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中心大局 聚焦主责主业 推进新时代农民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

2022-05-30 18:40胡永万
农民科技培训 2022年10期
关键词:农广校高素质农民

胡永万

2022年全国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现场会暨教材建设座谈会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有关部署和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农业农村部一号文件部署要求;总结交流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和教材建设工作经验做法,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和教材建设工作,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创新思路、担当进取,推进新时代农民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

一、回顾总结新时代农民教育培训的成效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级农广校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指导下,深入贯彻中央关于乡村人才振兴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农业农村发展中心任务,协调推进农民教育培训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各层次人才培养协调推进。各级农广校体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学宗旨,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教育、农民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农民和知农爱农实用人才,有效纾解了“谁来种地”“谁来振兴”等問题。十年来,累计培养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层次农民近78.7万人,其中大专及以上近16.4万人;承担各类农民培训专项工程,系统培训农民1049万人,其中高素质农民422.3万人;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5亿多人次;开展产业扶贫教育培训,培训贫困农民477万人次、产业扶贫带头人190万人次;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8万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二)现代远程教育创新发展。围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需要,开发贴近农民生产生活实际、符合农民视听习惯的广播电视节目,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播《三农早报》《乡村讲堂》广播栏目和《田间示范秀》电视栏目,在中组部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播出《农业生产经营》节目,传播了三农政策,普及了农业科技,收听收视效果良好。在农业农村部官网开设“农科讲堂”专栏,大规模开展农业科技人员知识更新远程培训,通过直播培训和异步点播培训人数超千万人次。在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上建立在线学习平台,开设六大课程体系,涉及20多个门类,发布课程资源近8000个,极大丰富了农民在线学习资源。建立云上智农APP、农广在线APP、农广新天地公众号等10多个新媒体矩阵,服务农民教育培训,其中云上智农APP注册用户650万人,抖音农广新天地粉丝量达到14.5万。当前,正在加快推进集广播电视、媒体制作、线上教育、宣介推广于一体的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大课堂建设,着力构建以服务农民教育培训为主体的广校体协融媒体中心,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三)教育培训主体地位得到巩固。去年,科教司以函形式,明确农广校长期承接和配合主管部门做好前瞻政策研究、建设培训体系、项目过程管理、培训支撑服务、信息化建设等工作,今年根据部里统一安排,中央农广校与科教司共同研究签订了5项权责事项目录,这为农广校各项工作开展提供支撑保障。各级农广校配合科教主管部门,做好高素质农民培育顶层设计,积极承担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承担任务占全国任务总量的五成以上,巩固了农广校高素质农民培育专门机构主体地位。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全力确保农广校由农业农村部门主管的体制不变、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性质不变、五级体系的办学格局不变,确保农广校的工作职能不丢、体系链条延伸、为农村农民服务职能加强。目前,中央、省、市、县四级建制、五级办学体系保持稳定,全国有1所中央校、34所省级校、264所市级校、1753所县级校,依托各级农广校建立1205个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依托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涉农企业等建立17308个农民田间学校,基本健全的农广校体系为大规模开展全国性农民教育培训提供了重要支撑,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四)形成中国特色的办学模式。坚持以提高农民素质能力、办农民满意的教育培训为根本标准,深化教育培训的内涵。创新培养模式,形成了“送教下乡、农学交替、弹性学制”的农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一点两线、四大课堂、全程跟踪”的农民培训模式;“村庄是教室、村官是教师、现场是教材”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模式,引领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创新发展。强化师资培育,开展全国共享师资队伍建设,推介农业创业培训师资、农业经理人培训师资、乡村振兴实践指导师共187人。加大基层农广校校长、师资和教学管理人员培训力度,不断提升队伍能力水平。研究编制全国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建设规划,分批推出精品经典教材,着力构建通用教材、区域教材、特色教材工作体系。突出实践育人,建立全国共享农民田间学校,依托农民田间学校办学,引导农民学、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赚,做到一技在身、一证在手、一条富路,提升了农民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

