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太极拳模块教学设计

2022-05-30 19:19毛旻
中国学校体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太极太极拳同伴

毛旻

一、模块基本信息

模块基本信息包括、学科、实施年级、课程模块、使用教材、模块名称、模块课时、设计者等,具体可呈现表格,也可以文字的形式呈现,以“高中太极拳模块”为例,呈现如下内容。

学科:体育与健康。

实施年级:高三。

课程模板:必修选学(运动技能系列)。

使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全一册。

模块名称:太极拳“八法五步”模块。

模块课时:18个课时。

二、模块教学设计

(一)主题名称

在生活情境中运用太极拳“八法五步”健身防身,体悟太极文化。

(二)主题概述

1.依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确立主题思想

依据《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优良品格,关注对学生学习和发展有意义的传统体育项目,重视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武术、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和养生方法的教学工作,强调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同时,力求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将教学置于实际情境中。

2.梳理教材找准主题定位

武德是体育品德在武术运动中的特殊表现和“尚武崇德、修身养性”的具体表现,使学生养成见义勇为、自强不息等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向学生介绍太极拳文化,了解太极拳基本理论,介绍太极拳养生健身的知识和方法,如,太极桩功、双人推手的方法,体会太极拳“心静体松、内外兼修”“引进落空、借力打力”“意气相合、连绵不断”“天地合一、浩然正气”等理念。同时,向学生说明和演示所学动作的攻防技击含义,还可以组织2名学生1组,进行实战情境中的攻防演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应结合运动特点,设计并穿插安排一些游戏和比赛活动,以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3.构建知识技能结构模型

太极拳“八法五步”知识技能结构模型是模块教学设计的依据,通过对模型整体结构的分析,可以准确地把握所要学习的核心技能,梳理出各个教学内容在整体结构中的位置关系,以结构化的视角分析和解决实际应用场景中的问题(图1)。

(三)主题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笔者学校高三年级武术选修课的学生,学生已系统学习长拳基本功以及形神拳的套路,具有一定武术基础,学习积极性较强。按照计划应在学习太极拳的同时,了解生活中的自卫防身技术,学会应急避险、自我保护。

学校每学年选报1次体育选修课程,尽量满足学生们的多种兴趣和项目轮换需求。其中大部分学生会选择3年固定学习1个项目,通过前期调研的数据来看,约77.8%的高一、高二学生都选择了武术项目,12.5%的学生从高二开始选择武术项目,只有9.7%的学生是在高三年级首次选择武术。学校武术选修课程全称《武术与散手校本选修课程》,每周2个课时,高一主要学习包括形神拳在内的武术套路和器材,高二学习散打基本拳法、腿法和摔法,高三学习太极拳和擒拿防身术。虽然高一没有选报武术的学生占22.2%,约为1/5,但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居家学习初期,本年级全体学生通过线上教学完成了武术基本功及形神拳套路的学习,对相关知识技能还是具有一定了解的。

(四)开放性学习环境

1.物理学习环境

场馆:根据秋冬季节特点,选择室内、通风良好且安静明亮的体操馆;场地:设置太极套路展示、推手比赛的专用场地;设备:准备能联网的多媒体音响设备和视频录制设备;器材:提供多种学习太极的辅助器材。如,体操垫、眼罩等,以及用于专项体能练习的器材,如,小锥桶、弹力带等。

2.人文学习环境

学习氛围:创设人文、自主的课堂学习氛围,与校园文化、理念对接;文化氛围:以太极拳为载体,大力宣扬民族传统文化,为每节课以及每个环节设立文化主题,渗透文化理念;联想氛围:提供联想的时间、空间、条件(语境、气氛、音乐等),在桩功、实战等学习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创新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将创意作为宝贵资源和学习载体,从枯燥单调的体能练习中挖掘具有创造性的教学内容。

(五)引领性学习目标

1.运动能力

体验并理解传统太极拳文化,把握太极拳的基本特点,掌握太极拳“八法五步”的基本技法和套路,在挑战性学习任务(如,实战模拟、推手对抗和展示比赛)中熟练运用,通过“八法五步”健身防身,发展上肢和核心力量、動作和反应速度、协调性和灵敏性,增强在现实生活中防身自卫、自我保护的能力,争取在比赛中获胜。

2.健康行为

学会制订合理的体能锻炼方案,能利用课间、课后等课余时间进行太极拳练习,能调控挫败、恐惧、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

