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耀昌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18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使我国推普工作走上了有法可依的道路。同时,在中国大地掀起了规模空前宏大的普通话推广运动。推广普通话应依靠现代科技手段,应用科学的方法来管理、评价、考察普通话推广的现状,把技术化语言的考核变成文化技术语言的全面考查。
一、普通话推广的意义,已不能简单理解成一种规范汉语言语音和文字的必要,具体表现在现代传媒技术对标准化语言的要求和语言国际竞争力的体现,即语言必定上升到国家文化教育安全的位置
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但是它同时带有浓厚的民族性、地域性、文化性、传统性的人文色彩。它是一个民族最具特色文化传统和民族个性的体现,也是一个民族保持自身思维个性和行为习惯的一道屏障。一切语言都是载体,一切语言都是工具。然而,作为思维的物质外壳的语言却总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智慧结晶。中国象形文字更不寻常于其他表音文字,它在表意表音的同时,更多地表达了思想之外的一种含义,即文字的形成历史,对照物的社会关系和其自身的美——书法等。如“山”“日”,它不是其他表音文字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由人们用思维强加或约定俗成的,象形文字在形成之前,就“远取诸象,近取诸身”,与自然合而为一,再经人们象形、指示、会意……的构词,使汉语言成了连接人类思想和自然物象的桥梁。另外,还有更多的方言词汇在人们约定俗成的过程中包含了许多幽默和智慧,如我们不加分析、整理而完全以普通话标准书面语替代,则很有可能抹杀语言本身所固有的大众性和传承性、兼容性特点,将语言变成刻板、单一、僵化的东西。有些脱离群众的作家的作品不是没有思想,但往往因没有生活而使语言变成了理念化的东西,让读者索然寡味。相反,许多大作家惯常于整合美丽方言于书面语之中,既能使文章神采飞扬,又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的使用数量。
中國是一个非常重视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国家,几千年来,汉字自创造以来就具备了强大的创造力与再生力,始终与科学文化的进步(尤其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保持一致。从甲骨文、金文到篆体的发挥创造,中国象形文字已经构成了其自身相对完整的体系,但是,如没有秦的统一文字,则很难形成“大中华”的文化构架。南梁时期,汉字音韵规律的发现,进一步形成了汉字抑扬顿挫、平仄对仗、音义并茂的独特语言风格。此后的许多辞书都把汉字的释义和正音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为我国统一民族语言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使汉语适应新形势而采取简化汉字及颁布了新的《汉语拼音方案》《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和《普通话异读审音表》等,提高了汉字的书写速度,统一了汉语的发音规范,增加了汉语的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中国加入WTO的完成,使汉字的发展空间及应用领域比以前更加广阔,应用视野更加开阔,应用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这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在未来社会中存在发展空间,更重要的是以汉语言为依托,让全世界领略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内涵。中国象形文字以其自身的优越性派生出诸如王码五笔、搜狗拼音、微软拼音、智能ABC及语音输入法等优秀应用工具,成功地把古老汉字与现代科技对接起来,其输入速度大大超过了其他语言文字的输入速度。因此,当智能计算机能够准确记录人的语音符号时,普通话整合了我们南腔北调的方言已经在国内外得到全面推广及应用!标准汉语言(普通话)的教育、教学、推广已不局限在学校,它在更广阔的环境中经受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的考验,它和国家国防、经济安全一样,正在接受强势语言文化的挑战,成了国家教育、文化安全的一道屏障,也是保持以东方民族独特视角观察世界和理解世界的另一思维工具,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象代言人。
二、推广普通话应依靠现代科技手段,应用科学的方法来管理、评价、考察普通话推广的现状,把技术化语言的考核变成文化技术语言的全面考查
