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生花 灵动写作

2022-05-30 18:41:12张新喜
新课程·上旬 2022年18期
关键词:写作方法写作能力文章

张新喜

写作是小学中高段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新课标对写作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即指导学生学会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主动积累写作素材;书写规范、整洁。基于这些具体要求,教师必须攻克写作这一教学难点,不但要引导学生会写作,还要写得好、写得生动,在正确指导下发展其写作能力,为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提供助力。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一)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不高

小学生的学习经验不足,他们的潜意识并没有完全理解为什么要写作,它有什么作用,再加上写作难度较大,很多学生都对它抱有敬而远之的态度,他们在学与写的过程中表现得兴趣不高,出现不重视、应付差事的现象,只是按照教师要求简单完成任务。还有部分学生因为缺乏写作思路或缺少素材,面对仿写、续写、作文等任务无所适从,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对于教师布置的写作任务不按时完成,其兴趣始终得不到提高。

(二)写作缺少实质性内容

优秀的作文不但需要精彩的语言,还需要融入真情实感,但一些小学生并不知道该如何写好一篇文章,他们更多地停留在模仿阶段,将别人的文章稍作改动变为自己的文章,从其作文情况来看,很多文章都是文字堆砌,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浅显的意思,如同“记流水账”一般,缺少合理的结构和真挚的情感,写作思路相对局限,使文章看起来空洞无味,且存在千篇一律的问题,一方面是他们未掌握充足的词汇,另一方面是未掌握有效的写作方法。

(三)素材积累相对不足

写作是对语文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学生要在阅读过程中学习写作思路,掌握常规的写作手法,并能积累足够的语言素材,为写作奠定扎实的基础。但因为一些小学生对写作不够重视,相应的素材积累也就流于形式,在阅读、实践时缺乏自主意识,不能主动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文笔精华摘录、积累下来。倘若教师强烈要求,学生也会停留在读和写的层面,如此就不能对积累的素材加深理解,不理解就不知道如何运用这些语言素材,不会运用就不能理解积累素材的必要性,这样就形成一种不良循环,影响了写作习惯的培养。

(四)教师评价缺少针对性

写作始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因为现在实行的是大班教学,学生的写作水平整体上表现得参差不齐,因材施教理念要求教师在各个环节实施分层教学,以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提高。但有些教师往往在写作教学中的评价环节缺少针对性,面对学生的作文情况存在笼统的评价,使评价出现两个极端,这样会让一些学生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其自信心受到打击,且不能针对个人实际情况不断改善,影响写作水平的全面提高。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培养兴趣,激活写作动机

兴趣培养始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学生从潜意识中对写作产生兴趣才能促使他们自主、高效地参与写作教学,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兴趣激活其写作动机。首先,从教学方式上做出创新,对过去的教师给出一个话题,学生顺着话题自主发挥的形式适当改变,既要给予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又要启发他们的写作思路,使其对整个教学活动感兴趣。其次,将写作教学生活化,从主题延伸出相应的生活化资源,有目的地融入一些生活事物、生活经验及生活感悟,调动学生的潜在意识,使其从生活的角度理解写作话题,并能对这个话题有话可说,将自己观察、了解的人、事、物转化为具体的语言文字,在灵活的思维支持下让语言生动化,有逻辑、有感情地呈现在作文中。

例如,在习作“我的心爱之物”的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先利用谈话激趣: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玩具、动物、衣服等,现在我们来想一想: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这节课,咱们就来晒一晒自己心爱的东西。这个导入兼具生活化和趣味化,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随后组织小组学习,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心爱的东西是什么,它有什么特征。然后开展“我的心爱之物”观察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对心爱之物的观察、了解情况,突出其外形特点和观察顺序,表达让自己感兴趣的特点,把喜爱的情感融入进去,在写作前表达明晰、条理清楚,这个过程就能确定写作思路,且能解决作文缺乏情感的问题。最后在范文赏析后组织写作,要求学生展开联想把“物品”写活,运用比喻、夸张和想象的修辞手法,在其兴趣支持下完成一篇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作文。

