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红色经典课文之根本内涵

2022-05-30 18:56孙贞锴
语文建设·上 2022年8期

孙贞锴

【关键词】《纪念白求恩》,红色经典课文,根本内涵

《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为白求恩撰写的纪念性文章,具有极大影响。该文被选入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人文主题为“人生之舟”。分析白求恩精神要义,弘扬、传承白求恩精神,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认知,无疑是本课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由于种种原因,对于这篇课文的解读与教学还存在一些模糊甚至偏差的认识。笔者拟就其中几个关联紧密的问题略作评述。

一、瞄准文本重心:准确划分经典课文之逻辑层次

思路明晰、逻辑分明是本文的鲜明特点之一。我们必须回归文本、深入文本,根据文章内在逻辑追根溯源,厘清文章的“思路”,才能作出正确的教学引导。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对本文思路脉络、逻辑层次的认知较为模糊,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活动的有效组织,影响了学生对这篇红色经典课文核心要义、根本主旨的理解。

文章首段叙述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援中华民族的抗战事业,由此引出对其国际主义精神的论述。本文的中心旨在号召学习白求恩的精神,而不是叙说白求恩的故事。首段简要叙述白求恩事迹的文字是概述性的,目的在于引出对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的评议,叙述事迹与议论精神二者是紧密相连的。本段指出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超越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实践了列宁主义,表现出共产党员的崇高境界,从而强调大家要向白求恩学习。什么叫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狭隘就是身为加拿大人只管加拿大的事,中国的事情与我无关。狭隘从本质上也是一种自私自利。因此,首段明确了一个大的格局,在毛泽东看来,真正的共产党员、共产主义者在对待国家和民族问题上,必须有这样的大格局、大情怀。

文章第二段则转向对工作、对同志、对人民的态度——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也是正好与自私自利相对。第三段谈的是白求恩对技术的态度。其实,白求恩的医术已经很高超了,但他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是精益求精。他能做到这一点,恰恰在于他对待技术、对待事业有敬畏之心,能克服人的自私自利心理,而鄙薄技术、见异思迁的人当然很难达到这样的境界。因此,毛泽东在文章最后叙述他与白求恩的交往,表达痛惜之情,强调大家要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实际是把白求恩精神的核心归结为“这一点”,对此进行礼赞,再次发出号召,强调学习白求恩精神的重大意义。前面所谈三点精神的源头,最终均可聚焦到结尾所强调的“这一点”,也就是“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这一点”是共产党员崇高精神的基点,也是最核心的落脚点。在毛泽东看来,共产党员只有最大限度地克服自私自利之心,才能真正为人民服务,成为一个“大有利于人民的人”。纵观全篇行文逻辑,毛泽东对白求恩精神的评价是从大格局、大情怀逐渐收缩,以至具体入微,最后导向源头、核心。

笔者通过既往的一些教学观察发现,教师主要存在的问题往往表现为:或者对“这一点”和前面几个自然段评述的精神要点之间的逻辑关联有所忽略、避而不谈,或者只是前后一一罗列而对其矛盾关系缺少斟酌、不作分析,或者对其逻辑与矛盾关系似有认识而表述不清、含糊其词。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提取关键信息、明确根本主旨,正视“这一点”是全文的灵魂性存在,不可对其视而不见或自觉不自觉地有所淡化,而应在精准概括提取段落信息要点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理解前三个自然段所赞扬的精神要点与最后“这一点”的内在关联,从而找准全文所强调的白求恩精神的出发点与核心点。

在前述基础之上,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全文叙议结合、对比鲜明的特点有更全面的把握。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找准找全文章对比手法的体现:文章运用对比手法突出白求恩的崇高品质,其实是贯穿全文的。需要指出的是,文章首段谈到的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所表现出的国际主义精神,与狭隘的爱国主义者、民族主义者首先就是一种对比,而且是评述白求恩精神大前提、大格局层面的对比,应在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全文核心主旨、梳理文章脉络的基础上,对此有所点拨并分析到位。

