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恋以共情 化解俄期冲突

2022-05-30 10:48丁一杰
中小学班主任 2022年15期
关键词:共情

丁一杰

[摘要] 在精神分析中对于自我感受的表述是自恋主题,不同时期的自恋表现的特征不一样,在俄狄浦斯期表现的是胆怯、不认可自己、不自信。本文聚焦一个极度不自信男生的案例,通过整合家庭辅导方法,帮助父子之间互相理解对方,尤其让父亲能够共情孩子的处境,成功化解俄期冲突。

[关键词] 自恋发展受阻;俄狄浦斯期冲突;家庭系统治疗;共情

俄狄浦斯期是指一个人心理发展到3—6岁的时期,此阶段发展一旦有了障碍,就会出现生理与心理不协调,可能形成性格上的神经症特质。尤其在青春期身心巨变的阶段,更加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突出表现在对自我的不认同、不自信,容易焦虑、强迫和出现躯体化障碍。

其实,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述俄狄浦斯期冲突,就是对自己性别身份的不认同,而这个不认同主要来源于父母与自己的三角情感关系。例如,父亲对孩子高期待,而孩子本身并不认同这种期待,进而成为他自恋的负担,活在对自己不满意的感受里,出现一系列身心症状,初中生小宇就是这样的情况。

一、个案概况

小宇,初二学生,有个双胞胎姐姐。父母早年离异,先与父亲一起生活到小学五年级,后两姐弟回到母亲身边生活至今。小宇与父亲关系非常紧张,父亲军人出身,对小宇要求非常严格,有看不惯的地方就马上指责,经常对小宇说:“我怎么会生出你这样的儿子!”小宇在学校里平时都是独来独往,没有朋友,不能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成绩不佳。疫情复学以来至今,每天戴口罩上学,不与同学交流。

本学期刚开学,小宇主动求助心理老师,希望加入心理社团,结果进社团教室不到5分钟就感到气短胸闷,浑身不适,夺门而出。笔者追出去安抚他,并和他单独面谈,小宇自述目前在崩溃的边缘,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活着没有任何意义。

二、主要问题

根据小宇自己和班主任的反馈,他目前主要的问题如下:

认知方面:觉得自己很愚蠢,一无是处,觉得自己让父亲丢脸,对生活、学习没有兴趣。

情绪方面:情绪低落,经常不开心,感到孤独。

行为方面:经常在教学区走廊一个人踱步,不和同学交流,偶尔和班主任、心理老师交流,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个人卫生习惯差。

生理方面:睡眠不好,会做噩梦,有暴饮暴食的情况。

社会功能:人际交往功能下降,不与人主动交流;学习功能较差,无法投入学习,不能完成学习任务。

1.分析评估

根据小宇的家庭背景和问题表现,笔者判断他应该是俄狄浦斯期自恋发展受阻导致的自我认知偏差,并伴随抑郁焦虑情绪和躯体化症状。

2.辅导过程

每周一次辅导,每次60分钟(第一次90分钟),共进行4次辅导。

(1)第一次辅导:初始会谈,轻度惊恐发作的紧急处理。

本学期开学第一周,小宇主动找到我,申请加入心理社团,我代小宇班心理课一年多,比较了解他的情况。在班里,他一个朋友都没有,独来独往。这次主动找我进社团,说明他想与他人产生连接,并做出积极的尝试,我马上批准。第二周星期二社团课时间,小宇来了,他依然戴着口罩。他从社团教室门口瞄了一眼,想悄悄离开,我看到他,叫了他一声。他背对着我,也不看我。我走上去邀请他进教室,他很不情愿,但还是进来了。刚坐下来5分钟,小宇开始大口喘气,满头大汗,他直接快步走出教室,蹲在教室后门,很难受的样子。我马上跟出去,让他摘下口罩,他不肯。我让他站起来,这样喘气顺一点。他站起来,靠着墙,闭着眼,大口喘气,浑身无力,看样子他有一些轻度惊恐发作的症状。我马上对他进行情绪稳定化处理,指导他深呼吸,用蝴蝶拍让自己慢慢平静,大概用了20分钟,他慢慢恢复正常的呼吸状态。接着,我问他愿不愿意聊聊,他点点头。他对我说:“老师,我处在崩溃的边缘!我想让我爸爸离我远一点!”小宇将自己过往的孤独、难过、苦闷全都讲了出来,我真诚地倾听着,感受着这个受伤的心灵。介于小宇的问题主要来源于家庭,我和他说明了保密例外原则,并告诉他我需要约谈他的家长,最好开展家庭成员全部参加的家庭会谈。没想到,小宇竟然同意了,我看到了他强烈的求助动机。

