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交往理论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启示

2022-05-30 04:01吕靖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21期
关键词:倡议马克思一带一路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密切,但是多方面的不和谐因素导致各国发展受到阻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在满足中国和沿线国家之间发展需求的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是我国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对外开放的新举措。这一倡议的提出,有助于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有助于改变世界交往模式,有助于促进社会文明发展。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则应加强政治互信建设,完善政策沟通渠道;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文化包容,促进文化互信。

关键词:马克思;交往理论;“一带一路”倡议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21.069

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世界各国交往的时间被缩短,使得全球化进程迅速。在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主动选择改革开放这一方式,积极参与到全球化的演变进程中,使得我国综合国力迅速上升。不过,随着2008年次贷危机的出现,导致世界经济发展陷入停滞,全球范围中出现了贸易保护主义与逆全球化现象,使得全球化进程受到了严重制约。在这一背景中,习近平总书记开创性的发起了“一带一路”倡议。目前世界的发展虽然与马克思所处时代有着明显差异,但是世界发展规律是一脉相承的。“一带一路”倡议在满足中国和沿线国家之间发展需求的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是我国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对外开放的新举措。

1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主要内容

1.1交往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社会是人类依靠交往形成的不同类型社会关系所构成的。马克思在其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唯心史观展开了深刻的批判,并以此为基础阐述了人类历史进程的不同阶段,提出看待历史发展应把交往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他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部落开始瓦解,這使得原有的交往程度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但是想要扩大交往范围就需要对生产工具进一步的改善,最终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所以,交往与生产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从交往的角度看,人类想要获取生存资料而进行物质生产活动,不过这一活动是以交往为基础进行的。无论是在原始社会还是现代社会,一个人的力量是弱小的,只有与其他人进行配合才能够获得必要的生存资料,因此,交往是进行生产的前提。从生产的角度看,交往的内容不是空洞的,是依托于生产来进行的。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使得人们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社会中只会出现物物交换的现象。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人类社会迈入商品经济阶段,分工随之出现,人们从而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最终促进了社会进步。

1.2交往是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源

世界历史不是一蹴而就形成的,其经过了漫长的发展时间,不同大洲的国家依靠交往使得世界最终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马克思曾经写道,“不仅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而且这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也取决于自己的生产以及自己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因此,交往推动着世界历史的形成与发展。在资产阶级没有出现之前,交往受到了空间与时间上的限制。资产阶级出现之后,随着国内市场饱和,其在高额利润的刺激之下开始对外扩张,在带动交通工具发展的同时,突破空间的禁锢,和其他国家展开交往,有力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形成。

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是以辩证的态度看待这一过程,他认为交往所造成的结果是具有两面性的。资产阶级在完成原始积累之后,便开始全球范围的殖民掠夺,这是通过侵略与战争所完成的,给许多国家带来了沉痛的伤害。落后国家主权遭到剥夺,市场成为殖民国家的商品倾销地,人民开始承受巨大的压力。然而不能否认的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行为与被殖民国家的被动交往行为共同构成了世界历史的发展,最终成了社会进步的一部分。

1.3交往是个人发展的基础

不同个体构成了整个社会,纵观人类历史发展,每一个人都无法脱离与其他个体或环境的联系。马克思以生产实践作为切入点,对人的本质进行了分析。人类通过生产实践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最终劳动成为人与动物之间最本质的差别。马克思写道:“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想要生存延续下去,就需要获取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但是个人能力不是无穷的,个人需求却是不断增加的。因此,个体只有在某一社会关系中,通过与其他个体进行交往来实现这些需求。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具备了社会性,同时确定了基本的社会框架。