(五)事业发展载体平台不断拓宽。从2016年开始,每年研究发布《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报告》,全面、科学、准确地反映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情况和发展水平,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提供指导。持续开展区域调研督导活动,研究提出农民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路径举措。按年度举办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论坛,展示农民教育培训成果和农民风采。举办面向农民的职业技能大赛和全国农民体育健身大赛等,为农民展示交流技能搭建平台。成立农民教育培训和农业农村人才培养研究智库,与体系共同开展研究,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有的已转化为中央相关文件等决策参考。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发展典型系列宣介活动,充分利用“一报一刊一网一微”加大宣传力度,推广一批优秀典型,有效推动农民教育培训事业高质量发展。

十年来,广校体系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李克强总理对中央农广校建校40周年作出专门批示,对取得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唐仁健部长及张桃林副部长、刘焕鑫副部长都高度评价。各项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各级联合办学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各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也是各级农广校广大教职员工的团结协作、奋力拼搏的结果。农民教育培训的实践发展启示我们:一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聚焦农业农村发展,将农民教育培训纳入三农工作统筹谋划,围绕农业农村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积极推进,培养符合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农民。二要坚持以农民为中心。尊重农民意愿,满足农民需求,顺应农民生产生活规律和学习特点,大力培养高素质农民,强化农民职业教育和学历提升,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办好农民满意的教育培训。三要坚持体系协同发展。坚持政府主导,坚持公益性办学定位,坚持服务农民的办学宗旨,推进全社会参与,统筹各类资源办学办事,形成强大合力与良好氛围。四要坚持提升质量效果。明确教育培训对象群体、层次和重点,创新教育培训模式,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质量效果评价和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确保教育培训提质增效。

二、谋划推进广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

当前,三农工作重心已经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关键之年。农广校体系要按照“农民教育培训的主体力量、三农政策宣传的重要窗口、农村农民服务的有效渠道”的发展定位,谋划工作具体举措,推进农民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作出新的贡献。

(一)坚持围绕中心,在服务大局中担当作为

一方面,聚焦农业农村中心工作。按照“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工作定位,聚焦“四稳四提”工作布局,积极参与稳产保供等中心工作,在服务中心中担当作为。中央农广校参与农业农村部“下沉一线包省包片夺夏粮小麦丰收”工作,深入基层指导调研,体系上下积极参与“科技壮苗”专项行动、开展冬春农民大培训、助力“三夏”生产等工作,强化农业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助力夏粮丰收。张桃林副部长对农广校开展冬春農民大培训助力“三夏”生产作出专门批示,指出全国农广校体系通过积极开展农民培训,在助力“三夏”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不少好做法好典型值得总结宣传。

另一方面,配合主管部门强化支撑能力。配合科教主管部门,发挥好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职能,协助做好高素质农民培育等顶层设计,配合主管部门做好前瞻政策研究、培训体系建设、项目过程管理、培训支撑服务、信息化建设等工作,参与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等,巩固农民教育培训主体地位。各省农广校应主动入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承担和服务农业农村部门各项工作,及时了解、跟进上级工作部署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来开展工作。有为才有位,有位才能有更大作为,在三农事业发展大局中真正体现农广校重要作用和自身价值。

(二)聚焦主责主业,推进教育培训创新发展

一是突出高素质农民培育。积极承担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分层分类分模块开展全产业链培训。全面推进农广校高素质农民培育质量效果评价自评复评工作,持续跟踪培育效果。要围绕大豆油料生产、“菜篮子”产品保供等开展农民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等广普性培训,将高素质农民的培训和广普性的实用技术培训结合开展,带动广大农民共同发展。

二是稳步推进农民职业教育。农民职业教育是我们长期以来坚持的立校之本,要紧抓不放。目前,农民中等职业教育仍然面临发展改革的瓶颈,近两年,全国19个省28个县开展中等职业教育试点改革,取得很好的成效,要继续以实施家庭农场职业能力体系为载体,深入推进农民中职教育教学试点改革,聚焦新三型课程和四灵活教学编排机制,强化思政课程,强化农民职业教育专门类型定位。同时要探索推进短期培训、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衔接。各省要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实践,在提高农民技术水平同时加快提高学历层次。

三是扎实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训。今年我们还是105期培训班,受疫情影响目前才刚刚启动。下一步任务十分艰巨,要办好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培训班,安全有序实施好、实施完培训任务。要完善示范培训年度测评工作,推进带头人助力乡村振兴服务行动。要发挥好示范培训基地带动作用,承接更多教育培训任务,带动农业农村人才培养工作开展。

