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近朱
2020至2021年,各国央行持续释放的货币刺激高达10.4万亿美元,极大提振了全球消费者购买力,世界商品需求飙升。以东盟国家为代表的商品供给端经济体受困于疫情导致的开工不足和生产任务堆叠,产品供给跟不上需求,引发消费品进口大国货品短缺。
疫情期间全球电子产品需求量大增,因芯片短缺致使出货量无法达标。马来西亚承接全球近2/3的芯片封装测试工作,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汽车引擎组装和测试地之一。德尔塔毒株流行后,马来西亚的供应链中断可能将芯片供应的不确定性延长至2022年。日本汽车制造商在越南等东盟国家的多个零部件生产工厂开工率下降,供货量骤降。事实上,各国制造商在东盟的工厂普遍产量锐减,不少企业被迫将产地转向新加坡、中国等疫情控制较好的邻近国家,亚洲的产业链、供应链出现“自适应”调整,缓解了短缺经济向全球施加的负面影响。
然而,美国等货物进口大国的集装箱货运港口效率低下、人手不足,商品短缺形势依然严峻。美国的洛杉矶港和长滩港每年承接美国1/4以上的进口货物。2021年10月,洛杉矶港和长滩港受传统作业流程所限,海上滞留货轮数量达到73艘的峰值,供应链危机爆发。船东协会BIMCO(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预计,到2022年夏季美国的集装箱货运才可能恢复常态。
全球去碳化也是造成短缺经济的深层次原因。去碳化是全球大势所趋,迄今共有38个经济体正式提出本国碳中和目标实现时间表,大部分国家计划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中国预计在2030年前和2060年前分别实现碳达峰及碳中和。在新能源未能全面满足需求,碳减排任务迫在眉睫的情况下,全球传统能源市场发生供应短缺。2021年,全球原油库存量仅为通常水平的94%,欧洲天然气库存量是通常水平的86%,印度和中国的煤炭库存量低于通常水平的50%。2021年5月起,原油、煤炭、天然气的整体价格上升了95%。2021年10月初,欧洲天然气现货价格涨幅高达60%。中国一些省份为恪守环保要求,不惜中断煤炭发电,彼时又逢东盟部分产业回流中国,相关企业生产任务繁重,一度导致拉闸限电频发。全球运输费用和科技产品零部件不断涨价,吸引资本扩大产能,这同样需要挤占能源,引发短缺。
贸易保护主义是短缺经济的又一深层原因。各类贸易政策不仅专注于经济有效性,还从地缘政治竞争角度出发,为贸易对手方设定严苛的贸易条件。比如,美国拜登政府延续特朗普政府对华平均关税19%的政策,仅承诺相关企业可以申请豁免,最终美国从中国进口的货物价格高企,伤及美国民众利益。与贸易保护主义紧密相关的经济民族主义加剧了短缺经济的严重程度:如英国自脱欧后,卡车司机短缺问题愈加严重,印度煤炭短缺部分归咎于不当的进口管控等。
短缺经济短期内恶化供应链危机、加剧通胀。当前,世界大部分国家的通胀率都高于央行设定值,英国和欧盟的通胀率超过3%,美国超过5%。高通胀为世界经济前景带来巨大不确定性。简而言之,短缺经济是由疫情带来的短期供需矛盾、资源要素流动不畅、新旧能源更新不够及时、综合性信息基础设施迭代不够迅速等因素交织叠加而成的问题。全球必须携手找到应对之道,才能逐步将世界带离窘境,进入更高质量的生产生活状态,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数字经济能大幅增加社会供给,正逐步成为大國经济增长极。中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中国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规模、信息和通信技术产品出口规模最大国家。大数据、云计算中心建设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发展迅速,企业数字化进程加快,数字经济规模和体量持续扩大。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白皮书(2020年)》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由2.6万亿元扩张至35.8万亿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从14.2%上升至36.2%。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接近5.4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数字经济促进数字贸易发展,数字贸易推动数字经济前进。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数字服务贸易(出口)规模达到31925.9亿美元,逆势增长3.75%,占全球贸易比重上升至12.9%。2020年疫情暴发后,数字贸易加速发展,2021年数字贸易仍在世界经济复苏中发挥重要作用。电子商务是数字贸易的一种统计口径,能够反映一国数字经济发展程度。我国数字贸易发展迅猛,2019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4.81万亿元,网上零售额10.63万亿元。2016年开始,我国电子商务从超高速增长期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期,跨境电子商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19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商品总额达到1862.1亿元,是2015年的5倍(年均增长49.5%),当年同比增长38.3%;其中出口为944亿元,进口为918.1亿元,出口量首次超过进口量。