人类在交往过程中,不仅满足了物质方面的需求,同时也促进了精神世界的发展。一方面来说,在原始社会与封建社会,大部分人只是与周边小范围地区的个体进行交往,认识范围较窄。当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之后,汽车火车等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使得地域不再成为人们交往的限制因素,落后地区可以与发达地区进行交流,这一定程度上开拓了落后地区人们的眼界。从另一方面来说,社会关系决定一个人的发展高度,交往的扩大使得社会关系逐渐复杂化,最终为个人发展奠定基础。

2“一带一路”倡议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2.1“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马克思从时代高度出发,准确把握交往与生产之间的关系,得出交往是生产前提,生产决定交往的结论。今天,我国改革开放开始面临深水区,国际局势的变化与国家发展需求的提升使得原有开放格局受到了很大挑战。怎样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处理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挑战,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交往理论中便存在着解决之道,交往是大势所趋,要依靠开放来促进改革深入。“一带一路”倡议便在这一背景下得到提出,其承载着我们对复兴的期盼,提供了世界人民的科学发展路径。

从国内经济发展角度看,“一带一路”倡议改变了我国对外经济交往形式。改革开放的开始阶段主要以“引进来”为主,依靠引进国外资本与先进技术来带动国内经济发展。但是从2014年开始,“走出去”开始成为对外开放新常态。“一带一路”倡议依靠建设亚投行等方案,拉近沿岸国家关系,拓宽国内资本“走出去”的途径。从世界经济发展角度看,一个国家想要得到发展,就需要参与到经济全球化之中,依靠国际交往来发展本国经济。不过由于经济危机与黑天鹅事件的影响,使得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一带一路”倡议把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与沿线国家进行分享,加大双方交往力度,建设合作交流平台,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2.2“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改变世界交往模式

世界历史是伴随着人类交往而共同发展的,从原始社会局限于一小块区域,到封建社会国家形态的出现,最后迈向全球交往的世界历史。当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出现并发展后,世界面貌出现变化,资产阶级的势力范围迅速扩大。英法等国依靠殖民战争等途径完成资本积累,使得和平的国际交往关系出现扭曲。二战之后,超级大国美国与苏联虽然通过一些政策促进战后国家复苏经济,但是国际交往本质依然是在为冷战所服务。进入21世纪之后,一超多强的格局基本形成,和平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使得许多发展中国家得到宝贵机遇,但是世界交往模式依然是在依旧是在美国为首西方发达国家所制定规则下开展的,这导致发展中国家利益一直没有得到有效保障,改变原有世界交往模式是全球人民的心声。

“一带一路”倡议并不是只有历史丝绸之路沿岸国家才能参与,中国坚持“一个不掉队”理念,提出只要有意愿的国家均可参与到这一倡议之中。另外,“一带一路”倡议是在现有合作框架所出发的,参与国家可以选择两者的优势所在,更好地发展本国经济。“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为了所有国家可以进行公平交往,坚持求同存异,在一个新世界交往模式下实现共赢。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会更加密切自由,全球化速度会进一步加快。

2.3“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促进社会文明发展

社会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人们在每个领域进行生产与继承所形成的结果。历史发展,国家变换,每一个地区的人民都不可能忽视前人所留下来的遗产而独自进行发展,那样只会导致社会分崩离析。当今的世界,是由不同国家与地区的人民进行交往,互相学习,在竞争之中突破自我所逐渐形成的。我国古代人民依靠其智慧与勇敢开辟了丝绸之路,把我国与遥远的欧洲大陆相连,成了东西文化与经济交往的主要平台。欧洲人民从此了解到东方国家精美的丝绸与宝贵的瓷器,也对这一遥远国度充满了好奇。当代,我国在这一道路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便是对历史文化的继承,为沿线国家打造属于这一时代的交往平台。

生产的前提是交往,面对经济危机的影响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势头受到了很大限制。想要解决这一困境,促进社会文明发展,就要鲜明的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突破地缘政治的禁锢,创新传统交往形式,依靠丝绸之路在历史方面与地理方面的优势,坚持互利共赢理念,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实现深度交往。因此,“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继承创新。

