情感能量是一种对社会互动充满自信与热情的感受。它是个人所拥有的大量涂尔干所言的对于群体的仪式团结。”⑦这个案例说明,在仪式团结形成的过程中,掌握公权力的人只要权力为“公”,媒体将“公心”轮廓清晰线条分明地表达出来,那么在互动仪式中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积极性情感能量,而作为普通的媒体受众,在这里依然能够获得情感能量,不会因为作为受传者而被动而被弱化,这是因为媒体传播的“信息”所包含的是民生、民愿、人民的美好生活,这几个系列报道在两会新闻信息选择中充分重视了这一点,从而让共鸣场域、共情场域更具有凝聚力和持久性,媒体传播促成仪式团结可以说是两会报道的重要价值所在。
四、在理论的架构中找到媒体传播力提升的空间
互动仪式链理论不仅仅给现实以分析工具、理论支持,也完全可以作为媒体传播力提升的参照。无法计数的以人为核心构成的社会生活情境,以自治区发展、民生改善为重要议程设置的内蒙古自治区两会,以信息传播产生“链接价值”的内蒙古广播电视台,三者能够链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仪式场域的最核心的要素是“人民至上”的理念,最深刻的动员机制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作为内含在“人民”这一群体性概念中的个体还可以在这个互动仪式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前文所述可以看到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的全媒体传播有可圈可点的内容亮点,但鉴于现实中普通公民参与社会治理意见表达的意识增强、水平提高的情况,媒体传播还可以找到更多的传播力提升空间。
“两会报道”应该是朴实的、没有任何花哨之感的,但这不意味着没有创新。继2019年1月25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开幕前正式开通“委员通道”之后,2021年1月27日晚,内蒙古自治区两会开启“代表通道”,8位人大代表走上内蒙古自治区两会“代表通道”,围绕内蒙古“十四五”规划、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主题,接受媒体集中采访,奔腾融媒推出了《视频丨代表通道昨日开启,看看他们都关心啥?》,及时推送会场内的新闻信息满足受众关切。但从新闻价值挖掘的角度看还不够充分,关于这个通道的报道如果能够“通达”会场之外、链接现实问题,就会形成仪式场域的延伸,凝聚更大的社会共识。所以这个已经具备了仪式符号的特性通道,应该有更强的信息凝聚力,媒体充分发掘其中的新闻价值,通过新媒体技术增强传受互动功能,激发互动仪式链的情感能量,进而在现实中催生解决问题的行动智慧,这就是媒体深度影响力的实现过程。如何把握互动仪式链中“情感能量”建设的思维、立足于两会、着眼于全年、让科技赋力、用责任赋能、精心策划深度挖掘,创新报道以提升自身传播力,应该是新闻媒体在当前的媒介生态环境中加强自身活力的深度思考。
两会是关于社会发展的信息聚合、整理、发布的盛会,两会召开的意义在于将两会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及整理,传达给党中央,在互联网发达、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让人民的意见更充分更有价值离不开媒体的传播,可以说两会报道是新闻媒体每年都在建构的重要的社会互动仪式链,也是提升传播力加深影响力的契机。
注释:
①②论语·学而第一[M].张燕婴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
③胡百精.说服与认同[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33.
④顾伯冲.增强政治仪式聚合政治能量的功能[N].学习时报,2018-4-23(1).
⑤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R/OL],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https://www.nmg.gov.cn/zwgk/zfggbg/zzq/202201/t20220126_2000090.html.
⑥⑦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译者前言”[M].林聚任王鹏宋丽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参考文献:
①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林聚任王鹏宋丽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②胡百精.说服与认同[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③王海洲 .政治仪式——权力生产和再生产的政治文化分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
作者簡介:乌琼芳,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贵阳,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主持人、记者,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辑: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