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许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最为重要的一部作品,小说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而在这一部作品当中,美丽的背后有着一抹淡淡的忧愁。正是这样的一股忧愁让整个作品充满了诗意的美学,也使得“美让人忧愁”这一古老的话题于文学时空中的延绵中得到了传递。本文从《边城》中的诗学意境、意义构建下的美丽忧愁、艺术风格下的诗意悲剧三个维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解读,去呈现沈从文先生在边城的美丽描述中所隐含的生命悲剧。
对于沈从文先生而言,在经历了深刻的民族灾难之后,他悲恸、苦难的心灵得以纾解。他终于有机会沉下来于困难的人生之旅与纯粹的人生之间觅得心灵的那一方平静。也是在这样的一个心境下,他用一种近乎哲学的目光开始了对生与死、美与善等诸多命题的深刻思考。他从一个作家的视野对人存在的种种以及生命的反复无常给予了深刻的回答。一串串的理性、情感、必然、偶然、历史化为了生命的魅力和悠悠的愁丝被他一同带进了他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部作品《边城》。也是透过《边城》让我们看到了他文学作品当中那股暗自滋长的美丽的忧愁,而这样的一股忧愁也使得《边城》当中那些对生命悲剧的描述以及人文历史的回眸变得越加深刻、越发感人。于此之下,这些伴生着无尽精神拷问的“哲理与诗兴”开始让《边城》在文学史上展现出来它独具风骚的一面—悲剧诗学。而这也就成了解读《边城》、读懂沈从文先生的关键。
一、《边城》中的诗学意境
美是社会生活和文学创作中的一个精灵。美丽会给人带来积极、向上而愉悦的体验。而在文学的世界当中,却存在着冰与火相容的另一面。文学作品当中由美丽所带来的积极、向上而愉悦的体验,只是偌大殿堂中很小的一部分。很多的作品将美与愁关联。这种文学作品当中的“愁”成就了中国文学中强有力的另外一脉,是中国文学抒情世界中长出来的另外一支,也就此成就了中国文学当中的悲剧精神。一代枭雄曹操的“慨当以慷,忧思难忘”,南唐后主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代词宗李清照的“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些词句当中所流淌的愁绪,既有对生命的慨叹,又有对人生跌宕的无奈,这在无意当中也使得愁绪在穿越时空的共情之中,实现了对忧患意识和悲剧精神的传承。这样的一种愁绪也往往会在特定的时代、特定的人物身上爆发,从这两个维度而言沈从文先生无疑是最为合适的一个。他自身对美丽的生命容易凋零,美好的事物容易毁灭,常常表现出高于常人的担忧和伤感,如同他在《边城》当中所表达出的对这一问题的深刻愁绪一般。《边城》的美深刻地印在沈从文先生的内心,而他的内心当中除此之外还有着更多的忧愁,因为时代的风物和现代的前行当中,他隐约地看到湘西的过去和现在必将被现代生活方式所收割。他一生难忘的心灵的栖息地,在不可逆地走向衰落。故事当中的每一个鲜活的生命所经历的一切在撕扯着沈从文先生的内心,使他困于自己所织造的感性与理性的时空当中,横冲直撞、无法逃脱。《边城》深刻地给人们传达出他对人世间生活的特有认知—“美令人忧愁”。
但这样的美丽的忧愁当中,又不单单是忧愁,还有着作者那一丝丝的倔强。因在作者的心中,伟大的作品,不在于简单地将人生的苍白和生活的苦难示人,用忧愁去击垮人生,而是需要在文学作品当中,让人们透过这美丽的忧愁,去净化人心,鼓起勇气直面人生、重建家园。因此,在《边城》这部作品当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一种于作者悲剧意识土壤当中所生发的这样的一种尝试,他用人间纯洁、自然的爱,去给那些迷失于现代生活、都市生活的人们指明方向。翠翠这个人物是爱情的女儿,也是大自然的女儿,围绕着她的爱情是那样的自然而纯洁。也透过这样的一种方式,使得人们在这美丽的忧愁之下看到了那一股可以燃烧的火焰,让人们可以永远地对美好的事物倾心。而这样的一种尝试,无疑带来《边城》在作品厚度上的提升。
二、意义构建下的美丽忧愁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最为成功的一部作品,也是在这样的一部作品当中,他第一次浓重地彪炳了他的文学风格,用美丽令人忧愁这一思想和视野,将自然、淳朴的湘西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在这部作品当中,无论是意义构成,还是叙事方式,都在不停地展现美丽令人忧愁这一主题,并将其作为风格的烙印、行为的主线贯穿于作品始终,艺术地表达了沈从文先生作品当中那让人痴迷的悲剧诗学。
