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博物馆的英语讲解

2022-05-30 10:48李营
理财·收藏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讲解员文物博物馆

李营

人类社会发展从古至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都会有自己的文化特色,而博物馆就是这些历史文化的传播者。博物馆收藏文物,并加以保护和研究,对公众展示文物,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并了解历史文化。近年来,博物馆事业不断发展,博物馆教育也成了非常重要的工作。博物馆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悠久历史和文化的窗口,随着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国外游客来到中国,走入博物馆,让更多不同国家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国历史文化也成为当代中国博物馆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对于外国游客来说,听讲解是最为直观地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方式。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英语讲解在与外国游客交流沟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掌握英语语言已经成为中国博物馆工作者的一项重要技能。然而,当前中国博物馆的英语讲解无论是在数量、质量还是在深度上都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所以培养英语讲解人才,提高博物馆的英语讲解水平应引起博物馆工作者的重视。

现今的中国与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的交流日益频繁,特别是在文化上,我们不仅输入西方文化,还将中国文化输出到世界各地,深深地影响着西方人。许多西方人开始关注中国并积极学习中国文化。博物馆是传播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而参观博物馆就是他们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

语言是一个让世界认识中国和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到博物馆参观的观众大都能用英语沟通交流,因此英语讲解成了宣传中国文化历史、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博物馆宣教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关概念的界定

1.博物馆

博物馆是了解各地方历史文化的精华所在,2015年,《博物馆条例》正式实施对博物馆的定义为:“本条例所称博物馆,是指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收藏、保护、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包括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科技馆、陈列馆等。”

2.博物馆英语讲解的重要性

1906年,美国波士顿博物馆首次设立讲解人员,称为多森特(讲师)。讲解展品的名称、时代、作用等相关资料,受到大众的欢迎,也引起博物馆界的关注。此后,许多国家都专门成立了博物馆社会教育的讲解人员。

截至“十二五”期末统计,中国博物馆总数达到3500个,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总数达到2500个,全国博物馆每年举办陈列展览达到1万个以上,年接待观众量达到5亿人次以上,每年在国外举办中国文物展览120个,引进国外文物展览50多个。面对这些庞大的数字,我们看到中国博物馆走进了世界人民的视野,也成了世界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平台。在这种背景之下,为了更好地把中国推向世界,也为了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英语讲解成了中国博物馆讲解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博物馆展览英译文本

在展览中,文字的说明是整个展览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参观者更快、更好地了解展览。特别是英语说明,对于不熟悉汉语的国外观众,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参观。现今中国的博物馆陈列中,普遍使用英汉两种语言说明。合理使用英语解说,再结合展览中英文的说明,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让观众能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博物馆英语讲解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各博物馆开始重视英语讲解,其中大部分博物馆都配备了英语讲解员和英语语音导览器。但总体上来说,英语讲解员人数太少,有的只是兼职或者志愿者讲解,讲解质量良莠不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外国参观者的讲解需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博物馆缺乏既精通英语又了解历史的综合型人才

博物馆展示的历史文化涉及范围广泛,包括石器、陶器、青铜器、玉器等专业的文物知识,也涉及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厚重的历史文化使得博物馆对讲解员的要求非常高。特别是英语讲解员,不仅要熟悉中国历史文化,还要了解西方历史,并且对英语水平也有很高的要求。但目前大部分博物館的英语讲解员不是专业学习英语的,他们虽然对展览有关的历史背景知识非常了解,但他们的英语基础并不是很扎实,所以在讲解中就会出现用词不准确的情况,而英语专业的学生又很少涉及历史知识尤其是博物馆知识。博物馆招聘新的英文讲解员,通过短期培训也很难用专业的词汇精准地去介绍展览,在讲解时还难以准确地表达文物本身的含义和文物背后的历史,如果只讲陈列的梗概,就很难深入地向外国游客介绍中国厚重的历史文化。

2.历史文化差异

在特定历史演变进程中所沉淀下来的文化称为历史文化。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在历史长河中所沉淀的历史文化是存在差异的,而这种差异如果讲解员在两种语言转换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进行转化,将导致无法正确向观众表达所要表述的内容,甚至于造成误解。比如,中国的成语,一个成语有时就是一个历史典故,要想把这些恰当准确地翻译出来,就需要英语讲解员充分了解这个成语的出处以及它背后所包含的文化。