在随后的教学研讨中,可以围绕“这一点”关涉的评价角度,通过“毛泽东在论述白求恩精神时是否只谈白求恩一个人”“还谈到哪些人”“为什么要这样来谈”等问题,让学生理解文中谈到的不同的“人”之间存在的认识与行动上的反差、比照等矛盾关系,进而明确白求恩以切身行动为大家树立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光辉典范,理解毛泽东号召大家通过比对寻找差距、学习典范的原因,从而有效把握文章的根本内涵,导向更为深入的分析。

二、审视精神内核:深刻理解“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之时代意义

新世纪以来,曾有学者对《纪念白求恩》中提到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发表了一些观点,对这种纯粹精神在新时代的适切性有所疑虑,为此一度引发语文学界不少争论。[1]相应争论直接触及的,就是作为本文根本、核心所在的“这一点”。

必须看到的是,毛泽东当年提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强调的是以公众利益为重,无论对共产党员而言,还是对社会大众和青少年来说,都可谓一种崇高的精神导向,这一提法本身并未包含对保护个人正当利益、提出正当诉求的排斥。如果把“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及“大公无私”理解为狭义的只有公益而无私利的利益分配原则,这是曲解了“大公无私”而将其推向了极端。[2]“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毫无自私自利之心”指向的“大公无私”,要求的是公私分明、抵制以权谋私,更强调公平处理公私关系。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日趋明显,有人认为既然个人合法权益应该得到承认,“就不存在‘大公无私的命题,但这实际上混淆了个人利益同私心、私利和私欲的概念”[3]。打着拥有和保护个人正当、合法权益的旗号,默认、纵容自私自利甚至冷漠无情的行为举止,恰恰是在今天更要警惕的一种道德滑坡倾向。

从教学层面来看,更要凸显的是课文的“教学内容”而不仅仅是“文本内容”。某些对课文根本内涵理解浅薄甚至由此对其整体教学价值认识不足的问题,究其原因,实际上一方面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认识缺失深度,一方面又存在把“教学内容”与“文本内容”混为一谈、不善于把“文本内容”有效转化为合宜的“教学内容”的偏颇。因此,针对课文“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毫无自私自利之心”这一核心点,在新时代我们更需要深刻理解其精髓要义,更需要思考如何基于正确、深刻的解读来教学这篇经典课文、到底从中教给学生什么,而不是纠结于某些对文章根本内涵的误解、曲解,甚至由此作出颠倒、錯误的判断。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结合时代精神有所拓展,联系现实作出鲜明的价值引导,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无论什么样的社会,都离不开那些在急难之中无私忘我、秉持大义甚至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人物。《纪念白求恩》中毛泽东的评述和当今应对个人合法权益范畴的“利己”有所保护,二者强调的侧重点并不在同一个层面,或者说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对其矛盾关系认识不能错位。

近年,有的教师在教学本文时引入“感动中国”年度道德模范颁奖词、袁隆平与钟南山院士、抗疫期间涌现出的先进模范等当代典型素材,让学生学习《纪念白求恩》先叙后议、叙议结合的方式对相应素材进行述评。这样处理既通过言语实践训练的方式实现对课文语文要素的学习,同时对引导学生理解“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时代内涵起到促进作用,体现出语文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结合。

结合时代、联系现实进行价值引导、促进深度理解的方向,除通常采用正面、正向素材之外,也可考慮反向对比,通过恰当引入当下某些自私、冷漠的社会行为等,让学生认识到,虽然白求恩精神的提出已过去八十多年,但学习白求恩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避免价值颠覆:理性认识英雄人物性情心迹之“还原”

《纪念白求恩》一文所在单元的人文要素特别强调了“其中彰显的理想光辉和人格力量”,这无疑是对白求恩精神旗帜鲜明的弘扬,也是本课不可动摇的教学根基。需要看到的是,近年某些书刊、网络上呈现了一些具有一定历史根据、带有“还原”色彩的有关白求恩的信息,特别提及白求恩青年时期存在的一些性情缺陷,披露了白求恩来华抗战时的苦闷心理,认为白求恩绝非完人、圣人。由此,多多少少会联系到《纪念白求恩》对白求恩精神“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核心评价,甚至可能滋生某些值得警惕的动摇心态、错误认识。

