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宁宁
图画书又称绘本,是一种集儿童性、文学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书籍,具有新颖的题材、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童趣的画面,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被普遍认为适合儿童阅读。近年来,随着学者们对儿童阅读图画书的大力倡导,国外优秀图画书的大量引进,国内优秀图画书的创作数量不断增加,图画书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资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5~6岁幼儿的阅读目标为“专注阅读图书;喜欢与他人一起谈论图书和故事的有关内容;对图书和生活情境中的文字符号感兴趣”等,并列出多条有关的教育建议。开展图画书阅读活动不仅能帮助幼儿掌握阅读技能,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观察、阅读理解和想象等能力,同时还能促进幼儿语言、认知、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大班幼儿对阅读图画书的兴趣浓厚,通常已获得图画书的基本概念,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对图画书的人物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但通过对大班幼儿图画书阅读活动进行实地考察后发现,目前大班幼儿图画书阅读现状并未达到理想的状态,存在着图画书的选择专业性不足、阅读核心经验的培养不够深入、阅读教学指导策略比较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直属机关幼儿园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在实践教学中反复进行思考研究,梳理出较为有效的对策。
2012至2018年,我园成为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二五”重点课题“基于图画书类型分析的早期阅读指导研究”的课题园。在总课题组引领下,我们对故事、科学、散文、诗歌等类型的图画书阅读活动进行了深入研究,了解了各类图画书的特点及价值。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为了对幼儿图画书阅读活动的指导策略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我园申报的课题“图画书阅读活动指导策略的研究”获柳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办批准作为市级课题立项,并于2020年顺利结题。之后,继续深度聚焦大班幼儿图画书阅读教学活动指导实践开展研究,并总结提炼出研究成果。
课题组以“大班幼儿图画书阅读活动的现状”为内容,运用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和教学案例分析等方式,对图画书的选择、图画书阅读核心经验的把握、图画书教学指导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并予以梳理和分析。
图画书的选择缺乏理论支撑 针对“图画书的选择”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8份,调查的对象为我园两届的大班教师,回收问卷28份,有效回收率100%。访谈了7名大班教师,以面谈的方式完成。7名教师均为女性,教龄20年以上2人,10~20年之间3人,10年以下2人。调查结果如图1:
大班教师在选择图画书开展教学活动时会考虑多重因素,选择比率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幼儿园课程内容、幼儿的兴趣、自己的判断、他人的推荐、大众媒体推荐、其他原因。从结果统计图表可以看出,大班教师选择图画书时,首先比较强调结合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其次是考虑幼儿的兴趣,教师自身的教育经验或阅读偏好也是影响图画书选择的重要因素。从统计的大班图画书类别与数量看,教师选择图画书时,还没能更好地做到面向大班幼儿发展特点,较少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5~6岁幼儿阅读的目标以及幼儿的阅读核心经验等为指导,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支持,对大班幼儿的阅读特点、发展阶段把握不够准确。
对图画书阅读核心经验的把握不足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一书中指出,大班幼儿图画书阅读主要涉及三个主要核心经验。第一,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和行为;第二,理解阅读内容和形成阅读策略;第三,对阅读内容的表达和评判。经过对30多个幼儿园大班图画书阅读教学活动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发现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中,较多地将重点放在对书中故事的讲解以及学习重点词句,对图画书的画面欣赏、主要人物的评判以及对图画书所傳递的思想情感往往是几句话带过,既没有引导幼儿深入理解内涵,也没能引领幼儿进入初步的审美世界。大多数教师在阅读活动中,为了让幼儿看得更清楚,利用PPT进行图画书教学,幼儿缺乏阅读真实图书的体验。这些问题其实也反映出教师在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上存在“两张皮”现象,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无法落实,流于肤浅。
教学实践中指导方法单一 在大班幼儿的图画书阅读活动实践中,教师主要以“教师提问幼儿回答”“看图说话”“故事表演”等形式进行教学,教学指导方法比较单一,缺乏情感氛围和趣味性。部分教师运用的教学策略没有与幼儿阅读的核心经验产生关联,仅关注本次活动的具体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提问缺少儿童视角,缺乏支持性的互动反馈,有寻求“标准答案”的倾向。这其实反映出了教师的成人化思维定式的局限,以成人的经验出发,对幼儿图画书阅读进行指导。
根据对大班幼儿图画书阅读活动现状的调查结果及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我园开展了持续的理论学习和教学研讨活动,总结梳理出以下对策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团队研学,科学选择适合大班幼儿阅读的图画书 为了科学挑选适合大班幼儿阅读的图画书,教师们充分发挥团队力量,在小组互助中不断加强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利用集体研讨的方式,在班级教学中对幼儿的阅读行为展开连续性观察,基本掌握了大班幼儿阅读的需求和特点。在“图画书推荐会”中,教师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阅读理解与语言表达能力,结合幼儿各领域的发展水平,以及生活环境、已有经验等综合考虑,讨论并选择出了一批适合大班幼儿阅读的图画书,如《阿诗有块大花布》《螃蟹小裁缝》《兵马俑的秘密》等。