四是加快农业远程教育融合发展。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广泛应用推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广泛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农民教育培训成为当务之急。加大在线学习资源开发力度,持续做好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建设运营工作,加强云上智农APP、农广在线APP、农广新天地公众号建设,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线上学习高质量发展。坚守农业广播电视教育阵地,积极创新两档广播节目,全力保障《田间示范秀》《农业生产经营》两档电视节目日常制播工作。加大融媒体工作力度,促进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在内容、手段、形式上的深度融合,加快构建以服务教育培训为主体的融媒体中心,探索更主动精准地对接农民教育培训的工作转型新思路。

(三)加强体系建设,夯实事业发展基础根基

一要强化顶层设计。抓好《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关于落实“十四五”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落实落地,继续推进出台《关于进一步发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作用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确保工作职能不丢、体系链条延伸、为农村农民服务职能加强。

二是坚持统筹发展。当前,农业农村发生了重大变化,要随着时代进步而进步,把握时代前进方向和步伐,不能停在过去的时光里来办今天的事。近年来,山西、河北、浙江、河南等省积极主动应对,使机构保留、职能拓展、编制增加、经费保障,为开展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值得各省学习借鉴。

农广校体系要客观理性地认识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建立新的体系建设观,争取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支持,主动对接一切有利于农民教育培训体育的资源,本着不为所有、但求所用的思路,着力搭建农民交流平台、师资共享平台、体系工作平台,构建农民教育培训大体系、大格局,推进智体融合、文体融合,不断深化事业发展内涵,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民教育培训创新发展之路。

三是夯实工作基础。编撰发布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报告,为农民教育培训提供指导借鉴。开展全国共享农民田间学校建设,不断延伸和强化农广校体系基层办学链条,构建全国农民田间学校网络。着力实施好师资队伍能力提升、农民教育培训内涵建设、精品经典教材打造推广、农民田间学校建设发展四项行动,研究编制《全国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建设规划(2023-2026年)》,分批推出精品经典教材,积极打造农广校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不断提升教育培训能力水平。

三、真抓实干凝聚体系担当作为履职尽责的智慧力量

唐仁健部长强调,中央农广校是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是全国农广校的龙头。只有推动全国农广校高质量发展,农广校体系才能肩负起推动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自身建设,在高效履职、高水平服务中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体现自身价值。

(一)强化党建引领,提升工作能力水平

一要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为党育人。农广校体系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好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学方向。开展好农民思想文化教育,宣讲好党的三农政策,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二要服务乡村振兴,始终为国育才。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开展农民教育培训,要解决农业农村发展最亟需解决的问题。要始终胸怀国之大者,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紧紧围绕乡村全面振兴需求,面向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培养人、增能人、育新人,加快乡村人才振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三要坚持农民主体,服务农民发展。要落实好以农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遵循农民学习和生产生活规律,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教育培训办到田间地头、送到农民家中,让每位农民都接受优质教育培训、能够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实现抱负和梦想,促进农民全面发展,使农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

(二)拓宽载体平台,深化事业发展内涵

一是搭建平台。组织开展分区调研活动,办好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论坛,依托论坛发布高素质农民发展报告、发布农民教育培训宣介,搭建展示农民风采和促进农民教育培训交流的平台。发挥好农民教育培训和农业农村人才培养研究智库及各省研究专家库等作用,共同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工作,为工作开展提供指导。二是办好大赛。依托现有平台和创新面向农民的职业技能大赛,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体育总局、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加快推进“十四五”农民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广泛开展全国农民体育健身赛事活动,积极拓展农民体育多元功能,提高农民身体素质,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生态宜居建设、农民增收致富、乡风文明建设,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三要加强宣传。各省农广校要积极参加全国十佳农民遴选、百名优秀农民教育培训学员评选等工作,选树一批优秀农民典型。深入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宣介活动,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全媒体融媒体优势,宣传推广各地涌现的典型模式和优秀农民,提升农民教育培训影响力,推动全社会更加关心关注农广校和农民教育培训事业发展。

(三)打造核心竞争力,推进农广校高质量发展

唐仁健部长在推进部属事业单位高质量发展工作会上提出,“打造核心竞争力,形成并持续强化不可替代性,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同时发展壮大自己”。推进农广校高质量发展,要巩固发挥好聚焦主责主业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部门单位联合办学办赛的组织优势、体系上下联动办学办赛的队伍优势、线上线下融合办学办赛的媒体优势、统筹促进农民全面发展的工作机制五方面优势,着力从四方面打造单位核心竞争力:

一是提高政治担当的引领力。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农广校办得好不好,领头人很重要。不管是省级校还是基层校,有一位好校长尤为重要。要勇于担当作为、勤勉干净干事,切实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团结一心带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二是提高建功使命的凝聚力。事业单位因事而生、因事而兴。我们要将主责主业全面切入服务乡村振兴大局、主动融入到稳粮保供、耕地保护、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部党组中心工作中,以干好事业凝聚起干部职工力量,推动单位更好更快发展,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三是提高创新融合的创造力。创新就是要推动教育培训、远程教育、广播电视、媒体资源、宣传推广等各方面工作理念方法举措上的创新;融合就是要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学历教育技能培训融合、全媒体资源融合等。统筹推进农民培训、学历教育、人才培养一体贯通发展,着力解决教育培训和媒体手段“两张皮”问题,推进农民教育培训的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四是提高履职尽责的战斗力。干部人才是事业单位的“重要多数”,要系统规划、多方培养、做好储备。着力打造好农广校体系校长队伍、专职教师队伍、教学管理队伍、媒体制作队伍、农民体育工作队伍等五支队伍,继续开展中央校与地方基层校互派干部挂职锻炼,体系联动共同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农广校体系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关于教材建设工作,我再强调以下几点:人教版问题插图教材舆情突发以来,部科技教育司组织专题会议部署关于加强教材安全工作等事项,要求各相关单位强化教材安全意识,完善教材相关制度,确保教材出版和使用等工作安全并尽快开展教材自查工作。我们要尽快开展自查工作,确保教材安全,做到万无一失。下一步,教材建设要坚决做好做实“四个一”。一是统筹教材开发,要树立全国“一盘棋”的工作思路。要统筹全局谋划、明确职责分工、找准优势特色、扬长避短,进一步优化教材布局,同时尽可能发挥中央、省、市、县的工作效能。中央农广校要加强通识课教材建设,围绕高素质农民培育目标,选择国家重点支持、通用性强、覆盖面广、培训需求大的领域开发通用教材,各省要结合本地产业发展情况,重点围绕当地区域技术开发教材,避免教材建设上下重复,促进通用教材、区域教材和特色教材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二是创新教材形式,要树立“一体化”的工作思路。不但要开发文字教材,还有开发配套音像教材、电子教材、网络教材,形成文字教材、声像教学资源、教学课件、网络学习资源等立体教材同期谋划、同步开发、同时发行、配套使用的工作局面。不但要开发传统教材,也要开发“手册式”新型教材,丰富教材形式,满足不同群体需求。三是建立教材标准,树立全国“一条线”的工作思路。强化关键环节标准建设,分层建立教材编写、修订、出版、印刷等标准,推动教材编写、出版、使用有章可循,用标准卡住底线,用标准提升上限。中職教育要做到基础通识课和专业能力课教材,统一使用中央农广校教材,产业专题课教材应选尽选中央农广校教材,确保统开专业和统开课程严格使用中央校统编教材;高素质农民培训公共基础、经营管理等通用课程原则上选用中央农广校统一开发的全国农民教育培训规划教材,内容适合的其他教材优先选用部省两级规划教材,提高培训质量;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公共课教材要全部选用中央校推荐目录教材,提高培训规范性。四是打造教材精品,要树立“一股劲”的工作思路。集中优势力量,面向重点人群、选择重点领域、突出重点任务,全力打造具有代表性、权威性的精品经典教材,打造农民教育培训教材的“拳头”产品。各省校指导各地尽快着手建立教材编写专门队伍,积极承担规划教材开发任务,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材编写团队、出版团队、发行团队,对教材编写好、出版好、发行好的团队及工作者要给予突出奖励,在评优评先中要优先考虑。

各级农广校要切实瞄准事业发展重点难点,谋事上要想得远一点、研得深一点,干事上要抓得紧一点、落得实一点,成事上要标准高一点、成色足一点,出实招求实效,共同推动新时代农民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大力培养高素质农民和知农爱农实用人才队伍,为加快乡村人才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农广人应有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猜你喜欢
农广校高素质农民
科技示范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加强教学质量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
加强教学质量 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
创新德法兼修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农民培训在县级农广校的组织工作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