3.体育品德

弘扬见义勇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传承武德礼仪,塑造正义勇敢、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六)挑战性学习任务

1.第2单元《体悟虚灵顶劲的养生要义第3课时)》案例

学习任务:学习掤、捋基本手法;初步学习前3动:起势、原地左掤、原地右捋;太极防身应用:复习引化、闪避的应用;学习捋的解脱手法;上肢力量比赛。

任务分解与细化:说出太极拳基本手法掤、捋技法的动作名称和“虚灵顶劲、松肩坠肘”的要领含义及养生锻炼价值;按上述要领独立完成3遍以上正确的掤—捋组合动作;说出同伴动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帮助其纠正;当生活中遇到对方单手欲锁自己颈部时,学习用捋的手法动作解脱躲避自我保护;在与同伴的模拟对抗练习中,成功解脱5次以上;积极进行上肢力量比赛,增强力量、速度和灵敏性的素质。

教学流程见图2。

挑战解析与策略:虚领顶劲的挑战首先在于保持顶劲,是体验太极“内劲”的基础,除了定式练习,还要通过掤、捋的连贯动作体验,包括在模拟实战练习中,全身心投入并揣摩其要领;化解单手锁喉最大的挑战在于要出其不意,在不暴露意图的前提下,快速准确做出判断和解脱动作,既需要和同伴反复模拟练习,增强反应速度和综合判断能力,也需要在多变的复杂情境中,沉着冷静、机智果断、随机应变,增强见义勇为的浩然正气。

2.第2单元《体悟虚灵顶劲的养生要义第4课时)》案例

学习任务:基本功练习;复习前3动;初步学习第4~5动:原地左挤、原地双按;太极防身应用:复习捋的解脱手法和学习双按的解脱手法;协调性比赛。

任务分解与细化:说出太极拳的基本手法:挤、按技法的动作名称和“虚灵顶劲、松肩坠肘”的要领含义及养生锻炼价值;按要领独立完成3次以上正确的掤—捋—挤—按组合动作;说出同伴动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帮助纠正;当生活中遇到对方单手拉扯自己的头发时,学习用双按的手法动作挣脱并进行自我保护;在与同伴的模拟练习中,成功解脱5次以上;积极进行协调性比赛,以此增强协调性、速度和灵敏性等素质。

教学流程见图3。

挑战解析与策略:本节课的挑战在于由虚灵顶劲向“内劲”迁移,需要在练习挤、按技法时反复体会含胸拔背、身备五弓的“内在对抗”感觉,对太极拳的“松而不懈”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和理解;化解拉扯头发的挑战在于避免猛力撕扯,准确把握时机尤其关键,要敢于自我保护、善于自我保护,不能因为对方暴力强势,轻易放弃锁压自救,一定要快速果断、全力以赴。

3.第2单元《体悟虚灵顶劲的养生要义第5课时)》案例

学习任务:基本功练习;复习前5动;初步学习第6~7动:原地右採、原地左挒;太极防身应用:复习双按的解脱手法和初步学习採、挒的组合解脱摔法;灵敏性比赛。

任务分解与细化:说出太极拳基本手法:採、挒技法的动作名称和“虚灵顶劲、松肩坠肘”的要领含义及养生锻炼的价值;按要领独立完成3遍以上正确的掤—捋—挤—按—採—挒组合动作;说出同伴动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帮助纠正;当生活中遇到对方揪住自己的衣领,并用手抡打自己头部时,学习下潜闪避的同时用採—挒的组合手法动作,转身跪摔对方后解脱自保;能在与同伴的模拟练习中,成功背起同伴5次以上;积极进行灵敏性比赛,增强灵敏性、速度和力量等素质。

教学流程见图4。

挑战解析与策略:本节课虚灵顶劲的挑战在于练习採、挒技法时,劲力向以腰为主的“整劲”迁移,反复体验“一动无不动”“周身浑然一体”的内涵,在练习中寻找乐趣;学习被揪拽殴打的解脱方法,挑战在于,明察秋毫的同时精准预判,才有可能成功解脱化解,因此不要过分关注自己被揪拽下的被动状态,应留意对方下一步动作,且不能放过对方的任何一个细小动作,随时做好闪避解脱反击的准备。

