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使现阶段的人才培养计划与市场需求高度相符,我国加大了对教育体系的改革力度,在此背景下,各类院校为了有效提升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纷纷将“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引入到了日常教学活动中。电子信息技术专业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所以在本专业教学过程中,对职业化教育理念的体现程度较高,这就导致学生对文化课程的重视程度较低,学生整体的数学水平较低,为了科学扭转这一不良发展局面,教育工作者应当认真分析数学科目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深入研究问题的解决方法,为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教学中,充分发挥数学科目的优势,提供有效服务。
关键词:数学;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一、引言
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数学知识具有较高的实用性,所以在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都对数学知识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渗透,其能使学生在深刻理解专业知识的同时,实现实践能力的稳步提升,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均衡发展至关重要。电子信息技术的专业知识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密切,要想实现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需要进行高效的数学知识学习,但是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要求较高,这就给部分逻辑思维水平较低的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学习压力,导致其逐步丧失了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最终影响了电子信息技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将数学在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中的应用优势,进行充分发挥,亟需教育工作者潜心研究新型应用策略,为实现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助力。
二、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中数学知识的主要内容
根据相应的调查报告显示,在现阶段的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中,数学内容主要包含五大板块,其中复数、微积分、线性代数、常微分方程、以及逻辑代数等方面的知识,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核心数学知识,对其专业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是整个专业知识体系的核心支撑。作为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电路基础专业课程,涉及的数学知识较为广泛,根据专业发展需求,学生需要掌握与复数、微积分等方面的数学知识,在电路求解过程中,需要学生充分掌握与线性代数有关的数学知识。作为电子信息专业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中,需要学生充分掌握定积分方面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是学生实现专业素质稳步提升的基础,所以教师要通过科学的方法,使学生正确认知数学知识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并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意识,为其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稳步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三、专业发展为导向的数学教学重要性
(一)促进教学改革
作为众多学科的基础,信息技术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不仅满足基本文化素养要求,还符合其社会发展规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数学知识应用范围的逐步扩大,要求数学科目要以电子信息技术专业需求为发展核心[1]。教育制度的深化改革,强调数学教学理念的新颖性,教学模式的科学性,而以信息技术专业需求为核心的数学教学,能促进教学制度的改革,实现教育理念的革新,并促进课程设置系统性与完整性的全面提升,对凸显教育策略的与时俱进性,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以信息技术专业需求为核心的数学教学,是提升所学与所需匹配度的重要支撑,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同时也是教学制度、理念改革的核心指导。以电子信息技术专业需求为核心的数学教学,能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专业特点,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强化教学改革,并做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以此凸显数学科目对电子信息技术的服务型特点。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与其他专业不同,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中,包含着大量的数学知识,其是连接专业知识的重要纽带,作为提升学生专业水平的核心力量,数学基础的扎实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全面提升至关重要[2]。电子信息专业课程之间的关联性较强,作为各科知识点之间的桥梁,数学知识是学生快速、准确理解专业知识的基础,是其深层剖析相关概念、定义的有效支撑。扎实的数学基础,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还可以为其实践能力的稳步提升,提供长久驱动力。过硬的基本功能够使学生对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深层剖析和快速解决,并在数学知识的有效支撑下,寻找到多种解决思路,为其实现思维的有效拓展奠定基础,通过思维灵活性的提升,辅助学生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学习段位的提升,数学知识的难度也随之增加,严谨性、逻辑性较高的数学知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了全面考验,要想夯实学生专业发展基础,结合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对于动手能力较高的职业类院校学生来说,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发展核心的数学知识,不仅能提升专业与理论知识的关联性,有效突破数学知识孤岛弊端,还能趣味化、多样化学习路径,以此降低数学知识的枯燥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强劲支撑。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发展核心的数学知识,能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重视程度,使其打破只要专业知识过硬,就能获得更好发展的错误认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对其全面认知数学知识的积极作用,具有显著成效。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发展核心的数学知识,能提升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其能辅助学生从实践中,论证理论知识,并总结学科理论知识学习方法。多样化、灵活化的学习路径,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稳步提升其学习自信。
四、数学在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中的应用策略
(一)充分結合先进教学方法
时代在变化,作为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的核心力量,学校应当结合时代的发展背景,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方法,利用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复杂的数学知识进行简单化处理,为学生准确理解数学知识,提供良好的教学服务。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兴趣点,科学筛选先进的教学方法,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向学生高效传授相关的数学知识,并利用实际案例分析、小组合作探究等方法,鼓励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索,以此凸显课堂教学方法的与时俱进性[1]。
通过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的探索欲,在夯实学生发展基础的同时,培养其主动探索、认真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为学生实现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素养的全面提升助力。
(二)优化教学内容
电子信息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逻辑性,数学知识是支撑整个专业的核心力量,在电子信息专业中,大部分的专业课程,如电路基础、自动化控制原理等,都渗透了大量的数学知识,学生要想有效提升自身的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素养,首先需要夯实专业基础,并进行高质量的数学知识学习。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专业性较强,需要学生对不同的课程知识进行科学整合,通过不同学科之间形成的合力,实现学生专业素养不断提升的。电子信息专业各门课程之间,既存在较高的联系性,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同课程内容包含的数学知识点也各不相同,所以教师要想稳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需要其根据不同的课程教学需求,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改革。针对电路基础课程,教师要加强对线性代数知识的讲解,通过丰富学生微积分方面的知识,夯实学生的电路基础。在自动控制原理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非线性知识的讲解,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实现学生专业素养的稳步提升目的。