数字经济企业积极创新,提升社会运行效率。亚马逊和网飞分别使用即时数据(instant data)监测货物运输情况和计算痴迷于《鱿鱼游戏》的人数;Visa和Square记录消费模式;苹果和谷歌跟踪个人位置移动;OpenTable每日发布餐厅预定信息。疫情推动各国政府和央行借助数字经济企业的海量数据,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从事包括监控酒店预订和追踪卡片支付在内的有益社会进步的实验。与数字经济企业高度相关、无处不在的数字设备、传感器、快速支付越来越便利各国政府精准把控经济状态,做出正确决策。事实表明,数字经济可以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快捷流动,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加速融合,帮助市场主体重构组织模式,实现跨界发展,打破时空限制,延伸产业链条,畅通国内外经济循环。可以说,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堪为短缺经济纾困之道。中国数字经济企业应追随国家大政方针,除积极参与抗疫外,还要发挥数字经济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的特征,从改造典型传统产业和场景、构筑新型金融基础设施、打造绿色金融入手,助力纾解短缺经济之困,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
沿“一带一路”打造智慧港口,助力全球供应链的智慧化改造。集装箱承载了全球货物运输量的1/4,占据货物运输金额的3/5,堪为全球供应链和全球化的润滑剂。港口是集装箱的重要归集和装卸场所,港口工作效率和智能化水平对以集装箱海运为中心的供应链极为重要,对全球供需市场影响深远。
传统港口亟需借助物联网、传感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施改造,升级为智慧港口。智慧港口通过透彻感知、广泛连接、深度计算港口供应链各核心的关键信息,实现港口供应链上各类资源和各参与方无缝连接与协调联动,对港口管理运作做出智慧响应。
中国数字经济企业实施数字驱动的场景化创新,打造的智慧港口解决方案,提高了港口作业效率,对畅通全球供应链作用巨大。华为公司2018年起深入参与中国多个智慧港口建设。青岛港、天津港、宁波舟山港、深圳妈湾港、厦门远海港等10个5G智慧港口示范项目均已落地。青岛港集装箱码头是亚洲首个由5G网络支持的完全远程操控港口,借助5G网络和远程控制系统,实现了无人抓取和运输集装箱,装载速度领跑世界。港口内每个吊车平均每小时处理39.74个集装箱,整个港口9小时内能处理1800个集装箱,极具竞争优势。
2021年华为推出智慧港口解决方案,利用5G 技术,推动港口信息化、自动化,帮助港口持续升级,打造“安全、环保、高效”的智慧港口。预计中国会加快智慧港口建设步伐,将自有标准和规则的解决方案推广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东盟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与中国山水相连、命运与共,同中国一道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区域。东盟各大港口皆位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岸,扮演着集装箱运输枢纽角色,对全球供应链影响深远。中国数字经济企业适宜以华为标准和规则为基础,介入东盟各国智慧港口建设,围绕智能理货、智慧闸口、车路协同、远程操控等典型性港口场景,开发各类应用,协助提升港口效率。
中国数字经济企业还应介入“一带一路”沿线中资企业参与建设的港口,如瓜达尔港、比雷埃弗斯港等。中国正在大力研发6G技术,预计最快将于2030年投入商用。6G比5G快10倍以上,有望实现全自动驾驶、高清虚拟现实、全球互联网连接等。这些应用皆有助于智慧港口解决方案的迭代,强化全球供应链韧性。
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调研了涉及9项6G核心技术的约2万件相关专利申请,发现在6G专利申请量榜单中,中国高居榜首,占比达40.3%。这意味着中国将在6G行业标准制定方面拥有更大话语权。
