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新宠,各学科教师不但用它营造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用它剖析重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使教学充满魅力。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结合教学,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新时代学生学习的需要,更是创新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与学习能力不可缺少的手段。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加入,它改变的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新的思想与认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结合起来,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思路,改变学生对数学枯燥、乏味的固有认识,也能通过信息技术集声、文、图、像的呈现方式,与对知识生动、形象的剖析,唤醒学生各个感官,满足学生视、听结合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同时,也能不断提升学生发展式学习的能力,促进数学教学的发展与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结合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表面化
由于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功能与教学特点不了解,他们在教学中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停在表面,总是不自觉地会陷在技术堆积,内容服务于形式的局面中,难以实现教学目的。
首先,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淡薄。笔者在观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发现还有一部分教师在信息时代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本书、一张黑板、一支粉笔,就是教学的全部家当。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缺少活跃的气氛,也容易使教师走进灌输式模式,使教师不自觉地就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角,导致学生被动学习,教学效率不佳。他们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只局限于应付一些公开课、评优课、观摩课上,在平时的课堂上缺少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更有甚者,这些公开课或者观摩课的课件,还不是自己独立完成的,是在其他教师的帮助下完成的。这不利于他们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对于信息化课堂教学来说更是一种阻碍。
其次,有些教师还错误地以为,信息技术只是一张电子化的黑板,把课本内容从黑板上挪到有声、有色、有图、有形的白板上,电子屏幕上,或者把单一、枯燥的板书换成各式各样、五彩缤纷的幻灯片等,就是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也是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结合的策略。在这种错误的、片面的认识下,教师是无法真正深入了解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并把它与数学学科结合在一起,找到完美的契合點,实现理想教学效果的。
(二)在教学中过分依赖信息技术
与表面化运用信息技术相反的是另一种极端,就是教师对于信息技术过分依赖与信任。这种现象的出现,根本问题还是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信息技术功能与它的教学价值,以为它能代替教师,能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
首先,滥用信息技术。虽然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确实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运用不当,它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如,形式大于内容,信息技术堆积,在有声、有图、有色、有形的展示中使教学流于形式等等,这都无形中制约着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合理地根据内容运用信息技术,是一种画龙点睛的作用,能优化教学过程,促进教学。但如果滥用,为了用而用,可能会成为画蛇添足的结果,不但影响课堂教学的流畅,连贯,还会淡化教学重点,影响教学效率。
其次,内容展示过于密集。无论是传统教学中教师借助板书的讲授,还是信息时代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课堂教学内容要是超过一定的量,使知识点过于密集,会影响学生的理解与接受。传统教学方法与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不同,在于教学方法,呈现方法,不在于内容的多少。而笔者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结合的教学中发现,有些教师错误地以为,信息技术承载量大,容量也大,教学方便,能更多地给学生传授知识,导致他们一节课给学生准备了过多的内容。比如,在“认识小数”这一节的教学时,教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出示了小数的概念,意义,然后又在多媒体上给学生展现小数学在生活中运用价值。又结合实例给学生分析、讲解,再到实际示范,短短的几分钟时间,似乎课堂课的重点讲完了,学生似乎收获也不错,反响也不错。但是细思之,课堂内容填得太满,使学生应接不暇,眼花缭乱,让教学陷入了从“教师灌输”到“机器灌输”的尴尬模式中,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影响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不重视教师信息素养、专业能力的提升
教师这个职业决定了他需要终身学习,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时代发展中不断变化的教育教学需要,也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但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发现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自己都不重视提升自己,在教学中随遇而安,逐渐地无法适应新时代的信息化教学,专业能力也难以应付教学需要。
首先,不重视信息素养提升。作为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但是有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技术的操作是漠然的。既不主动为了自己的成长,学习信息技术方法的内容以及它在教学中的运用,对于学校组织的相关培训也不积极参加。或者学校以为信息素养不属于教学范畴,在这方面的也没有培训教师的计划与意识。
其次,不重视专业知识与能力提升。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把它与小学数学结合起来,优化教学过程,实现高质量的教学目标。那么教师不但要有较高的信息素养以及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还要有超强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但由于认识的原因,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就失去了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工作之余不主动根据自己的短板或者不足进行学习、提升,对于学校组织的教师专业培训,教师交流学习等,也不积极参加,久而久之,导致自己的专业知识得不到更新,抑制了教学水平的提升。不但无法满足新时代学生的学习需要,更难以为推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发展出一份力,弱化了自己在教师这个职业中的价值。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结合的教学策略
(一)通过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现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发现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仅限于教师的教学,局限于课堂,如运用多媒体设计课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有趣的导入、小结等等,却忽视了,信息技术对于学生学习方法与能力提升,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有效预习
预习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于学生的有效学习,课堂的有效教学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预习这个环节教师如果安排合理,引导有方,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我们知道,过去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的预习只能靠教材,学生在预习环节碰到的问题,也没办法得到及时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而现在,有了信息技术的,它的无空间性、便捷性以及其强大的承载功能,丰富有趣的呈现方式,能帮助学生提升预习的有效性。比如,“认识小数”这一节的教学前,为了保证学生预习的有效性,实现课前先学的目的。教师可以结合教学重点,给学生制作预习的微课,用有趣的设计感,生动的画面或者动画,引导学生认识小数,以及小数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等等。并结合微视频以及教学重点,给学生设计预习任务。这样不但能使学生在独立预习的过程摆脱枯燥感,也能保证学生预习的有效性,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打好基础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数学教学。
