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礼仪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教育幼儿从小知礼仪、懂礼仪、守礼仪。教师要将礼仪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与学习中,通过营造礼仪教育环境、开展礼仪主题教育、组织礼仪角色表演等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守礼习惯,在提高幼儿认知水平的同时促进幼儿的道德发展。
【关键词】幼儿;礼仪;教育;道德品质
作者简介:施玉婷(1983—),女,江苏省启东市海韵幼儿园。
幼儿的思想品德、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等方面都与周围的环境息息相关。因此,教师要营造相应的德育环境,让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德育的熏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而礼仪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礼仪之邦,自古就有遵守礼仪的传统。教师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不仅能让幼儿懂得守礼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人人遵守礼仪,会使人们的生活更有秩序,使社会更加和谐。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人际关系更为复杂,而一个遵守礼仪的人无疑能获得更多人的好感。中华礼仪文化博大精深,教师要弘扬中华礼仪文化,培养幼儿遵守礼仪的良好习惯,让中华礼仪文化世代传承,发扬光大。
一、营造礼仪教育环境,提高幼儿礼仪认知
教师既是幼儿学习的引导者,又是幼儿德育的促进者。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对幼儿实施德育。教师需要营造良好的礼仪教育环境,让幼儿在良好的礼仪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礼仪教育[1]。
(一)礼仪教育外部环境的营造
幼儿的认知水平正处于发展阶段,他们的思维具有形象性,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教师要将礼仪教育融入幼儿园的环境布置中,让环境会说话,让幼儿在幼儿园的环境中,主动地学习和遵守礼仪。教师可以在幼儿园大门口张贴笑脸以及幼儿弯腰向教师敬礼问好的图片。当前面有一位幼儿主动向教师敬礼问好时,其他幼儿会有样学样,一个接着一个主动地向教师敬礼问好,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形成良好的打招呼的礼仪习惯。教师可以在幼儿园的教室和活动室等室内张贴打喷嚏时幼儿用手捂住口鼻的图片,幼儿看到了图片,也会有样学样,打喷嚏时及时捂住口鼻。教师还可以在幼儿园内开辟文明礼仪的宣传橱窗,在醒目的位置张贴卡通宣传标语,充分利用墙壁上的礼仪儿歌、走廊上图文并茂的文明小故事、绿草地里温馨的提示语等,让幼儿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文明礼仪知识的熏陶,达到环境育人润无声的目的。
教师让环境会说话,让墙壁会说话,营造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提醒幼儿学礼、守礼,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二)礼仪教育语言环境的营造
比如,有的幼儿没有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特别是小班的幼儿,他们比较以自我为中心,早晨来校是否向教师与其他幼儿问好,常常随自己的心情而定。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早晨幼儿入校时,用拥抱式的问候,同时用语言向幼儿问好:“某某小朋友,早上好啊!”以此提醒幼儿给予教师回应。当幼儿能用语言给予教师回应,如:“老师,早上好!”时,教师用鼓励、肯定的语气表扬幼儿:“某某小朋友,你真有礼貌!”“某某小朋友,你真棒!”“有礼貌的小朋友,老师真喜欢你!”师生加强互动,不仅能让幼儿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与爱护,还能让不愿问好的幼儿渐渐放下情绪,学会向他人问好。
又如在户外活动期间,班级的周周小朋友不小心摔倒了,圆圆跑过来扶起了周周,教师看见了對周周说:“周周小朋友,别人帮助了你,你应该说什么感谢别人呢?”教师用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周周小朋友说“谢谢”这个词,这也是一种礼仪教育语言环境的营造。
(三)利用文学故事营造礼仪教育环境