两读一研,深刻把握幼儿阅读的核心经验 针对教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上存在“两张皮”现象,我园采取“两读一研”的方式,帮助教师深刻把握幼儿阅读核心经验,并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两读”指“有声读、重点读”,鼓励教师养成晨读、晚读习惯,完整阅读相关理论书籍、文章,读出声音,记忆内容。之后,根据个人理解,挑选出需要反复阅读的章节、段落,重点研读把握幼儿阅读的核心经验。“一研”指以培养幼儿形成阅读核心经验为重点,结合教学案例开展研讨,聚焦将所学理论知识落实在图画书阅读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方法。
第一,培养幼儿良好阅读习惯和行为的指导实践。一是共同阅读。以创设环境、语言引导、播放音乐等方式,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教师与幼儿共同阅读图画书。有效运用提问策略,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图画书的结构,发现封面、环衬、扉页和封底与故事内容之间的联系,画面结构布局及细节与故事情节之间的关系,持续激发幼儿对图画书的阅读兴趣,满足幼儿的阅读需求,进一步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和行为,掌握阅读方法。例如,在大班图画书阅读活动“阿诗有块大花布”中,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图画书封面和环衬,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及对故事情节的猜测,同时让幼儿进一步熟悉了图画书的结构。接着,教师与幼儿一页一页地轻轻翻阅,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不但满足了幼儿的阅读需求,且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二是共同讲述。在幼儿对图画书的内容、人物对话有初步了解后,教师鼓励幼儿参与共同讲述,师幼边翻阅边讲述图画书内容,并在讲述时观察图画书的画面和文字信息,进一步感受画面、声音与文字之间的对应关系。共同讲述加深了幼儿、图画书与教师三者的情感联系,增强了幼儿阅读的愉悦感和阅读兴趣。讲述时,教师适宜的语调、语速、节奏、音量帮助幼儿获取了更好的语言体验,以及更深入地理解画面内容,主动建构对画面的理解。三是幼儿自主阅读。教师利用设疑式阅读、记录式阅读等方式,给予幼儿自主阅读图画书的时间,鼓励幼儿进行自主阅读,逐步增加自主阅读的页数,循序渐进地促进幼儿独立阅读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大班阅读活动“大脚丫跳芭蕾舞”中,教师通过师幼共同阅读图画书前半部分内容,幼儿对故事的后半部分内容产生了好奇,有很强的阅读愿望。此时,教师提供机会让幼儿自主阅读图画书的后半部分,能培养幼儿独立阅读的能力,促进幼儿观察、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让教师观察到幼儿的阅读习惯与行为,了解不同幼儿的阅读兴趣和水平。
第二,帮助幼儿掌握阅读技能和理解阅读内容的指导实践。一是提问与互动。教师对图画书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其教育价值,并在把握大班幼儿阅读核心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发展需求,确定教学目标,科学设计有利于幼儿掌握图画书最关键的信息以及能帮助幼儿形成具有价值的阅读经验,且具有开放性和一定的层次性,语言简洁明了的问题。教师针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支持性的反馈互动,帮助幼儿更准确完整地理解画面内容,逐渐获得预期、假设、验证等基本阅读策略。例如,在大班图画书阅读活动“世界上最糟糕的爸爸”中,教师结合对图画书的分析,通过开放性的提问和支持性的反馈互动,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中主要人物的状态,包括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帮助幼儿理解主角情绪、想法及行为,提高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并与作品产生情感共鸣。二是图示梳理。当遇到幼儿难以理解的内容或无法准确把握的关键信息,教师使用绘画、符号和简单文字制作图示。在与幼儿讨论的过程中,把图画书内容的关键信息用思维导图或脉络图的方式呈现,帮助幼儿抓住图画书关键信息,理解图画书内容完整线索,使幼儿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获得新的经验。图示的运用,还有利于幼儿记忆和复述图画书的内容。三是游戏或动手操作。将图画书具有一定教育价值的故事情节转化为幼儿的游戏或动手操作,让幼儿在愉快游戏或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建立生活经验与图画书内容之間的联系,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拓展思维,加深愉悦的阅读体验。例如,在大班图画书阅读活动“粽子里的故事”中,师幼共同阅读图画书《粽子里的故事》后,教师根据图画书的内容设计了“吃粽子讲故事”的游戏环节,让幼儿在愉悦的游戏中,体会故事的有趣,养成仔细倾听和连贯清晰表达的习惯。
第三,引导幼儿表达与评判图画书内容的指导实践。一是角色扮演。将角色扮演融入大班幼儿的图画书阅读活动,引导幼儿根据图画书人物性格特点、主要故事情节,通过适当的表情、图画书中人物的语言以及对应的动作来演绎图画书的人物故事,以此来促进幼儿对图画书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心理情感以及图画书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形成自己的理解和判断。例如,大班图画书阅读活动“大熊有个小麻烦”,图画书《大熊有个小麻烦》里的主人公大熊性格温和,说话吞吞吐吐,而它的店员热情活泼、性格急躁。这样的性格特征,在幼儿的身边有很多原型。为了让幼儿更清晰地感受人物的性格特征,教师设计了角色扮演的环节,让幼儿自选角色表演故事内容,幼儿深刻地体会到了大熊说话被不停打断的难受和不高兴的情绪。二是续编和改编。幼儿将对图画书内容的理解与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加上自己的想象进行续编和改编,较好地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组织幼儿独立或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对图画书中主要人物性格特质、道德品质进行判断,并阐述自己的理由。在深入理解图画书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尝试为故事创编结尾或者将故事改编成各种不同的版本。例如,大班图画书阅读活动“我为什么快乐”。图画书《我为什么快乐》呈现出幼儿日常生活中可以观察到、感受到的快乐情境,与幼儿产生了共同的情绪,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将图画书中表达的情绪迁移到了自己的生活中,从而创编出了多个不同版本的内容。
总之,采用符合大班幼儿学习特点与规律的方式组织大班图画书阅读活动,促进幼儿前阅读核心经验不断增长,将为幼儿今后进入小学阅读以文字为主的书籍打下良好的能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