中国数字经济企业应跟随相关标准和规则的进化,及时推出和更新智慧港口的产品和服务,推动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智慧港口并行发展。比如,智慧港口解决方案加速了港口内部海量物资流、资金流、商品流、信息流、人员流和能源流的运转,激发了港口内部各场景对金融支付服务的需求。
银联“云闪付”、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中国金融科技品牌可趁势进入相关港口,在相对独立、自成体系、运营成熟的港口环境中得到受理,产生的外溢效应则带动港口外部数字经济变迁,与当地同业一道,串联起“一带一路”沿线产业链和供应链,再向世界其他国家和区域推广,逐步升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大力加强跨境支付系统建设,服务数字贸易。数字贸易与数字经济相伴而生,共同发展。中国的数字经济相关企业和机构应加快建设智能敏捷、绿色低碳的新型跨境支付系统,打通跨境数字贸易“大动脉”,借助数字贸易,推动数字经济进步。
2015年,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以下简称CIPS)上线运行,向境内外系统参与者的跨境人民币业务提供资金清结算服务,为人民币国际化铺设“高速公路”,是符合国际标准的重要金融基础设施。
CIPS参与者数量不断增加,业务量稳步攀升。到2021年5月,CIPS共有1171家参与者,覆盖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业务实际覆盖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3400多家银行法人机构。2021年中,CIPS标准收发器企业版正式上线。来自北京、上海、山东、辽宁等地的多家企业客户通过标准收发器企业版办理跨境人民币收付款业务,累计支付金额达1.51亿元,覆盖香港地区、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南非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相较美国主导的跨境支付系统SWIFT,CIPS规模尚小,存在较大不足。2020年,全球跨境流转资金高达140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总量的152%。这些资金中有90%经由SWIFT系统流转。SWIFT成员机构高达11000多家,每日相互间联络约4200万次。2020年,CIPS共计处理人民币交易金额7万亿美元,仅为SWIFT交易处理总金额的5%,CIPS仍使用SWIFT作为主要报文渠道,亟需加强建设。
CIPS应实现与东盟国家支付系统间互联互通。东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企业在东盟的业务蒸蒸日上,跨境电子商务尤其兴盛,人民币跨境清结算需求与日俱增。东盟正逐步落实国家间支付系统互联互通。2020至2021年,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先后将本国快速支付系统PayNow与泰国PromptPay系统、马来西亚DuitNow系统相连接,便利新泰、新马间企业和民众实现跨境无缝转账和清算。新加坡是东盟金融最发达国家,其支付系统有望与其他全部东盟国家支付系统联通。CIPS可先与新加坡支付系统实现联通,再经由新加坡与其他东盟国家联通,最终达致与东盟所有国家金融基础设施的联通,做大CIPS交易量。
CIPS还应参与境内人民币离岸交易市场建设。目前,仅交通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和招商银行有权开展境内人民币离岸交易业务。截至2020年末,上述四家银行的离岸总资产为689.1億美元,2020年全年的离岸国际结算资金量为6585.6亿美元,约等于同期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4.2%。CIPS可为上述四家银行的境内人民币离岸交易业务设置特别通道,便利相关资金清结算。CIPS可与上述四家银行合作,形成境内人民币离岸交易清结算解决方案,成熟后即向从事该业务的其他金融机构推介。
CIPS也应服务数字人民币跨境清结算。数字人民币已在国内零售市场铺开试点应用,截至2021年6月30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超过132万个,覆盖生活缴费、餐饮服务、交通出行、购物消费、政务服务等多个领域。截至2021年10月已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1.4亿个,企业钱包1000万个,累计交易笔数1.5亿笔,交易额接近620亿元。
