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安全意识与自护能力养成研究

2022-05-30 22:05赵凌云
新课程·上旬 2022年18期
关键词:小学生学校教育

随着社会发展和网络普及,小学生的安全教育面临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小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及当下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建议从“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安全教育教材及大纲编写”“安全教育人员专业培训”“安全教育教学流程编制”和“地方专业部门参与”等方面着手,努力提升小学生安全教育教学效果,让小学生健康成长。

孩子不仅是家庭的未来,也是祖国的希望和花朵。所以,让孩子安全健康地成长,不仅是家长的责任和愿望,也是老师和学校的职责,还是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因此,班主任在班级日常管理过程中,加大小学生日常安全技能教育,培养小学生的安全自我保护能力,养成小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为孩子们的安全、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安全”概述

(一)“安全”释义

中国古汉语中,并没有“安全”一词,一般用“安”表达安全的意思。《周易·系辞下》中指出“君子安而不忘危”,可见“安”与“危”是相对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中认为“安全”应该解释为“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目前,“安全”一般指人与生存环境和谐相处,人们能将自己的生命、财产、环境等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自己感觉不难受或可控状态、不存在危险隐患。

(二)“安全”的重要性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主要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感情和归属需求”“地位和受人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和方面,而“安全需求”排在仅次于“生理需求”的第二位,由此可见安全对个人的重要性,安全是个人健康成长的基础。安全对家庭、社会和国家来说也至关重要,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安全,国家的发展一定是以安全为基础,所以,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根本,是一切工作不能超越的前提條件。

(三)小学生与“安全”

小学生处于6~12岁之间,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智力和心理都处在发育和完善阶段,对身边的危险因素缺乏辨识和防护能力,而且大多小学生因为年龄、生理因素,比较好动、自控能力弱、情绪容易冲动,上述原因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会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影响。

二、小学生安全教育活动的必要性

(一)国家重视小学生安全教育

首先,国家设立“安全教育日”。国家教委、公安部、劳动部、卫计委等各部委于1996年联合发出通知,将每年3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一作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每年开展特定主题的教育活动。其次,国家制定了《小学生人身安全与防范》行为指南,该指南介绍了基本的安全防范常识,以提升小学生在灾难中识别危险和自我保护的技能,以便遇到危险时能有效避免,减少和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确保小学生健康成长。再者,国家开发了“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平台”,重点针对日常生活中的交通、用电、防溺水、食品等安全知识和防范措施进行宣传和普及。由此可见,国家对小学生的安全教育非常重视。

(二)安全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要求

从学校教育和管理视角看,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是学校各项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保障,也是落实国家教育计划和任务的基础。所以,学校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依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对安全教育课程和师资都做了一定的规划和配备。重点结合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和实施,以国家推行的“安全教育日”为切入点,连续不间断开展一系列具有特色的安全教育教学及关于安全的班本课程教育教学,而且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将安全教育教学作为学校和老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和方面。

(三)安全知识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前提

由于受生理和心理原因的影响,小学生普遍好动,他们的课外活动、户外运动较多,但同时他们对身边的危险隐患缺乏应有的认知和判断,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刚刚脱离父母及其他监护人的密切监护,这就使得小学生在发生危险和不可预知的后果概率上比一般的成年人高很多。因此通过安全教育,让小学生获得基本的安全防护知识“是保障小学生健康安全成长的需要”。

(四)安全技能是小学生提高自护能力的保障

安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小学生获得安全防护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小学生在面临安全隐患和风险因素的时候能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评判,及时做出自我安全防护,确保不发生危险或减少和降低损害发生。因此,在安全教育中,通过一系列措施提升小学生的安全自护技能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只有掌握了安全自护技能,在面临危险因素的时候才能正确地做出应对,防止危险发生。

(五)安全意识是小学生安全素质提升的基础

一个人的发展和成就取决于文化素质、道德素质、体育素质、美育素质、安全素质等综合素养,特别是安全素质是其他素质存在的前提和基础。老师在日常安全教育和管理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给学生安全知识,更要注重安全意识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安全综合素质,让学生在日常行为中能有意识地识别危险因素、避开危险因素,针对日常生活中的危险做出正确的选择,避免发生不良后果,避免给小学生的人身和心理造成伤害。

三、小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安全风险因素日益复杂

自国家提出“安全教育日”,经过25年的发展,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一步极速发展,特别是城镇化和网络环境的发展,小学生安全事故特别是重大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呈上升趋势。首先,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深化,在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出现了更多的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直接管教或对安全教育的不够重视,使得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安全教育显得更为重要。其次,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小视频的肆意发展,小学生提前接触了这一良莠不齐的信息传递渠道,因为小学生缺乏基本的判断和识别能力,所以,网络上的危险动作和不良现象成了小学生模仿的对象,这给小学生安全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再者,小学生在校时间的延长增加了在校安全风险的发生。自2021年秋季开始,随着国家“双减”政策和“延时服务”的普遍推行,小学生的在校时间比以往更长,国家和政府在原有师资力量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小学生在校安全风险明显有所提高。最后,不特定情形的出现也增加了安全防范风险。让小学生的安全教育不仅要面对日常安全知识的宣传和讲解,也要对临时性、偶发性的危险因素进行防护。

(二)安全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健全

我国区域发展极其不均衡,城乡差异也比较大,加之小学生安全教育内容涉及面非常广泛,而且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和专业性。目前,绝大多数学校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时,主要依托道德与法治教材,配合“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平台”,由班主任或其他相关老师开展主题教学活动。目前,这一非常重要的教育教学领域,无论是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还是主抓教学的学校都没有统一体系的教育教学教程,也没有可供普遍使用的教育教学大纲,各位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在开展安全教育教学活动时,主要按照自己的理解随机安排相关内容,课程开展具有极强的随机性和主观性。

