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楷淳
一、边塞诗概述
边塞诗,即以边塞为核心,以军旅、征战、戍卒、边景等为主题的诗歌,大多充斥豪迈悲壮之风,或展现国家军威,或贬斥无端征战,或思乡,或怀人,不一而足。边塞诗从诞生到成熟是一个连续的、积累的过程,从先秦时期的初步萌芽,到汉魏时期的快速发展,直到大唐,边塞诗的发展达到顶峰,成为中国诗歌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在历史长河的文化支流中熠熠生辉。
(一)边塞诗的萌芽
先秦是边塞诗的起源与萌芽时期。先秦诗歌,很大一部分采集于民间,是对客观现实的艺术反映和文学记录。凡是国家,必有疆域,则必有边塞。先秦时期,特别是东周时期,诸国交战,谋求一统,各个诸侯国彼此征战,边防戍卫是国家重要的支柱之一。在这一时期,涌现了一大批描绘记录战争,反映征戍的诗歌,其中一部分被收录在《诗经》中,流传至今,其中最脍炙人口的莫过于《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全诗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其独具矫健而爽朗的风格正是秦人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这一类型的诗歌,大多反映战争场景,歌颂战斗英雄,诗风雄迈,积极热切,基本为后世边塞诗奠定了基础。
(二)边塞诗的高速发展阶段
秦汉两朝直至南北朝,这个阶段,先是秦末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夹杂着匈奴入侵,直至汉朝大一统后,仍不乏诸侯国叛乱、兼并,各种战争此起彼伏;而到了东汉末年,天下再次陷入乱局,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整个阶段,各诸侯国对内谋求大一统,对外降服少数民族。大量的战争催生了一大批体现征战的诗歌,比如《从军行》《饮马长城窟》《燕歌行》等等,同时也在边塞诗的发展中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即“乐府双璧”的诞生。这一阶段还出现了一批专写边塞内容的乐府诗题,最具代表性的如《出塞》《入塞》《关山月》等。秦汉魏晋南北朝这个阶段,大力推动了边塞诗专门题材的定型。
(三)過渡与顶峰
隋朝是一个短暂的王朝,但是其在边塞诗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隋朝一统中原后曾多次对外征战,如三征高句丽,这促进了隋朝诗人创作边塞诗的激情,涌现了如杨素的《出塞两首》、卢思道的《从军行》,以及薛道衡、虞世基、明余庆等的夺目作品,其中不乏对于边塞转战、安营、交战等场景的真实刻画。隋朝的边塞诗脱离了奢靡之音的荼毒,对唐朝初期边塞诗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唐朝边塞诗深受隋朝的影响,承接了隋朝边塞诗从文人单纯的想象与对壮志豪情的抒发转变为真正亲身经历边境战争的现实描写的进步。唐朝,是继汉朝后,第二个建立了长期稳定政权的大一统王朝。唐朝建立后,逐步开始对进犯劫掠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用兵,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成效。唐前期、中期的很多诗人甚至皇帝、朝臣,都写过很多的边塞诗、军旅诗,如李世民、王维、沈佺期、张九龄、陈子昂等,边塞诗派正是在这一基础上,承接前人边塞诗歌创作的传统,逐步形成系统的诗歌创作风格,也正是边塞诗派的形成,推动边塞诗在大唐达到了顶峰。
二、高岑诗歌异同比较
高适与岑参都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被后人并称为“高岑”。他们的诗歌中都具有对建功立业、捐躯报国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等的追求渴望。但是由于个人人生经历、生活体验,包括家族出身等的不同,二人的诗歌在内容、风格、语言等方面都有着各自独特的特征,有着各自独特的魅力。
(一)高岑诗歌的同质成分
1.来源于实际边塞生活