跨境使用是数字人民币的未来发展方向。香港地区是最大的境外人民币离岸交易市场,又逢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热火朝天,CIPS应与香港金融管理局(以下简称“金管局”)紧密合作,探讨数字人民币的跨境清结算。金管局一直致力于数字港元的研发,2019年与泰国央行联合发起Inthanon-LionRock项目,研究批发层面数字港元在跨境支付方面的潜力。2021年项目更名为“多种央行数字货币桥”(Multiple CBDC Bridge,mBridge),参与方增加了阿联酋央行、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2021年6月,金管局以批发层面数字港元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启动e-HKD项目,研究零售层面数字港元的可行性。2021年10月,金管局与中国人民银行合作,推动数字人民币在香港地区测试。CIPS应率先在大湾区实现数字人民币的跨境清结算,提升数字人民币跨境清结算效率,同SWIFT系统形成竞争,避免美国利用SWIFT系统实施“长臂管辖”,降低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安全隐患。伴随中国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以及中国参与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即将生效,CIPS理应加大亚太市场开拓力度,争取接入更多机构和个人客户。
建设绿色金融市场,服务碳减排目标。去碳化是全球性课题,各行各业都应参与,金融界责无旁贷。绿色金融市场主体不仅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和企业,也涵盖个人消费领域。数字经济企业多以TO C业务起家,长年致力于构建高速泛在、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积累起海量数据,对个人消费业务熟极而流,是建设绿色金融市场的关键参与方,能为去碳化进程效力。
不少国家和机构都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2011年,韩国环境部宣布,民众使用“绿色信用卡”购买环保产品或以绿色方式出行皆可获得积分,用以兑换现金或享受消费折扣。韩国友利银行推出与自行车绑定的绿色储蓄产品,客户以书面形式承诺骑自行车上下班或刷信用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即可获益。西班牙桑坦德银行推出“一卡”(One Card)设计,计划到2025年使用可循环材料制成面向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等市场发行的所有借记卡和信用卡,年均减少1000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符合桑坦德银行到2025年接近零碳排放的承诺。荷兰数字银行Bunq的Bunq Easy Green账户用户每消费100欧元,Bunq就向伊甸园植树造林项目(Eden Reforestation Projects)捐赠一棵树,迄今已种植500万棵树,相当于抵消了纽约与巴黎之间160多万架次航班产生的碳排放量。
2022年起,Visa环保权益(Visa Eco Benefits)项目向全球发卡机构推出绿色套餐,包括碳足迹计算器、持卡人抵消碳排放的能力、可持续使用的卡片材料、向环境团体捐赠等。万事达卡为客户提供数字工具、鼓励客户选择环境友好型服务、发行替代性材料制成的卡片,并在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期间宣布2040至2050年零温室气体排放路线图。
中国数字经济企业同样身体力行。2021年8月中国银联联合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商业银行,共同发布银联绿色低碳主题卡产品。产品包含企业版及个人版两套体系,以银联交易系统中企业和个人交易行为数据为计算基础,构建银联绿色低碳积分体系。产品助力企业碳中和转型,并根据用户绿色消费行为贡献,打造银联绿色低碳卡动态权益体系,向企业和社会大众传播碳中和概念。在全球去碳化大背景下,中国数字经济企业应协助中国人民银行,改变目前由各部门单独发布绿色金融标准的机制,构建完备、统一的国内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搭建合理的政策框架,引导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团体标准等各层面标准相互补充,最终形成国家层面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与国际同业相互衔接,争取尽早在香港地区和上海建成零排放国际金融中心,引领全球绿色金融发展新风向。中国数字经济企业的国际化程度普遍很高,疫情后的“走出去”脚步以及业务扩張势头必然加快。中国数字经济企业应借此机会,与国际同业广泛合作,不断吸收国际标准的前沿成果和最佳实践,积极宣传国内做法,推动中外绿色金融标准趋同。
狙击短缺经济,中国数字经济舍我其谁。
作者供职于银联商务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