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开发数字藏品的思考与建议

2022-05-30 00:58虞乐
出版广角 2022年15期
关键词:藏品数字化数字

【摘要】文章以《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的文化数字化战略为研究背景,将数字藏品作为公共图书馆文化资源优化升级和数字化建设与发展的创新开端,对公共图书馆开发数字藏品的优势和挑战进行客观分析,并提出科学建议:坚持公益属性,全面建立统筹规范的管理机制;深耕内容建设,利用优质文化IP切实提升双效;加强协同合作,合力解决资金技术等多重难题。

【关  键  词】数字藏品;公共图书馆;文化数字化战略;数字化转型

【作者单位】虞乐,江西省图书馆。

【基金项目】2018年度江西省社会科学 “十三五”(2018年)规划项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公共图书馆职能”(18TQ09)。

【中图分类号】G250.7【文献标识码】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2.15.017

目前,数字藏品在国内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不仅市场反响热烈,消费端一片火热,也引发各企业、机构涉足。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头部互联网公司、文博馆、媒体、银行等多个领域的数百家企业和机构先后开发并推出大量种类各异、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数字藏品,其中一些兼具艺术性、稀缺性、实用性和收藏性的佳作一上市就宣布售罄,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数字藏品的高度关注。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博馆、传统出版社等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奋力进军数字藏品市场的同时,绝大多数公共图书馆仍在观望,仅有国家图书馆于2022年5月发布了以“诗词中的国家图书馆”为主题的四大系列数字藏品。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信息储存、交流和传播的重要机构之一,亦可抓住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布局机遇,利用自身的数字文化资源优势开发数字藏品,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数字藏品的特征与前景

1.数字藏品的特征

(1)技术特征

数字藏品的技术特征主要是指其作为区块链技术赋能下的数字产品,具备唯一性、稀缺性、不可分割、不可篡改、可验证等特性。唯一性是指每一个数字藏品在特定链上都具有唯一标识,以此代表数字或现实世界中的某个资产对象;稀缺性是指每一个数字藏品是独一无二的,权属明确,同时拥有强大的市场溢价能力;不可分割是指数字藏品本身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不可篡改是指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的特征,使数字藏品的本身属性和所有权、历史交易记录等信息在加密的链式数据结构中得以保存和使用;可验证是指所有用户均可查询和验证数字藏品的所有权信息。总之,数字藏品作为区块链技术赋能的产物,自然具备该技术的核心特征,这也是其得以数字化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的根本保证。

(2)价值特征

数字藏品的价值特征主要是指其作为虚拟资产下的市场商品,具有的真实性、任意性、平价化等特性。真实性是指数字藏品的价值真实性,即收藏和投资价值。一方面,每一个数字藏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数字凭证,且由正规的机构、平台出版发行,因而具备收藏价值。另一方面,数字藏品的发售模式一般都为限量发售,且具备转赠和使用功能,因而投资前景广阔。任意性是指数字藏品虽然是利用区块链技术通过唯一标识确认权益归属的数字产品,但其具体形式不限于数字图片、音乐、视频、电子票证、数字纪念品等形式,每一个特定的声音、文字、图片等资源都能凭借区块链技术生成独特且不可改变的唯一数字凭证。平价化是指目前市场上发行售卖的数字藏品价格十分“亲民”,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古董、字画等收藏品动辄几万、几十万,甚至成百上千万的市场价格,数字藏品的均价约为几十元,让用户尤其是具有良好的虚拟资产付费习惯的年轻一代(95后、00后等互联网原住民)能平价拥有数字藏品,更契合他们在数字付费时代的消费习惯和价值审美。

2.数字藏品的发展前景

第一, 文博馆、媒体机构、文化企业等各界力量入局,让数字藏品市场迅速升温。例如,国际奥委会、国家博物馆等机构发行的数字藏品市场大热,前景可期。

第二, 以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的成熟应用,为更多数字藏品新形态的挖掘打下了坚实基础。如中图云创智能科技(北京)公司联合童趣出版有限公司开发的“天工开物”系列3D数字藏品、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打造的8K超清《人世间》数字藏品等。随着更多尖端技术的成熟应用,数字藏品的内容形态、呈现方式必将多元化、创新化,前景无限。

第三, 各种交易平台的诞生和发展,为完善数字藏品产业链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其具备完整的开发、交易、流转生命周期。近年来,国内众多数字藏品交易平台涌现,为数字藏品从开发、生产到发行销售提供重要支撑。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现有数字藏品企业500多家,其中鲸探(阿里)、灵稀(京东)、网易星球(网易)等都是规模较大的交易平台。各平台的发展不仅完善了数字藏品的交易链,也为数字藏品设计者提供了展示的平台,进一步激发行业活力。

