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 谢矅宇
地域文化也称区域文化,是某一地理区域内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種相对一致的文化现象。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与周边地区的文化有很大的不同。属于镇江的地域文化是长江流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宋诗人陈亮在《念奴娇》中对镇江的地理位置作了非常准确的概括:“一水横陈、连冈三面,做出争雄势。”镇江是丘陵地带,山峦起伏,地势险峻。长江横贯北方。镇江位于长江下游。京杭大运河与长江相交。其水道西接江宁,东接上海,它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城市。镇江的重要地理位置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历代统治者对镇江的重视。镇江地域文化的形成也得益于南北交流背景下的文化交流与碰撞。镇江交通发达,涌入大量移民,伴随着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文化也得到繁荣和发展。因此,属于镇江的地域文化正在慢慢形成。
镇江地域文化是在原吴文化逐渐北化的过程中形成的,与镇江的地理位置、历史和多次南迁密不可分。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迫使大批北方人南下。东晋王朝迁都后,许多北方大族和百姓纷纷南迁。广陵(扬州)和京口成为当时北方人南迁的主要港口,许多人在京口定居。据历史学家统计,从永嘉元年至南宋泰始二年的一百四十年间,曾有过七次大规模的南迁,南下的北方人约有九十万,占当时北方人口的八分之一以上。在全国侨寓人口中,侨寓在今江苏省范围内的有二十六万余人,而南徐州(京口)一州领有二十二万人,几乎占全省侨寓人口数量的九成。这超过了镇江当地居民(二十万)。南朝宋期间,设立南徐州,在京口设治所。北方移民大量南下,造成了南北文化的激烈碰撞,镇江地域文化逐步形成了南北兼容的移民文化特色。镇江居民的语言原是吴语。例如,在镇江丹徒区东乡华山村,六朝时期就有一首著名的吴声民歌《华山畿》,其中就有“君为侬而死”这句话,而“侬”则是六朝吴语的第一人称。镇江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地处北方方言板块和吴语板块的交汇区域。特别是在西晋末年的永嘉起义和东晋南迁期间,镇江北方人的数量超过了当地居民的数量,这对镇江方言的变异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与此同时,长江与运河在此相交。发达的运河运输,加强了南北之间经济、文化和人员的交流,深化了镇江方言的北化进程。南宋时,再次受到来自北方方言的影响,镇江方言的北化进程基本完成。从元代、明代、清代到近代,北方移民不断涌入镇江。清初,一群旗人移民镇江。他们和他们的后代操着旗腔(类似京腔)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这也对镇江话的北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可以看出,镇江话通过长时间的整合,逐步由吴方言演变为北方方言中的江淮方言。镇江也成为北方语系和吴语系的枢纽,居民语言形式丰富。然而,镇江北方方言中掺杂着一些吴语的成分。因此,镇江居民的语言具有南北过渡的特点。中原居民的大规模南迁使镇江民俗文化逐渐“北化”。
镇江气候温暖,降水丰富,水网密集,稻田遍地,自古以来,就有饭稻羹鱼的习俗。自六朝以来,小麦被引种。镇江的主要粮食作物也变成了水稻和小麦。镇江的农业文化也具有南北过渡的特点。在菜肴的口味上,镇江也具有南北过渡的特色。例如,江南的上海菜、无锡菜和苏州菜是甜的,北方的鲁菜是咸的,镇江的淮扬菜是淡的,加了一点儿糖。镇江临江、临海、与运河交汇的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有利于天南海北经济文化的交流。镇江地域文化既吸收了北方的中原文化,又与外来文化兼容,东西并蓄。镇江特有的临江近海、江河交汇的地理区位,有利于南北、东西经济文化交流,使镇江地域文化不仅吸纳了北方的中原文化,而且也兼容了外来文化。