4.第2单元《体悟虚灵顶劲的养生要义第6课时)》案例

学习任务:基本功練习;复习前7动;初步学习第8~9动原地左肘:原地右靠(及左侧共17个动作);太极防身应用:复习转身下潜的步法和进一步学习採—挒组合解脱摔法;积极进行下肢力量比赛。

任务分解与细化:说出太极拳基本手法:肘、靠技法的动作名称和“虚灵顶劲、松肩坠肘”的要领含义及养生锻炼价值;按要领独立完成3次以上正确的左右两侧掤—捋—挤—按—採—挒—肘—靠组合动作;说出同伴动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帮助共纠正;当生活中遇到对方揪住自己的衣领,并用手抡打自己头部时,学习下潜闪避的同时,用採—挒的组合手法动作,转身投摔对方后解脱自保;在与同伴的模拟练习中,使同伴脚离地过膝5次以上;积极进行下肢力量比赛,增强力量、速度和灵敏性等素质。

教学流程见图5。

挑战解析与策略:本节课虚灵顶劲的挑战在于通过“顶功”练习,强化身体重心和下盘的稳定性,以此体验太极自下而上、连绵不断的劲力;反复强化脚趾抓地、落地生根的感觉,和同伴一起做重心对抗游戏;下潜转身投摔的技术应用是本节课较大的挑战,针对不同身高、体重、力量的对手,如何选择最佳时机和控制方法,需要实践智慧和勇气;太极所讲的“避实击虚、以柔克刚”并非鼓励柔弱无力,而是集中有限的力量打击敌人的弱点和不足。

(七)持续性学习评价

教师应要求学生根据每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课后的完成情况,进行自我检测,并记录在“学习成长档案”中。以“运动技能”目标学习情况的评价维度为例,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基本了解自己的水平。未能完成的学生也可通过反思,分析出自己不能完成任务的原因。对于“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评价,需要结合课上、课下活动和思想活动进行针对性测评,并补充到“学习成长档案”中。同时,多鼓励学生通过独立分析进行个性化评价,建立追踪测评—反思重构—主动迁移的深度思维。以下为以第6次课为例设计的课后学习表现记录卡片(表1)。

(八)反思性教学改进

太极拳教学应尽可能安排在相对独立、安静的室内体操房。但是也有一点弊端,当设计团体流动性的比赛形式时,如何有效组织实施就成了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此时,需要教师有随机应变、现场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如果在太极拳教学中进行慢跑,会使学生内循环速率快速提升,若再骤然进入如站桩调息等太极拳专项热身内容,这又需要气息和身体快速平复下来。因此,建议教师安排自编的武术操、养生操等代替慢跑;当学生接受一项全新的技术时,关注点往往在模仿动作上,未必会及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部分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甚至会依赖教师的提示。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善于发现和调动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太极拳教学来说,后半部分的防身自卫教学应适当加大动作难度和运动负荷。如,教师应增加快速下蹲后将同伴扛起的模拟实战动作,并反复练习,这对增强下肢力量和腰腹核心力量都有一定效果。在体能比赛环节,教师应适当增加难度,并带领学生加油鼓劲;对于“如何通过反思活动,提升学生体育品德”的问题,本模块教学进行了积极探索尝试。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面临险境时应做到“一胆,二力,三功夫”,以沉着应对的胆识和勇气,机智冷静的态度从容应对。当民族有难时,要做到英勇无畏、保家卫国。从开展体能比赛中的反思得出“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结论,要善于运用大家的智慧,切忌单打独斗。

(九)模块作业设计

1.课后学习探究

探究太极拳文化和理论知识,就相关话题展开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撰写题为《浩然正气》《传承的责任》等课后作业。

2.设计体能比赛

根据单元体能目标,创设游戏、比赛式的练习情境,做到创新比赛形式、丰富比赛内容、增强比赛效果。

3.编排自主练习

在模块前期自主学练,在模块中后期的挑战赛和综合展演中,编排比赛队型、设计团队口号、制作太极文化衫、选择表演配乐、和同学彩排预演。

4.观看精彩赛事

每月至少观看2场国内、国际太极拳、推手比赛。

5.参与推手比赛

在小组间或班级间开展1次推手比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猜你喜欢
太极太极拳同伴
练习太极拳的感悟
练太极拳为什么要一门深入
太极
游太极洞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太极+』,未来可期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寻找失散的同伴
嘿,这欢乐的日子!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