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雅文
在散文中有一类文章具有回忆性质,情感含蓄复杂,富有人生哲理,故而较难把握,笔者把它们称作“时间差”文本。
“时间差”文本之所以难讲难教,有以下原因:一是其文学深度,统编版语文课本所选课文是名家名篇,本身就有强大的文学魅力,“时间差”文本更是凝聚了作者复杂的情感和对人生的反思,有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愫穿插其间,想要吃透它必须要有丰富的阅读积累和人生阅历;二在其教学难度,初中生处于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应该借此机会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但他们阅历尚浅,对很多人生道理难以完全领会,需要教师运用教学策略和智慧进行传授。如何引导学生真正把握作者的个性化情感与哲理呢?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意在强调语言文字对理解文本情感的重要性。语文的本质是语言和文字,作家是通过字、词、句来表情达意,传递某些思考的,赏析散文中的情感更不能丢弃词句,这样才能更加贴近作者的本意。
1.抓住句式和标点。在教学郑振铎《猫》文时笔者提问:作者在文末有这样一句话,“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我”妄下了怎样的断语,其他人呢?学生很快在书上找到了“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等句子,笔者再顺势追问,这里如果改成“一定是猫!”“就是这猫咬死的”“我以为就是畏罪潜逃了”有什么不同?通过朗读,学生们纷纷打开了思路,发现更改过的句子情感没有之前强烈了,然后笔者继续追问,为什么会这样,是改之前好还是改之后好。学生们讨论后说,改之前的句子用了反复、反问等方法,情感更强烈,为下文“我们”冤枉了第三只猫铺垫,此时的情感越强烈越愤怒,文末“我”的悔恨和遗憾就越深刻。
2.扣住副词的使用。《猫》这一课中“我”在第三只猫亡失后的悔恨遗憾极为强烈,学生们在课堂上很容易找到文章的最后五段,但这样复杂沉重的人生际遇是只有十二三岁、正值青春年少的初中生无法彻底领会的,那么,如何感同身受地理解“我”那样一种悔恨情绪呢?这里笔者采用了做批注的方法让学生关注文中副词的使用。
师:请大家展示批注的内容。
生1:“真的”二字强调了“我”心中的难过。用“针”做比喻也是为了能够看出“我”的自责让“我”很痛。
师:是啊,这样的自责将如影随形,一直伴随着“我”,强烈的悔意浸于字里行间。
生2:“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里的“永无”是再也不能有了,世界上最悲伤的事情莫过于自己再也没有改正的机会了。
师:猫已经死了,“我”再也没有机会向它道歉。
生3:还有“永不养猫”,说明“我”心里十分难过,以至于一看到猫,一养猫就会想起这含冤而死的第三只猫。而且“我”无论再养多少只猫,都不能代替这一只,不能弥补对这一只猫的悔恨。
师:说得真好。这里“永无”是心灵的磨难,是人性的写照,是无法言说的愧疚,是决绝的自我惩戒。木心说:“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面对弱小的生命,怜爱终将失去,愧疚却不可语之,希望永不相干却不能够,凡此种种,不知如何是好,正是人生的两难。
上述副词看似平凡,实际暗藏深意,反映了“我”深切的痛悔,抓住这些词语也就抓住了“我”随着时间流逝,情感发生的巨大变化,抓住了“我”的悲悯情怀和自省精神,诠释了“我”作为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和担当。这样的“成长之殇”,在三次猫亡失后的情感变化中渐渐强烈,渐渐凸显。
1.还原写作背后的故事。以“知人论世”的文学视野,还原文本发生的现实语境,感知文本所承载的复杂情绪,也就能体会“我”独特的真实情思了。
《背影》一文最动人之处莫过于父亲攀爬月台购买橘子的身影。父亲的穿着、动作深深印在每个读者的脑海,朱自清也因此“泪很快地流下来”,然而文章开头却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深挖发现,《背影》所叙之事发生在1917年,彼时朱自清尚在北大读书,其父身任徐州榷运局长,却由于纳了好几房妾被上司怪罪,丢了官职,祖母不久后辞世,朱自清与父亲汇合,事后,朱自清返回北京读书,其父去南京谋职,父子同行至浦口火车站分别。朱自清因“分家”之举与父亲有了矛盾,其后几乎断绝往来,为何八年之后又突然回憶起这一段往事呢?