现实生活中传统美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溢着物欲、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这不是人类应有的归宿,更不是文明社会发展的终极形式。《边城》在意义构成上,有着很大程度上对于现代社会发展的反思。《边城》当中所呈现出了那样的一种世界,不是一种自欺欺人,而是对社会发展导向的探寻,他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民族灵魂的重塑和道德价值的回归。沈从文先生在《边城》当中对人物的塑造较为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这部作品当中的人物单纯得让人心怜。无论是翠翠、傩送、天宝,还是爷爷、顺顺,他们都是十分纯粹的人,沈从文先生将他们塑造成了一种性格或者一种道德品质的代名词。他们这些人能够在这样的一个近似桃花源的地方,以优美、健康、自然的方式生活着。这样的人物令人赞叹、这样的世界令人神往。在这样的一个世界当中,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人美景更美或者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来进行概念化的评述,而是需要在这一过程当中,能够通过人物的光环和民风的闪光,看到人的本质和生活的本真。《边城》所塑造的这一个世界应是人们生活和心灵上的回归之路。而沈从文先生在谈及这部作品之时也提及,他要用这样的一个方式为过去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疗伤,让自己的苦痛和理想的愁苦得到纾解。
但这样的美好的愿望终抵不过时代洪流下命运的无情碾压。在这个美丽的故事开端,沈从文先生将很多的笔墨给了翠翠的母亲。她和一个军人唱歌相熟后有了私情,军人服毒自杀,她在生下孩子之后也追随赴死。从另一个维度而言,对留活在这个世上的祖孙俩而言,无疑是一场人生的悲剧,在人世当中,他们并不能把握生活的方向,而是任由命运向他们倾泻着无尽的苦楚。美丽的自然、善良的心灵背后是难以名状的无奈和伤感。而在寂静了十五年之后,这样的一个故事很有可能被复刻,这也让老人陷入了回忆的摧残和现实的无力的双重磨难之中,当翠翠第一次向爷爷坦露自己的心事,心中萌发了爱意之时,让这个一直乐观的老人顿时失去了笑容,而“仿佛看到了另外的一种东西,轻轻地吁了一口气”,就是从这一时刻开始,老人陷入了巨大的心理煎熬之中,他在余生当中害怕这是一场轮回,害怕翠翠母亲的遭遇会再次降临到翠翠的身上。对于老人来讲,去拒绝这样的轮回成为余生中的一种责任,他要让翠翠幸福,让她有一个好的归宿。也是从此次开始,故事中那些美丽的开始显得如此的孱弱,自然和人文之美在强大的命运轮回之下渐渐地失去了色彩,这些善良生命的命运之悲开始集中上演。沈从文先生用一次次的“不凑巧”让这样的悲剧一点点撕裂人物的心,也是在这样的“不凑巧”之下成就了这样的悲剧。故事的最后,傩送的出走,爷爷的死亡,只留下这个娇小而善良的女子在苦苦等待着那个杳无音信的爱人。而此时,这场悲剧所给人带来的身心震撼也达到了顶点。谈及《边城》,绕不开爱情这一话题,但爱情却不是《边城》的全部,通过这样的极其美丽无邪的爱情,让读者在深思之下更加理解那些苦心追求的美好而又无力阻止它凋零、消亡的人生悲劇。
正像屈原的《天问》那样,在以悲剧为主色调的思想探求中,它力图解决生命中的某种困惑。在《天问》当中,作者的目的不在于提问及如何提问一样,《边城》当中对这些美好的呈现也在很大程度上与之有相同的意味。作者要透过文学作品直指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和社会的信条。对于读者而言,不能将眼光仅锁定在对悲剧真实与否的发问当中,而需要以更为深刻的追问,去和作者的心灵对语,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抵达《边城》的内核。
三、艺术风格下的诗意悲剧