唐代入幕风气十分盛行,后世知名的许多名人都是幕僚出身,李白、杜甫、杜牧、高适、李商隐等人都曾入过幕府。特别是在边塞地区,节度使们拥兵自重,不听朝廷指挥,并且开设幕府,征召大量人才为己所用。高适曾入哥舒翰幕府,岑参曾入高仙芝幕府、封常清幕府,二人都曾多次前往或常驻边塞,亲身经历了边境的战事活动。久居边境之地,深入体验军营活动,考察地方人文风情的经历体验,对他们边塞诗的创作有极大的影响。二人的边塞诗创作,其意象描绘与情感表达都是以他们在边塞的亲身经历为题材和原型的,因而具有极强的艺术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
2.诗歌内容的广度与深度
高岑二人都曾久居边塞,经历了深入且广泛的生活体验,因而他们的边塞诗极具深度和广度。高岑边塞诗,既有跃马扬鞭、杀寇保国的豪情壮志,如高适的“意气能甘万里去,辛勤判作一年行”(《送将军出塞》),岑参的“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也有底层士兵艰苦生活的体现,如高适的“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燕歌行》),岑参的“五千甲兵胆力粗,军中无事但欢娱”(《玉门关盖将军歌》);还有对戍边将士思乡怀人的记述,如高适的“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燕歌行》),岑参的“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还有对边塞人文地理的描写等等。正是由于他们创作的边塞诗歌独具的精彩内容与真实记述,才使得高岑二人在唐朝无数的边塞诗歌作家中脱颖而出,成为盛唐边塞诗的代表人物。
3.地域特色意象的应用
在高岑二人的诗歌中,我们可以读到各种独具边塞特色的意象,譬如天山、瀚海、雪原、雄关,还有极为险峻的山川塞堡,极具边境特别是西域边塞特色,给人以震撼的审美意象。在一些诗句中,作者不乏对夸张等艺术手法的应用,如岑参的“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火山云歌送别》),“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真是于奇中见真,让人深切体会到真实的边塞世界的壮阔雄伟。
(二)高岑边塞诗的差异
1.高诗悲,岑诗壮
悲壮豪迈,是边塞诗的主旋律,高岑二人的诗歌作品,大都有一股悲壮的气氛。“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严羽《沧浪诗话》)“高、岑悲壮为宗。”(胡应麟《诗薮》)相较而言,高适的诗歌更加侧重于悲凉的氛围渲染,如高适的代表作《燕歌行》中,“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写出了战士们血染白刃,孤军奋战,别亲离友的悲凉凄寂之感。岑参的边塞诗,更加偏重于对西域边塞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象以及战争的壮阔的描绘,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都是对边塞壮观瑰丽的环境描写。
2.山水画的爱国与政论文忧国
岑参的边塞诗,更加注重通过艺术手法的加工,以客观视角描绘出边塞的广漠浩瀚,山水峻险,风物独特。他的边塞诗,主要内容是以边塞奇异风景为意象,营造出宏伟的意境,从侧面反映出戍边战士的辛苦,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的“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天台雪歌送萧治归京》中的“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等,初读仿佛能看到边塞地区雄伟奇崛的塞外风景,再读却能看出这等环境下士卒们的辛酸。岑参的诗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岑参一生多次出使塞外,曾经前往唐朝疆域最边远的地方,“往来鞍马烽尘间十余载”(辛文房《唐才子传》),他深刻感受到唐朝对外军事力量的强大,因而其作品充斥着对强大军备的自豪感与爱国主义情怀,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以最直观的描写手法,记录了出征大军军容强盛的景象,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高适一生仕途通达,历任监察御史、谏议大夫、淮南节度使、州刺史、剑南东川节度等职,封渤海县侯,死后追赠礼部尚书,谥“忠”,他的边塞诗更多的体现了他的政治才能。高适的边塞诗,大多体现其对唐朝边塞战事、军务等的担忧和批评,如典型的政论诗歌《燕歌行》中一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道尽了将领寻欢作乐、不恤士族、贻误军务的边镇实情。作为一个成功的政治家,高适往往以政治家的视角分析真正的形式,批判边塞军防的弊病,因而形成了独特的具有浓郁忧国忧民色彩的边塞诗风。