3“一带一路”倡议在马克思交往理论视角下的建设路径

3.1加强政治互信建设,完善政策沟通渠道

马克思曾经提出,精神生产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人类交往活动。“一带一路”倡议涉及多个国家,由于在历史与地理等方面的差异,使不同国家具有不同国情,对这一倡议的认知也存在差异。在不同国家进行交往时,政治互信是这一过程的基石,而想要加强政治互信建设,则需要在共同利益上达成一致。“一带一路”倡议在得到广泛关注的同时,也会出现不和谐的声音。因此,想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发展,既需要沿线国家进行配合,也需要主动对阻碍现象进行破除。中国应通过实际行动来宣传倡议的特點,帮助沿线国家消除疑虑,全身心的参与到倡议中来。同时,中国要把产业优势辐射至沿线国家,提升这些国家重振经济的信心,增加对中国能力的认同,从而加强双方的政治互信建设。

针对国情的差异,应从政策方面切入,完善政策沟通渠道。例如依靠高层互访等方式,与沿线国家展开交流,帮助这些国家高层能够充分认识“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与特点,建立常态沟通机制,增加沿线国家认同感。同时,针对国内各省的当地情况,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并对不同省市进行统筹管理,更好地发挥政策优势,保障国内对“一带一路”政策的支撑力度。

作者简介:孙倩(1991-),女,汉族,安徽淮南人,硕士,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纪委办公室科员、助理政工师,研究方向: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

3.2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马克思提出交往是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源,而人类交往范围在近代以来迅速扩大主要得益于交通工具变革。资本主义国家想要对殖民地进行产品倾销,就需要通过运输工具来实现,只有不断发展运输工具才能够降低运输时间,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一带一路”倡议覆盖多个大洲,基础设施建设在倡议落实中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我国改革开放至今,社会面貌得到很大改善,三峡工程解决我国用电难问题,村村通公路满足乡村人民实际需求,中国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付出的努力,始终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者,中国应与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展开合作。例如,充分发挥中国在高铁领域的优势,进行“高铁外交”,依靠在核电领域的技术积累,推进“核电外交”,在实现扩大交往范围的同时,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

如今,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对外贸易数量逐年上升,但是贸易结构依然不平衡,在进口额方面,我国中西部地区占比不足10%。而中亚国家作为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一员,近年来展现出经济高速发展的潜力,因此中国应在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的基础之上,加大陆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与中亚国家展开紧密交往,依靠陆路交通优势,提升大宗商品交易规模,从而带动我国西部地区进一步发展。

3.3坚持文化包容,促进文化互信

马克思提出,正是因为人类交往范围的扩大,使得不同民族文化有了交融的基础,最终形成了人类历史。分析这一过程能够发现,人类文明与文化交往之间密不可分,文化交往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如今,我国所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中,沿线国家跨越数个大洲,每个国家有拥有独特的本国文化,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更应坚持文化包容理念,促进各国文化互信。因此,我国应重视小语种人才的培养,了解沿线国家历史,通过母语与当地国家进行交流,潜移默化地将“一带一路”理念传递至当地人民之中,减少其对我国这一倡议的误解情况。同时应尊重他国价值观,坚持文化包容理念,不强行灌输我国价值观,增强他国信任感,从而共享“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成果,最终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

如今的世界复杂而多变,多方面的挑战给全球各国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中国以负责任大国的态度,继承古代人民的勤劳与勇敢,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提出了具有互利共赢特点的“一带一路”倡议。这一倡议理想是远大的,但道路却是坎坷的。我们应不断学习与掌握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丰富内容,和沿线国家紧密相连,为世界历史的发展提供中国智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胡鞍钢,马伟,鄢一龙,等.“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内涵、定位和实现路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02):1-11.

作者简介:吕靖(1997-),男,山西阳泉人,哈尔滨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倡议马克思一带一路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发起携手共赢合作倡议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