隋唐以后的一段历史时期,镇江政治较为稳定,经济较为繁荣。大运河的开凿使镇江处于黄金水道的十字路口,其交通地位更加突出。它成了长江以南的一个商业城市,以其商业、手工业和交通而闻名。宋代镇江府的商业税额居全国第十一位。明代的镇江是中国三十三个商业发达城市之一,超过了常州、芜湖、九江等江南城市。清代,镇江商业空前繁荣,运河交通发达,被称为“银码头”。码头文化和“商业文化”也是镇江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频繁交流的背景下,南来北往的文人都在这里驻足,留下了一份代代相传的文化遗产。例如,编写《世说新语》的刘义庆祖籍徐州,但他住在镇江,《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是竹林寺的僧人,梁昭明太子萧通曾在昭隐山学习,并编纂《文选》。北宋时期,沈括在镇江建梦溪园,居住八年,创作了《梦溪笔谈》。书法家、画家米芾非常怀念镇江的风景,那里还有一个公园叫米芾公园。清代郑板桥在焦山读书、绘画。时至今日,焦山碑刻林立,留有大量诗文遗迹。
随着封建王朝的衰落,镇江在中国近代史上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对镇江十分险要的地理位置非常清楚。英国在镇江设立领事馆,带动了文化的转型。商埠的开放在一定程度上使镇江在某种程度上得风气之先。它与西方文化的接触较早,促进了镇江文化的近代转型。
在对镇江文化的定位中,我们可以看到镇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镇江文化的繁荣,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每当有大的移民或动乱,镇江就成为移民南下的落脚点和兵家必争之地。这里交通发达,中原文化与江南文化交流融合。港口开放后,西方文化也在这里与传统文化交汇碰撞。近代镇江地域文化呈现出新旧交融、中西融合的特点。
进一步追溯镇江历史,可以发现北固山的发展随着镇江的发展而蓬勃发展。北固山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相传南朝的梁武帝在这里曾写下“天下第一江山”。自东吴时期“京城”出现以来,古城镇江就建在北固山的前沿,依托整个北固山,“因山为堡,以河为界”便是最好的形容。
北固山深受东吴文化的影响,楹联的创作也贯穿了北固山的历史。自梁武帝题写“天下第一江山”到唐代诗人储光羲咏临江亭诗“潮生建业水,风散广陵烟”。临江亭的主柱上刻着储光羲的“落霞明楚岸,西路湿五台”。直到明清两朝,它被重新修建。北固亭前柱上刻着“客心洗流水,荡胸生层云”,后柱上刻着“此身不觉出飞鸟,垂手还堪钓巨鳌”。此外,还有多景楼。多景楼是古代长江三大著名建筑,历代的诗人都曾在这里聚会写诗,文学氛围极其浓厚,诗作也很多,所以这里的楹联很多,长短不同,蕴含着巨大的魅力。其中,宋代书法家米芾曾在此题名“天下第一楼”。
由此可见,北固山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从一个军事重镇转变为文人青睐的历史景点。这样的北固山不仅是一座传奇的山,也是一座富有文化意蕴的山。蕴含在北固山中的怀古豪情,吸引着历代文人们来到镇江,于此凭栏远眺,在此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杰作。
镇江多元的文化特征影响着文人的创作风格,楹联是文人作品表现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中国独特的民族文学传统载体。它是文学花园里的一朵奇葩,散发着中华民族文明的芬芳。楹联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木、柱上的对偶语句。它简单、整洁、和谐。它是一种独特的汉语文字艺术形式。可以说,楹联艺术是中华文字文化孕育出的独特产物,也是中华儿女珍视的文化艺术瑰宝。
北固楼是京口画楼三百所中最负盛名的一所。北固楼的文化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宋朝著名爱国诗人辛弃疾,曾在北固楼泼墨写下不朽佳作,充满了战斗的激情和奔放的精神。这种风格也体现在北固楼的楹联中。
儲光羲在临江亭所作的诗《临江五咏》,其中的“潮生建业水,风散广陵烟”和“落霞明楚岸,夕露湿吴台”这两句被单独刻在临江亭,细细品读,建业水、广陵烟、落霞,还有被夕露打湿的吴台好像就在那个瞬间展露在眼前,让后代的我们,时隔几千年还能产生对于北固楼美的享受。
作为古代长江三大著名建筑之一,多景楼所有楼层都有著名的楹联。第一副楹联是清代鄂容安所写“到此已穷千里目,谁知才上一层楼”,这是一副七字楹联。我们只看这副楹联,就知道这副楹联借用了王之涣《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虽然这副鄂容安的楹联被怀疑是巧合,但它得到了高度的赞赏:明明已经登上多景楼,可以一览远处的风景,但这才是上了一层楼。言下之意便是意犹未尽,假如你想看得更远,看到更美的风景,只要再登一层楼,一定会如你所愿。
