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始侯古堆出土青铜器中的饮食文化

2022-05-30 10:48龚平
理财·收藏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食器编钟铭文

龚平

河南固始县东南的侯古堆,于1978年发现一座春秋晚期的“甲”子形大墓,出土了大量的青铜礼乐器、车马器、竹木漆器、玉器等,墓主人是一位30岁左右的女性。在陪葬坑中出土了一件带铭文的铜簠,其内容为“有殷天乙唐(汤)孙宋公乍(作)其妹勾敔夫人季子滕□(簠)”,表明墓主人名为勾敔夫人,是宋国国君嫁至吴国的妹妹。墓主人究竟是谁,学术界仍存争论,但其丰富的随葬品,为我们研究古代的饮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鉴证。

镶红铜龙纹方豆(图1),通高30.5厘米,口长7厘米,口宽7.3厘米,为侯古堆一号墓陪葬坑出土。豆盘呈口大底小的方斗形,豆盖造型与盘相同,可以倒过来使用,称为“覆斗形”,两相扣合,成为一个方中带圆、方圆相济的封闭箱。豆盘之下,是八棱柱形的矮柄,柄下是圆形覆盆式足。器身上焊接有圆环形耳,器身外表用红铜镶嵌出龙兽图案,色彩丰富,典雅华贵。尤其珍贵的是铜豆的盘底和盖里,均铸有“怡之食奇”(图2)四字铭文,见证了春秋时期饮食文化的发展。

豆,是古代的一种盛食器和礼器,器名最早见于甲骨文。其形似后世的高足盘,器腹如盘,圆底,腹下有长粗柄,柄下有圈足。《说文解字》中描述:“豆,古食肉器也。”豆最早用于盛放黍稷,后来演变成为专门盛放腌菜、肉酱等调味品的器物。青铜豆则源于新石器时代的陶豆,出现在商代晚期,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周礼·天官·醢人》中记:“醢人,掌四豆之实。”表明豆应为盛放食物之容器。青铜豆大多配有盖子,盖子上还装饰有捉手或环纽。豆的器盖翻倒过来之后,还可以当作盛食器使用。

这件镶红铜龙纹方豆,一直被认为是采用传统的嵌镶红铜工艺制作而成。镶嵌红铜工艺,就是在青铜器表面加其他质料附属物进行修饰的一种加工工艺,早在商代就已经出现,多为在浇铸本体时一起铸出阴纹槽,然后把红铜嵌入槽中而成。西周时期,此类嵌镶红铜工艺的青铜器不见。春秋中期起,嵌镶红铜的工艺复兴,盛极一时。而李京华先生则认为这件铜豆应为铸镶工艺,在《固始侯古堆青铜铸镶红铜花纹工艺探讨》一文中做了详尽的说明,因此也有学者认为:铜方豆上的红铜花纹,是事先铸好的,在铸制铜豆时,将红铜花纹夹在内范和外范之间,然后铸为一体的。

豆不仅是盛食器,也是一种重要的礼器,在祭祀或宴飨时,是必不可少的。古人食不共器,宴会上宾主都是每人一份,分餐而食。由于宾主的身份、地位和年龄各不相同,食物也丰俭不一。《礼记·礼器》中说“上大夫八豆,下大夫六豆”,这是根据身份和地位的差别,所用豆的数量有别。而这一时的菜肴,也是有多有少。《礼记·乡饮酒义》中又说“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这又是对年龄不同的老人,表示格外的尊敬了。所以,使用豆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彰显出主人的身份和地位,也反映了中国尊老敬老的传统,以及丰富传统的饮食礼仪。

在信阳固始县侯固堆一号墓中还出土有蟠螭纹铜盖鼎(图3)一组9件。9件鼎的高度自20至45.5厘米,口径自18.3至39厘米不等。鼎作为春秋时期重要的食器,也是古代饮食文化的重要体现,考古工作者在发掘这一组铜鼎时,鼎内还发现盛有各种肉食(肉已腐朽,仅存骨头),可见其在生活中的实用性。

這9件鼎都有盖,器身扁圆,有附耳,三蹄足。其形制可分为四种:一型1件,体量最大,鼎盖饰蟠螭纹、云雷纹,鼎身饰蟠虺纹和绹索纹;二型2件,盖近平,上立双环钮3个;三型3件,顶盖上有3头卧形牛;四型3件,圆形盖,上有三环钮3个。关于这9件鼎,分为两类观点,一类学者认为这是九鼎之制,显示出春秋末期至战国初年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而另一类学者则认为这9件中的三型、四型各3件,这样便形成了两组三鼎的组合,这显示墓主人当时享有三鼎规格的社会地位。

