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胤珠 杨加堂 马艳琼 李峰宇
[摘 要]就业工作是国家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中居于首位的重点核心工作。疫情防控常态化增加了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压力。该研究对云南省高校应届毕业生线上求职情况开展了调查,分析了线上求职与线下求职的区别,提出了构建高校线上就业服务体系的四条建议,以实现保就业、稳就业、促就业的服务目标。
[关键词]疫情防控;高校就业;线上就业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10-0288-05
引言
自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央提出了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和落实“六保”任务的要求,就业问题属于“六稳”和“六保”之首。202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为874万人,2021年增长到909.4万人,预计2022年将达到1076万人[1]。在高校毕业生总数不断增长的同时,受疫情影响,企业用工需求有了不同程度的减少,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吸收高校毕业生的能力减弱,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压力。而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受高校封闭式管理、开学时间弹性调整、企业经营成本压缩等多重因素影响,企业招聘阵地逐渐由线下转到线上,线上招聘从过去线下现场招聘的辅助形式逐渐转变为主要招聘方式[2]。
从目前来看,线上求职表现为高校毕业生依托互联网,通过网站、线上平台、应用软件等方式,向用人单位投递简历,参加甄选与测试乃至网上签约、虚拟报到等过程。相较于企业积极转变招聘方式,许多高校毕业生的思维惯性和观念认识仍停留在较为传统的线下招聘,对线上求职过程不熟悉。与此同时,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线上就业服务未能充分发挥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质量的作用。这就使得高校就业服务工作面临新形势和新要求。
一、高校毕业生线上求职现状调查
(一)调查方法及样本特征
本研究在充分收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云南省高校开展线上就业服务工作的现状;同时针对云南省高校毕业生,通过判断抽样法选择部分高校,针对2022届毕业生发放线上调查问卷,以滚雪球抽样法完成问卷调查,了解毕业生参加线上求职的相关现状。根据线上问卷平台统计,共完成了2144份调查问卷。同时,对部分高校就业部门开展访谈,了解云南省高校线上就业服务开展的相关情况,充实调查资料。
在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中,47.39%为男生,52.61%为女生;39.55%为文史类专业,24.25%为理工类专业,36.2%为艺体类专业;73.21%为农村户籍,26.79%为城市户籍。
(二)高校毕业生线上求职的特征
1.线上求职成为求职重要渠道但全程化程度不高
从调查数据来看,在毕业生的求职渠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各类考试/招聘信息网(占比77.99%),其次是校园招聘会(占比67.16%),再次是网络招聘平台(占比64.93%)。各专业使用网络招聘渠道的占比与样本中该专业人数的占比较为接近,说明线上求职已普遍成为各专业较为重要的求职方式(见表1)。在常用的网络招聘平台中,毕业生使用次数由多到少的排序依次是智联招聘、58同城招聘、前程无忧、应届生求职网,81.34%的毕业生认为网络招聘平台有助于顺利求职。
在线上求职方式中,线上投递简历因耗时短、易操作而成为毕业生最常用的求职方式。从调查数据来看,有73.51%的毕业生通过线上投递简历,39.18%的学生参加过线上招聘会,29.85%的学生参加过线上筆试,28.73%的学生参加过线上面试,9.70%的学生经历了线上签约。虽然线上求职已成为毕业生求职的重要渠道,但对大部分毕业生来说,主要是通过参加线上招聘会和投递简历这两个环节来实现线上求职,而测试、甄选过程仍以传统的线下为主,就业未实现全程线上,而是以线上与线下的组合居多。