(三)安全教育内容和方式比较陈旧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小學安全教育的内容重点还是集中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用电安全、人身安全等传统安全领域,教学方式也大多以简单的讲授、情景演示等方式开展。正如任丽丽老师所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知识比较落后,教学的内容也不够系统。”这些传统安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由于缺乏新颖性、趣味性,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够高,学生的参与度也偏低,这就造成了安全教育教学效果不能达到预期,不能实现增长安全知识、加强安全防范技能、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提升安全综合素质的目的。

(四)安全教育活动流于形式

虽然国家倡导以素质教育为主,但在面临中考、高考等重大考试时,依然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和文化课水平,在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时,也更注重文化课素质的考核情况。对安全教育没有实质性的制度要求和考核指标,致使很多学校的安全教育仅仅落实在了纸面上,甚至只是沦落为家长的作业、老师填写的表格、学校应付检查的痕迹,很难做到入心入脑,更不要说培养小学生的安全知识、增强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升小学生的安全素质了,整个教学过程基本流于形式。

(五)安全教育队伍不专业

目前学校在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中,小学生所面临的大多安全问题需要专业人员进行讲解或演示。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专业师资力量的空白,大多数班级的安全教育工作由班主任或其他兼职老师完成,这些老师大多没有受过专业的安全课程培训或接受专业的安全教育训练,老师对安全及安全教育的理解大多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字面理解来展开,在这种安全师资力量基本不达标的情形下,即使老师全身心地投入到安全教育活动中,仍然不能保证安全教育效果,不能实现安全教育目的。

四、加强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

针对上述问题,为了更好地完成安全教育,实现安全教育知识、技能、意识和素质综合提升,确保小学生安全健康成长,本文主张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以改善。

(一)建立特色校本课,形成安全教育体系

首先,学校根据师生实际情况,结合国家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安全教育平台”,组织本校老师研究本校安全教育教学内容,编写可行性较高的适用于本校的安全教育教学大纲,为本校师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供指导和规范。如兰州市安宁区S小学四年级组的班主任针对四年级以上的安全教育已经编写了安全教育实施指南,下一步将在全校范围内推广使用。其次,地方和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要结合我国小学教育实际情况,制定具有指导意义的安全教育教学实施大纲,如果条件成熟,还可以组织人员编写安全教育导读教材。

(二)发挥专业部门优势,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安全教育教学涉及的面比较广,单纯发挥老师的力量很难提高学生的安全综合素质,应该充分调动和发挥消防、医院、公安、社区等专业部门的社会力量,建立全社会育人的有效合作机制。首先,邀请消防员、医生、护士、警察、社区工作者等专业人员对各班班主任及学校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让老师获得安全教育的能力,老师在面临危险时第一时间能做出符合安全规范的选择和行动。其次,邀请专业人员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火灾及防火”“地震及防震”“意外伤害救护”等演习演练。再者,邀请专业医护、救援人员对学校师生开展专门知识主题讲座。通过上述方式,由于有专业人员的参与,可以进一步提升安全教育教学效果。

(三)增加实践教学参与度,检验安全教学实效

安全教育不仅涉及学校教育和管理,还涉及家庭和社会,为了检验学校安全教育实效,家校可以联合,家长利用周末或假期陪同学生参与到安全教学实践过程中,以此来检验安全教学效果。如兰州市安宁区S小学不定期组织学生及其家长开展“争当交通安全小卫士”活动,让高年级小学生协助交警指挥交通,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不仅加深了小学生对交通安全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更加深了高年级学生对交通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对其将来遵守交通规则奠定了一定基础;让中年级孩子在学校楼道里担任安全值周督导员,规范学生楼内行进间的行为;低年级学生在家里引导家长做家庭安全员,对家庭正确用电、用火进行督导,小手拉大手,增加实践教学参与度,树立安全意识。

(四)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增加安全教育趣味性

安全教育应该融入日常教学和管理过程中。教师在开展安全教学时,应借助先进的网络平台和优质的网络资源,改变传统说教、灌输式教学方式,将安全知识融入“班级安全小卫士”演讲比赛、知识竞赛、黑板报、综合实践活动日等参与性和趣味性较高的教学活动中,教学中用小游戏、情景模拟、辩论等方式以提升安全教学效果,实现安全知识的传授和安全理念的树立。

(五)建立安全常态化管理机制,形成安全教育教学流程

安全教育不能一时抓、一事抓,而应该时时抓、事事抓,要做到安全教育常态化。每个学校应该根据自己学校地域特点、地理位置及环境、师生综合素质、硬件设备设施、学生学情等具体实际情况,制定操作性较强的安全管理规程,形成可行性较高的安全教学流程,以便所有到岗教师在流程指引下就能开展符合国家规范要求的安全教育教学。适时设置一些相关的激励机制,对在安全教育教学过程中表现优异的教师、管理人员、学生进行一定的表彰奖励,以此树立榜样正向引领。

综上所述,通过有效课程建设、教学方法优化等方式,努力提高小学生安全教育教学效果,为小学生未来健康成长和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注:本文系兰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规划课题“基于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养成的班本课建设研究”(课题立项号:LZ[2020]GH15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赵凌云(1981—),女,汉族,甘肃兰州人,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及班级管理。

猜你喜欢
小学生学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