第二联也产生于清代,黄祖络写道:“登楼便欲凌云去,临水应知得月先。”黄祖络清末在镇江为官,多景建筑,依山傍水,自然这是一个欣赏江山的好地方。“天下第一江山”绝非虚名。此外,在北固山上还有凌云亭。如果你爬上多景楼,真的会让你有直欲凌云而去的感觉。
直到后来,北固山名胜被重新修缮,北固亭前柱刻“客心洗流水,荡胸生层云”,后柱刻“此身不觉出飞鸟,垂手还堪钓巨鳌”,延续了豪迈的创作风格,使北固山,乃至镇江都体现出异于江南文化的特色。
楹联之美,不仅美在它蕴含的诗词具有很高的文学性,而且其所依托的书法艺术和传统建筑也具有非常高的观赏性。
北固山的楹联大多气势恢宏、沉稳厚重。同时,作者大多利用文学思想的奇妙性来表达寓言哲学,北固山楹联是欣赏书法艺术的一扇窗。书法艺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楹联的帮助。镇江的书法艺术并没有体现江南水乡的典型之美,而是在地域上体现了与北方书法艺术的重合。它专注于骨骼、内涵,而不拘小节。与江南书法风格相反,它是自成一派的。
北固山既是欣赏风景绝佳之处,又是名胜古迹集中之地,有挺拔高耸的铁塔、气势磅礴的古建筑群、闻名遐迩的甘露寺,加上惊涛拍岸的雄姿奇景,构成了江南一带的游览胜地。梁武帝游历北固山时挥毫写下“天下第一江山”,以及历朝历代文人雅士留下的楹联都蕴含着古镇江的深厚底蕴。
北固山甘露寺的券门两侧有一副石刻楹联,上联说在辽阔的天地中,北固山雄踞于楚越之间;下联写北固山下波涛汹涌,山上楼宇层叠,与孙吴大业兴旺息息相关。同时,该联也道出了江山风景壮美,联语洗练,格调高雅,气象豪迈。
楹联的存在不仅突出了传统建筑的主题,也呼应了周围的建筑环境和自然环境,它们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传统建筑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史料价值、鉴赏价值、旅游价值等多重价值,经得起人们的鉴赏和品味。
楹联这一非常全面的艺术形式,将北固山的建筑艺术和书法艺术有效地结合成一个充满自身骨气的整体,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镇江丰富的地方特色,展现了镇江山水的魅力和文化内涵。同时,它也因其独特的书法艺术而得名。这些楹联石刻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情怀,与周围的建筑环境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成为建筑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镇江历史上虽然诞生了大量的文化名人,但客籍名人占了很大的比例。也就是说,镇江灿烂而多元的地域文化主要是外来移民创造的。镇江的作用是提供多元化、包容和开放的发展空间。这不仅是镇江的文化优势,更是一种多元化的混合,即镇江拥有多种精彩的文化元素,却无法整合成更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力量。因此,镇江一直处于金陵文化、淮扬文化、吴文化的边缘,未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作为一个文化底蕴丰富的城市,镇江如何去整合自己的文化资源决定它在江苏乃至全国的文化地位呢?
新世纪以来,镇江的文化定位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从“要发财,来镇江,因为镇江有金山;要长寿,来镇江,因为镇江有南山”,到“显山露水,透绿见蓝”,再到“镇江,一个美得让人吃醋的地方”,从财富、长寿等物化方面转向城市山林文化符号的概念,进而突出醋作为镇江的文化符号。这种城市定位的变化,意味着镇江政府对城市的文化想象正在逐步深化,但还不够深入、不够具体。显然,醋这一文化符号承载不了镇江的历史,也缺乏用具体的、有特色的方式来表达镇江文化的整体特征。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把目光转向其他地方,多方面探索可以代表镇江的独特文化符号。更重要的是,楹联所整合的整体文化,可以进一步帮助镇江更准确地定位自己的文化形象符号,独立于江南的吴文化,摆脱单一的形象,在宣传镇江形象时更具特色,让人们记住镇江,让更多的人走进镇江,了解镇江独特的地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