有了食器和盛食器,青铜编钟在侯古堆大墓的出土,则印证了“钟鸣鼎食”的古代贵族宴饮礼制。春秋时期,贵族们宴饮时要奏乐击钟,用鼎盛着各种食物,以此来彰显贵族的排场,也是古代饮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而钟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敲击乐器,古代贵族每逢征战、朝见或祭祀等活动时,都会演奏编钟。最早出现的编钟就是镈钟,始见于殷末,盛行于东周。其形制与甬钟、钮钟相似,只是口缘齐平,器形巨大,有钟钮可悬挂在钟悬之上,又称“特钟”。

“番子成周”钮钟(图4),同出于固始县侯古堆一号墓,共三组9件,形体相似,大小依次递减,通高12—22厘米。外形为合瓦形,长方形钮上窄下宽,立于舞上。舞、钲和鼓部分别装饰三角纹、涡纹、蟠螭纹、云雷纹等,钟两面共有乳钉状枚36个。

每件编钟均有字数不等的铭文,其中两钟铭文内容相同,大意为:在某年正月丁亥的这一天,番子成周选择好的青铜,铸造一套美妙和谐的编钟,祝自己长寿无期,使子孙永远享用。其中2件钟的铭文中原有人名均被刮掉,再刻上“番子成周” 字样,说明部分编钟起初并非番子成周所作,或因战争缘故取自他人,然后刻上自己的名字以为己用。这套乐器由其原主人转属番子,再转属于吴,几度易手,可谓春秋中晚期诸侯纷争的写照。

《诗经·周南·关雎》中写道:“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命途多舛的“番子成周”编钟陪伴了勾敔夫人2500多个春秋后还能演奏出华丽的乐章,这钟声成为那个诸侯争雄、烽火连天的时代最好的见证。

与“番子成周”钮钟一同出土的还有一套“番子成周”镈钟(图5)。“番子成周”镈钟共8件,形体相似,大小依次递减,通高15—28厘米。镈体扁圆,两铣下垂。钟纽分左右两组对峙,每组3个浮雕小兽盘绕。舞和鼓部均饰蟠魑纹,钟两面共有螺旋形枚36个。其中多个镈钟的唇部有锉痕和调音槽,说明这组镈钟是经过调音后实际使用的乐器。经文化和旅游部民族音乐研究所测音,音律准确,可演奏出古今乐曲。

8件镈钟中悬挂最大的2件镈钟的钟架较短,与悬挂6件较小镈钟的钟架呈直角曲尺形,按照当时的礼乐制度,这种乐悬方式属于“曲悬”,只有诸侯级别才能享用,而墓主仅是诸侯太子夫人,明显僭越了礼制。

这组乐器除其中一件没有铭文外,其余镈钟的钲鼓部均有相同铭文,但铭文中的人名都被铲掉,说明这些镈钟原先并不属于墓主人,和“番子成周”部分钮钟一样,最开始是“番子”从他人手中夺取,后成为勾敔夫人的陪葬品。因此,侯古堆一号墓出土的这组镈钟与钮钟同命名为“番子成周”。《楚辞·招魂》曰:“陈钟按鼓,造新歌些。”“番子成周” 镈钟奏响的正是那个礼崩乐坏、诸侯纷争的时代主旋律。

壶,在古代用来盛酒,是上古时期祭祀神灵和先祖的重要礼器之一,往往与其他青铜器成组使用。从造型上看,壶的形状像瓠(葫芦)一样,所以古人就用“壶”字代替了这种特有的造型。壶的造型特点是小口,有盖,两侧有钮,腹部较大,颈部较长。《诗经》中记载:“显父饯(jiàn)之,清酒百壶。”《孟子·梁惠王下》中也有描述:“箪(dān)食壶浆,以迎王师。”(百姓用筐盛装饭食,用壶盛酒来欢迎得胜归来的军队)。

龙纹三足带盖铜壶(图6),同样出土于固始侯古堆大墓,小口、直颈、平肩,肩上铸两个半环形耳,壶身上有盖,中部有一个半环形钮,内套活环,椭圆形壶身下有三只矮足支撑器身。此壶形制小巧,造型别致,做工细腻精湛,花纹自然流畅,堪称同一时期青铜壶中的珍品。

另有一件虎纹三足壶,小口直颈,平肩鼓腹,下有三足。盖顶的中央有圆环,外侧装饰有圆涡纹,肩部有对称的双耳,器盖周边及肩部刻有带状的回纹饰样,腹部为对称的斗虎纹。这件三足壶具有浓厚的南方特色,虎纹为阴刻而成,细致精巧,构图自然生动,是北方春秋墓葬中罕见的器型。

猜你喜欢
食器编钟铭文
金石齐鸣话编钟
汉皎光镜铭文释考
曾侯乙编钟
曾公编钟铭文补说
君有远行镜铭文释解
美食美器:吃饭是一件很认真的事
美味珍馐——中国古代器物之青铜食器
2000多年前最大的组合乐队——曾侯乙编钟
载味
细腻东方,食器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