教师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不能是生硬地灌输,幼儿以形象性思维为主,生动形象的人物画面、有趣的故事情节,能让幼儿更好地接受礼仪知识,并主动尝试运用。比如,在教授中班故事《小熊请客》时,教师将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用故事表述,幼儿边欣赏故事边学习讲述故事的内容,在讲述故事中懂得了礼貌用语的重要性,也提高了语言表达的水平。为了帮助幼儿巩固这些礼貌用语,教师还将故事中小动物的角色做成头饰,创设故事表演的情境,让幼儿开展表演游戏,在表演游戏中,反复练习礼貌用语,从而真正学会使用礼貌用语与他人交往。
(四)利用集体活动营造礼仪教育环境
幼儿园经常会组织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观众不能大声吵闹,要保持安静,学会倾听他人讲话。学会倾听是尊重发言人的一项基本礼仪。比如,在升国旗的时候,国旗冉冉升起,教师引导幼儿停在原地,摘下帽子。这是尊重祖国,尊重国旗,尊重先烈的一种表现。在听主持人国旗下的讲话的时候,教师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并教育幼儿任何的小动作与吵闹声都会影响班集体的精神面貌。教师利用集体活动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用一定的仪式感增强幼儿对礼仪文化的认知,有利于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二、组织礼仪教育活动,促进幼儿道德品质发展
教师要将礼仪教育渗透于日常的各项教育活动中,让幼儿时刻知礼、懂礼,争做“礼仪小能手”“文明小卫士”[2]。
(一)利用歌唱活动渗透礼仪教育
在幼儿园的教学内容中,有许多有关礼仪的歌曲,教师要善于利用,从而渗透礼仪教育。比如,《礼貌歌》中提到,早上要说“早安”,还要会说“请”“谢谢”“对不起”,有礼貌的小孩让人喜欢。教师利用《礼貌歌》,向幼儿强调语言表达中礼貌用语使用的重要性,并且提醒幼儿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又如,《上学歌》的旋律活泼欢快,歌词画面感强。“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的歌词用问答的形式展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而“我要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的歌词中思想与行为的指示性强烈,幼儿会不由自主地按照歌曲中的行为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不迟到、不早退、爱学习、爱劳动。教师利用《上学歌》,鼓励幼儿做“礼仪小能手”“文明小卫士”。
再如,在《家庭礼貌称呼歌》中,歌曲用朗朗上口的旋律将亲人之间的称呼有节奏地展示,易唱易记,非常受幼儿的喜爱。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家庭礼貌称呼歌》掌握家庭成员之间的礼貌称呼,学习有关称呼礼仪的知识,培养幼儿知礼仪、懂礼貌、讲文明的良好日常行为习惯。
(二)利用实践活动强化礼仪教育
礼仪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因此,教师要给幼儿表现的机会,在社会实践中进行礼仪教育,培养幼儿谦逊、礼貌等优良品质,提高幼儿待人接物的素养。
比如,教师在幼儿园开展“礼仪小卫士”的实践活动。现在,教师都强调引导幼儿自主入园,小班幼儿刚开学也是如此。幼儿在幼儿园大门口就与父母分开,独立入园,在這种情况下,大班成立“礼仪志愿者小队”,为小班幼儿提供一对一的帮助。大班幼儿帮助小班幼儿找教室,带小班幼儿去做游戏,让小班刚入园的幼儿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开开心心地上幼儿园。
又如,在重阳节的时候,教师引导幼儿组成“礼仪慰问小队”,组织幼儿开展敬老实践活动,向敬老院的老人们献上自己的爱心。在敬老实践活动中,有的幼儿主动地与老人交谈;有的幼儿唱歌给老人听;有的幼儿用双手做可爱的小手工送给老人;有的幼儿帮助老人擦桌子、擦椅子和扫地,用实际行动展示自己的爱心。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幼儿在敬老实践活动中学习优良传统,发扬敬老礼仪。
(三)利用礼仪教育活动促进幼儿道德品质发展
礼仪教育是教师引导幼儿自觉把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品质的一种教育活动,幼儿通过礼仪学习,明白做人做事要自律、要时刻用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要强化自身的道德品质。一方面,教师需要用礼仪教育活动教育幼儿,在与人交往的时候要做到彬彬有礼、落落大方;在自己的意见与他人不一致的时候,要做到虚心,并尝试通过对话、沟通等方式,使双方的意见达成一致。另一方面,教师需要用礼仪教育活动为幼儿树立优秀的榜样,使幼儿有可以模仿的对象,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该做什么事,并学会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让思想美、行为美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