对英雄人物须有正确认识、综合评判,不能不加分析地妄加评论。任何人都有其成长过程,白求恩一生经历了多次思想上的转变,相关信息披露的他的一些性情缺陷主要表现在思想多有惶惑、困顿的青年时期,当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以后,他更加注重的是严于律己。对英雄人物的认识也不能单纯符号化、标签化,不能忽略其内在的个性情感。白求恩也有自己的心路历程与喜怒哀乐,“白求恩在战争中始终坚守岗位,呈现出极其伟大的一面,然而,他真正的精神状态被忽略,同样是对他个人的一种伤害”[4]。《纪念白求恩》所阐释、赞颂的白求恩精神的崇高,与对白求恩本人特别是其青年时代的性情缺陷、来华后期内心苦闷的“还原”等绝非对立关系,一些相关“还原”不仅无损他留给历史和后人的伟大形象,反而会让大家感受到一个更加立体、真实、完整的白求恩。越是如此,越需要对其人其事有辩证、理性的认识,从而更准确、深刻地理解这篇红色经典课文的根本内涵,避免走向错误的价值颠覆。

落实到教学中,笔者更赞成对此有所引介、直面正视并予以正确引导的态度取向。例如,王君执教本课时,先是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毛泽东号召学习白求恩精神的精髓所在,掀起情感“共鸣”;继而设计了“争鸣”环节,插入拓展内容“白求恩给朋友的信”,展现其内心的孤独与苦闷;进而引导学生对此作出正确评价,明确白求恩不是“高高在上的一个偶像”,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因为有了这样的苦闷、孤独和挣扎、痛苦,所以当我们读到这样的文字的时候,才会觉得可亲可敬”,“因为有了对爱人、朋友的思念,对祖国的怀念,对安逸生活的向往,所以我们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内心才会更被深深地震撼”。[5]如此设计,消减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白求恩精神,从而培养高阶思维,实现对课文根本内涵的深度学习。

多年来,笔者教学本文时,会在最后环节给学生编发、提供几则阅读探究材料(分别是《白求恩在延安给友人马海德写下的一封信》《后世关于白求恩早年缺点的一些评论》《加拿大对白求恩的认识过程》),要求学生速读之后说出自己的感受,谈谈其中涉及的信息能否改写毛泽东当年对白求恩、白求恩精神的评价并说明理由。通过讨论,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对白求恩这位具有鲜明个性、传奇经历的英雄人物,人们经历了一个较长过程之后最终形成了理性共识,白求恩已然成为中国、加拿大乃至全世界共享的精神财富,毛泽东当年对白求恩精神的评价以及传扬白求恩精神并未过时也不会过时。

除关注、优选既往一些比较经典的素材之外,教师还应尽可能关注一些新近的具有参照、学习、启发意义的典型素材,进而在教学中通过适当方式加以引介。比如,当代女作家杨海蒂的散文新作《永恒的星辰》,就可视为这方面可资参考的素材:文章开篇交代白求恩的国际声誉与卓越成就,后文叙写白求恩来华后的艰苦与清贫,通过前后对比突出白求恩精神的伟大,从而昭示信仰是人的灵魂。文中也直接谈到白求恩对从前快乐、富足的生活有所怀念,但他在延安却有一种更高级的幸福感……这一新作被一些地区引为学业考查的阅读语料,其中提出的一个典型问题就是“作者写白求恩怀念过去的享乐生活,是否有损其光辉形象”,综合文章信息、根据文章主旨可得出主体答案:“白求恩怀念的这些,是他在加拿大已经拥有的生活,但他为了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放弃了这些享乐,恰恰突出了他的崇高精神。”这则语料及其发问完全可以作为《纪念白求恩》课文学习的拓展活动素材。这样的拓展联读、问题探究,恰恰可以对学生辩证、理性认识相应问题形成一种正确引导。

组织类似教学活动,绝非刻意追求设计的创新,其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综合性的比对梳理、批判思考趋于更为理性、辩证的认识,深入感悟这篇红色经典课文蕴含的足以穿越时代的精神力量,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根本内涵。这在本质上是为更深刻地理解课文服务的,或许在此引用毛泽东的原话形容更为恰当:“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