海得格尔指出:“语言是存在的家园。”语言的载体作用不仅仅表现在作为交际工具而成为其他学科的思想媒介,更重要的是作为和理念共存的传统、文化、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都与之合二为一,深深地雕塑着一个民族、社会和国家的传统及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以普通话为核心的汉语言有强大生命力,象形文字仍然将以其巨大的兼容性激活人类神奇的想象力,继续创造科学、哲学、艺术史上“以科学为主,民生为本,不受宗教迷信控制,以其自生的发扬方法”(李政道:《物理的挑战》)。我们时刻相信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我们更加有信心将汉语言打造成独秀一枝的东方文化奇葩。因此,我们还应该在推普方面做以下主要工作。
(一)语言道德伦理的建设
语言文字是一个国家民族的象征,母语是神圣的,它不仅有国旗、国歌、国徽的庄严,甚至和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一样带有更丰富的感情内涵。祖国象形文字在未来社会的竞争中不但不会消亡,而且将会成为以其自身的兼容性整合世界所有文化的珍贵遗产,尤其在促进人类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启发人类大脑方面会产生决定性的作用。这不是其他缺乏想象力的语种所能达到的,历史上两次最伟大的思想与哲学革命,即佛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最终生根中国,是一个很好的说明。但是,当我们许多人因用美妙的英语向世界宣传中国而引以为豪时,却忘了几千年的汉语言即普通话本身就是一面旗帜,而我们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未能充分认识到培养这种语言感情的重要性。
(二)语言美学的探讨
普通话语言美学的探讨,并不是简单指语言语音的声母、韵母、语调、高低、轻重方面的知识。实际上普通话在这方面,专家们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成就。但一门语言最迷人的地方往往不只表现在语音的标准无误上,幽默、风趣、象征、暗含、隐射等语言技巧常常使得语言“言约旨远”“兴象玲珑”“言有尽而意无穷”。那些诗性的语言能“把人引导到另一境域,即内容本身的显现或别的相近现象。”(黑格尔语)这靠的是说话人和听话者共同所具有的“心灵的灵异”。从另一个方面讲,用单一的语音标准对普通话测评本身是简单化的表现,同样是百里挑一的播音员,惟有赵忠祥的播音是那样的感染人!所以,普通话语言美学的探讨,就是试图把汉语的音乐性、画意性、象征性特点与人的审美精神结合起来,创造出像唐诗、宋词一样音义和理趣结合的经典性模式。众所周知,国内、国际许多歌星、影星、模特儿大赛多设有综合能力测试的评定考核,我们对文化意味最浓厚的普通话能力测评仅实行单一标准是不够科学的。
(三)语言应用软件的开发
语言的发展总是和科学生产力的发展结合分不开的。随着国家及教育各部门对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日益重视,尤其是对一线教职员工普通话的随机抽测力度加大,从而使国人对普通话推广工作高度重视,全力打造汉语言教育在全球的效应。中国象形文字的历史,仍然是和龟甲、陶器、青铜器、竹简、纸绢、印刷术密不可分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是一部科技史。因此,我们可以断言,未来语言文字的生命在于适应科技的进步,也就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要求。只有创造出更先进、更科学、更便捷的语言体系,将科技与现代汉语言天衣无缝地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创造出适应新时代的汉语言教育。这对我们现代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是艰巨的挑战。
(四)语言推广制度的探讨
考试的本质是为了公平、公正、公开地评价一个人的普通话语言表达水平,但在普通话的测评中,许多地方的测评站和学校在组织上并不科学,评价的主观性强,客观性和科学性较弱,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应用电子符号即广播、电视、互联网、录像带等现代传媒所具有的客观性、真实性、速效性的特点,改进以往普通话测试对考试者录音的单一手段,还应当依靠现代科技手段封死考评过程中的人为因素,杜绝因人情导致的主观性,严肃考评纪律,真正把推普工作变成一项全民爱国活动,为弘扬我国汉语言文化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李定一,刘旭东.教育评价的世纪反思与前瞻[J].教育研究,2001(2).
[2]俞本昆.语文“思维—创新”型教学初探[J].上海教育,2000(4).
[3]张世英.语言的诗性与诗性的语言[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1).
[4]苑林娅.从战略高度看中国加入WTO[J].科学决策,2000(1).
[5]刘舜发,陈熙.中国电视在网络传播时代所面临的挑战[J].新华文摘,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