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思教育视角下的合作学习路径之思

2022-05-30 17:30李峰
广东教育·综合 2022年10期
关键词:兴奋点设置思想

李峰

唤思教育着眼于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学生能够感受和参与的社会生活出发,通过教师的阶梯式引导,唤起学生的“思”,启发学生的“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激活学生绚丽多彩的生命,让学生得到满满的获得感。在唤思教育的影响下,笔者发现不管哪种教学模式都离不开学生的“思”,学生在观中思、听中思、说中思、读中思、写中思、活动中思。按照程度不同,我们可以把“思”分为思考、思维、思想。思考是认识的起点,思维是认识方法和过程,思想是认识的成果。作为思政教师,我们要唤起学生的“思”,显然不能是浅层的、停滞的、庸俗的“思”,而是深度的、发展的、向善的“思”。合作学习是相对于学生独自学习而言的,由两人及以上围绕特定教学任务,开展沟通交流协作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在议题式教学、体验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教学模式中普遍存在,是教师开展生生互动的常见方式。如何通过合作学习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创新思维和向善思想呢?基于唤思教育视角,笔者运用卡干结构合作学习法,采用“问题链—配对—分享”的模式加以说明。

一、巧设问题链引发深度思考

问题链是基于真实情境设置的一系列问题,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为引发学生真实、深度的思考必须设置合理的问题链,让学生不仅理解陈述性知识,也熟悉程序性知识,从而全方位掌握知识;不仅从情境角度思考,也从自身角度思考,从而多角度思考问题;不仅培养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也培养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从而充分提升核心素养。

1. 找准学生兴奋点

是否找准学生的兴奋点是设置问题链成败的关键。立足于学生兴奋点设置的问题链,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引发深度的思考。如果没有精准找到学生的兴奋点,合作学习后续环节将形同虚设,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找准学生兴奋点需要做到:基于学生认知规律,不宜设置对学生来说过难或者太易的问题链,而应该设置学生经过深度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链;符合逻辑顺序,不宜设置先难后易的问题链,而应该设置难度逐层加深的问题链;激发学生的兴趣,不宜设置偏难怪冷的问题链,而应该设置学生乐于解决的问题链;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不宜设置目标不明确的问题链,而应该设置能力提升明确化和可视化的问题链。

学习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二单元第五课《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学生们一起了解关于人民群众基础知识后,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链:(1)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吃瓜群众”这个词,它和课本上的人民群众有什么区别?(2)你是如何评论社会上出现“吃瓜群众”这种现象的?(3)面对社会热点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

从实际教学效果看,该问题链把课本知识和社会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找准了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眼前一亮,引发了学生深度的思考。

2. 安排充分的时间

作为思政教师,我们必须清楚一个事实:学生真实、深度的思考并非易事,而是一个过程,需要充分的时间。这一点容易被某些教师忽略,他们只是基于教学进度、课本内容、课堂容量确定思考时间,并没有从学生实际出发,这就导致问题链形式化、浅显化、随意化,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失去兴趣。

教师在设置问题链时,要根据每个班级的实际情况,多次模拟学生思考过程,初步安排个性化的时间,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思考时间比预估时间短,可以提前进入下一个环节;如果学生需要更进一步思考,教师要适当延长时间。

二、科学配对创新学生思维

配对是学生对问题链独立深入思考后,进行分工合作的环节。配对是合作学习的关键环节。科学的、充满挑战和新鲜感的配对,学生将获得不同的学习体验,思维得到创新和升华。反之,随意的、呆板的、固化的配对,会导致分工粗糙化、形式單调化、参与少数化等问题,学生思维得不到创新。

1. 分工明确,轮流承担

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没有明确分工的合作是低效的、无用的。笔者看到有些课堂学生讨论表面上看热热闹闹,但其实学生只是在表演,有效思维活动少,谈不上获得新的思维。

要创新学生思维,必须进行明确的分工。笔者开展合作学习时,借鉴卡干结构合作学习法,一般情况下把四位学生组合在一起,形成学习小组,尽量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分组之后进行分工,至少需要主持人、记录员、计时员、展示员、观察员等角色。这些合作角色,可以由教师承担一部分,也可以由学生身兼数职,根据每个班的实际情况确定。

科学配对创新学生思维,关键在于不能让学生长期承担同一种任务。如果学生长期承担同一种角色,学生只能强化原有的体验和思维,思维没有获得实质的进步。合作学习的角色应该由学生轮流承担,才能获得不同任务赋予的体验和思维,素养和能力也才能得到更加全面的提升。

2. 密切配合,通力合作

学习小组要在接下来的分享环节表现出色,就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密切配合,通力合作。这种行动的动力来自自身价值的实现和全班学生的认可,而不来自教师显性的、生硬的要求。学生能获得更大满足感,更能唤起学生新的思维。

在配对的过程中,不同角色的任务不同:主持人要熟悉各种合作学习模式的流程,并及时发布指令;表达观点的同学要深入思考问题链中的问题,组织好语言并清晰表达出来;记录员要关注表达观点的同学,用概括性的语言及时做好记录;计时员要熟悉各环节时间,并按时提醒组员开始和结束;展示员要看懂记录员记录的内容,并用全班同学乐于接受的方式展示出来。

每位学生要有大局观,树立全局意识,在承担本角色任务的同时,不断学习本组其他学生的长处,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形成新的思维。

三、乐于分享积淀向善思想

萧伯纳曾说:“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多于两种思想。”分享是通过小组成员向全班展示小组成果,汇集集体的智慧,为解决同一个问题共同努力。分享是利他的、充满善意的行为,是向善的表现。在分享的过程中,要不断积淀学生向善的思想,这种思想不仅让学生终身受益,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

1. 贡献小组智慧

贡献小组智慧是分享环节的主要内容。展示员要在限定的时间内,把小组成员经过深入思考获得的独特见解,用精炼、准确的语言无私地在全班呈现出来,只有内心充满善意的学生才会这样做。那些缺乏集体意识、不愿意分享的学生,在合作学习这个充满善意的大家庭也会慢慢改变。

通过分享这个环节,给学生表达善意提供重要平台,学生可以通过共享小组的智慧表达对他人、对集体、也是对自己的善意,并带动周围的人,逐渐形成班集体向善的氛围,推动班级的团结进步。

2. 展示良好形象

良好形象是得到全班学生认可的重要条件。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有向善的内心很重要,但如果表达时面无表情、目光呆滞、说话有气无力,是很难得到认可的。只有挺直腰杆、面向同学、面带微笑、充满自信、发音准确、语调轻重有度、搭配合适的肢体语言,才有可能取得良好效果。笔者在进行这个环节时,把形象作为衡量小组分享成效的重要指标,所以学生都很重视自己的外在表现。

经过多次分享,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不仅在课堂上,也在日常生活中把向善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心灵美、语言美、神态美、动作美的人,让素养教育真实发生。

注: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一般规划课题“基于卡干结构法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设计与实践的研究”(课题编号:2021YQJK294)、深圳市教育科学2021年度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唤思教育提升‘大思政课实效性研究”(课题编号:zdzz21019)、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2021年专项课题“‘唤思教育提升铸魂育人的实践反思及经验推广研究”(课题编号:GDSP-2021-H003)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兴奋点设置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黄韬 滨水新城齐集三大“兴奋点”,绝版人居成就溢价黄金期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用新闻为经济“兴奋点”精准素描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能戳到消费者兴奋点的就是好品牌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