3.认识偏差

大家对博物馆的翻译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很多人把文物翻译看得过于简单,认为只需要懂英语便可以去用英语解说,只要会用英语解说就可以在博物馆讲解。

其实,无论选择什么翻译方法,都要符合“忠实、通顺”的标准,不能随便。最为重要的是,文物翻译除了介绍文物本身的基本内容外,还要能够准确地翻译出包含的文化性。这样就会耗费译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博物馆文本英译相关理论探讨

博物馆的英语讲解,实际上也就是英文翻译,对于“翻译”一词,《辞海》的定义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把代表语言文字的符号或数码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博物馆展览的翻译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活动,还牵涉到文化因素。这个章节主要探讨的是跟博物馆展览英译相关的翻译方法和标准。

1898年,严复先生在《天演论》卷首“译例言”中提出了“信、达、雅”。“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从提出到发展成熟,也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漫长过程。但是到了现今,很多翻译学者认为“信、达、雅”原则并不能很好地解决文物翻译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对这种实用文体的翻译标准需要进一步思考和讨论。

文物翻译的关键是准确传达文物的信息,要具有文化内涵和民族属性,如果只是文字的对应,译文就像没有灵魂的躯壳。在博物馆展览的英文翻译中,文化信息准确地交流更为重要。最好的翻译并不是逐字逐句准确地将中文翻译为外文,而是要依据西方观众的思维方式,适当地进行处理,以便达到跨文化交际的最佳效果。

发展博物馆英语讲解的建议

从以上这些可以看出,加强博物馆英语讲解工作,提高英语讲解水平已是眼下最紧迫的事情,但怎么样留住优秀的英语讲解员,提高现有英语讲解员的水平,为在世界范围更好地传播中国的历史文化,现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在大学中培养英语讲解人才,提高福利待遇

目前,中国的大学有历史系和考古系这些独立的系统,但却没有针对博物馆讲解专业的培训。笔者认为应当在大学的历史系和考古系加设英语讲解的必修科目,或者在英语系中大力普及历史和考古知识,培养具有文博知识基础又有优秀英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

外语的学习,在不是熟悉的语言环境里想要学好并运用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校园里所学习的科目能涉及博物馆相关知识的极少,所以想要到博物馆做一名英文讲解员,除了要有扎实的英语功底之外,还要另外学习跟博物馆相关的英语知识,真正地做到博通古今,贯通中外。所以要以特殊人才的方式引进英语讲解员,提高其福利待遇。

2.英语讲解员要加强学习,提高讲解水平

对于在博物馆工作的英语讲解员,其本身不仅要了解历史文物的信息,还要能够用准确的词汇来表达文物本身所蕴含的意义,这就要求讲解员要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一方面要掌握文物的历史背景,另一方面要在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正确将之用另一种语言表述出来。对于在博物馆工作的专业讲解员来说,要养成良好的读外语原著、听外语原文的习惯,还要有目的地增加词汇量。这样不仅在语言和语感的表达上多有帮助,在自己的本专业上也会有很大的提高,在与国外游客的交流中更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不斷更新现有讲解内容

作为英语讲解员,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讲解内容。英语讲解员不会只接待一个国家的观众,肯定会涉及世界许多国家、地区,这些国家、地区的文化背景都会不同,讲解员要针对这些不同而有针对性地改变自己的讲解词,还要根据新的社会形势来调整讲解内容。这也是提高英语讲解员水平的重要方式。

结 语

2015年,“一带一路”的实施,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了中国,更进一步地了解了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让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博物馆是中国文化的殿堂,博物馆教育功能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博物馆讲解人员将会是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重视英语讲解,加强跨文化的学习交流,应是社会各方和翻译工作者首要的任务。中华文化是全世界文化发展中唯一延续至今的文化体系,其独特的内涵和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观众,博物馆的英语讲解员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博物馆应重视英语讲解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工作,英语讲解员也应努力钻研文博领域的知识内涵,真正达到跨文化交流的最终目的。

猜你喜欢
讲解员文物博物馆
文物的栖息之地
博物馆当讲解员
怎样当好讲解员
博物馆
我当小小讲解员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我是小小讲解员
露天博物馆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