3.铺陈描写与叙议结合
岑参的边塞诗长于铺陈直叙,大多描摹边塞人文风情,描绘大军的壮阔,融情于景,将抒发的强烈情感融于对实际情况的描绘之中,情景交融,诗风热情奔放,善用夸张,极力渲染环境氛围,情感表达较为隐晦,相较于高适的边塞诗,在内容上更为丰富。而高适的边塞诗歌往往叙议结合,直抒胸臆,毫无避讳地指出现实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尖锐直接的批判。高适的边塞诗,诗风豪放雄迈,质朴浑成,相较于岑参的边塞诗作,在思想深度上更胜一筹,直至问题本质。
4.五言与七言
此外,相较而言,岑参更善于七言诗创作,其优秀作品、经典作品基本都是七言诗。而高适更长于五言诗的创作,其七言诗创作比例不足全部诗篇的五分之一。
三、高岑边塞诗差异成因
(一)少时经历差异
“国家六叶,吾门三相”(《感旧赋并序》),岑参出生于宰辅世家,祖辈先后出过三位宰相。因其祖父与太平公主谋逆事件有牵连而家道中落。但是,岑参幼时仍然可以跟从兄长读书,在逆境当中刻苦自学,学成后游学献书长安,于长安、洛阳等地辗转十余年,直至天宝三年才考中进士,开始实现青云仕宦之志。高适与岑参家庭情况类似,都是家道中落的仕宦世家,但是相较于岑参,他家显得更为困窘,生活更加的困难。他前往长安游学,意图宦达,却处处碰壁,失意而归,不得不躬耕陇亩,以求生存。岑参相较于高适,他的人生发展轨迹显得顺利一些,因而他的诗歌中会显露出更多的恬然自适的情绪,这对其边塞诗创作具有一定的潜在影响。而高适由于仕途发展并不足够顺利,于是开始更多地关注民生疾苦,关注政治改良。在他的边塞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有关政治批判、政治思考的内容。这一差异的形成与二人幼时的经历有极大关联。
(二)边塞阅历差异
岑参、高适二人一生都有过三次的出塞经历。相较于高适而言,岑参走得更加远,他前往了大唐最远的边陲地区,在安西、北庭、关西等节度府中都入过幕府。特别是岑参的第二次出塞,在北庭都护府历时三年余,足迹几乎遍布整个西北地区,有较多的機会去领略西北地区的雄奇险峻的山川,与各阶层、各民族的民众进行深入的接触,了解他们的风情习俗,真实地观看边塞战争的情况。这段时间岑参深入广泛地观察和体验了边塞地区的生活与人文风情,扩展了自己的阅历,为其边塞诗创作中大量极具西域特色的意象的运用奠定了基础。相较于岑参以第三方观察者的身份出塞远游,高适曾真正地在燕地从军,以边防战士的身份,亲身经历了边塞军营的苦乐不均、将帅腐败无能等现象,真切地洞察了边防政策中的弊病,这一点在他的边塞诗歌作品中有非常明显的体现。在高适创作的两百三十余首诗歌中,有近一百七十余首是他在这一时期的作品。
(三)性格差异
岑参少时便刻苦自学,在逆境中搏出一番好成绩,考取功名,所以他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和爱国报国的热情。但是,在他考取功名后的四五年间,他一直身居微末难以升迁,这极大地打击了他的热情,使他有些消沉,因而他的思想上有一些存在矛盾的地方,他既想为世人所用,又想要退隐山林,既有着拳拳报国爱国的热忱,又因仕途失意而对政治事务不愿意有过多的涉及。高适一生极为自负自傲。他深受唐初游侠儿以及纵横家的影响,胸怀建功立业、匡扶政治的伟大理想,性格豪迈慷慨,不受羁绊,后来从军远征,又入哥舒翰幕府,在政治上逐渐得意,创作饱满热情,思想境界较高,多表达自己坚决抵御侵犯,为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议论边防失策边将无能。但是,这也导致他的部分诗歌出现了盲目歌功颂德的情形,如《李云南征蛮诗》。
简而言之,受生活基础、人生阅历、出使塞外所经历的地域以及个人性格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与制约,高岑二人在诗歌创作上总体上保持着思想倾向与精神追求的一致性,都渴望建功立业,抒发着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但是,在具体的表现手法、创作心态以及诗歌内容等方面,二人又有着各自的显著性差异,这也是二人边塞诗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