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参加工作至今已是第三个年头,我很幸运能够和学生一起从七年级升入九年级,见证彼此的成长。以下是我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在“知识运用”和“思维培养”方面的困惑:
第一,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在课堂教学中精选了不少典型史料,为学生提供分析史料、运用知识的机会。但是有的学生却并不珍惜这一机会,认为只要将课本知识背过就万事大吉,导致他们阅读和分析史料的能力至今仍然没能得到提高和突破。
所以,在后续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该如何选择史料、如何创设情境,去带动学生更广更深地思考,真正将课本上生硬的知识内化于心、活化于生活呢?
第二,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缺少对问题的独立思考和辩证探索,过度依赖教师提供的参考答案。例如,在课堂小结中,教师设问“某一历史事件能带给我们哪些启示”,这类问题的回答具有开放性。教师在最初提供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方向,帮助学生形成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后,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但有的学生不看具体的问题情境,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生搬硬套。
如果学生在学习中不能加入自己的思考,长此以往,他们的批判意识和创新思维都将很难得到提高,这不是我们教育的初衷。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又该如何去引导和帮助学生呢?
以上即是我目前的困惑,恳请老师指点迷津,谢谢!
(提问者:山东青岛滨海学校 青年教师刘昊)
刘老师:
您好!
很高兴和您一起探讨初中生历史学习的问题。小学没有历史课程,到了初中时学生才开始接触这门新课,他们对于历史学的基本思维、基本方法是陌生的。因此,培养他们将所学的历史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树立批判性思维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长时间的刻意练习。实际上,就算到了高中阶段,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材料题中,也很难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能机械地将背诵内容默写出来。但是,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平时的练习,使大部分初中生能比较熟练地解决“知识运用”和“思维培养”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
大部分初中生对于文科的第一印象就是背完知识点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但是时代变了,现在的历史考试对学生能力要求提高了,学生要学会将题目给定的史料联系所学知识,要能分析、概括材料主旨。这需要学生、家长转变“刻板印象”。
关于方法的指导,对于初中生而言,需要细致、可操作的详细步骤。我是通过三步法来指导学生的。
(2022·广东·33)16-17世纪,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兴起的一个原因在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学术成就……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地区的开辟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新的植物、新的动物、新的恒星甚至新的人们和新的人类社会相继被发现,所有这些都向传统的思想和设想提出了挑战。——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兴起的主要因素。
第一步,锁定考点。大题在给出材料前,往往会有一小段综述性文字,它会说明本题的考察方向,同时,如果有启示类的题目,它也能用上。例如“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完全可以用在启示类题目中。然后,根据问题锁定考点。问题要求学生指出“自然科学在欧洲兴起的主要因素”,考察了自然科学兴起的原因。这些关键词句让学生逐个划出来。
第二步,从材料概括答案。凡是问题中带有“根据材料”字样的,材料中有答案提示。但我们不能直接抄材料,需要自己概括出来。一般而言,专有名词(主语)是不用改的,如果专有名词有多种表述则可以修改。最好调整的是动词和语序。例如材料中第一句是答案,我们可以这样调整: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为科技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二句可以改成:新航路开辟和市场的开拓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在概括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答题要分点;二是答案要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三是要熟练运用术语作答,不能口语化。
第三步,补充所学知识。凡是问题中带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的,材料中有一部分答案,加上自己背诵的内容才算完整。如果是“根据材料概括……”则只需要概括材料。本题需要补充背诵知识点,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和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为科技发展提供了政治条件。
在平时的练习中,让学生按照流程一步步解题,养成良好的解题思路,形成标准化的解题模型。评讲的时候,可以选取学生的答案让他们自己点评、打分,给出评分理由,让他们从阅卷老师的角度评价自己写的答案。只有经过长时间、一定题量的训练,学生才能初步解决知识的运用问题。
第二个问题,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刘老师提到学生不能加入自己的思考,甚至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生搬硬套。这说明这些学生已经养成依赖老师给答案的习惯了,我们可以尝试以下三个方法。
首先,从初一开始,多用启发式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对于初一新生来说,历史是一门新的课程,因此有无限可能。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在课堂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多引导学生思考。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养成问题意识,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以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课为例,我们从“人类的起源是怎样的”出发,思考人类是神创造的还是古猿进化的?进化论的依据在哪?人既然是进化而来的,那中华文明的起源呢?这样就引出第一课我国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代表——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这些古人类分布在什么地方?距今有多少年了?他们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呢?……这样我们就用问题的形式把这一课的内容抽丝剥茧般梳理出来。学生通过问题自己寻找答案,这样效果会好一些,而且初步知道上历史这门课需要有问题意识,这是良好的开端。
材料一: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材料二: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史记·周本纪》
学到第四课时,教师通过以上两段材料分析分封制的利弊,让学生学会一分为二看问题。学到第六课时,可以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评价孟子“春秋无义战”的观点。
通过层层递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其次,我们可以在社团或者年级开展历史辩论赛。辩论赛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好方法,它不仅需要学生熟悉己方的观点、立论依据,还要熟悉对方的观点,找出对方论据的缺陷。如七年级可以辩论的主题有秦皇汉武是明君还是昏君、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是利大还是弊大等;八年级可以辩论的主题有李鸿章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日本无条件投降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还是大国的帮助等。通过辩论,学生可以学会更加全面地评价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需要注意的是,初中生获取史料的能力尚待培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获取、辨析史料,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能力。
最后,我们可以布置一些开放性思考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机械背诵的题目需要少出,要增加一定量的开放性试题,中高考也有这样的趋势。建议老师可以参考钱惠娟《初中历史作业的借鉴与思考——一道美国历史作业的启示》、张扬的《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研究》、吴松钦的《“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历史单元作业设计》等文章,布置一些探究性试题。
与刘老师共勉!
(解答人:广州市番禺区市桥金山谷学校 刘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