《背影》文末提到朱父致信朱自清,谈及个人身体情况之糟糕:“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此时的朱自清也大学毕业为人夫为人父,经历生活的磨难和挫折,他逐渐开始明白父亲对自己深沉的爱,对与父亲之前的矛盾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开始渐渐释怀。对于父亲“帮我拣定了靠车门的椅子”“忙着同脚夫行小费、讲价钱”,以前朱自清“暗笑他的迂”,现在则是情难自已,自然就诉诸笔端了。而对于父爱的抒写,想必其中也有很多的后悔与自责,后悔自己没能早些领悟,自责曾经对父亲的冷言嘲讽,这或许就是“成长之殇”,而成年人的世界无法倒退重来,男人的自尊心也让他无法真正说出口,于是,这样难以言表的情愫也就深深藏在了字里行间。
2.还原场景,找到情感变化的关键点。《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对阿长的情感经历了几重变化,由厌烦到尊敬到憎恶再到阿长为他买了《山海经》后的感激,最后到对她的怀念敬佩,文末则写出了“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样动情的语句。不难发现,鲁迅对阿长情感变化的关键点就在于《山海经》。课堂上,笔者让学生还原了阿长买书的场景:从后文可以看出阿长连这套书的正确读法都不知道,难以想象她付出了多少精力才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此时,笔者趁势补充了《狗·猫·鼠》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阿长,发现阿长对鲁迅有着深深的爱,给他讲故事,希望他平安健康,新年教他说吉祥话等等,甚至踩死了他的隐鼠都不敢承认,害怕他因此怨恨。通过还原场景,学生们逐渐感悟到:阿长作为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必然有她的局限性,但她对鲁迅的爱从未减少,而当遇到一件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时,她却能够做成功,这不禁让幼年的鲁迅慨叹“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伟大”的意思也就能理解了。
正是这样的“神力”,让她拿着自己的工钱,四处打听这本书,并且恰好遇到能听懂她的描述的人,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这让幼年的鲁迅改变了对她的态度和情感,更让成年的鲁迅多年后回忆起来时心怀更大的感激,对她发出来自心底的祝福。把握了这个关键点,也就掌握了破解本课情感的密码,也就能理解幼年鲁迅和成年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情感了。
在教学杨绛的《老王》时,笔者引导学生概括了“我”与老王交往的几件事情,分析了老王和“我”的形象后,笔者针对文章的最后一段提出了疑问:既然“我们”一家人都对老王很好,为什么“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又为什么会生发出“那是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这样的感慨?学生答:从文中看出,老王在生命的最后是真心想来感谢“我们”一家的,“我”却没有意识到,还给了老王钱,所以觉得辜负了老王的一片心意。笔者趁势追问:除了最后一次硬给老王钱,其他时候“我们”一家都能真正领会老王的感情吗?学生交流展示的结果如下——
生1:文章第六段,老王送“我”和丈夫去医院,他不想收钱,“我”坚持给他钱,他虽没明说,心里却是有点失望的。
生2:老王抱病来给“我”送香油,送鸡蛋,“我”刚看到他时的第一反应却是害怕,既没有请他坐,也没有请他喝茶。
生3:老王离开后第二天就去世了,但是“我”十多天后才知道,这说明“我”不关心老王。
生4:老王生病了,但“我”连他得了什么病都不知道,老王却担心“我们”没钱看病,说明“我”对老王的关心远远比不上老王对“我们”的。
杨绛的文字含蓄隽永,《老王》更是她多年人生经验的反思和總结。学生初读并不能完全领会其中深意。只有教师引导他们抓住关键段落中的关键情感,细细品读,学生方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具有“时间差”特性的文本熔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既有过去的“我”又有现在的“我”,双重视角的复杂性使得文本更加丰富,容易被选为分析素材。它的内容也极具广泛性,涉及古今中外、自然万物、人文风情。既可以是读书感悟、生活随笔、日记书简,也可以是文坛轶事、知识小品,更可以是地理游记、人物风云或者随感录。因此掌握了这类“时间差”文本的阅读策略也就掌握了很大一部分生活中常见的文本的分析方法。※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浦厂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