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霞 方卫平
孩子是天生的阅读爱好者,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天生就会自己读书。早期亲子阅读中,家长的细心准备和帮助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孩子顺利走向阅读世界的必要铺垫。
在孩子日常活动的主要区域,留出一个小小的书架空间。空间不必大,但要专门用来放书。孩子很快就会知道,从这个架子上取下的叫作书的“玩具”,跟别的玩具有不一样的“玩”法。在适合阅读活动的情形下,可以试着让孩子自己从书架上挑选最想读的书。读完后,让孩子看到大人怎样把书放回书架,或者抱着孩子,引导和鼓励他自己把书放到架子上。
育儿生活既充满乐趣和惊喜,也充满紧张和焦虑。家长不要把早期阅读变成育儿生活的另一重焦虑。对孩子来说,阅读应该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下开展。对父母来说也是如此,它尤其不应成为大人的一件困难的、不情愿的作业。年幼的孩子,可以非常敏锐地捕捉到父母的情绪。当我们把跟孩子一起阅读当作一项早教任务,怀着或多或少的焦虑和急切为孩子取来一本书,孩子很可能会抗拒这个活动。这种抗拒又会反过来加强成人隐在的焦虑。这是应该引起警惕的。
当我们感到自己还没有为亲子共读做好准备的时候,不妨想一想,我们准备给孩子看的那些书,对我们自己来说有吸引力吗?
想让孩子喜欢的,首先应该是我们自己喜欢的,而不是拿来应付“什么也不懂”的孩子的。一本幼儿读物,并不是只要颜色鲜亮、图片抓眼、文字简单就可以了,它的色彩、构图、语言表达等是不是符合成人的审美判断和期待,也应该成为我们为幼儿选择读物的重要标准。有时候,同样是幼儿书,在艺术的考虑和表现方面却有天壤之别。有的书从插图、文字到装帧的整体与细节,都体现了作者和编辑团队高超的艺术观念与水平;那些用简单的电脑灌色技术方便地制作出来的简陋插图,用随意脱口、缺乏准确和严谨的词句完成的简陋表达,则是幼儿读物中的劣质品。
一本令成人感到赏心悦目的幼儿书,父母在和孩子一起翻开它的那一刻,感到的不仅是陪伴孩子阅读的快乐,也是对一本好书的美妙期待。孩子会感受到这种双重的愉悦,也会从父母的榜样中进一步领略阅读的内在乐趣。
当我们和孩子一起读书的时候,明显感到他对书本或者读书这件事缺乏兴趣,可能是因为孩子还没有建立起阅读的习惯,或者因为他的注意力长度还不够,或者所读之书不能引起他的足够兴趣。这时候,除了换一本书,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陪伴孩子读书,有时候,是我们把书本里的内容读给他听,但也有很多时候,“照本宣科”的方法并不适合。当孩子表现出对书本的不耐烦,不妨适时地对文本进行增减改动,以提起孩子的阅读兴趣。
学者刘绪源谈到他与孙女共读图画书的经验,便举到这样一个例子:
比如那本《拉》,是讲孩子大便的,娃娃很能理解,但兴趣不是太大。我在讲小熊一次次找厕所并越来越着急时,增加了“噔噔噔噔”的跑步声。原文是小熊边跑边自语:“拉,拉,去厕所拉。”我在这后面加上“噔噔噔噔”的象声词,她立刻兴趣大增,咯咯咯咯笑个不住,以后每回都要先讲这一本,而且每讲必笑,屡试不爽。
在这个例子中,“噔噔噔噔”四字的加入,极大地增添了文本角色与场景的动作感,比之“小熊边跑边自言自语”的第三人称客观描绘,“噔噔噔噔”是具有亲身参与感的听觉讲述,生动地渲染出小熊急着去厕所的感觉,在声音上也具有一定的幽默性,因此引起了孩子的兴趣。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能够阅读的故事长度有明显增加,书本的文字也会变得复杂一些。根据孩子现有的语言能力,将过于复杂的表达简单化,过于书面的表达口语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孩子维持阅读的注意力水平。当书中的文字不能有效牵引孩子的注意力时,甚至不妨把這些文字暂时抛开,和孩子一起去发现画面上的有趣内容。有时也可以围绕画面内容向孩子提问,通过问答的互动,适时把孩子的注意拉回来。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有一半是由其读者创造的,在读者介入之前,作品只存在了一半。幼儿阶段的亲子共读生动地体现了这种读者参与文学意义生产与塑造的现象。
有的家长或许会担心,对书本文字的这种改编,会不会影响孩子接受规范的语言表达和文学?我们认为,在这个阶段,这样的担心是不必要的。首先,这个时候,孩子的兴趣比规范更重要。其次,成人有意识的即兴改编在语言表达的规范与生动方面,往往并不逊于原文。再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接受水平的提升,我们很快就会回到原文本的完整阅读。当孩子发展起充足的耐心和兴趣来参与具有一定长度的阅读活动,这样的改编阶段也就基本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