(三)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在以往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参考普通高校的教学大纲,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但是职业学校与普通高校的数学教学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为了将数学知识对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积极作用,进行充分发挥,需要教师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大纲,科学制定教学目标[3]。普通高校数学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学识性。但职业类院校强调数学的实用性,由于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弱,与具备扎实数学知识的普通高校学生相比,职业类学校的学生数学基础存在明显不足,所以为了有效提升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将信息技术发展与数学知识相结合,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根据其实际的学习水平,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为实现学生信息技术专业能力的提升助力。通过提升数学教学目标的科学性,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灵活的运用到信息技术实践中去,从而实现其专业素养的稳步提升目的。
(四)优化考核模式
信息技术专业考核模式的科学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对现有的考核模式,进行优化升级,教师可以尝试撰写建模的方式,综合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撰写建模论文的考核方式,能够科学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解答相应问题,并对学生学习方法、解题过程,进行全面体现,在数学能力稳步提升基础上,推动其信息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通过完成数学建模任务,科学检验学生的论文撰写、信息技术实践、理论能力[4]。撰写数学建模论文考核方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师可以根据论文内容,实时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及信息技术的掌握情况,并实现对传统考核方式的优化改革,通过考核结果,使学生科学调整学习重心,逐步提升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视程度,为自身信息技术能力的稳步提升助力。
(五)重视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为了加强数学知识与信息技术知识之间的联系,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运算能力,辅助其实现信息技术的稳步提升。由于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较大,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要想实现数学成绩的稳步提升,需要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运算能力的培养,在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中更是如此,学生对运算技巧使用的熟练程度,与其解决信息技术等专业问题的速度成正比,学生运算能力的稳步提升,是其快速提升学习效率,充分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有效路径,所以在常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通过向学生传授高效的解题方法,实现学生解题思路的多样化发展,辅助其快速、准确解答专业中的难点问题,为其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稳步提升助力。
(六)结合练习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
要想将数学知识转化成学生成长的内驱力,需要其对已掌握的知识,进行不断练习,以此来提升其对数学知识的记忆与运用能力[5]。将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通过亲身操作,深刻理解、感知理论知识,并将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内化于心,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信息技术专业知识,最终实现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稳步提升。由于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操作能力,适量的课后练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核心知识点的记忆,还能有效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转化能力,为其专业素养的全面提升夯实基础。
在不断的练习中,学生能够提升对知识运用的熟练程度,并在此过程中,总结科学的学习方法,实现列举能力的稳步提升,在实践中其能通过多种思路化解难题,从而实现对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七)提升数学教师的应用意识
要想将数学知识与信息技术知识,进行有机结合,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调整自身知识结构的完整性,通过知识范围的有效拓展,为学生传授更为全面的数学知识,辅助其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目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与数学知识的科学融合,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如果其不具备较高的综合能力,缺乏科学的教学意识,就会对学生的发展,进行错误引导,使其无法高效应用相关的数学知识,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所以提升数学教师的应用意识至关重要[6]。学校可以通过增加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提升数学教师对信息技术专业课程的了解程度,辅助其根据信息技术专业发展所需,科学调整课堂教学内容,为电子信息技术与数学科目的有机融合,以及数学教师应用意识的全面提升助力。
(八)确保教育时长的充足性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电子信息技术专业课程知识不断更新,为了快速适应社会的发展,部分学校对现有的专业课程,进行了适当调整,并增加了一些科技前沿有关的课程[6]。社会环境的日新月异,电子信息专业的新课程逐渐增多,为了夯实学生发展基础,并科学改善数学教学时长不足等问题,学校要结合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特点,优化课程设置,通过顶层设计的优化升级,提升新增课程与基础课程的协调性,以此确保学生能拥有充足的时间,学习数学知识,为专业素养的稳步提升,夯实发展基础。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合理安排各个科目教学时长,不仅能保持电子信息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平衡性,还能强化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对提升电子信息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具有显著推动作用。
五、结束语
综合以上观点不难看出,数学知识与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知识联系密切,学生专业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对数学知识的科学运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科学的方法,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在运算能力逐步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学生操作水平的稳步提升,从问题本质出发,科学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作为科学实践的有力支撑,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至关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充分结合先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科学制定教学目标,优化考核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结合练习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提升数学教师的应用意识等方法,确保教育时长的充足性,辅助学生实现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共同发展。
作者单位:郭卫霞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
参 考 文 献
[1]陆军,单博楠.信息系统发展思考[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20,42(01):1-9+173.
[2]曹國凤.高等数学云存储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J].数字通信世界,2020(05):163+129.
[3]张俊旗,刘畅,娄小程.电子信息技术概述[J].南方农机,2017,48(07):119-120.
[4]陈中华.大数据背景下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1,39(09):210-212.
[5]张铎,唐春霞.高校电气信息专业《工程数学》课程教学新模式改革[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04):188-189.
[6]左霞,印玲,吴玲.高职高专电子信息工程类专业数学教学内容初探——以建东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3,29(12):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