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2022-05-30 10:48王亚珺
早期教育(家庭教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用餐规则食物

答疑嘉宾简介:

王亚珺,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博士,长期从事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研究工作,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方面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家长咨询:

我家孩子今年5岁了,大部分时候不会独立吃饭。吃饭时拖拖拉拉不肯坐到餐桌旁,好不容易坐定,吃几口就停下来,东看西瞧,催促之后再吃几口。整个过程需要大人一直盯着不让他下桌才能完全吃完。请问,家长该如何养成孩子良好的进餐习惯?

王老师解析:

吃饭不仅仅是吃进食物,更关系着幼儿的完整发展

今天的家长既重视又不重视孩子的饮食。说重视,是因为比起上一辈人,很多父母会花大量时间为孩子准备精美营养的食物,会随时随地带着水果小食以防孩子喊饿,会因为孩子不好好吃饭而焦急万分,这表明家长们承认身体的重要性,知道生理健康是智力、情绪等各方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另一方面,家长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可能隐含的功利性心态——把身体仅仅看作是需要填充营养的容器,是服务于智力发展的工具,把孩子进餐这件事当作一个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来对待,想方设法甚至“不择手段”地追着、哄着、逼着孩子把足够多的食物吃下去,只要保证身体这台机器正常运转不掉链子就安心了。家长们关注更多的是“吃饭”本身,而没有真正从学习和发展的视角来看待孩子的进餐。

其实,吃饭不是一件简单的小事,其中有很多教育正在进行。对幼儿而言,进餐不光是为了满足营养摄入的需要,还是他们认识各种好看又好吃的食物,探索自己的身体,练习手部动作,感知自身活动与身体之间的关系,享受丰富的生理和心理体验,了解饮食的礼节、禁忌、传统风俗、制作方法等社会文化的过程。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利于幼儿获取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发展。此外,还能够让幼儿在文化的熏陶中学会尊重他人,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饭桌时光是我们每个人对家最生动、最深刻的记忆,吃饭可以说是最自然的生活教育。

当发现孩子吃饭的问题时,我们不能只是就事论事,单纯在技术层面讨论教育方法,任何教育如果只求管理方便,就会失去教导的本质。正所谓“工夫在诗外”,家长在教育中也要有“航拍”视角,跳出问题本身,全面反思自身的教育观念和言行,从根本上分析各种影响因素,进而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这样才能有效改善幼儿不良的进餐行为,并为幼儿的未来发展提供长久续航的支持。

在尊重幼儿身体线索的基础上,共同商定用餐规则

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就要发展幼儿在进餐中的自主性。自主并不等于绝对的自由,而是建立在规则基础上的自主,需要家长尊重幼儿自然的身体线索,与幼儿共同商定必要的用餐规则。

首先,家长应尊重每个幼儿的饮食特点。

幼儿的饮食习惯与自身的个性气质有关,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风格和节奏,就像我们成人,有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风风火火的,而有的人却总是不急不忙的。家长应全面观察了解孩子,而不能直接用自己预期的或其他幼儿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吃饭本是一件自然、幸福的事情,况且如果只是吃饭速度慢一些并不全是坏事,健康饮食和餐桌礼仪都提倡吃东西要细嚼慢咽。如若家长心急火燎地催促,反而会打乱孩子原本的节奏,将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使孩子在压力之下手忙脚乱无所适从。

在面对不熟悉的食材时,孩子常常感到担忧,想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于是他们一开始需要慢慢地试探“这是什么”“这个能吃吗”。孩子还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喜欢”,而他们不喜欢吃的食物往往是因为食物的某些特点而并非食物本身,比如不爱吃青菜是因为塞牙难嚼,而不是不能接受青菜的味道,如果青菜剁得比较细碎,孩子通常是可以吃的;不吃鳝鱼是因为看起来像蛇又像虫子,令他们害怕。当孩子的求知欲得到及时满足,担忧得到及时化解,那么他们就能够比较愉快并快速地继续进餐。

我们还要注意尊重孩子对食物的选择,不要一次给孩子盛太多食物,也不要一味地催孩子多吃、吃光。幼儿可以预估自己的饭量,也可以感知自己是否吃饱,而这些恰恰都是他们有能力也应该学习和发展的内容。

