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创新型高端软件人才?

2022-05-30 21:34许小燕
产城 2022年7期
关键词:产教基地学院

许小燕

顺应国家战略布局和产业发展趋势,成都以“中国软件名城人才基地”为抓手,探索培养创新型高端软件人才特色化路径。

人才是软件产业发展的灵魂,成都高度重视软件产业及人才发展。7月15日,成都市2022年度“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高端软件产业链项目申报工作正式启动,拟在工业软件、基础软件、嵌入式软件、重点行业应用软件、新兴平台软件5个行业领域遴选支持24名产业领军人才。如何培养软件人才及创新型高端软件人才?成都布局已久,建设成都市“中国软件名城人才基地”(简称:人才基地)则是其中重要一环,在壮大成都软件人才队伍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早在2020年,成都顺应国家战略布局和趋势,结合本地软件产业实际需要,利用本地高校的师资、学科、场地、设备,软件企业的实训经验、场地等优势,加强校地、校企等合作,进一步深化软件产业人才引、培、用“三位一体”,发布《成都市“中国软件名城人才基地”评选办法(暂行)》,推进人才基地建设。通过设立新型软件学院、软件新工科基地、软件实训(实习)基地三类人才基地,形成多层次、全方位、有特色的“校地企”人才培养新模式。截至2021年12月,成都已打造11个人才基地,以功能配套、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的软件人才培养培训体系,推进成都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

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智能引领,协同育人

在6月25日昇腾AI开发者创享日成都站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为)正式发布了“昇腾人工智能人才发展加速计划”和“昇腾科研创新使能计划”,首批新型软件学院人才基地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简称:学院)副院长杨燕教授,代表西南交通大学与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领导一起出席了华为两项计划的启动仪式。同时,杨燕教授、龚勋教授代表学院出席了华为的昇腾“众智项目”签约仪式。

交叉融合,建立实践型教育模式

西南交通大学-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是双方为培养适应和引领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创新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进行的深层次合作,将在鲲鹏、昇腾技术领域开展联合课程开发与教学、课外实践活动、实习就业等合作项目,建立创新实践型教育模式,合作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改革,共筑数字经济发展人才根基。

同时,西南交通大学还和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一起,与华为进行昇腾“众智项目”签约,更好推动四川区域高校人工智能研发能力提升与资源供给,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并将基于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参考行业标准开发算子与网络模型。

杨燕透露,除了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促进软件人才培养之外,学院还具备良好的软件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条件,建有现代交通通信与传感网络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综合交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保障国家工程实验室、轨道交通信息工程与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研究机构,拥有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成都)、制造业产业链协同与信息化支撑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现代服务科技研究院、网络通信技术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

创新“人工智能+”信息类人才培养新模式是学院人才队伍锻造的重要举措之一,学院对专业课程体系和交叉学科内容建设进行研究规划,以智能技术为引领,创新学科交叉设计、重塑产教融合生态,重构面向“人工智能+”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变革人工智能新形势下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升级新工科实践平台,建立政产学研协同的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全方位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持续推進面向人工智能国家战略背景下的计算机一流专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打造可持续人才培养基地

“获评新型软件学院人才基地,对学院是一个极大的支持和鼓励,促进了学院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极大提升。”杨燕分享道,在产教融合方面,学院积极开拓思路,创新机制,打造“产教共生、校企双赢”的人才培养基地,2021年度服务成都软件企业人才培养,达成培训协议 20余项;鼓励引导、支持学院与基地的教师、科研人员,探索发挥基地的人才与科研优势,提升基地的科研能力,促进产学研融合,与在蓉软件企业签订了多项横向合作项目,产值400万元;推动科研创新供给与市场需求直接互动,构筑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新形态、新模式,2021年基地为社会、企业提供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与服务10余项,价值300余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学院与华为、京东、微软、电信等国内外顶级IT企业在人才培养、课程改革、科研创新等方面进行多层次多维度合作;与亚马逊云计算AWS进行人才培养合作,开设了多门产教融合课程,为突破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科技攻关提供支撑。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整合教育资源,推进产学研合作,打造具备良好人文素养和人文交流能力的高端信息技术技能人才平台和高地,持续提升教师和学生技术技能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为社会、企业培养专业人才。

