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创食安新发展 共享美好新生活
——2022数智化全产业链赋能餐饮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京召开
8月30日下午,2022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拉开帷幕,作为国家层面的一项重要活动,在国务院食品安全办指导下,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指导,中国烹饪协会主办,中国烹饪协会食品安全工作委员会承办的“2022数智化全产业链赋能餐饮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京召开。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杨柳,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总顾问陈君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经营安全监督管理司司长陈、餐饮一处处长马朝辉,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二级巡视员(副司级)朱光耀、业务三处副处长李昊,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一级巡视员李培、综合处副处长姜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营养处处长徐娇,中国烹饪协会食品安全工作委员会执行副主任单位、联合利华饮食策划北区负责人刘典波,美团食品安全高级总监刘帅等领导及嘉宾出席会议。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杨柳在致辞中指出,“全面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明确要求。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餐饮食品需求更加多元化,食品安全从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向营养健康拓展。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餐饮业依托数智化技术,实施智慧管理,才能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节约、减碳、绿色发展,提质增效;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消费体验。
会上,与会领导就餐饮业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强化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开展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提升餐饮业创新发展水平,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倡导健康消费理念杜绝餐饮浪费等方面做了深入阐述。对行业标准《餐饮服务单位节约管理规范》进行了宣贯。会议强调餐饮业是稳增长、促消费、扩就业、惠民生的重要领域,对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具有重要作用。
与会专家分享餐饮食品安全管理的新特征与应对措施,同时,中国烹饪协会发布了《2021年度餐饮企业百强和餐饮五百强门店分析报告》。
会上,来自北京千喜鹤、济南源动力、北京华天、呷哺呷哺、安徽食茂、北京南城香、北京和合谷的餐饮大咖共同围绕着“数智化全产业链赋能”进行分享。他们分别代表正餐、快餐、团餐、火锅不同业态,从创新研发、供应链升级、抗风险、逆势上涨、焕生机等方面,为餐饮业使用数智化全产业链手段提供引导,助力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实现餐饮业高质量发展。
最后,餐饮百强企業共同发出承诺:科技促进食安,创新引领发展;落实主体责任,提升质量水平;节约绿色低碳,共享美好生活。
受疫情防控要求,本次会议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直播”吸引了历年餐饮百强企业和五百强门店负责人的广泛关注。(林华)
中国烹协协会杨柳会长发布《2021年度餐饮企业百强和餐饮五百强门店分析报告》
8月30日,中国烹饪协会会长杨柳在2022数智化全产业链赋能餐饮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发布了《2021年度餐饮企业百强和餐饮五百强门店分析报告》。
报告显示,2021年,随着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取得成效,作为餐饮业领军代表和行业标杆,餐饮企业百强和五百强门店在促消费、稳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百强企业名单中,不仅有百胜、海底捞、金拱门等知名连锁餐饮企业,也有全聚德、上海老城隍庙、广州酒家等餐饮老字号,还有、鱼你在一起等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新锐餐饮品牌。主要特点如下:
营收总体恢复良好。餐饮企业百强和五百强门店营收总体恢复良好。2021年,餐饮企业百强总营业收入3649亿元,同比上涨23.2%;五百强门店总营业收入同比上涨20%。两者涨幅均要高于整个餐饮行业。
产业集中度保持稳定。2021年,餐饮企业百强营业收入占到全国餐饮收入的7.8%,与上年持平。当前,餐饮企业百强营收规模不断上涨。
团膳、休闲餐饮表现抢眼。2021年,各业态增速涨幅喜人,团膳、休闲餐饮表现抢眼。快餐、餐馆酒楼、火锅为2021年餐饮百强的主力业态。新兴业态依然呈现出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团膳、休闲餐饮高速上涨。
区域分布范围广泛。2021年,餐饮企业百强覆盖了17个省区,而餐饮五百强门店则分布于29个省区,可以说是几乎遍及全国。北京的百强企业数量和五百强门店数量都位居榜首。