纵观《边城》整个作品,无论是从艺术风格的角度,还是从艺术结构的层次而言,我们在看到那一抹诗意的同时,也会在其中被那一首诗意的美好和人生悲恸煎熬下交织谱写的生命之歌所打动。对于读者而言,始终挥之不去的是那样的一股淡淡的、诗意的忧愁。有学者认为,《边城》从某种意义上是沈从文先生对自己人生命运的一次检视,他经历了美好,而又失去過美好,美好曾让他动容,但这些美好却没能在他的人生之中留住。在《边城》这部作品当中,我们看到了他对湘西这个即将逝去的理想世界所充满的无尽的哀婉、叹息。这也使得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在情感基调上有着这样的一种重合,他将现实之悲悄然地植入到《边城》之中,让那个难以名状的哀痛和惆怅成了这部作品的总基调。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真正地左右整个作品情感的不是主人公翠翠和傩送,而是隐身于他们身后的爷爷。爷爷的感情走向,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导致了作品情调中的波澜。而事实上,在这样一位老人的身上,读者也可以隐约地感受到那个经历了美好,而又失去过美好,美好曾让他动容,但这些美好却没能在他的人生之中留住的沈从文先生的影子。正是沈从文先生将自己对湘西历史和现实的深刻追问化为了爷爷的悲剧经历,并通过爷爷的一生去揭示湘西发展的来世今生。作品中的爷爷目睹这一切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对他的冲击是残酷且无情的。在众多的悲剧事件当中,最为悲痛的便是翠翠母亲之死。这也注定了老人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也是在这样的悲情之下,他才会在对待翠翠的婚事之时显得矛盾重重,而这些矛盾再一次撕裂了他人生当中的关于美好的信条。女儿和孙女的遭遇导致了悲剧的二重奏,营造出了命运的回环,使作品意蕴不断升华的同时,让悲剧的烙印更加明显深刻。
当然,从《边城》主题和思想的根本出发,将美作为悲剧的外衣,以悲为美有着其内在的一种必然,这即是一种物我的合一,又是在由物及我的深刻呼应下所产生的恻隐、悲悯及同情的自然流露。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并不能简单地视为他由心而就的一种乌托邦,而是在他深刻的现实解读和无力的未来探索之下一种诗意的归宿。而这样的一种诗意的归宿,对于理性的作者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摧残,他呈现了湘西的美好,却又不得不在自己的作品当中,看到这样的美好一点点地流逝,直至消亡。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看似柔弱的,甚至是逃避的背后,一个作家对理想、命运、前途更为自觉、清晰且深刻的思考。作者用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传达出对中国社会及湘西未来的深切关怀,对生存和命运的终结思考。
美丽的哀愁是中国文学作品当中炫彩的一章。从诗歌、戏剧,到散文,我们可以瞥见众多文学大家于美丽视角下所发出的那一个个对生命的叩问、对离别的无奈、对无常的感叹。
废名曾说“凡是美丽的都附带有哀愁,这不仅是一份哲学,更是我们所不能知道的”。这一见解在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当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和表达。在这部作品当中,我们看到了善良、纯粹和美丽,同时也看到了无奈、离别和死亡,既有诗意又有忧愁,让中国古典文学当中所沉淀的“美令人忧愁”这一话题,得到了现代版的呼应。而正是因此,这部作品最终能够将美丽的人文和悲郁的基调共存,使中国文学当中诗意的哲学得以跨越时空的绵延。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边城》当中有着一股内在的冲动,那就是作者想通过这部作品完成对民族灵魂的再次塑造和对道德风向的再次匡正。而觅得这一股冲动,我们可以从作者对人物的塑造当中找到端倪。整个《边城》中没有对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等方面的描写,反而是作者希望他们成为某种道德或某类品质的代名词。除此之外,《边城》当中还有很多关于湘西淳朴民风的描写,这其中也暗自印证了这一点。作者用这样的一种方式展开了对国家未来、民族命运及自我人生价值的思考,所得出的答案虽距完美仍有距离,但其中的坦诚与自觉,更令我们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