(2)第二次辅导:家庭会谈,OH卡帮助亲子互相理解对方。

小宇和父母是一起过来的,他的父母虽然离婚,但对孩子的问题还是很重视。妈妈一听到我说孩子当天的情况就泣不成声,爸爸神情凝重,小宇依然戴着口罩,闷不吭声。这种情况之下,我拿出OH卡里面的字卡,这些字卡可以帮助小宇把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我让他选出符合他内心真实状态的词语,小宇一共选了37张,厚厚一沓,我拿给他的爸爸妈妈看,妈妈看完哭得更厉害了。我让小宇在37张卡里再选3张程度最严重的,他选出来的卡分别是“丢脸”“不喜欢”“愚蠢”。首先,我让父母分别发言,针对这3张卡说出自己的理解,然后让小宇判断父母理解得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由小宇补充。这个环节扰动整个家庭系统,让父母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理解的不足,也给孩子吐露心声的机会。小宇说:“每次爸爸都贬低我,指责我,让我无地自容,还说:‘我怎么会生出这样的孩子!我觉得我的存在就是在丟他们的脸!我不喜欢学习,我也不喜欢学校,可他们非逼我!我觉得自己很愚蠢,我觉得他们也很愚蠢。妈妈总是以为自己很了解我,什么都给我安排好,我很烦她!”这三张牌的强烈感受喷涌而出,每句话都说出小宇的心声,看来爸爸妈妈平时的言行真的深深地刺伤了小宇的心。

小宇的父母表示以后要多鼓励孩子,尊重他的意见,给他空间,理解他的感受。如果孩子情况依然没有明显好转,家长也愿意带孩子就医。会谈结束,小宇对我说:“老师,说出来真的好轻松啊!”

(3)第三次辅导:家庭会谈,循环提问促进共情。

这次辅导前,小宇强烈要求他的父母继续一起参加会谈,于是我联系了小宇的父母,小宇的妈妈由于工作原因不能前来,只有爸爸可以。在这次辅导中,我运用循环提问法,对父子二人进行提问,以下是咨询节录:

心理老师:小宇,在家里,你和谁关系最好?你的爸爸排第几?

小宇:我和老姐关系最好,其次是老妈,老爸排最后。

心理老师:你爸爸的哪一面最容易被别人看到?

小宇:严厉的一面,他经常骂我和老姐。

心理老师:你爸爸在什么情况下会比较开心?

小宇:我和老姐成绩进步的时候。

心理老师:当你爸爸不开心时,你有什么感觉?

小宇:我觉得很害怕,我觉得是我的错。

心理老师:如果你希望的家庭生活满分是10,你现在的生活是几分?

小宇:4分。

心理老师:这4分是什么?

小宇:我至少有个住的地方,我姐姐和我关系不错,我妈有时会带我去吃好吃的。

心理老师:小宇爸爸,当小宇说在家庭中你排最后,你有什么感觉?

小宇爸爸:我觉得挺委屈,以前独自带他们,我也付出了很多,工作之余就是管孩子,居然还是排最后。

心理老师:小宇说你严厉的一面是最容易被看到的,你怎么看?

小宇爸爸:我是军人,我觉得孩子就应该严格要求,小时候不管教好,长大了就管不了了,所以我说他们比较多,有时对他们非常严厉,他们都怕我。

心理老师:孩子都怕你的生活,是你想要的生活吗?

小宇爸爸:肯定不想啊,我也想和孩子们亲近一点。

心理老师:小宇爸爸,孩子说你开心的时候就是他们成绩好的时候,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补充吗?