2.线上求职缺乏专业指导
在调查对象中,79.48%的毕业生没有接受过关于线上求职的培训,其中文史类专业毕业生接受过培训的比例略低于理工类、艺体类毕业生(见图1)。在常用的十几个网络招聘平台中,受不同招聘平台知名度的影响,毕业生使用最多的是智联招聘,占比36.94%。其余依次为:58同城招聘,占比34.70%;前程无忧,占比26.87%;BOSS直聘,占比23.51%;应届生求职网,占比25.00%;其他网络招聘平台如中国人才热线、中华英才网、赶集网、智通人才网等使用占比不足10%,尚未被毕业生充分了解和使用。
对于线上面试,毕业生最认可的优点是“打破了地域限制,方便”“减少了聚集风险,安全”“信息丰富、求职范围广”,但对线上面试的开展过程、应试技巧缺乏了解和专业指导。48.88%的学生认为线上面试和线下面试区别不大,20.15%的学生认为线上面试比传统的线下面试更难,58.12%的学生认为对线上面试了解不够是影响自己求职成功的主要因素。
从调查情况来看,在云南省的高校中,关于线上求职的专门性、系统性指导相对较少,也缺乏相关的资料文献,毕业生们更多是通过同学相互交流了解相关信息,借鉴他人的经验摸索开展求职,对线上就业的认识碎片化、片面化,因此普遍存在着网络求职信息检索不全、不熟悉平台操作流程等问题,未能通过线上渠道充分弥补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线下求职不便的不足。
3.线上求职前期准备不充分
在调查中,毕业生们认为自己线上求职不顺利的首要原因是“准备不足”。在参加线上求职之前,仅有20.52%的学生参加过专门培训,对线上求职过程的科学性认识不足。比如在投递简历环节,毕业生由于不了解网络信息读取的特点,未对简历内容进行有效编排,影响到用人单位对关键信息的识别;未充分关注求职岗位的职责要求,大多以同一份简历投递不同类型的岗位,造成简历与求职岗位匹配度不高;在面试环节,毕业生们在参加线上面试之前关注的事项主要是测试时间、平台或网址,而在充分了解求职企业及岗位信息、面试方式及往年试题等方面,对面试要求信息理解常有遗漏,未做认真准备;把关注点放在了面试环节的现场表现,却没有为获得良好表现做好前期准备。这就使其在面试中更关注个人表达的流畅,而不是表达内容的有效性,不能有效展示岗位所需能力及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导致求职失利。
4.毕业生倾向于内部可控归因,求职态度积极
在网络招聘平台求职中,毕业生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无法判断招聘单位信息的真实性、占比37.31%,其次是个人简历制作不够专业、占比25.37%,再次是信息反馈较慢、占比17.91%。男生和女生对问题的认知不同,对男生来说,个人简历制作不够专业、无法判断招聘单位信息的真实性、信息反馈较慢都是在求职中遇到的较大问题;而女生则认为个人简历制作不够专业是最大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女生更注重求职的事前准备(见图2)。
毕业生在线上面试中遇到的问题既包括个人因素,如74.70%的学生面试技巧不足、表达不好,68.67%的学生情绪紧张,51.81%的学生对岗位了解不足,40.96%的学生认为个人视频形象不佳;也包括环境因素,48.19%的学生认为缺乏面试良好环境,48.19%的学生经历过网络通话质量不佳的情况;男生和女生对问题的认知区别不大(见表2)。
对于线上求职遇到问题的产生原因,61.45%的学生认为是自己准备不足,53.01%的学生认为自己对线上面试了解不够,46.99%的学生认为是网络、环境、设备条件不佳,40.96%的学生认为是学校缺乏相关设施条件。从调查数据来看,毕业生更倾向于将线上面试遇到的困难归因于内部可控因素,女生比男生更突出,反映出毕业生对求职具有较高的期望和努力的意愿(见表3)。
二、高校畢业生线上求职与线下求职的区别
(一)毕业生成为就业信息安全主要责任人
在疫情发生前,高校通过招聘会、宣讲会等线下方式为毕业生提供双向选择的求职机会,高校承担了审核用人单位资质、鉴别就业信息真伪的主要责任,为毕业生创造安全、有序的就业环境。而在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以后,学校不便开展大规模线下招聘,毕业生开始通过各种线上渠道求职,确认招聘信息的真实性、鉴别用人单位资质的有效性、判断劳动合同的合法性等均由毕业生自行完成,毕业生成为承担信息安全的主要责任人。在线上,求职者无法通过面对面沟通获得对招聘单位的感性认知,也不能通过即时沟通了解自己想要的信息,加上网络沟通的远程性、虚拟性,这些都使毕业生在确认招聘单位身份和信息真实性上更为不易。从这一点看,和线下求职相比,线上求职在了解就业政策、熟悉就业情况、掌握求职流程和法规等方面对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随着线上求职的风险增加,高校的求职工作安全管理难度增大。