(二)积累素材,扩充写作资源

写作需要在扎实的语言储备基础上开展,只有脑海中有词汇才能将想说的话、想表的情可视化,避免出现无从下手、文字堆砌的现象。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累素材,将素材积累发展为一个长期坚持的习惯,课堂、课外双管齐下,在阅读中积累语言文字,在口语交际中掌握语言表达方法,把自己感兴趣的素材转化为读书笔记、随笔等形式,并能反复学习、品味,在写作时合理运用,使积累的素材资源始终处于一种灵活的状态,而不是生硬地存在笔记本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素材,指明应抓住哪些资源,如优美的词汇和语句、名人名言、古诗词等,并指导他们运用这些资源,学会将一些烦琐的语句利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增加作文的文学气息,提高作文质量,逐步达到妙笔生花的程度。

例如,在《四季之美》的教学中,教师可在课堂上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再针对性地选择典型语句进行赏析,引导学生理解并积累。如“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这句话描写的是日出,却未直接运用“日出”两字,而是借助环境描写突出日出之美,给人以遐想的空间,体现了日出之美。这句话值得反复品味,学生在赏析后需将整句话摘抄下来。又如,在《鸟的天堂》的教学中,“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这句话表现树葉之茂盛,却不单单用“茂盛”两字来表达,而是运用树叶的状态来反映榕树之茂盛,同样为读者留下遐想的空间,也是值得品味和积累的语句。教师指导学生将这些语言素材积累下来反复品味,学习其精妙写法,在写作中做到合理运用。

(三)指导方法,引领生动写作

合适的方法是成功写作的保障,教师必须注意渗透写作方法,让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融合个人写作思路,在创新中达到生动写作的要求。因此,教师需抓住日常阅读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在朗读、品读时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手法,辨析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进一步掌握文章写作的成功之处,学会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合理安排作文结构。当然,为了让写作方法彻底内化,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仿写、续写训练,选择经典的语句段落作为仿写对象或是围绕文章结尾进行续写,先保证语句通顺,再明确观点与情感表达,清楚理解并运用相关写作方法。

例如,在习作“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写作方法,教师可基于阅读教学过程指导写作方法,从《摔跤》《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两茎灯草》《刷子李》四篇文章中选择典型语段展开方法渗透。如《摔跤》中“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占了上风。”教师针对这句话提出问题:作者是怎样写出人物的特点的?先由学生分析讨论,表达个人想法,教师总结分析:这段话为了表现小嘎子机灵且有心计的特点,从动作和心理活动上进行细致、具体的描写。再如,《两茎灯草》中“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这段话则是为了表现严监生吝啬的特点,利用动作刻画出人物特点。经过阅读教学引导,让学生知道写人时必须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并能抓住周围人的反应,将其写得细致、具体,从中学会生动写作的方法。

(四)培养习惯,锻炼写作能力

写作考验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但不限于观察、理解、表达能力及知识经验、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基于此,要求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从观察习惯做起,引导其抓住生活万象,有目的地观察、想象,并将观察到的现象、感悟写下来,从生活琐事的记叙中锻炼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的习惯,在语文课堂上搭建表达平台,让学生围绕特定话题各抒己见,主动参与讨论,先学会表达,再学会精准表达,培养其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另外,注重有效评价,引导学生反思总结,使其学会自我纠正与完善,并能在教师的积极、客观评价下改善不足,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

例如,在习作“   即景”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提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选择一处自己喜欢的景观仔细观察,将看到的景象简单写下来,以备课堂交流之需。在课堂上组织小组交流,围绕“如何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展开讨论,教师先做出示范,再由学生将自己观察的美景生动地加以介绍,用简洁且优美的语言表现出景物特征,融入自己的情感和平時积累的词句,使画面更加鲜活。然后引导学生将作文题目补充完整,如日落即景、田野即景等,围绕题目展开写作,把一种自然景观写清楚、写具体,重点突出景物的变化,展开想象,运用修辞。最后由学生互读互听,每个人对自己的作文做出修改,最终从作文中呈现出一幅灵动、优美的景观画面,在观察、表达、反思等习惯支持下提高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要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积累有效素材,养成良好习惯,教师需要将写作教学融入语文课堂的各个环节,让学生灵活掌握写作方法,学会围绕话题把文章写得丰富生动,融入适宜的素材让文章饱满且富有感情,随着写作能力的提升达到妙笔生花的目的。

猜你喜欢
写作方法写作能力文章
把握课文特点,习得写作方法
师道·教研(2022年1期)2022-03-12 05:46:47
研究性论文摘要的写作方法
四川蚕业(2020年2期)2020-07-10 03:14:46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4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2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学生天地(2019年33期)2019-08-25 08:56:16
放屁文章
网络新闻写作方法与技巧刍议
新闻传播(2018年3期)2018-05-30 07:01:29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