比如,教师组织开展“我是文明礼仪小能手”的礼仪教育演讲活动,让幼儿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进行演讲或者将一些文明礼仪小知识融于演讲中,促进幼儿道德品质的发展。
又如,教师组织开展“文明礼仪小画展”的礼仪教育活动,让幼儿将体现文明礼仪的行为画下来,并讲述给同伴听。
三、加强礼仪教育,提高幼儿道德修养
礼仪是人际交往中通向成功的“通行证”,是个体走向社会必须具备的品质。教师对幼儿的礼仪教育包括人际交往的态度、方式等知识。比如朋友来了该如何介绍、与同伴一起活动该如何面对新鲜事物等。礼仪教育有利于增加幼儿的德育知识,提高幼儿的自身修养[3]。
(一)强化礼仪训练,增强幼儿的仪式感
幼儿园常会开展家长会或者开展庆祝各种节日的活动,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活动的开展,对幼儿加强礼仪训练。比如,教师训练幼儿,站姿要身正腰直,不驼背弓腰,来了客人要热情相迎,同时使用“请进”“请这边走”“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等礼貌用语。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为幼儿准备统一的绶带,上面写上“某某礼仪志愿者小分队”。统一的着装会让幼儿深刻地感受到仪式感,提高学习礼仪的积极性。
(二)打造礼仪墙,促进幼儿良好品质的内化
认识礼仪与遵守礼仪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为了让幼儿将学习的礼仪知识内化为自身品质,教师可以通过打造礼仪墙的形式,将幼儿遵守礼仪的场景拍摄下来,张贴在墙上。或者,教师可以将每周“遵守礼仪好孩子”的评选中获得荣誉称号的幼儿的照片进行张贴,给其他幼儿树立榜样,以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
(三)日常生活见机教育,及时评价幼儿的行为
幼儿在幼儿园的时间很长,教师要做幼儿文明礼仪的引导者,抓住契机,针对某一个事件对幼儿进行评价与指导,用鲜明的实例告诉幼儿,什么样的行为才是正确的,守礼仪,能做;什么样的行为是错误的的,不讲礼,不能做。当幼儿接受他人帮助的时候,教师见机引导幼儿道谢。当幼儿不小心伤害了他人的时候,教师见机引导幼儿道歉,并教育幼儿要用具体行动表达自己的歉意,如把被撞倒的同伴扶起来,把被撞倒的花草盆栽摆正等。教师教育幼儿礼仪不但表现在语言上,而且表现在行动上。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注重对幼儿的常规礼仪教育。教师可以见机教育幼儿,上课不吵闹,不说悄悄话,这是尊重讲课的老师的表现;他人发言不插嘴,这是尊重发言的同伴的表现;他人玩游戏时自己不能随意打扰,这是有礼貌、讲礼仪的表现。相反,教师可以见机教育幼儿,上下楼梯吵吵闹闹,推推搡搡,这样的行为是不礼貌的;水龙头开着不关,这样的行为是不文明的;践踏花草、乱扔垃圾等行为都是不文明的。教师一旦看见幼儿出现不礼貌、不文明的行为应马上纠正,及时评价,让幼儿改正错误。
(四)开发礼仪课程,促进礼仪教育向深度发展
教师将礼仪课程融入幼儿园德育课程的开发中,开设“礼仪小宝贝”“礼仪故事表演”“亲子礼仪”等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基本礼仪、幼儿园礼仪、家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节日礼仪等,由点及面。
教师要将礼仪课程当作幼儿园德育的重要内容来抓,使之形成幼儿园的办园特色。通过完善各项已有的礼仪教育资源,更加系统、科学地开发礼仪课程,开展礼仪教育,促进幼儿园礼仪课程的研究开发向深度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的礼仪教育任重而道远,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教师要在充分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加强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在提高幼儿认知水平的同时促进幼儿的道德发展。
【参考文献】
[1]曹琳芳. 幼儿日常行为礼仪养成教育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0.
[2]李婷婷. 幼儿园大班礼仪教育的行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0.
[3]孙珊珊. 幼儿园的幼儿品行教育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