(二)毕业生求职范围更广但有效求职行为不多
线上求职信息数量更多,即时性更强,所有的招聘信息均可通过互联网查询,为毕业生提供了非常广的求职范围,毕业生不断拓展求职区域,跨地域就业明显增加,促进了人才的有效流动和配置。同时,线上求职有助于打破时间、地点的限制,降低求职成本,便于毕业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和多家单位联系求职。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线上求职成为减少跨地域流动、拓宽求职范围的主要渠道,提高了求职的安全性、实效性。但也由于线上求职范围广、成本相对较低,很多毕业生抱着“不要错过”的念头广投简历、报名求职,但并未形成确定的就业意愿,而是在多家就业单位中权衡筛选,因此出现了通过简历筛查或资格审查后却未参加后续考试,或是因多家单位考试时间有冲突而有所取舍的情况,有效的求职行为不多。
(三)毕业生的网络信息能力成为其求职结果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线下求职模式下,用人单位与求职者面对面交流信息,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应试能力是求职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随着就业模式转变为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就业信息来源渠道广、数量多,需要毕业生自行搜索、收集与个人求职意愿相关的就业信息,甄别信息的有效性;参加线上招聘会、与用人单位在线传输信息、参加测试等环节,均需要毕业生具备相关的网络信息能力。和线下求职相比,良好的网络信息能力已成为帮助毕业生有效充分获取求职信息、确保求职过程顺利的重要因素。
三、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校线上就业服务体系建构
(一)完善网络信息服务,筑牢线上求职支持基础
高校要不断完善校园网络求职环境,通过建设就业信息网站以及开发相关的小程序和APP等方式,打造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快速、及时、精准推送招聘信息。深度结合新媒体技术,紧跟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潮流,充分利用大数据,将融媒体技术应用于收集和传播就业信息,丰富信息传播载体,积极丰富线上双选会、线上宣讲会、个性化就业信息推荐等服务形式,为毕业生创造及时了解就业形势、岗位需求以及有效参加线上招聘会的良好环境。以更加生动的多媒体手段向学生传递正确的就业思想,运用多元化的网络综合体来加强校、企、生三方的互动交流,确保就业信息的双向互通,促进用人需求和就业需求的双向动态平衡,高效开展就业服务工作[3]。
同时,针对线上招聘平台多、信息海量的现状,首先要培养毕业生良好的获取、整合、管理信息的能力。教育引导毕业生保持积极心态,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求职模式。其次要使毕业生熟悉相关的招聘平台和就业信息网站,具备对复杂信息、重复信息的筛选能力,根据求职需求精准检索到相关岗位信息,提高信息检索效率;能通过多平台认证、查询用人单位资质证明等方式,提高对信息的甄别能力,有效判断各大平台招聘信息的真实性。此外,引导毕业生增强信息保护意识,对简历、身份证号码、住址等个人信息要做好安全维护;教育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要恪守网络道德,确保个人信息真实、个人简历原创,不发表不当言论,维护线上求职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就业咨询指导,优化毕业生求职简历设计