小宇爸爸:其实,我看到两个孩子一起说说笑笑的时候,我也很开心。他们俩是龙凤胎,别人都羡慕,成绩进步我当然高兴,但是我更希望两个孩子健康成长。

心理老师:小宇爸爸,当你不开心时,小宇认为是他的错,你听到有什么感觉?

小宇爸爸:我没想到小宇这么自怨自艾,我挺难受的,我以后要改变一下和孩子的相处方式,不能再一味地严厉了。小宇给家庭生活打4分,家对他来说只是一个容身之所,尤其是我,是我把家变得太没有人情味了……是我的问题。

心理老师:小宇,过去两周你发现爸爸有什么变化吗?

小宇:老爸对我少了一些批评,还带我们去看电影了。

心理老师:那你希望老爸能保持和继续的是什么?

小宇:我希望老爸少批评我,多对我笑笑。

在这次辅导中,通过循环提问,带给小宇和爸爸互动关系的体验,让他们彼此理解和看到对方,促进爸爸对孩子的共情。

(4)第四次辅导:家庭会谈,构建成长之路。

第四次辅导,父母均来到咨询室,小宇显得比较轻松,也不戴口罩了。他自述最近这一周情绪好了很多,每天早上起床會觉得有劲,也和同学有了交流的欲望。最近还和一位同学每天下五子棋,感觉挺开心的。他说最近爸爸妈妈都很少指责批评他,如果他做得好,还会鼓励他,让他觉得生活又有希望了。他还希望妈妈可以组织一次外出游玩,他想去草原或者高山。

在这次辅导中,我和家庭成员一起探讨构建了成长之路,家庭成员共同的目标是小宇能够更自信、更快乐地生活。目前现状是6分,如果再提高1—2分,爸爸要多倾听,不能说过激指责的话,妈妈要多给孩子一些空间,让他做自己喜欢的事。小宇要主动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家庭成员要留意彼此在这一周是否做到以下改变,如果没有做到,阻碍是什么?可以通过家庭会议的方式继续沟通。这样,整个家庭系统的这艘船在不断反思和觉察中前行。

会谈结束,父母也表示,孩子的转变挺大的,能看到他的笑容了,也感觉到他的亲近。爸爸的转变也非常大,他意识到过于强势会让孩子一直处于挫败中,也会让孩子在情感上越来越疏远他。只有恰如其分地约束,对孩子的成长才是有利的。而且要让孩子感受到,虽然父母离婚了,但家庭不缺爱,父母依然爱着孩子、关心孩子。

3.效果评估

经过历时1个月的4次家庭辅导,小宇对自我的认识有所改观,不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了,抑郁、情绪的程度逐渐降低了,正常学习、人际交往等社会功能逐渐恢复。

三、辅导反思

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所希望的,可是在实际的家庭生活中,要结合孩子的身心发展现状来把握严厉的程度。对于离异家庭,孩子本身就存在情感缺失,渴望得到父母的爱,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同,过度严厉只会损害他的自恋,导致他自卑、胆怯,出现一系列人际交往回避、学业不良、情绪焦虑抑郁等问题。

竞争是俄狄浦斯期冲突的核心主题。对于男孩子来说,超越父亲就是最优体验,可以满足孩子自恋的需要,而屡次竞争失败,孩子容易出现被动攻击的现象,用破罐子破摔来“报复”父母,同时被动攻击的效果也会滞留在他自己身上,表现出很多躯体症状。

在小宇的这个案例中,给自恋以共情,通过扰动家庭系统,化解俄狄浦斯期冲突,让孩子积压的愤怒、委屈、抱怨、失望全都渲泄出来,也让父母能够共情孩子的这些感受,被共情了的孩子才能感到温暖、接纳、满足,修通俄狄浦斯期冲突,孩子心理的发展才会顺畅

起来。

[参考文献]

[1]张天布.冲突背后的冲突:解读我们内心的俄狄浦斯三角[M].广东旅游出版社,2020.

[2] [法]简—大卫·纳索.俄狄浦斯情结:精神分析最关键的概念

[M].张源,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

[3]林玉华.俄狄浦斯情结新解——临床实例[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共情
共鸣与共情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变的是载体,不变的是共情——从一则视频新闻的传播看融媒体的变与不变
共情研究的崭新领域
——积极共情
情绪调节策略对抑郁症患者共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