2.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师、同学交流
过去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一离开学校,与教师、同学的交流就被阻断了,更别说随时随地向教师请教学习问题了。然而,在信息技术时代这一切都不再是障碍,学生不但可以随时通过QQ,微信与同学进行交流,缓解学习压力,满足学生心理渴望交流,拥有同伴的需求,保证学生心理健康,让学生的成长拥有更多的快乐。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些现代化的交流方式,向老师请教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不过夜,从而帮助学生及时化解学习障碍。比如,在“认识小数”的学习中,如果在课堂上有些学生还是没有明白小数在我们生活中到底有什么作用时,学生就可以在家长的引导下通过微信或QQ群与同学交流讨论,让同学谈谈小数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轻松帮助学生化解学习难题,巩固课堂知识。当然,遇到这类问题,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些渠道向教师请教,教师可以随时通过QQ、微信群,用语音或者视频,与学生进行无障碍的沟通,也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有了信息技术的便捷性,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但保证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也能及时解决学习问题,同时还能增强学生交流能力,互动能力,提升学生的共鸣感,为小学生更好地学习、成长打好基础,升华小学数教学的意义。
3.结合信息技术进行再学习
任何学科的学习,学生免不了要通过课下复习、再学习来巩固课堂知识,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过去由于条件限制,无论是学生的复习,还是再学习,都只能通过教材,借助课堂笔记进行死磕,别无他法。现在有了信息技术,不但方便了学生的预习、课堂学习,也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课下复习、再学习。比如,学生阶段性、单元性或中期的复习时,小学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在网络上找到自己需要的复习资料,满足学生的针对性、个性化的复习;或者学生可以在网上找到一些数学教师整理的复习知识点,方便学生更有效的复习,节约学生时间;再比如,學生在对课堂上的内容没有学透,还不理解时,可以通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微视频,在课下根据自己的不足与短板随时进行再学习,直到学生学透,弄懂课堂知识,帮助学生扫清学习障碍。可见,只要教师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结合的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化学习的意识,传授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信息化对于学生学习的帮助,学习能力的提升,绝不亚于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二)运用多媒体剖析难点,增强学生理解
小学数学虽是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感兴趣,容易入门,也能轻松学好数学的。但是对于大部分刚接触数学的小学生来说,有些抽象的内容还是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化解知识难点,赶走学生的消极情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用个性化的,风趣幽默的语言进行讲解或者借助实物辅助教学,现在的信息技术,也是解决这种抽象性难点的最佳手段。
比如,四年级第二学期“观察物体(二)”,其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根据某些物体的形状,判断观察的方位,并根据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形状,画出原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但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这是个难点,没有形象的,能给学生空间感的实物,很难培养学生空间观念,保证学习效率。为此,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图形,然后让学生试着从它的不同位置观察它:
学生1:从前面看它是上下两层,上面一层只有一个小正方形,下面一层是3个小正方形摆成一行。
学生2:从上面看到的是前后两层,前面一个小正方形,后面3个小方形摆成一行。
学生3:从左面看,好像也是上下两层,下面2个小正方形摆成一行是一层,上面1个小正方形是一层。
……
在与学生互动、交流过程中,作为教师既要引导,也要指点,鼓励。为了肯定学生对这一抽象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把学生心中观察到的图形,展示给学生,强化学生理解,肯定学生的思考。
如此,既能化解观察图形的抽象性,增加学生的空间感,也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以保障。
(三)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由于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认识不全面,对它的教学功能,运用价值不熟悉,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时,总容易陷入技术堆积,走进内容为形式服务的悖论,反而使课堂教学华而不实,没有效率,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事实证明,要想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质量,有效率,教师就要做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不要为了迁就形式,而打破内容的系统性,结构性,使内容失去连贯性,影响学生理解。
首先,教师要深研内容,在明白课堂教学目的基础上,设计内容,再为内容选择信息技术辅助手段,如多媒体、电子白板等,总之要让形式服务于内容,使内容更生动、更形象地展示在学生前面,便于学生理解,也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其次,教师要了解学生。我们知道课堂教学内容是为学生服务的,形式又是为内容服务的,那么在运用信息技术设计课件或者教学前,一定要了解学生学情,学生需要,使课件吸引学生,还要达到教学的目的,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同时,获得更多的学习渠道,学习方法,从而实现内容、形式、学生、教学的完美结合,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比如,“观察图形(二)”,借助多媒体的呈现形式,就能化解观察图形的抽象性,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展示中,看到图形与空间的关系,使形式与内容完善地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感,想象力,实现了课堂教学目的。
三、结束语
总之,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要有信息化的意识,并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操作信息技术的能力,以便在教学中挖掘信息技术功能,使其与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完美契合,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也唤醒学生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学习的意识,从而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品质,升华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罗伟刚 甘肃省清水县小泉学区周家教学点
参 考 文 献
[1]周伟宾.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影响及策略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9(3):92.
[2]段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实践与探索[J].试题与研究,2020(11):177.
[3]吕润.推进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深度融合[J].科学文汇(中旬刊),2020:131-132.
[4]朱艳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融合的层次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20(4):45-47.
[5]林清高.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8,20(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