线上投递简历是当前毕业生使用频率最高的线上求职方式,在常用的线上招聘平台、招考网站等提交简历是求职第一关。和线下求职相比,线上投递简历大多为单向沟通,招聘单位主要通过毕业生提供的信息判断其能否胜任岗位。因此,毕业生的简历要能充分展示自己的特质和能力,呈现出较高的人岗匹配度,这是获得求职机会的重要前提。根据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模式,每种人格模式都有其相适应的职业类型。个人特质与工作要求匹配度越高,求职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高校要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关注个体就业需求,基于其生源地、实习经历、专业技能、求职意愿、家庭状况、求职能力等因素帮助毕业生明确职业选择方向,规划求职目标,减少盲目、冲动、跟风等非理性择业行为。根据毕业生的求职意愿,指导其根据求职岗位需求全面了解相关信息,对岗位所需技能、特质进行有效分析,提高简历的个性化,避免复杂、雷同,要简洁、有创意。同时,提高简历信息的有效性,突出与求职岗位需求相关的经历、能力,通过具体化、数字化、关键词等方式凸显重要信息和便于用人单位检索。为提高简历信息与岗位需求的匹配度,还要注意根据求职岗位的变化调整简历信息。通过有效的人职分析和简历设计,为线上求职打通最后一公里。
(三)聚焦核心能力培养,提升毕业生线上沟通表现力
在调查中发现,毕业生认为影响线上求职结果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分别为个人简历信息和语言表达能力。在线下,求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面对面沟通过程中,求职者的仪表形象、语言表达、非言语行为都会影响用人单位的评价和判断。在动态沟通过程中,非言语行为是判断求职者个性的重要因素,因此线下沟通效果受多维因素影响。而在线上求职过程中,受网络条件制约,求职者的仪表形象、非言语行为网络传输效果往往不佳,用人单位不便通过视频、聊天软件获得求职者整体形象和动态全程的清晰感受,简历信息成为用人单位决定其是否安排畢业生初试的主要依据,而其语言表达能力成为影响其线上面试效果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在指导毕业生制作好简历之余,要聚焦提升毕业生的线上沟通表现力,重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让毕业生首先练习发音准确,吐字清晰,用语规范,优化语速和声调,以使其在网络沟通中达到良好的表达效果。其次可以开展模拟训练,训练毕业生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地组织观点和论据,措辞得当,对求职岗位所需技能、职责、事务有较为清晰的认知和分析。总之,要通过毕业生核心能力的锻炼和提升,改善其线上面试效果,提高其求职成功率。
(四)加强风险防范,完善法律政策咨询
线上求职为毕业生核实用人单位身份、确认用人单位相关信息的真实性、确认合同的有效性等增加了不便。高校要加强毕业生相关法律知识教育,为其平安就业提供保障,使其掌握劳动合同的相关法律知识,能有效鉴别劳动合同主体,不与不具备代理权或越权代理的主体签订劳动协议;提醒毕业生及时对协议签订过程中产生的电子信息和数据进行存证,避免发生内容变更或人为篡改。此外,高校应提高线上求职法律咨询服务能力,重点从用人单位资质审核、求职流程规范、签约内容合法等方面为毕业生提供求职法律咨询服务,降低毕业生线上求职的风险。
四、结语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线上求职逐渐成为高校毕业生求职的主要形式。而随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向数字化转型发展,线上招聘推动企业招聘逐渐从信息化过渡到数字化,将会成为未来新常态。高校要提高就业服务质量,为毕业生“云求职”提供良好的服务,确保实现保就业、稳就业、促就业的服务目标。
[ 参 考 文 献 ]
[1] 智慧足迹大数据.最新出炉!2021年全国大学生就业报告[EB/OL].(2020-06-30) [2022-02-21]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7984928205779506&wfr=spider
&for=pc.
[2] 苏伟刚.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共青团帮扶大学生线上就业情况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96-98.
[3] 王国宇,吕琳华.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高校云就业服务体系构建[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3):86-88.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