其次,家长应与幼儿共同确立用餐规则。

在日常生活中,成人难免会习惯性地催促孩子,但效果大多不佳。刚开始催促时,家长还能尽量做到心平气和,可是随着孩子的无动于衷,家长不得不一遍一遍唠叨,直至失去耐心、忍无可忍,最后只能用发怒的方式来终结这场“拉锯战”。长此以往,孩子与父母之间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只要不发火就不管用,更有甚者,还会越催越慢。这即是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换言之,就是个体由于刺激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引起逆反心理了。孩子在大人频繁的唠叨中变得麻木,形成了心理免疫,他们用拖延的方式无声地对抗,以此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或愤怒。所以,家长要先停止唠叨和催促,将唠叨变为探讨,经过与孩子的探讨,為进餐制订必要的规则,进而用规则替代言语说教。

以提问中的孩子为例,家长可以跟孩子讨论其吃饭时的表现,让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倾听与交流中提出合理建议,制订父母和孩子都要遵守的规则。比如,吃饭时不能看电视、玩手机;不洗手就不能吃饭,其他人也不会一直等待;如果正餐未能很好进食,那么原则上不提供零食;如果不吃饭,便要饿着等到下一个正餐时间。约定好用餐规则后,家长只在饭前语气平和地提醒一次,倘若孩子依旧我行我素,就要让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后果。假如孩子因为饿肚子而哭闹,这时家长不要厉声训斥,而应温和地向孩子解释原因,帮他找些事情来分散注意力,目的是要让孩子明白此刻的不好受并非来自父母的惩罚,而是自己之前行为的必然结果,虽然结果不能改变,但是我们能够理解他的感受,并会陪他度过难熬的时间。

在建立常规的过程中,家长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既不要在孩子已经遭受自然后果时趁机批评,也不要因妥协让步而造成误导。例如,当提醒过一次之后,孩子仍然迟迟不去洗手吃饭,家长忍不住说:“你快去洗手吧,不然一会儿没饭吃了。”再如,当孩子不好好吃饭时,大人对孩子说“饭可以不吃,但鸡蛋(或肉类)必须吃完”“刚才没喝水,多喝一些牛奶”“蔬菜不吃算了,一会儿吃点水果”等。诸如此类成人情感上的矛盾与冲突会被幼儿敏锐地察觉,发现原来父母更害怕自己不吃饭,这会让他们认为吃饭不是自己的事而是父母的事,然后轻视规则,从而使规则的制订前功尽弃,失去原本的意义。除此之外,父母和祖辈父母之间、家庭和幼儿园之间也要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对幼儿坚持相同的饮食要求,不给幼儿留下钻空子的机会。

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幼儿会更加重视家长的提醒,知晓家长的好意并付诸行动,也会更加讲道理。而且,这种转变将不单单体现在吃饭上,在其他情境中,幼儿也会逐渐倾向于以理服人,尝试通过与他人商讨规则来达成意愿、解决问题,而不是一言不合就哭闹不止了。只有让自主与规则并行,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自我管理与自我成长。

营造温馨的用餐氛围,帮助幼儿建立对食物的好感

生活中的教育和学习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亦是如此。家长平时应尽可能与孩子一起吃饭,营造和谐轻松的进餐氛围,这样的用餐时光会很有感染力。孩子看到其他人吃得津津有味,便会产生更强烈的用餐欲望。在孩子面前,家长应以身作则,表现出对食物的好感,示范良好的饮食行为。家长应避免当着孩子的面谈论某些食物不好吃,更不应把吃饭当成教育的手段,要么以不能吃饭作为惩罚,要么为了让孩子吃饭,以满足其吃不健康食品等不合理要求作为交换条件。

如今的孩子被養育得过于精致,很少有机会接触到食物的生长和加工过程,对食物的感情十分淡漠和抽象,对“饿”的体验更是少之又少,他们对食物往往是一种被动的接受,容易产生挑食、厌食的行为。对此,家长可以充分发掘生活中的契机,增加孩子对食物的直观感受。比如,家长可以带孩子逛一逛菜场、集市,让孩子参与家庭采购食物的过程,一边购物一边引导孩子感受食物天然的色彩、形态、气味、质感,知道各种食物从何而来,观察不同食物之间的区别,分辨食物的新鲜度、成熟度等属性,了解时节与物产的关系……接下来,孩子会更大可能地参与到后续的食物储存与烹饪中去,哪怕只是承担一些搬运、择洗、分发的工作,也会让普通的饭菜显得格外香甜。试想在这些共同生活的时空下,父母可以跟孩子进行多少有趣的对话,又在不知不觉间教给孩子多少生活的经验和做人的道理,孩子该是多么崇拜“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父母,又该是多么盼望那即将端上饭桌的美味一餐啊!

猜你喜欢
用餐规则食物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文明用餐
文明用餐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用餐时间
让规则不规则
奇妙的用餐之地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搞笑:将食物穿身上
食物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