第四,消费者市场热情高涨,为数字藏品的可持续、长效化发展奠定基础。2022年4月12日,算力智库发布的《2022数字藏品研究报告—NFT:中西方价值捕获的分化之路》显示,2021年我国共发售数字藏品456萬多份,总发行价值约为1.5亿元[1];陀螺研究院出品的《数字藏品应用发展报告》显示,在现有元宇宙与IP运营热潮下,根据海外现有700万交易用户规模与我国潜在用户进行测算,预计我国数字藏品交易市场规模将在2—3年内达到500亿元到800亿元[2]。

二、公共图书馆开发数字藏品的优势

1.政策优势

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要本着“服务大局、服务社会”的发展原则,抓住政策优势,将数字化建设作为主要任务,把握契机,主动作为,广泛开展数字化发展创新实践,推动数字社会、数字文化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效。国家发改委等21个部门印发的《“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明确提及了“推进新技术创新应用”和“推动服务数据互联互通”等内容。数字藏品本身就是一种技术应用,能助力公共图书馆实现文化内容数字化、数字内容资产化和文化权益自由化目标,开发数字藏品是数字中国和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转型升级、重塑定位的可行路线。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应勇于探索数字藏品领域,以更多优质藏品服务市场、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2.资源优势

长期以来,作为文化资源储存、传播的机构之一,公共图书馆具有丰富的古籍、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图片、电影资料、民族文艺等重要资源,这些资源也是公共图书馆开发数字藏品的核心优势。在区块链等先进技术的加持下,馆藏资源不仅可以数字藏品的形式呈现,还能加速公共图书馆自身的转型升级,实现资源的价值多样化,从而推动文化数字化传承、收藏和使用。就当前的数字藏品市场而言,具有独特价值的藏品更具竞争力和影响力。无论是国家图书馆还是地方公共图书馆,均有独一无二的特色馆藏或地方文化禀赋,若将其开发成数字藏品,不仅能大受市场追捧,还能形成自身和地方的品牌标识,实现对优质文化的再组织和新传播。

3.经验优势

以国家图书馆为代表的公共图书馆经过在文创领域的数年摸索,已然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也是其开发数字藏品的显著优势之一。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在文创开发领域已经形成体系化、规模化机制,如由国家图书馆牵头成立的“全国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联盟”已經具备良好的合作基础,能通过协同合作为各成员馆开发数字文创藏品提供支持与帮助。另一方面,部分公共图书馆已经开展数字文创开发实践,能为其他公共图书馆开发数字藏品提供经验启示。

三、公共图书馆开发数字藏品的风险挑战

1.数字藏品与生俱来的风险

虽然目前我国数字藏品市场一片火热,发展势头正猛,未来前景广阔,但是新兴事物机遇与风险俱在,数字藏品市场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面临巨大的风险和挑战。一是开发挑战。在现阶段的数字藏品市场中,原创版权侵权、同一IP多平台重复发行等乱象屡见不鲜,对公共图书馆风险规避能力和原创开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市场反馈来看,并非所有内容资源都适合开发成数字藏品,公共图书馆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但如何根据消费者市场的现实需求开发双效俱佳的数字藏品,仍然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二是经营挑战。虽然数字藏品当下大热,但其仍有不确定性,如生产与经营周期不固定、市场需求千变万化等,这也导致公共图书馆在生产和发行数字藏品的过程中要承担各种市场风险。

2.公共图书馆层面的挑战

第一,数字藏品市场属性与公共图书馆公益属性的矛盾。2022年4月12日,国家文物局有关司室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数字藏品有关情况座谈会,指出在文物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文博单位要坚持公益属性,且不应该将文物原始数据作为限量商品发售。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字藏品的开发和销售过程中自然要坚持公益属性为核心的基本原则,权衡好数字藏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突出数字藏品的公益属性和公共服务特性。

第二,数字藏品作为一项新兴技术产物,必然在技术、资金、人才方面有较高要求,这也对公共图书馆提出了挑战。在技术方面,虽然业界的数字化建设已经实施多年,但除了国家图书馆和少数省级公共图书馆,大多数地方公共图书馆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尖端技术领域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服务方面仍不足以支撑其开发和经营数字藏品。在资金方面,现阶段公共图书馆的主要资金来源仍以地方政府行政部门的审核拨款为主,渠道并不丰富,而数字藏品的开发作为一项实效不明的新业务,获得专项经费支撑的可能性极小。如何开拓新的资金渠道,成为公共图书馆开发数字藏品首先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在人才方面,数字藏品的开发和经营既是一项技术活,也是一场市场战,需要引进精通数字信息技术、平面或立体设计以及平台运营方法的团队型人才。而目前大多数公共图书馆在先进人才引进和馆员技术培训方面存在不足,给公共图书馆开发数字藏品带来挑战。

四、公共图书馆开发数字藏品的建议

1.坚持公益属性,全面建立统筹规范的管理机制

第一,针对数字藏品的市场乱象,公共图书馆要根据国家及相关部门的规范要求完善内容生产与经营机制,避免出现侵犯知识产权、内容同质化、盲目投机炒作等问题。具体来看,公共图书馆可根据国家版权交易中心、银保监会、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等发布的《数字文创行业自律公约》《关于防范以“元宇宙”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关于防范 NFT 相关金融风险的倡议》等政策意见明确数字藏品属性、平台准入、经营规范等准则,做到内容合规、数据安全、产权明晰、交易透明,提前防范和及时规避潜在的风险危机。

