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琴华
[摘要] 学校心理辅导需要教师的全员参与,对那些需要个别心理辅导的学生,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言行影响和家长对孩子的帮助同等重要。本文从建构学校心育工作联盟的重要意义、现实阻碍及实操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究,旨在帮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 心育工作联盟;主动沟通;真诚相待;给予肯定;合作行动
中小学心理教师在学校与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时,需要借助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其他学生、学校行政等多方力量,才能更好地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笔者作为一名专职心理教师,切实感受到要健全学校心育系统,需要与班主任、任课教师建立工作联盟。这里的工作联盟指的是针对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心理教师和班主任、任课教师有合作育人的意识,通过沟通交流、协商互助,更有效地去帮助学生成长。
一、建构学校心育工作联盟的重要意义
学校心理辅导需要教师的全员参与,对那些需要个别心理辅导的学生,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影响很大,他们在学校里每天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比较多,能够比较细致地观察学生,了解学生遇到的问题。
第一,及时干预危机事件。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如果能及时发现一些危急个案,恰当地引导或转介给心理教师,那在学校心育系统中就可以起到一级预防的作用。
第二,提升心理辅导效果。在心理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的过程中,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缓解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从心理教师那里事先了解到学生需要人际交往方面的帮助,并给予指导,必定会更有效地帮助学生。
第三,缓解育人焦虑。面对遇到心理问题的学生,心理教师、班主任与任课教师都可能会出现一些焦虑情绪。建立工作联盟,可以让大家一起探讨面对学生现状各自可以采取的行动,不是孤军奋战,而是合作,让育人状态调整到最佳。
二、建构学校心育工作联盟的现实阻碍
1.信息互通不畅
心理教师在学校心理辅导室看到的、感受到的学生状态,与班主任、任课教师在班级中、课堂上、活动中看到的学生状态是不一样的。在心理辅导室,心理教师会以“来访者为主”的工作原则与学生交流,能看到学生暂时无法呈现在其他人面前的一些状态。因为有“保密原则”,心理教师常常不敢轻易地把学生的一些真实情况告知班主任、任课教师。而学校工作的繁杂忙碌,也常常使得心理教师和班主任、任课老师信息互通不及时,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估,也降低了心理辅导的有效性。
2.角色定位不同
心理教师在心理辅导室面对的是一个学生,可以全身心地去感受他、理解他。每一个来访的学生不同,心理教师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对待,但班主任、任课教师在班级中需要照顾到的是四五十个学生,不能只关注某一个学生。
3.覺察期待不明
在对个别学生的心理辅导过程中,心理教师和班主任、任课教师都希望学生能尽快向好的方向发展,但如果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他们会互相抱怨。心理教师觉得自己已经进行了有效的心理辅导,有可能是班主任、任课教师的教育引导方式不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会认为心理辅导无效。两者相互期待过高,没有觉察反思自己的言行,工作联盟很难建立。
三、建构学校心育工作联盟的实操方法
当学生遇到问题需要心理辅导时,不管是学校领导还是班主任、任课教师,首先想到的是求助有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心理教师,他们给予心理教师的期望对心理教师而言是一种鞭策、一种动力。作为学校心理教师,有义务尽力去和同事之间建立工作联盟,以求对学生的心理辅导更有效。
1.主动沟通、分享暴露是前提
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都会很关心,心理教师的主动沟通会受到欢迎。在沟通中,心理教师也可以和班主任、任课教师进行一些分享和自我暴露。分享自己在心理辅导过程中收获的成功,自我暴露遇到的困难,这不仅可以让班主任、任课教师更多地了解心理辅导工作,也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心理教师真实的一面,从而拉近彼此的关系。主动沟通、分享暴露有利于相互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
2.真诚相待、换位思考是基础
作为经常能接触到学生的班主任、任课教师,出于关心,会特别想知道学生在心理辅导室中与心理教师沟通的内容,如果心理教师以“保密原则”为由,闭口不谈学生在心理辅导室的情况,可能会引起双方的隔阂。所以,心理教师可以先和学生探讨哪些内容是可以告诉班主任、任课老师的,或者学生希望班主任、任课老师为他做些什么,心理教师可以转达。当你带着这些可以与班主任、任课教师交流的内容去沟通时,能够得到班主任与任课老师的理解与支持。
有时候,学生在心理辅导室的表现很好,但回到班级,因为班主任、任课老师的一些言行,导致情绪波动大,故态复发。这时候,心理教师要理解班主任、任课老师,他们虽然也接受过一些心理培训,但毕竟没有系统地学习、练习,再加上班级环境不同,他们的角色定位与心理教师不同,很难去无条件接纳学生的一切。所以,遇到这种情况,不责怪,耐心去听、去了解事情的经过,再和学生、班主任、任课老师沟通交流,才能让接下来的心理辅导有效。
3.给予肯定、相互支持是纽带
作为心理教师,我很清楚学生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在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中,班主任、任课教师付出的远比心理教师要多。在这个过程中,心理教师要支持班主任、任课教师,聆听他们的倾诉、共情他们的难处,对他们做得好的地方给予肯定,多给他们提供建议,慢慢地,他们也会支持你的工作。
给予肯定与支持能调动班主任、任课教师参与学生心理辅导的意识,也能让他们从自己身上找到帮助学生的力量,从而促进工作联盟的建立。
4.合作行动、同心同向是关键
合作不是指导,指导是居高临下的。合作行动是心理教师和班主任、任课教师围绕学生遇到的问题,共同去探索、发现、行动,努力达成共赢的局面。心理教师可以通过线上交流或是主动去找班主任、任课教师以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促进合作。遇到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心理教师还可以通过校领导召集该生的班主任、所有任课教师一起探讨、商量辅导方法。心理教师也可以进班了解学生情况,与班主任多沟通交流。有合作的意识,尽力去开展合作行动,才能看到合作的成效。心理教师和班主任、任课教师为学生着想的心是一样的,所以建立好关系,相互信任,遇到难题一起想办法,同心同行,才能建构良好的学校心育工作联盟。
学校心育工作联盟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保障,心理教师与班主任、任课教师携手合作育人意识明确,相互沟通、相互支持、协商共进,必将能更好地引领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吴增强.探寻优秀与卓越——心理老师成长之路[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