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前列甲酯栓预防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2-05-30 20:50王娜娜
健康之家 2022年1期
关键词:瘢痕子宫产后出血剖宫产

王娜娜

摘要:目的:探究卡前列甲酯栓预防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于我院行剖宫产术的瘢痕子宫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于胎儿娩出后给予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10U缩宫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舌下含服1 mg卡前列甲酯栓,手术结束后以直肠给药方式予以1 mg卡前列甲酯栓,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胎盘剥离时间、产后2 h、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住院时间以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胎盘剥离时间、产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预防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卡前列甲酯栓;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

瘢痕子宫指因剖宫产手术、子宫角部切除术、子宫畸形矫形术等手术损伤子宫肌,导致子宫切口处有瘢痕形成。瘢痕子宫再孕分娩时有瘢痕破裂的危险,故重复剖宫产率也相应增加,剖宫产术虽能降低瘢痕子宫患者瘢痕破裂的风险,但是因患者既往存在子宫手术史,导致其子宫肌纤维弹性较差,产后易发生宫缩乏力现象,而产后宫缩乏力又是引发产后出血的重要诱因之一。若瘢痕子宫患者发生产后出血,轻则会延长其产后恢复周期,重则会威胁其生命安全,如相关数据表明,产后出血致死率高达16%~32%[1]。因此,临床需积极探寻有效措施预防瘢痕子宫患者剖宫产后出血的发生。本研究探究了卡前列甲酯栓预防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12月于我院行剖宫产术的瘢痕子宫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年龄21~38岁,平均(28.19±2.05)岁;孕36~41周,平均(38.54±2.16)周;孕1~3次,平均(1.56±0.23)次。观察组年龄23~37岁,平均年龄为(28.23±2.01)岁;孕36~41周,平均(38.58±2.15)周;孕1~3次,平均(1.68±0.15)次。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O.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瘢痕子宫诊断标准;签署剖宫产术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肺功能损害者;存在卡前列甲酯栓过敏史或应用禁忌证者;治疗前1周内使用过前列腺素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

1.3 方法

患者于胎儿娩出后,给予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10U缩宫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舌下含服1 mg卡前列甲酯栓,手术结束后以直肠给药方式予以1 mg卡前列甲酯栓。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胎盘剥离时间、产后2 h和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住院时间以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术中出血量采用称重法测定,即使用前后分别对吸血纱布和产垫进行称重,术中出血量=使用后的量-使用前的量;产后2 h、24 h出血量的估算方法为: 胎儿娩出后,将羊水吸干净,记录吸引器瓶内吸入血量;产后出血的判定标准为:胎儿娩出后24 h内,患者出血量在1000 ml以上。

1.5 统计学方法

研究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用(±s)、(%)表示,进行t、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术中出血量及产后2 h、24 h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产后2 h、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胎盘剥离时间及产后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胎盘剥离时间、产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3。

3讨论

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瘢痕子宫患者剖宫产后易发生产后出血,常见出血原因为宫缩乏力、腹腔粘连、胎盘因素等。其中,由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占产后出血的57.1%。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剖宫产后会出现宫缩乏力,导致子宫肌纤维弹性降低,从而影响子宫肌收缩,进而易引发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腹腔粘连导致的产后出血占产后出血的28.6%,主要是因为腹腔内大网膜上含有丰富的动静脉网和小静脉,患者再次行剖宫产,术中牵拉会导致大网膜扭转、破裂等而出血。胎盘因素导致的产后出血占产后出血的9.5%,原因为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时,出现胎膜粘连、胎盘前置、胎盘植入等情况的风险升高,增加产后出血率。产后出血不仅会影响产妇患者的产后恢复,同时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因此,临床需积极探寻有效措施预防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沈企隆[4]等人研究中指出,产后出血是瘢痕子宫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导致这一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有软组织损伤、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腹腔粘连等,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宫缩乏力。

宫缩乏力是导致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故临床需及时给患者使用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预防或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缩宫素是临床常用促子宫收缩药物之一,该药物进入人体后,可结合缩宫素受体,促进钙通道激活和释放钙离子,从而能促进子宫迅速发生强直性收缩,对子宫肌层内血管产生压迫作用,进而达到止血的目的。然而药动学研究表明,缩宫素静脉滴注后可立即起效,用药15~60 min内子会逐渐增强宫收缩的强度和频率,然后稳定,滴注完毕后20 min,药效逐渐减退,且外源性的缩宫素半衰期在1~6 min。可见,缩宫素的作用持续时间和半衰期较短,从而会对其作用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瘢痕子宫瘢痕多处于子宫下段,而缩宫素對子宫下段肌肉的收缩作用并不明显,这一特点也进一步降低了其促进瘢痕子宫患者子宫收缩的效果。

近年来,卡前列甲酯栓被临床广泛应用于产后出血预防中,但是,关于其用于预防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研究相对较少。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的作用机理为:卡前列甲酯栓是一种前列腺素F2α的衍生物,主要作用于子宫肌肉,促进子宫平滑肌兴奋而引起强烈的收缩作用,从而使子宫收缩的幅度和频率加大,进而能发挥良好的预防出血和止血功效。且卡前列甲酯栓对妊娠各期子宫均可起到收缩作用,对促进晚期子宫收缩最为敏感。该药物可通过舌下含服、肌肉给药、静脉滴注、直肠给药等多种方式给药。其中,剖宫产时一般通过舌下含服给药,这种给药方式可不经过肠肝循环,从而能快速起效。剖宫产术后以直肠给药,主要是通过盆腔血管来缩短药物直达子宫的距离和时间,从而促进药效能在短时间内发挥。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卡前列甲酯栓在血中半衰期约为30 min,停药后血中药物浓度迅速下降至对机体无反应的水平,从而能有效避免患者用药后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且该药物不受子宫内膜受体和患者体内激素的影响,因此不存在个体差异的问题,能发挥稳定而持久的药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产后2 h、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胎盘剥离时间、产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6.36%)(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卡前列甲酯栓预防瘢痕子宫剖宫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确切。分析原因:对行剖宫产术的瘢痕子宫患者而言,因胎盘剥离会导致其子宫壁出现撕裂的血管,胎儿娩出后给使其使用卡前列甲酯栓能促进子宫平滑肌瞬间收缩,达到压迫撕裂的血管的作用,使局部血液凝固形成血栓和撕裂面的血竇快速关闭,进而有效止血。

综上所述,卡前列甲酯栓预防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患者胎盘剥离时间和产后住院时间,且毒副作用较少,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Zhang X Q,Chen X T,Zhang Y T,et al.The Emergent Pelvic Artery Emboliza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Obstetrical and Gynecological Survey,2021,76(4):234-244.

[2]祖元琪.卡前列甲酯栓预防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3):70-72.

猜你喜欢
瘢痕子宫产后出血剖宫产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研究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的切口位置选择手术观察
安全护理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中的实施效果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的产程观察及护理
不同给药方案对剖宫产术后出血产妇的心率及血压影响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米索前列醇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后出血的治疗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