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从省级、市级到县级,统筹规划,分级实施,有序推进“三区”教师专项计划,确定支援地—受援地对口帮扶关系。以此推动教师支教与跟岗的双向交流、开展教研、科研与培训合作、组织名优师资巡回讲学,同时,将该计划与“三区”教师全员轮训计划等工作结合起来,促进支援地—受援地形成共建共享优质师资资源机制,实现教育事业共同发展。
在对口帮扶关系中,广州天河帮扶梅州兴宁,深圳宝安帮扶河源龙川。2021年,天河选派首批11名教师赴兴宁支教,他们是涵盖中小学多门科目的骨干教师;宝安选派16名教师组成教研力量,上学期,在龙川的10所学校支教,下学期有7名教师抽调到县教师发展中心任兼职教研员。
撒一把种子,支教教师把城市的教育教学理念、办学模式和先进教学方法带到受援地,发挥专业引领示范作用,为受援地教学和教研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比如,肖格英基于学历案设计真实教学情景,把课堂搬到了田间,还大胆尝试“点课”教研;杨汇滢利用课前5分钟,进行单词听写、限时阅读训练等,每天坚持带领学生晨读,逐渐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兴宁,广州的支教教师以“教师青蓝工程”为依托,充分发挥集体力量,多次举行研讨,积极引入后方专家精品资源,精心设计、打磨内容,增强教学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各学科教研的发展。在龙川,宝安的支教教师在“1+M+N”模式的指导下,组建了教研指导、教学示范、宣传推广等小组,充分利用团队教研力量,分片区进入乡镇、教学点开展乡村教师培训活动。
受援地校长、教师们纷纷表示了对支教工作的肯定与赞赏,认为通过结对支教帮扶的方式,当地学生体验了来自大城市的课堂,当地教师有机会借鉴经验、开阔眼界、增长才干。支教还是互相成就的过程,无论对于支教教师还是受援地教师而言,他们都能在教学、教研的交流中双向赋能。同时,对于“三区”而言,支教帮扶更是一个振兴乡村教育的良好契机。
首批支教教师已归程,未来,将有一批又一批支教教师奔向他乡,把智慧的种子撒在“三区”最需要的地方,把求学的希望带进农村孩子的心中。同样,也会有一批又一批农村中小学的骨干教师来到城市,到支援地的优质学校进行跟岗学习。他们通过支教帮扶和跟岗锻炼,共筑教育共同体,让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在“三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面對“三区”教师队伍、教学资源和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困境,补齐“三区”教育短板,提升“三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缩小城乡师资水平差距,推动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便是“三区”支教的意义所在。
(本栏图片除署名外,由受访者提供)
本栏责任编辑 韦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