扩张步伐有所加快。2021年,超过七成的百强企业选择继续新开门店。2021年,74.7%的百强企业门店数量有增加,比上年上升了10.4个百分点;11.4%的百强企业门店数量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比上年降低了15.7个百分点;门店数量保持不变的百强企业占13.9%。
盈利水平不断提高。餐饮企业百强盈利表现良好,平均销售利润率为7.1%,比上年上涨了1.1个百分点。餐饮五百强门店再次展现了“小而精”的特性,平均销售利润率达到13.7%,高于上年1.9个百分点。
各项成本急剧上升。2021年,餐饮企业随着营业规模的增大,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各项成本急剧增加,其中原材料、人工、研发投入、社会保险、税收等成本的同比增长率均超过20%。
数字化创新再提速。疫情反复,餐饮堂食时有受限,带动餐饮企业数字化再提速,数字化订单带来的销售额比重越来越高,外卖业务成为餐饮企业营收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越来越多的百强企业把推动非堂食业务盈利性增长作为重点战略,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渠道,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居家餐饮消费需求。(林华)
麦咖啡重磅发布全新“奶铁系列”,打造更奶更浓的日常好咖啡
2022年8月31日,麦当劳旗下专业手工咖啡品牌麦咖啡(McCafé)宣布推出“奶铁系列”,并全面下架拿铁。“奶铁”比拿铁更奶更浓,是麦咖啡在了解中国消费者咖啡口味的基础上,重磅研发的全新奶咖类产品。“奶铁”将作为麦咖啡专属明星产品,在全国近2500家麦咖啡门店长期售卖。由此,麦咖啡将蓄力更高速增长,预计2023年新增约1000家门店,大部分位于三线城市,为更多消费者带去高性价比的日常好咖啡。
“根据中国消费者对于奶咖类产品的偏爱,以及高性价比的追求,我们倾力推出‘奶铁这一重磅新品,其咖啡豆配方获得国际大赛金奖,让顾客能够以超值的价格,每天享用更奶更浓的好咖啡。”麦当劳中国首席执行官张家茵表示,“过去两年,麦咖啡品牌成长迅速,门店数量由约800家扩展至近2500家,咖啡师超过10000人。麦咖啡积累了众多拥趸,更为光临麦当劳用餐的顾客提供更多饮品选择。我们相信‘奶铁将进一步加强麦咖啡的产品力,不断吸引更多喜爱咖啡的中国消费者。”
北京麦当劳高级总经理姜燕礼在此次麦咖啡升级活动上介绍,近年来,越来越多消费者对咖啡有了“功能性刚需”,他们更需要高品质、超值又便捷的咖啡。北京拥有着全国最多的麦咖啡门店,截止到今年底,北京、河北及山西市场麦咖啡总数将突破400家,实现线上线下全渠道的点餐外送,覆盖线下柜台、手机点餐以及外送平台。顾客可以选择在餐厅堂食或外带,也可以通过麦当劳的外送网络,轻松享用高品质、高性价比的咖啡。与此同时,麦咖啡还将通过数字化平台,持续提供咖啡月卡、优惠等活动,以高性价比满足消费者对于高品质咖啡的每日“刚需”。北京麦咖啡打造的全国首辆新能源咖啡车,也将继续开进首钢园服务服贸会。
此次推出的“奶铁系列”选用了麦咖啡独家定制的M10+拼配豆,由危地马拉、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卢旺达四国咖啡豆拼配而成,自带柑橘、焦糖、黑巧风味。该拼配荣获了2022IIAC国际咖啡品鉴大赛金奖,并且拥有“100%雨林联盟”认证。在升级咖啡豆的基础上,“奶铁”系列改变了原有拿铁产品的萃取方式及奶咖比:用更大粉量,精萃前中段咖啡精华;奶量提升约30%,风味更平衡醇厚。为了更好照顾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麦咖啡提供四款奶品选择,包括牛奶、燕麦奶、厚椰乳与厚牛乳,消费者可根据口味自选搭配。
为和中国消费者共同庆祝“奶铁”问世,9月1日至9月4日,麦咖啡将送出200万杯免费奶铁,邀请大家共同体验“比拿铁更奶更浓”的新奶咖。消费者可关注麦当劳或麦咖啡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奶铁”,通过相关链接领取免费奶铁品尝券。此外,从9月5日起至年底,麦咖啡每周二将举办“周二奶铁日”活动,限量赠送免费奶铁。(林华)
20家白酒上市公司上半年营收1853.5亿元 “茅五”占比近六成
截至8月30日,A股20家白酒上市公司业绩全部出炉。上述20家公司中,有17家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了营收和净利双增长,占比达85%;剩余3家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述20家公司实现营收合计1853.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9%;实现净利合计701.3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1.3%。
从营收规模来看,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山西汾酒、泸州老窖等5家公司的营收均超过百亿元,分别为594.4亿元、412.2亿元、189.1亿元、153.3亿元、116.6亿元;营收超过10亿元但不足百亿元的有11家,分别是古井贡酒、顺鑫农业、舍得酒业、酒鬼酒、迎驾贡酒、口子窖、水井坊、老白干酒、金徽酒、伊力特和今世缘,分别为90.02亿元、65.19亿元、30.25亿元、25.37亿元、25.30亿元、22.97亿元、20.74亿元、20.26亿元、12.26亿元、11.33億元和46.46亿元;另有4家公司营收不足10亿元,分别为天佑德酒、岩石股份、*ST皇台和金种子酒。
从净利润表现来看,老白干酒、*ST皇台的净利润在报告期内均实现了翻倍增长,同比增长分别为191.42%和124.62%;有12家公司净利润增幅在10%至80%之间,2家公司的净利润增长为个位数,伊力特、顺鑫农业、水井坊等3家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下滑39.45%、91.59%和2%。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20家公司合计1853.5亿元的营收中,贵州茅台和五粮液合计营收占比达57.5%;合计701.36亿元的净利中,贵州茅台净利为297.93亿元,五粮液净利为150.98亿元,2家公司净利合计448.91亿元,占比达64%。
从赚钱效应来看,贵州茅台以日赚1.65亿元的成绩位居首位;其次是五粮液,公司上半年日赚0.84亿元。(王丽新 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