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苇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心理特点呈现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状态,情绪波动大,时而细腻时而暴躁,既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又拒绝接受他人的意见和批评。在面对人际冲突时,缺乏正确的应对方式。
本节课通过活动体验感受冲突、直面冲突、学习并练习“我”字句表达法应对冲突。
初二年级
活动:竭尽“拳”力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体验冲突,引出主题。
活动规则:A B 两个同学为一组。A作为守护者的任务是保持握紧一只拳头,B作为进攻者的任务是打开A的拳头。交换角色,再次体验,限时2分钟。
教师:有多少同学成功将对方的拳头打开了?你是如何打开的呢?
生1:我是强行给他掰开了。
生2:我是通过挠痒痒,将他的手指头一个个打开。
教师:被打开拳头的这两位同学有什么感受呢?
生3:太疼了,不过我知道这是在做活动,所以我也不怪他。
生4:很容易就被他打开了,我有点不服气。
教师小结:这个活动模拟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对抗行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际冲突:你是将拳头挥向他人,还是打开拳头和对方握手言和,取决于你们面对冲突的应对方式。接下来,我们进入到冲突防御战,看看大家的防御能力如何。
活动:冲突防御战
设计意图:了解冲突存在的普遍性以及自己面对冲突的应对方式。
活动规则:所有人伸出自己的双手,假设当冲突发生时,对方向你发起10句话的进攻,如果你觉得这句话能伤害到你,则弯曲一根手指,看一看,你最后还剩下多少?
1. 怪不得没人喜欢你!
2. 关你屁事,跟你有关系吗?
3. 你不行!
4. 诋毁你喜欢的人或事物。
5. 你怎么作业才写这么点?我都写完了。
6. 你怎么又在卷?
7. 啊对对对(阴阳怪气)!
8. ta是弟弟/妹妹/女生,你要让着ta……
9. 攻击人的外貌长相。
10. 算了,你要这么想我也没办法。
教师:在看到大家的答案后,我发现有的同学防御能力很强,受到的伤害较小,也有的同学伤得不轻。你对哪句话的感触最深?你又会如何回应呢?
生1:我想回应第四句,你凭什么诋毁我喜欢的人,你都不了解他就直接下结论。如果我诋毁你喜欢的人,你会好受吗?
教师:感谢你的回应,请你再设想一下,对方听到你的回应后,他又会如何回应你呢,你们后续会发生什么?
生1:他可能会恼羞成怒吧,然后我们后续就会针对这个问题争吵,谁也不让谁。也可能他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然后我们又和好如初。
教师小结:日常生活中冲突非常普遍,一句脱口而出的话、一个眼神都可能会引发一场冲突。试着留意并用心体会各种说话方式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我们不难发现,那些贬低、否定的话语确实很伤人。而且,不当的回应方式也可能导致更大的冲突。接下来,老师教给大家一个高情商说话的小技巧,叫做“我”字句表达法,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具体了解。
設计意图:学习“我”字句表达法,用语言化解人际冲突,并通过情景剧形式将理论迁移至实践。
活动一:“我”字句表达法
案例:在课间,小阳走进教室看到自己课桌上的东西凌乱不堪,他指责是你干的,对你说都是你的错。
“你”字句表达:你不分青红皂白就冤枉我,拜托你先搞清楚情况。
“我”字句表达:当我听到你说都是我的错,我感觉很委屈,我希望你可以多问几个同学了解一下情况。
教师:“你”字句表达和“我”字句的表达有什么不同呢?
生1:“我”字句里提到了自己想让对方做什么,也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教师:确实如此,“我听到你说都是我的错”,这句话表达的又是什么呢?
生2:这是客观事实。
教师板书“我”字句表达的公式:事实+感受+期待
教师小结:通过对比两种不同句式,想必大家对“我”字句表达法有了一定的认识,接下来,我们来进行分组练习,感受“我”字句表达的魅力。
活动二:“话”解冲突
活动规则:随机选取以下的一个冲突事件,两人一组,完成“我”字句表达法的造句,并进行角色扮演。
句式为:我听到/看到 ,我感到 ,我希望 。
1. 期中考试A同学没有考好,B同学在A身边不停炫耀自己的成绩,还说A同学太逊了,引发了冲突。
2. A是班级的纪律委员,自习课时班里很吵闹,A同学多次提醒带头讲话的B同学,B都不听,A与B发生冲突。
3. 回到家,A同学写完作业,刚拿出手机就被进门的妈妈看见了,说道:“一天天就知道玩手机,作业写完了吗?” 两人起了冲突。
生1造句:我听到你一直在我身边说我太逊了,我感到很愤怒,也很难受,因为我的心情本来就很不好,我希望你可以安静一会,让我一个人呆一会儿可以吗?
生2造句:我看到你在带头说话,我也一直在提醒你,但是你不听,我感到很生气,因为我是纪律委员,我希望你能配合一下我的工作,行吗?
生3造句:我听到你说我一天天都在玩手机,我感到很委屈,因为我已经写完作业了,我只是刚打开手机想看一下有没有消息,我希望你能给我多一点点信任。
教师小结:大家的表演都很精彩,也成功掌握到“我”字句表达的精髓。当我们描述客观事实时,对方会更容易接受并倾听,在我们表达感受后,对方多半也会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做出相应的回应,如果他不知所措,那我们也可以顺势提出自己的请求和期待。接下来,让我们重温课前活动,看看这一次大家都有什么好办法。
活动:竭尽“拳”力
设计意图:重现冲突情境,增强面对冲突的勇气和信心。掌握应对冲突的正确方式。
活动规则:A B 两个同学为一组。A作为守护者的任务是保持握紧一只拳头,B作为进攻者的任务是打开A的拳头。交换角色,再次体验,限时2分鐘,期间“禁止使用暴力”。
教师:在“禁止使用暴力”的情况下,你又是如何打开对方的拳头的?
生1:我这一次没有动手,我跟他说,如果他打开拳头就给他买零食,他就松开了。
生2:我是把手放在她的手上,对她说我不想弄疼她,如果她愿意打开的话,我也会打开我的拳头。
教师总结:被握紧的拳头就像我们的内心,如果打开的方式是温柔且正确的,那么对方也会心甘情愿打开握紧的拳头;如果打开的方式过于粗鲁,握紧拳头的一方可能就会挥起他的拳头,双方间产生更激烈的对抗。同学们,我们不用害怕冲突的出现,只要找到正确的方式,我们都能轻松化解冲突。期待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多加练习本节课学到的小技能,收获真挚的友谊!
编辑/苗嘉琳