未来学院将如何持续培养创新型高端软件人才?杨燕表示,面向交通强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学院将继续以新型软件学院人才基地建设为抓手,凭借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全国第一的领先优势,立足于扎实的智能交通、城市计算、人工智能等研究基础,大力推进面向交通领域的软件人才培养。

“具体来讲,参考国际领先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面向新工科的产学研融合、资源共享、工程化人才培养等可持续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充分利用西南交通大学在科技创新和知识生产方面的优势,以及参与共建的大型企业集团的技术、资金、海量数据优势,通过学术会议、科研合作、信息交换等形式,集聚全世界轨道交通、基础软件领域高层次人才,为社会培养专业化高学历人才、为企业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研究人员,加快知识与技术的生产力转化速度,更好推动产业发展”。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软件工程学院:探索特色化人才培养路径

作为首批获评的新型软件学院人才基地,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软件工程学院(简称:学院)自成立以来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协同产业技术突破”为指导思想,在产学研一体发展、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和實践,致力于为成都软件产业发展提供研究型、应用型人才支撑。

“螺旋式”培养着力提升技术攻关

学院院长唐聃介绍,学院依托软件自动生成与智能服务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信息化应用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积极联合相关企业,以行业需求和产业技术瓶颈突破为切入点,开展相关领域的软件工程理论、方法、技术研究。相关团队自主研发的“翼龙”系等多型无人机或航天器的地面站软件,获得行业认可。

此外,学院一直积极思考符合本地产业需求的特色软件人才培养,提出“螺旋式”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软件工程、专业工程能力培养体系。该模式在2008年后又吸纳整合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基于“实际工程项目背景”的教学理念,形成了以工程实践项目贯穿的“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培养的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较强,缩小了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技术瓶颈,着力提升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学院在大型工业软件和新型平台软件领域取得一系列技术突破,是工信部在西部设立的唯一一个国家级工业软件协同攻关平台的主要依托单位。

前期,学院学生团队自主完成了航空离散制造车间中多个重要支撑软件研发,而由学院教师团队研发的跨GIS中间件平台也已经应用在我国多个重要无人装备中。学院后续将继续在“大型工业软件”“新型平台软件”两个方向多个领域的技术攻关过程中,深入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软件人才产教融合培养路径,培育满足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的特色化软件人才。“大型工业软件”方向将聚焦航空离散制造、智能公差软件,而“新型平台软件”方向将聚焦复杂软件开发平台与工具、空/天无人装备指控平台地面软件。

唐聃表示,获评人才基地之后,学院抢抓机遇,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指引,积极对接成都市相关产业管理部门,持续思考并探索如何培养满足产业体系需求的创新型高端软件人才。

协同创新内外开花

协同创新是新型软件学院人才基地评选的重要条件,也是学院长期以来开展的重要工作。在唐聃看来,成渝两地软件产业发展具有很好的相互支撑特性,在此背景下,学院积极加强和重庆的高校及软件企业合作,依托成渝产业资源,深化产教融合,共建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体制,推进企业深度参与和管理,在教学体系与课程设计、教材编制、师资队伍、实训基地与实验平台建设、公共教学资源和实训资源的共建共享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与此同时,学院积极扩大国际化战略合作,了解相关领域的国际发展现状和趋势,学习先进经验。2019年,学院联合全球9所高校共同申报的欧盟ERASMUS+SHYFTE项目获批。在该项目支持下,学院牵头建立了“软件工程国际教学示范中心”,该中心于2021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已聘请多名国外高校和企业的专家作为授课讲师,搭建起多个国家高校和企业的交流平台。

唐聃指出,当前,成都正大力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进一步增强产业生态集聚力、产业链建构力、高端要素运筹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城市整体发展提供持续动能。作为人才链“补链强链”环节的重要角色,学院以高质量软件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强化产教融合为途径,以改革创新为驱动,以特色发展为重点,深化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开展关键核心软件技术攻关,促进软件生态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软件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助力成都产业建圈强链,为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猜你喜欢
产教基地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我的基地我的连
学院掠影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