第二,公共图书馆在数字藏品开发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公益属性,将古籍、文物等馆藏资源的原始数据作为文化传承与弘扬的重要内容,通过概念新鲜、内容优质、价廉物美的图书馆数字藏品,满足年轻群体的消费习惯、社交需求和审美特性,扩大社会影响力,切实履行好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责。

第三,公共图书馆不仅要建立健全市场提醒机制,让消费者全面了解数字藏品并形成理性的消费观念,还要选择正规平台,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公共图书馆应本着“数字藏品价值取决于藏品自身的艺术性”的理念进行合理定价,同时要提醒消费者谨慎购买,避免冲动型消费。当消费者遇到权益侵害等问题时,公共图书馆要及时处理,联合相关部门与平台第一时间采取补救措施,确保自身在数字藏品领域行稳致远。

2.深耕内容建设,利用优质文化IP切实提升双效

第一,公共图书馆要认真梳理现有馆藏资源的种类、数量等信息,按照现有馆藏资源的文化、收藏价值做好分级分类,便于选择数字藏品开发对象和预估藏品价值。具体来看,公共图书馆在数字藏品开发初期可选择权属清晰、影响力大、特色鲜明、收藏价值大的馆藏资源进行试点开发。例如,公共图书馆可立足特色馆藏资源优先开发数字藏品,通过原始馆藏资源的特殊价值赋权,进一步深化数字藏品的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

第二,精耕细作,确保数字藏品的内容质量、价值效益和设计创意,实现“叫好又叫座”的目标。公共图书馆在数字藏品开发过程中既要准确描述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形态、可交互性等技术属性,又要注重提升数字藏品可观赏性、可保存性等文化特性[3]。数字藏品是技术和艺术的融合产物,公共图书馆不仅要注重内容的技术性能,还要凸显内容的文化性能,以此实现双效的最大化目标。

第三,公共图书馆在数字藏品的开发过程中应融入图书馆元素,凸显图书馆数字藏品的个性特色,以此强化双效。国家图书馆开发的“诗词中的国家图书馆”系列主题数字藏品便基于国图典籍中的经典诗词和图书馆元素凸显内容创意,以“风”“花”“雪”“月”为特色主题,搭配应景的馆藏诗词和分区馆景,既有意境,亦有特色。

3.加强协同合作,合力解决资金技术等多重难题

在资金方面,公共图书馆可吸引社會资金,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确保数字藏品开发工作稳定、有序进行。2022年4月,国家文物局有关司室在组织召开的数字藏品有关情况座谈会上,强调文物数字化新技术、新方法、新业态不断涌现,文博单位应积极推进文物信息资源开放共享,鼓励社会力量,正规授权方式,这也为公共图书馆开发数字藏品指明了方向。公共图书馆可通过馆馆合作、馆社合作、馆企合作等模式广邀社会企业、文化单位、行业组织共同开发优质数字藏品,合力解决资金难题。

在技术方面,公共图书馆应在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基础上,通过自创或共创的技术方案解决现实难题。例如,技术基础扎实、数字化转型成效较高的公共图书馆,可通过搭建技术顾问团队的形式自行探索或试点开发数字藏品。相较于传统文创产品开发,少而精的数字藏品开发更易集中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和力量,使公共图书馆打造出更具影响力的馆藏IP,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技术条件薄弱、数字化转型成效一般的公共图书馆,可与技术公司、正规平台协同合作,实现资源互置和技术共享,以此满足数字藏品开发要求,走进数字藏品市场。

在渠道方面,公共图书馆既要围绕营销赋能开辟更多市场渠道,又要本着正式规范的合作原则遴选发行平台,打造数字藏品从开发到交易的完美闭环。公共图书馆在建立数字藏品开发与交易闭环的过程中,既要积极开辟新的渠道资源,如充分利用数字平台、线上媒体多元宣传和推广数字藏品,也要遴选合作伙伴,以资质正规、服务高效的平台作为合作方,从而明确各方权责、维护共同利益。

|参考文献|

[1]华为云首发数字藏品/福布斯推亿万富豪NFT/21年国内NFT售达1.5亿[EB/OL]. (2022-04-13)[2022-07-0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9955937825385526&wfr=spider&for=pc.

[2]元宇宙价值之匙  陀螺研究院发布数字藏品发展应用报告[EB/OL].(2022-03-21)[2022-07-01].https://new.qq.com/rain/a/20220321A02FMU00.

[3]关雨晴,孙羽嘉,邱文欣. 博物馆数字藏品:“风口”之后,“风向”如何?[N]. 南方日报,2022-05-15.

猜你喜欢
藏品数字化数字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谭礼藏品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罗妍妍藏品欣赏
数字化制胜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